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尸人-特殊巫术引领尸体行走的职业

赶尸人又名老司、赶尸匠,一般有两人,分别穿着红衣和青衣,赶尸人是指利用一种“秘术”,将客死异乡的人的尸体带回家乡,让他们魂归故土的特殊从业者。

从宋代开始,湘西、川贵山区诞生了“赶尸人”的职业。因为各种原因赶尸这一职业在湘西地区盛行起来,并在当地形成了独特的赶尸氛围。直到新中国建立后,愿意从事下九流的赶尸行业的人越来越少。根据沅陵旅游局提供的部分资料,一个叫七甲坪的村庄有湘西赶尸人的后代。

在湘西四县、川贵地区都有赶尸人的踪迹,从事此行业的人必须是胆子大、身体好,还必须拜师学习相关技能。

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湘西赶尸人的传说,尽管“湘西赶尸”从未得到科学的验证和亲眼证实,但却成为很多超现实题材电影的原型,赶尸已成为中国特有的神秘文化之一,人们无论怎么去追查真相都只能得到的是口口相传的猜测而已。

起源与变迁

赶尸的起源说法不一,阿普蚩尤施巫是在今天能被人们接受的起源说里最广为流传的一种。相传在几千年前,苗族的祖先阿普蚩尤跟敌人大战时损失惨重。阿普蚩尤只能带着存活的士兵撤退,但他又不忍心将战死的士兵就这样扔在荒郊野外,他想让战死沙场的兄弟回归故乡。于是阿普军师与阿普蚩尤交换身份角色和装扮,军师留在队伍的最后,由阿普蚩尤引路。阿普军师在一群死尸中间念动咒语,最后高喊咒语后尸体突然都站了起来,随着引路的蚩尤走向故乡的方向。

从宋代开始,湘西、川贵山区诞生了“赶尸人”的职业。湘西盛行苗巫、苗蛊,因此人们认为赶尸起源于苗族也不足为奇。根据学者研究,在中国的远古时期只有苗疆发明了一种方法使得尸体在一段时间内不会腐烂变臭。他们将尸体放进装有药粉的木桶加火熏蒸来排净尸体的水分、防腐杀菌。学者们猜测药粉的成分应该有朱砂、酒、香料等,而朱砂遇热会变成水银,在历史上水银是常见的、最有效的防腐剂。记载中湘西生产了最好的朱砂,这也为赶尸提供了基础性条件。由于湘西地势崎岖,高山和深谷遍布,车马难以通过,甚至步行也需要一定的技术和体力。在这样的环境下,想要将客死异乡的亲人带回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任务。其次,人工抬运成本高昂,而请赶尸人则不需要花费太多。再加上古老的苗巫传统,人工带尸体回家成为了一种仪式。因此,赶尸这一职业迅速盛行起来,并在湘西地区形成了独特的赶尸氛围。对于那些在家伤心欲绝、等待着亲人尸骨还乡的村民来说,赶尸人成为了他们最大的希望所在。

职业特征

流行地区

湘西地区曾经因为交通不便而导致赶尸这一特殊职业的兴起,湘西的沅陵、泸溪、辰溪、溆浦四县都有赶尸奇俗,包括川贵山区也有“赶尸人”的职业。

入行条件

要从事湘西的“赶尸门”行业,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是胆子大、身体好,而且必须拜师。一般来讲,学徒要年满十六岁、身高170厘米以上,相貌要长得丑一点。 老一辈的赶尸人从不乱收徒弟,学徒要由家长先立字据,接着受赶尸人的面试,应试者要通过三关考核才有当赶尸人学徒的可能:

