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储备粮(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物质手段)

中央储备粮是指中央政府储备的用于调节全国粮食供求总量,稳定粮食市场,以及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等情况的粮食和食用油。

中央储备粮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物质手段,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作用和储存

中央储备粮是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物质手段,是关系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战略物资。

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直属企业为专门储存中央储备粮的企业。

中央储备粮也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由具备条件的其他企业代储。

中储粮总公司要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树立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会议精神,不断推进企业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真执行国家粮食政策,与中央各有关部门及各地粮食部门加强协作,不断提高中央储备粮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为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规模和布局

中央储备粮的储存规模、品种和总体布局方案,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国家宏观调控需要和财政承受能力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管理和调用

国家实行中央储备粮垂直管理体制,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当对中央储备粮的垂直管理给予支持和协助。

中央储备粮的管理应当严格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责任,确保中央储备粮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和储存安全,确保中央储备粮储得进、管得好、调得动、用得上并节约成本、费用。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动用中央储备粮:

(一)全国或者部分地区粮食明显供不应求或者市场价格异常波动;

(二)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其他突发事件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

(三)国务院认为需要动用中央储备粮的其他情形。

未经国务院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动用中央储备粮。

2020年4月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疫情期间粮食供给和保障工作情况。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粮食储备司司长秦玉云表示,近年来,粮食库存总量持续高位运行,目前稻谷、小麦的库存量能够满足一年以上的市场消费需求。不少城市的面粉、大米,市场供应能力都在30天以上。秦玉云称,目前为止,没有动用过中央储备粮,除了个别市县,绝大部分地区也没有动用过地方储备粮。现在完全没有必要囤大米,在家里大米、面粉放久了品质和口感会下降,建议消费者适量购买。

轮换和购销

承储企业应当在轮换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中央储备粮的轮换。

中央储备粮的轮换应当遵循有利于保证中央储备粮的数量、质量和储存安全,保持粮食市场稳定,防止造成市场粮价剧烈波动,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则。

中央储备粮轮换的具体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及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财政部门,并征求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和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意见制定。

中央储备粮的收购、销售、轮换原则上应当通过规范的粮食批发市场公开进行,也可以通过国家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

损失与损耗

国家建立中央储备粮损失、损耗处理制度,及时处理所发生的损失、损耗。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会同国家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并征求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意见制定。

储存和保管

粮食入仓

从产地到库区,粮食质量管理要“过五关”,收购、入库全程信息化。国内粮仓仓型主要有高大平房仓、浅圆仓和立筒仓三种,前两种主要在内陆地区使用。中储粮集团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8月14日,“惠三农”预约售粮APP累计注册用户数已达65万人,累计预约售粮1900万吨,其中2020年夏粮收购期间预约售粮610万吨。

科技“锁鲜”

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内环流控温,科技储粮覆盖率已达98%以上,质量达标率稳定在95%以上、在粮仓内部,分布着300多个测温点,保管员可通过粮温的变化判断粮情是否稳定。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主要是利用冬季冷空气带来的低温进行通风蓄冷,在夏季高温期间进行仓内环流,从而保证仓温达到较低水平。一般全年整仓平均粮温在20摄氏度以下,实现准低温储粮。

常储常新

“购、存、调、销”,防“谷贱伤农”“米贵伤民”;库存消费比远高于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17%-18%。中储粮已经建立比较稳定的轮换机制,即每年都将接近或达到储存期限的粮食销出,同时购入符合质量和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通过这种常年购销轮换,保证粮食常储常新。一方面启动最低收购价收购,防止“谷贱伤农”;另一方面,通过拍卖政策性粮食和投放储备轮换粮,源源不断向市场投放粮食,防止“米贵伤民”。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