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玛共和国-1919-1933年间的德国政权

魏玛共和国(德语:Weimarer Republik)是指1919年至1933年期间德国建立的资产阶级共和国。1919年2月13日,魏玛政府成立。7月31日,宪法在国民会议获得通过,明确规定“德国为共和国”,废除帝制,因此新国家也被称为“德意志共和国”或“魏玛共和国”。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1917年后,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同盟国纷纷投降。1918年11月,德意志帝国也爆发了“十一月革命”。政府被迫宣布皇帝退位。1919年2月,国民会议在魏玛召开,成立了资产阶级联合政府。7月,国民会议通过宪法,规定“德国为共和国”,新国家也被称为“德意志共和国”或“魏玛共和国”。1919年6月,德国签署了《凡尔赛条约》。《凡尔赛条约》使魏玛共和国的社会基础、民主共和政权的威信都被严重动摇。各地无产阶级起义和反革命暴乱时有发生,君主势力一直图谋推翻民主政体,部分右翼政党试图扩大政治影响力。法西斯运动也开始在德国发展起来,纳粹党得以成立,希特勒确立了“领袖原则”并自任党的“领袖”。沉重的战争赔偿负担和经济困境,使得小资产阶级分子、工人、农民纷纷沦为无产者。1921年3月,德国共产党领导“三月起义”被镇压。1922年底,德国未能如期缴付赔偿,法国于1923年1月和比利时联合出兵鲁尔。直到11月,“鲁尔危机”才暂告缓和。鲁尔危机期间,德国共产党领导了10月的“汉堡起义”失败; 纳粹党则策动了11月的“啤酒店暴动”,试图夺权。面对德国的困境,战胜国赔偿委员会于1924年7月通过了《道威斯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德国国内的矛盾。纳粹党则积极扩大力量和影响。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经济虽然开始恢复和繁荣,但是仍然非常脆弱,托拉斯化急速发展。德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干预经济生活。但是在20世纪30年代前后经济危机的打击下,德国财政陷于崩溃。1930年1月,战胜国通过了《杨格计划》,减少了德国的赔款。但是此后德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措施进一步深化了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德国中下层民众强烈要求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德国资产阶级也发生明显分化,并形成了支持希特勒“纳粹工业集团”。希特勒趁机在全国煽动民族复仇主义、军国主义、扩张主义,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并在党内打压反对派。1932年7月“巴本政变”后,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获胜。11月,“纳粹工业集团”于向兴登堡总统请愿,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1933年1月,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2月,纳粹党策划了“国会纵火案”,开始了对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打压。3月,希特勒要求国会通过了《授权法》,魏玛宪法被废除,魏玛共和国彻底灭亡。

《魏玛宪法》确认了以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德国从君主立宪制过渡到资产阶级民主制。魏玛共和国的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参议院和下议院-国会组成。总统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内阁由总理与各部部长组成,由总统任免。魏玛共和国前期实行多党制,1933年希特勒颁布《总统关于保护德国人民的法令》后,通过各种手段打压其他党派,最终在德国建立了一党专政。《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必须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大幅裁减军力和军备。在巴黎和会期间,法国坚持严厉制裁和排斥德国;并于1923年1月引发“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制定后,剥夺了法国的制裁权。《杨格计划》出台后,法国被迫同意于1930年6月底以前全部撤军。英国则支持德国与相关国家缔结了《莱茵公约》。美国为减轻德国的偿债压力,先后牵头制定《道威斯计划》和《杨格计划》,发表了“缓债宣言”。苏俄和德国都希望打破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1922年4月,两国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两国还进一步深化经济和军事合作。

魏玛共和国建立后,对经济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国家监督和干预。根据不同时期的经济情况,政府对税收政策进行了不同的调整。1924年开始,德国经济迅速恢复,但是农业的比重日益下降,工业的比重日益上升,工业产能和资本也日益垄断化。魏玛共和国实行八年义务教育制;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对科学研究的资助大幅度增加,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魏玛共和国时期,柏林第一次以欧洲文化都城的地位同巴黎和伦敦并肩媲美,各种思潮和艺术流派在德国涌现。魏玛时期的文学成就以格哈特·霍普特曼、托马斯·曼两大文豪为代表;戏剧以乔治·凯泽和施特恩海姆两位戏剧家最为著名;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已成为轻歌剧的中心;魏玛时期德国无声电影正处于从观看画面到形成艺术的发展阶段。