1、应试者要望着当空的太阳旋转,然后突然停下,要马上分辨东西南北,如果分不出就不能录用。因为此时分不清方向,就说明应试者夜晚赶尸不能分出方向。

2、 应试者要找东西、挑担子。因为尸体不是活人,遇上较陡的高坡,就得赶尸人一个一个往高坡上背和扛。

3、应试者要在黑夜里一个人取回放在深山坟山上的一片桐树叶,考验应试者是否有胜任这一职业的胆量。

职业技能

赶尸人又名赶尸人,一般有两人,分别穿着红衣和青衣。过去,死囚被砍头时,赶尸人会受其家属所托,守在法场外边,待监斩官离开后,红衣赶尸人会进场念咒语,青衣赶尸人则重新缝合死囚的人头和身体。传说封住死尸的七处就封住了死尸的七魄,赶尸人人要用朱砂点在尸体的七个地方,并且将神符压在上面,分别是脑门心、心窝、后背心、双手手心、双脚脚心,最后还要用五色的布条捆绑好尸体。封住三魂则需要向死尸的耳朵、鼻子和嘴巴里倒朱砂,再用道符堵住。如此,三魂七魄就会随尸体一起回去,不至于成为孤魂野鬼。准备都就绪后,再由红衣赶尸人给死尸戴上斗笠以遮住整个脑袋,然后喊一声“起”,死尸便会站起跟随赶尸人脚步。

流传现状

新中国成立后一段时间,打击了民间残留的封建迷信和装扮成赶尸队伍蒙混过关的走私者。同时,随着交通环境的改善,愿意从事下九流的赶尸行业的人越来越少,而是关乎着赶尸行业的衰落的一点。根据沅陵旅游局提供的部分资料,一个叫七甲坪的村庄有湘西赶尸人的后代,只是很少有外人知道这个地方,它是沉陵县最偏远的。当地赶尸人的后代早不再做这样的营生,这门手艺已经失传,只还留存了一些法器。过去在人们传说中的东西,例如辰州符,在七里坪都可以找到踪迹。如果想对湘西的神秘进行更深刻的了解,可以去七里坪找专门从事巫雄文化研究的人员,从他们口中可以得知一些关于当地的传说。

在众多对赶尸的猜测中,符咒之说最玄,符咒之说认为赶尸人师承茅山的祝由科,像赶尸前所作的准备都是茅山术的一个分支。传说这种方法很有挑战性,尸体会在符咒没有使用好的情况下失控,脱离赶尸人,行走民间。在众多相关文学作品可以发现,赶尸人遇到的凶恶尸体完全不受控制,它们到处流窜伤人。符咒之说显然不太符合科学观点,但是它却流传最广。

抬尸说和背尸说算是最合乎情理的解释。抬尸说最早出现在台湾。抬尸说认为,因为赶尸人在尸体的腋下用两根竹竿固定,而尸体手臂被捆绑在竹竿上,尸体才会跟在赶尸人身后行走。像抬轿一样,两个赶尸人的配合着就可以将尸体抬着走。由于竹竿被尸体穿上的宽大袍服遮住,所以从远处看来,尸体仿佛自己在行走。背尸说在1949年年底解放军遇到赶尸事件中已经初露端倪,背尸说的赶尸人有两个,两个人需要轮流背尸。其中一个赶尸人,将尸体挂在自己身上,用大白袍全部遮盖起来,从外面看起来是一具庞大的尸体。背尸人看不到前面的路,只能听另一个赶尸人的口令。这种赶尸也是一种苦力,背尸体的人不能弯腰驼背,而且赶尸人白天都要赶路,只有晚上才可以休息吃饭。

文化价值

从古至今,一直流传着湘西赶尸人的传说。赶尸人所到之处行人闪避,他们手中拿着的铃铛就是摄魂铃,他们走夜路时要摇动铃铛、鸣锣,目的是告诉附近的居民不要随便出门,并让听见铃声的赶夜路的人赶快避开。而附近居民在听到锣声之后会关好自家的狗,以防狗跑出去咬伤尸体和赶尸人。湘西沿路的客栈会安排一两间偏僻的房间,专门供赶尸人和死尸休息。 这种死尸对客栈老板来说是能带来财运的“喜神”,意味着未来一段时间都会走运。客栈老板对赶尸人向来是恭敬,会亲自端茶送水,甚至亲自弄些饭菜。还会提前准备两个夜壶,分别是给因为守尸无法离开去厕所的赶尸人如厕用、给死尸当作孝敬。尽管“湘西赶尸”从未得到科学的验证和亲眼证实,但却成为很多超现实题材电影的原型,赶尸已成为中国特有的神秘文化之一。

衍生文化

樊子创作的诗《赶尸人》中就提及了赶尸人这一角色。在众多影视剧中也能看到根据赶尸人衍生的作品,例如,1989年胡刚导演的湘西僵尸王,作为一部悬疑片,截至2023年6月27日它的豆瓣评分是4.3。相关影视剧还有:赶尸先生、赶尸人之摄魂铃、赶尸人。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