锣鼓十八番(豫东南一带的艺术表演形式)

锣鼓十八番是豫东南潢川、固始一带地方特色的打击乐器表现形式,曲牌众多,打法多样,气氛热烈,表演丰富,形式多样。即可单独表现,也可为传统舞蹈伴奏,是豫东南一带欢庆节日、婚庆喜事中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

俗以锣鼓为活跃身心,激人奋进,驱邪庆喜的主要器具,几乎每个村庄都有一套集资购买的锣鼓,俗叫“一套家伙”;在乐器搭配上,通常以班鼓、大鼓、大锣、堂锣、大钹、小钹(俗叫大、小“叉子”)、碰铃(或配一木鱼)七件为一套;每一个曲调叫一个“牌子”,或一个“番子”,传统的锣鼓演奏曲牌有“蝴蝶穿花”,“喜鹊噪梅”,“凤归巢”,“鱼咂嘴”,“包老催”等十八个番子,统称“锣鼓十八番”,成为民间定型的锣鼓经,无论何庄、何人打锣鼓,一定要按照传统的锣鼓经演奏,绝对不准错不准乱。

简介

锣鼓十八番作为一种民俗文化。本地几乎是人人爱敲锣鼓,人人爱看、爱听敲锣鼓,有“听了打鼓上墙头”之谣;每到节日鼓庆或丰收农闲,随时都能凑在一起一班人敲几番锣鼓热闹;渔民出海,船上一定要带一套锣鼓,遇到大鲨鱼,捕鱼满载或与邻船相遇时,都要敲锣鼓。很多人家祖孙三代都爱敲锣鼓。

习俗

每年正月十五玩花灯和四月初八佛诞节前后的庙会上,各村庄都要组织锣鼓班子与别村比赛,赢了光彩,输了再练,下次见高低。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