国名演变

公元486年,日耳曼人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法兰克王国。843年法兰克帝国分裂后,东法兰克王国成为后来德意志国家的雏形。962年东法兰克国王奥托一世建立“神圣罗马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一帝国”,神圣罗马帝国此后也被教皇称作“德意志王国”-regnum Teutonicum。1871年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打败法国后,建立了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史称“德意志第二帝国”。1919年德国在一战中战败后废除帝制,建立“德意志共和国”,史称“魏玛共和国”。1933年3月,希特勒废除魏玛宪法后,德国被称为“纳粹德国”。1949年冷战开始后,美国和苏联分别在自己占领的德国地区成立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1990年两德统一后,正式定国名为“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历史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后期,沙皇俄国于1917年爆发了“二月革命”,美国随后对德宣战。同年11月7日,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1918年9月开始,保加利亚、土耳其、奥匈帝国先后投降,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纷纷独立。德意志帝国国内的政治、经济、社会矛盾也已空前激化。在俄国革命的影响下,德国基尔港的水兵于1918年11月3日发动起义,建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帝国“十一月革命”的浪潮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11月7日,社会民主党对帝国宰相马克斯·冯·巴登亲王提出最后通牒,要求皇帝威廉二世立即宣布退位,并扩大民主的范围。遭到威廉二世的拒绝,社会民主党宣布退出政府。1918年11月9日,德国几十万工人士兵在社会民主党的号召下发动总罢工,控制了柏林。马克斯首相见大势已去,不等威廉二世明确答复,就宣布皇帝及皇太子已决定退位,随后把首相职务移交给艾伯特。威廉二世逃往荷兰。艾伯特立即发表公告,允诺组织一个“人民的政府”,希望尽快举行普选,召开制宪国民会议。11月10日,社会民主党和独立社会民主党达成协议,成立临时联合政府——“人民代表委员会”。同日,柏林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宣布德国已成为社会主义共和国,政权属于工兵苏维埃,并批准人民代表委员会为临时政府。人民代表委员会为了镇压斯巴达克同盟鼓动的革命运动,努力争取旧军官团的支持。当晚,艾伯特和军官团首脑人物格罗纳达成协议,政府允诺维护军官团的权力,军队则保证支持艾伯特政府。在外交上,艾伯特政府采取了亲协约国、排斥苏俄的政策。1918年12月16-21日,全德工兵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柏林举行决定在1919年1月19日举行国会会议选举。

历史沿革

国家建立

1919年1月19日,国民会议开始选举;2月6日,国民会议在图林根邦的小城魏玛召开,中央党人费伦巴赫任主席;2月11日,会议选举艾伯特为临时总统;13日,艾伯特任命谢德曼为总理负责组阁。社会民主党、中央党、民主党组建了联合政府,这三个政党的合作被称为“魏玛联盟”。从此,魏玛政府取代人民代表委员会,在德国行使政权。2月24日,国民会议及其宪法委员会对宪法草案作进一步的修改和审议。7月31日,宪法在国民会议获得通过,8月14日公布生效。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德国为共和国”,正式宣告废除帝制,因此新国家也被称为“德意志共和国”或“魏玛共和国”。

1919年6月16日,巴黎和会向德国递交“对德和约”修正稿,附送的照会强调:德国“要么完全接受要么完全拒绝”,如德国在5天内不作出答复,协约国将废除停战协定,以武力实施和约条款。根据《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凡尔赛条约》,德国被剥夺了全部殖民地和海外属地,本国领土被割去13%,人口损失10%;德国在敌国的资产全被没收,在中立国的投资也大部分被没收;工业生产能力遭到大幅削减:其中铁削减44%、钢削减38%、煤削减26%。20日,谢德曼内阁辞职;21日,鲍威尔接任总理组成社民党人新内阁;艾伯特总统也想辞职被党内同僚劝阻。28日,德国代表在凡尔赛宫镜厅签署了《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对德和约-凡尔赛条约》。当天,德国各右翼报纸都在第一版加上了表示哀悼的黑色镶边,并号召复仇。7月9日,国民会议批准了和约。

政局动荡

《凡尔赛条约》一方面规定德国必须赔偿战胜国的一切损失,这激起了德国国内强烈的民族复仇情绪;另一方面又基本保留了德国的军国主义势力和极端民族主义势力,未能彻底削弱德国的复仇能力。极右反动势力趁机散布“十一月罪人“等诬蔑性言论,魏玛共和国的社会基础、民主共和政权的威信都被严重动摇。各地无产阶级起义和反革命暴乱时有发生,君主势力一直图谋推翻民主政体,部分右翼政党试图扩大政治影响力。1920年3月12日,右翼军人埃尔哈特率领5000名海军从德贝里茨向柏林进发。13日,海军旅叛军从勃兰登堡门开进柏林政府区,东普鲁士行政长官沃尔夫冈·卡普、柏林驻军司令吕特维茨等也率领8000名陆军士兵进攻柏林。政府先后迁往德累斯顿、斯图加特。叛军宣布废除魏玛宪法,解散国民议会,成立以卡普和吕特维茨为首的新政府。但德国西部和南部的驻军、低级官吏和公务员都拥护魏玛政府,社民党、独立社民党、全德工会联合会号召举行总罢工,保卫民主共和国;15日,全国约1200万人参加总罢工;各地共产党员同其他党派的工人联合战斗。17日,卡普被迫辞职逃往瑞典,后死于狱中;吕特维茨逃往匈牙利。3月26日,鲍威尔内阁因遭广大民众反对被迫辞职。27日,社民党人米勒组成新的内阁。1920年6月6日,德国举行国会选举,社会民主党的影响急剧下降,左翼和右翼反对派的地位大为增强。6月8日米勒内阁辞职。25日,中央党人费伦巴赫组成中央党、民主党、人民党联合内阁。

这一时期,法西斯运动也开始在德国发展起来,具体表现形式德意志民族社会主义运动。1920年4月,德意志工人党改名为“民族社会主义德意志工人党”。经过希特勒偷梁换柱的解释,“社会主义”实际上是国家主义加集权主义,是“民族主义”的从属和补充。1920年,他纠集部分退伍军人和志愿兵团成员组成纠察队,积极筹组党的武斗组织——后改名“冲锋队”。当年,纳粹党又推出分别代表“社会主义”“民族主义”“种族主义”的红底白圆心、中间镶嵌黑“卐”的党旗。1921年,希特勒通过党内两次特别会议,攫取了主席职位并修改党章,确立了“领袖原则”并自任党的“领袖”。

1921年1月下旬,战胜国召开巴黎会议,确定德国的赔偿总额为2260亿金马克,分42年付清。3月1日,德国在伦敦会议上提出,最多只能再支付300亿金马克。3月8日,战胜国出兵占领了莱茵河东岸的杜塞尔多夫、杜伊斯堡、卢罗尔特三个城市,并在莱茵地区设立关税壁垒,对输人该区的德国货物征收重税。4月29日-5月5日,战胜国举行第二次伦敦会议,会议采纳了赔偿委员会提出的新方案,规定德国赔偿总额为1320亿金马克,分66年付清;并以最后通牒的形式警告德国:必须接受赔偿计划并全面履行凡尔赛条约,否则就出兵占领鲁尔区。德国最后接受了全部条件。沉重的赔偿负担、财政赤字、持续的国际支付逆差,使得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城乡民众的银行储蓄日益贬值,依靠房租、养老金、保险金等固定收入生活的人,生活水平急剧下降;部分小资产阶级分子、工人、农民纷纷沦为无产者。3月17日,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共产国际代表的直接影响下,过高地估计了德国革命形势的成熟程度和共产党的影响力,提出“推翻魏玛政府,与苏俄订立攻守同盟,解除反革命武装并武装工人,增加工资”等口号,决定在3月27日发动起义。3月19日,萨克森保安警察部队开进中部工业区,德共中央决定提前发动起义。24日,艾伯特总统宣布萨克森处于戒严状态。3月底,保安警察部队完全平息了中德地区工人的武装抵抗。4月1日德共中央决定停止总罢工。

1922年底,德国未能如期缴付赔偿,法国便于1923年1月11日和比利时派遣8700名官兵开进鲁尔地区,一年之内又增兵至10万多人。此后,鲁尔区民众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始了“消极抵抗”:拒绝执行占领当局的命令,拒绝为占领者服役和供应物资,被法国占用的矿井、工厂、铁路停工停产。德国工业生产因此也遭到严重破坏,工业产量再次下降到此前的40%。政府为了经济补助民众“消极抵抗”不得不增发货币来解决,使得本已相当严重的通货膨胀更加恶化。古诺政府被迫下台,人民党领袖斯特雷泽曼组成大联合政府,并从国会获得制定非常法令的全权。1923年9月26日,新政府宣布放弃鲁尔区的消极抵抗政策,随后又着手改革财政、稳定货币。10月15日,政府建立了“地产抵押银行”;11月15日,发行“地产抵押马克”,以全部农业可耕地和工业资产作基础。但是,地产抵押马克在发行初期币值仍不稳定,直到1924年4月道威斯计划提出后才稳定下来。斯特雷泽曼政府几次要求同法国政府直接谈判,均遭法国拒绝,于是支持德国煤业辛迪加同法比等谈判。11月23日,德国煤业辛迪在斯特雷泽曼政府支持下,与法、比订协签定协议,重新向协约国交付煤炭。鲁尔危机暂告缓和。

鲁尔危机爆发后,德共中央要求德国人民进行两条战线——即反对法国和德国资本家的斗争。共产党在1921年“三月起义”失败后,到1923年10月初在全国已建立了800个“无产阶级百人团”,团结了约10万名工人。但是在1923年8月以前,德共领导集团在实际行动中是把反对法国占领当局放在主要位置,“推翻古诺政府,建立工人革命政府”的口号则作为宣传动员群众的手段。8月份,工人运动进入了全国总罢工阶段;10月23日,汉堡的共产党组织举行武装起义,但未能鼓动起广泛的罢工和武装起义,终因力量悬殊于10月25日撤出战斗。11月,军警大肆逮捕,有千余人被判刑。12月21日,政府下令取消8小时工作日制,剥夺了“十一月革命”的一项重要成果。

鲁尔危机发生后,纳粹党决定趁着国内局势动荡推翻魏玛共和政府。2月初,它同“德国旗帜”“下巴伐利亚战斗联盟”“慕尼黑爱国协会”“高地联盟”4个武装团体结成“祖国战斗团体工作联盟”,由希特勒担任政治领导。5月1日,纳粹党及其联盟者借口要破坏工人政党和工会组织的示威游行,准备发动武装暴乱,因军方反对未遂。9月2日,在纽伦堡举行了庆祝德国在色当战败法国53周年示威集会,德国法西斯主义团体和军国主义团体结成了“德国人战斗联盟”,由希特勒任政治领导。不久,巴伐利亚邦全权代表卡尔、驻守该邦的第四师师长洛索夫将军、邦警察局长赛塞尔一起,策划暴动以使巴伐利亚脱离德国。希特勒则决定仿效墨索里尼的“罗马进军”,首先夺取巴伐利亚的统治权,然后以此为基地向柏林进军,在全国建立纳粹统治。11月8日晚,希特勒在鲁登道夫的支持下,率领武装的纳粹党徒闯入慕尼黑贝格勃劳凯勒啤酒店,宣布实行“民族革命”,扣留在那里出席集会的卡尔、洛索夫、赛塞尔,逼迫他们一起组织新政府。希特勒向集会者宣布推翻魏玛政权,在慕尼黑成立全国临时政府,自任政府首脑,鲁登道夫为全军总司令,洛索夫为国防部长,赛塞尔任全国警察局长,卡尔任巴伐利亚执政官。并声称临时政府将进军柏林,“拯救德国人民”。史称“啤酒店暴动”。11月9日,希特勒组织了“德国人战斗联盟”成员约3000人,打算占领慕尼黑市,在统帅府大楼附近被武装警察击溃,鲁登道夫被捕,希特勒被捕入狱,纳粹党在全国范围内被取缔。“啤酒店暴动”是纳粹党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夺权尝试。

战争赔偿

面对德国的困境,战胜国赔偿委员会于1923年11月30日成立专家委员会,寻求解决德国赔偿问题的新途径。1924年4月9日,美国摩根银行经理道威斯领导的委员会拟定《道威斯计划》。1924年7月16日-8月5日,债权国伦敦会议批准了该计划。在计划实施期间,德国支付的赔偿数额,按德国政府方面统计为79.93亿马克,其中1928-1929年度偿付的25亿金马克,占德国当年国家开支的12.4%,国际支付账目的12.5%,国民生产总值的3.3%。赔偿分实物和货币两种形式。道威斯计划的执行,稳定了马克,对20年代后半期德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德国国内的矛盾。但该计划并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德国人民的屈辱感。

1924年12月20日,希特勒被假释出狱。在总结暴动失败的教训后,他决定努力扩大纳粹党的群众基础,全力争取垄断资产阶级、军官团、容克的支持,走合法斗争的道路。出狱不久,他即去谒见巴伐利亚邦总理,向他保证恪守法律,在政治上与政府合作。1925年2月,巴伐利亚政府撤销了对纳粹党及其报刊的取缔令。1926年2月4日,希特勒又在纳粹党的“班贝格会议”上确立了领袖地位。1926年5月,希特勒在慕尼黑会议上宣布“二十五点纲领”永久不变,并垄断对党纲的解释权,以防止其向“左”偏移。同时,希特勒加紧纳粹党的中央领导机构改组、地方组织扩建、分支组织和附属协会扩充,以增强战斗力和扩大影响。1925年成立“党卫队”保卫纳粹党及其领袖,1926年成立“希特勒青年团”,作为争取和控制青年的工具。

经济恢复

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德国政府进行货币改革,稳定了马克,使外国资本,尤其是美国资本源源流入,德国经济开始恢复和繁荣,1924-1929年魏玛政府进人相对稳定阶段。1924-1930年,德国共获得外国贷款和投资326亿马克,外国长期贷款及投资相当于全德新固定资产投资额的40%。随着金融秩序的逐渐稳定,德国企业重现活力,为了节省劳动力,生产专业化、产品规格化、标准化也在全国推行。在各种因素的推动下,德国经济自1924年起即迅速恢复,到1927年工业已接近战前水平。1925年,全国国民生产总值为597亿马克,1926-1929年分别为614亿马克、675亿马克、705亿马克、702亿马克。若按人均国民收入计算,1925年为913马克、1926-1929年分别为940马克、1048马克、1120马克、1107马克。2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是外国贷款的源源流入,外国贷款半数以上是6个月期限的短期贷款。因此,20年代德国的经济非常脆弱。

在经济恢复和发展过程中,德国的生产和资本进一步集中,托拉斯化急速发展。从1926年到1929年,拥有50万马克资本以上的大企业在全德企业资本总额中的比重由37.6%增至41.4%。道威斯计划实施后,垄断资本获得巨大发展,一部分中小企业被吞并、破产、或者丧失独立地位。失业率在20年代后期也一直保持在2.4%左右。衰退部门的小资产者的地位急剧恶化,他们渴望国家加强对经济生活的干预,维护他们往昔的地位。农民面临外国廉价农产品的冲击,负债越来越重,不得不把牲畜、农具、甚至庄园充当抵押品。工人的地位也有所下降,失业者的人数还是相当多,1925年底猛增到200万,以后一直保持在50万左右。1/4的工人的周工作时数高达54小时。

魏玛共和国建立后,社会民主党主张对私人经济加以一定程度的监督和干预。在诸种因素的影响下,20年代德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干预经济生活。参与住宅及公用事业的建设:20年代魏玛政府直接参与了住宅建设,还建造了很多学校、医院、体育场、剧院和图书馆等公共建筑,扩大并改善了电力、煤气、自来水和城市交通等公共事业;扩大国有企业的数量:全部国有企业都以私人企业的方法经营,并与私人资本集团竞争,这已成为政府参与工业活动的一种手段;建立失业保险制度:1926年德国的失业救济制度改为失业保险制度;完善劳资仲裁制度:1927年,全国建立了统一的劳资争议法庭以裁决劳资纠纷,劳资仲裁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劳资矛盾,减少了劳资纠纷。

经济危机

到了1929年,德国财政已陷于崩溃,无力实行道威斯计划。1929年2月11日,由美国经济专家杨格任主席的专家委员会在巴黎召开会议,商订最终解决德国赔偿问题的方案。德国国家银行总裁沙赫特代表德国参加了专家委员会。1930年1月20日,《杨格计划》在有关12国部长举行的海牙会议上正式签字,德国国会于1930年3月12日批准了杨格计划。杨格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德国的赔款负担,但该计划实施不久,德国就卷入了世界经济大危机。在德国政府请求下,美国总统胡佛于1931年6月20日发表“缓债宣言”,建议延期1年支付各国间的赔款和债务。随着经济危机日益加深,1932年7月,有关各国签订了《洛桑协定》,规定德国分数次支付30亿马克就能了结赔偿事宜。1933年1月希特勒执政后,直接取消了赔偿义务。德国自承担赔偿负担以后所支付的现金和实物总额,据德国政府统计为531.55亿马克,据赔款委员会方面统计为199.93亿马克。

然而,面对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德国经济也迅速下滑。到1932年8月,德国工业生产指数降低了40.6%,其中生产资料生产指数下降53%,消费品生产指数下降25.3%,失业人数达600万。危机使德国阶级矛盾空前激化。1930年3月27日,米勒内阁倒台。3月30日,布吕宁联合中央党、民主党、人民党、民族人民党等资产阶级政党组阁。1930年7月16日,布吕宁政府颁布紧急法令,向垄断组织提供贷款和补助金。1931年7月,德国发生挤兑风潮引发了全国的货币信用危机,整个金融系统濒于总崩溃的边缘。政府匆忙宣布为期2天的“银行休假日”,并向银行发放10亿马克的贷款,收购全国私人银行70%的股份;还通过国家订货、强制卡特尔化等措施扶助垄断组织。同时,政府数次颁布减薪、紧缩、增税的紧急法令。社会福利开支有残废救济金、年老退休者救济金、孤寡救济金、失业者补助金等被削减,民众税负被增加,政府1/3的职员被裁减。这些措施进一步深化了危机,激化了国内矛盾。

在经济危机和布吕宁政府反危机措施的打击下,德国中下层民众生活状况急剧恶化:劳动人民的收入大幅下降,失业人数和失业比例骤增,几十万家手工业者和中小企业主破产,十余万政府职员、教师、工程师、文艺工作者失业。德国中下层民众的心态也发生了急剧变化,强烈要求打破凡尔赛体系的束缚,使德国重新加人列强的行列。“一种要求变革的炽热愿望”遍及整个德国。

德国资产阶级对内政外交的基本态度也发生了变化。一次大战结束以来,决定着德国经济政治生活的是两大垄断集团:一个是以加工工业部门和输出工业部门为主的垄断组织集团及有关的银行,其核心人物包括当时最大的输出商和制铁工业家奥托·沃尔夫、西门子电气公司老板卡尔·冯·西门子、法本工业公司监事会主席卡尔·杜伊斯贝格等;另一个是鲁尔区的重工业巨头集团,其首脑人物包括著名的煤钢大王基尔道夫、蒂森等人。在经济危机打击下,鲁尔工业集团逐渐把希特勒作为实现自己目标的政治代理人,并以他们为核心的形成了“纳粹工业集团”。1931年冬,高失业率已经直接威胁到资产阶级的统治。1932年3月,京特·格雷克教授提出了接近工会建议的就业计划,并于8月作为政府的正式政策提出。加工工业和输出工业资本集团随后因该计划产生分化,形成“左翼凯恩斯主义”和“右翼凯恩斯主义”的两大资本集团。

纳粹壮大

世界经济大危机发生后,希特勒趁机响应党内“激进派”的要求,利用广大中下层民众的困境,发动了强大的宣传攻势。纳粹党组织数千名纳粹宣传员和“演讲学校”学生,前往中小城市和广大农村鼓动宣传。纳粹党针对群众要求改变现状的迫切心情,攻击民主政体和魏玛政权,颂扬独裁制的优越性,许诺将向全体公民提供强有力的国家保护;利用民众痛恨凡尔赛条约和希望民族自强的心理,扩大民族复仇主义的宣传;希特勒不断叫嚣德国必须建立一个新帝国——以日耳曼人种为基础、确立领袖的绝对权力,为成为“地球的主人”而奋斗。遭到经济危机沉重打击的中下层民众纷纷加入纳粹党,到1933年纳粹党人数上升到100万。为了消除国防军军官团对纳粹党的蔑视,1930年9月,希特勒在莱比锡最高法院为乌尔姆卫戍部队军官出庭作证,他的发言包含3个重点内容:保证陆军拥有不可取代的地位,维护陆军的完整;成立冲锋队是为了在宣传时保护纳粹党,绝不是取代陆军;保证使用合法手段获取政权,开除党内“革命”分子。之后,一部分军官如参谋部军官约德尔、乌尔姆第五炮兵团团长贝克等,公开拥护纳粹党。1931年1月,国防部办公厅主任施莱歇尔废止了关于陆军不得雇佣或征召纳粹党人的禁令。从1931年夏天开始,希特勒决定有步骤地争取全国各行业的工业巨头的支持。在此后的几个月,希特勒走遍整个德国,与巨头们秘密会谈,争取他们的支持。1931年6-7月,鲁尔重工业集团联络一些组织呈文总统,要求任命希特勒担任总理。1931年10月,纳粹党等反对派在哈尔茨堡举行全国大会,结成“哈尔茨堡阵线”,要求布吕宁政府辞职,组建右派政府。希特勒进一步加强了同资产阶级右翼的联系,扩大了纳粹党的政治影响。1931年12月,希特勒向300多名资本家发表演讲,强调私有制和企业家主权的合理性;声称如果不尽早让纳粹党上台执政,布尔什维主义将把德国推入灾难;还保证掌权后要使德国摆脱凡尔赛条约的束缚,扩军和扩张去奴役“劣等种族”。这次演说使希特勒成功获得了德国西部工业巨头的支持。

随着纳粹党加强对中下层民众的宣传,党内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派再度活跃起来。1929年7-9月,纳粹党、民族人民党、钢盔团等结成“民族反对派”。12月,纳粹党在图林根的邦议会选举中获得11.3%的选票,同资产阶级政党一起组织联合政府。这些行动遭到施特拉瑟兄弟的反对。希特勒以国会议员的职位和18万马克劝诱奥·施特拉瑟放弃自己的主张,遭到拒绝。1930年7月,奥·施特拉瑟联合26名北方派领导人发表退党声明,并呼吁社会主义者退党。退党者成立了“革命的民族社会主义者战斗同盟”-后简称“黑色阵线”,公开反对纳粹党和后来的第三帝国。1930年8月,柏林冲锋队提出7点要求,呼吁希特勒以暴力行动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遭到拒绝后于8月29日袭击纳粹党柏林大区指导处。希特勒亲自赶到柏林,平息事态后于9月2日撤换冲锋队全国领袖扎洛蒙,自任最高领袖,并规定全体冲锋队员必须宣誓对其个人无条件效忠。1931年4月1日,柏林冲锋队队长施滕纳斯等人纠合勃兰登堡、西里西亚、波美拉尼亚、梅克伦堡地区冲锋队的领袖,发动第二次叛乱,遣责希特勒的“合法”夺权路线和任人唯亲,宣布废黜希特勒的领袖地位。希特勒一面发表文章抨击施滕纳斯等人,一面调动党卫队平息叛乱。1932年11月,纳粹党在国会选举中得票数下降,格·施特拉瑟认为希特勒的“合法路线”已陷于破产,如果纳粹党进一步向右偏转,广大党员将投奔共产党;纳粹党应“回到原来革命的民族社会主义路线上来”“避免下降为一种反犹主义的经济党”;使纳粹党免于瓦解的另一途径是立即执政,包括参与组阁。但希特勒既坚持要自任总理,又拒绝改变既定路线。1932年12月8日,格·施特拉瑟辞去党内一切职务,前往意大利“疗养”。纳粹党内以施特拉瑟兄弟为首的反对派就此消散。

1932年,兴登堡总统任期届满后不打算连任,但资本家“杜伊斯贝格集团”要求他争取连任,“纳粹工业集团”则推出希特勒参加竞选。3月13日举行全国投票,结果无一人获得绝对多数票。4月10日举行第二轮投票,希特勒落选,兴登堡再度当选。在竞选期间的3月17日,普鲁士警察在纳粹党大区办事处和冲锋队中心搜查到一些冲锋队打算在希特勒获胜后采取暴力行动的材料。布吕宁和国防部长兼内政部长格罗纳应普鲁士和巴伐利亚等邦的要求,决定取缔冲锋队,引起了国防军大部分高级军官的反对,他们担心此举会破坏国防军利用冲锋队防守东部边界的努力。施莱歇尔等国防部官员仍以辞职相威胁,迫使格罗纳于5月13日辞职。布吕宁邀请施莱歇尔出任国防部长,但是后者出于个人政治野心予以拒绝。面对德国的复杂局势,施莱歇尔制订了所谓“驯服”方案试图操纵政局:对冲锋队开禁,邀请纳粹党参加政府,把冲锋队、钢盔团、国旗社、其它准军事组织合并组成一支由国防军控制的民兵部队,挑选一个弱势总理便于自己在幕后操纵。1932年5月20日,布吕宁政府为了缓和日益严重的农业危机拟定了新的垦殖法令,大庄园主指责布吕宁“已完全倒向农业布尔什维主义”,纷纷向兴登堡请愿。5月30日,布吕宁被迫辞职。6月1日,经施莱歇尔推荐,兴登堡任命巴本为总理。7月20日,巴本政府以普鲁士社会民主党人同共产党人举行会谈为借口,宣布解除布劳恩等社民党部长的职务,自任驻普鲁士总督,接管邦总理的大权。这一事件史称“巴本政变”。普鲁士政府向国家法院提出控告,法院裁决“巴本政变”并不触犯宪法。“巴本政变”的成功,为纳粹党上台排除了一个重要障碍。

巴本上台后,随即履行曾同纳粹党达成的口头协议,于1932年6月4日下令解散国会,定于7月31日举行新的国会选举。纳粹党在大选中获胜后,希特勒即要求担任总理,给纳粹党保留内政、农业、教育、司法、航空5个部长职位。兴登堡认为纳粹党嚣张闹事,希特勒缺乏执政能力,因而要求希特勒担任副总理,同巴本组织联合政府,希特勒拒绝接受。9月12日,共产党党团向国会提出对巴本政府的不信任提案,要求取消一切“紧急法令”,纳粹党立即附议。11月6日,巴本被迫同意举行第二次国会选举,纳粹党在此次选举中失利。“纳粹工业集团”随后拟定了一封致兴登堡总统的请愿书,要求任命希特勒为总理,11月19日正式呈交兴登堡总统。

1932年11月国会选举后,巴本政府得不到国会多数的支持。经施莱歇尔提议,巴本于1932年11月17日辞职。12月2日,兴登堡任命施莱歇尔组阁。施莱歇尔以资本家“左翼凯恩斯主义”集团为后盾,基本上留用巴本内阁阁员,组成总统制内阁。但是,施莱歇尔干预经济的措施引起“巴本派系“垄断资本集团的恐惧,认为其政策具有一种“布尔什维克的危险”。在这种恐惧心理支配下,支持巴本的资本家集团迅速向纳粹工业集团靠拢,同意让希特勒上台执政。

共和消亡

巴本被施莱歇尔搞下台后为了报复施莱歇尔,在1933年1月4日开始与希特勒商讨倒阁事宜。民族人民党主席胡根贝格1933年1月中旬加入倒阁运动。.按照预定计划,新国会将于1月31日召开会议。施莱歇尔预计自己得不到国会支持,于1933年1月28日辞职。1933年1月下旬,国防军领导集团针对“兴登堡集团”政变的消息传出后,1933年1月30日中午,兴登堡总统任命希特勒担任德国总理。这一举措表明,在十字路口徘徊的德国终于迈向了法西斯独裁的道路。

希特勒担任总理之初,纳粹党虽是国会第一大党,但仅占1/3的席位,须受到其他政党的制约。希特勒随即开始拉拢国防军和垄断资本家。1933年1月31日,他亲自到柏林各兵营,向士兵作关于“新德国”的演讲;2月3日,他在集团军和军区司令聚会演说,许诺恢复义务兵役制,扩大国防军;2月4日,他以反对共产主义为名颁布《总统关于保护德国人民的法令》,广泛限制反对党的宣传活动;2月20日,希特勒会见25名大资本家,许诺要取消议会制,解散工会,建立一个不搞“社会主义”,优先扩军的专制国家;2月27日,纳粹分子策划了“国会纵火案”,希特勒说:“,现在谁也无法阻挠我们用铁拳消灭共产党人了!”2月28日,《保护人民和国家》的紧急法令颁布,从而废除了魏玛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权利,抽掉了法治国家的基础。

1933年3月23日,希特勒要求国会通过了《消除人民与国家痛苦法》,即《授权法》,从而使政府获得了立法权,魏玛宪法被废除,国会名存实亡。至此,魏玛共和国彻底灭亡。授权法的有效期原定4年,但在纳粹党操纵下国会两次延长授权法,一直到纳粹政权覆亡为止。1933年3月31日,政府颁布《各邦与国家一体化法》,剥夺了共产党在各邦的议席,使纳粹党在各地都占据多数席位。1933年7月14日,德国实行一党制,国会选举也改为全民按纳粹党提出的单作“认可性投票”。1934年1月30日,国会和参议院通过《国家重建法》,取消了各邦议会。联邦参议院随后解散。中央集权制最终确定。

1933年6月22日,内政部长弗里克发布命令,以“反对国家及其合法政府的叛国罪”为名取缔社民党。6月27日,已更名为“德意志民族阵线”的德意志民族人民党解散,其议员进入纳粹党国会党团。6月28日,已更名为“德意志国家党”的人民党宣布解散。7月4日,德意志人民党和巴伐利亚人民党自行解散。7月5日,布吕宁被迫解散天主教中央党,该党议员被允许列席纳粹党国会党团会议。1934年8月,作为纳粹党领袖的希特勒兼任国家领袖-原总统一职,纳粹党大区领袖全部兼任地方行政首脑,在高级和中级领导层内保证了以党代政。1937年1月25日,颁布《文职人员法》,从基层保证了纳粹党对行政机构的绝对控制。

国家标志

国旗

黑、红、金三色作为德国国旗颜色历史悠久。1818年一位名叫律作-1782-1834年的学生组织德国大学生志愿军参加1813-1815年反抗拿破仑和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当时志愿军的制服为黑色,红领金色纽扣。1848年革命年代,黑、红、金三色旗帜到处飘扬,逐渐与追求共和国的政体目标联系起来。1848年11月,法兰克福国民议会通过决议,把三条横向的黑、红、金条纹作为商船旗,同时作为国旗。1867-1871年斯麦统一了德国,创建新帝国用黑、白、红三色旗帜。1919年7月3日,魏玛国议会决定用黑、红、金作为国家志。

国徽

德国人认为雄鹰是一只圣洁的神鸟,会给德国带来幸福、恩泽、力量。公元800年,法兰克国王查理将鹰作为罗马帝国改革的国家象征。13-15世纪双头鹰被作为皇权和帝国的标志。神圣罗马帝国灭亡后,双头鹰被奥地利王朝所采用。后来单头鹰主要代表德国国王的尊严。1871年俾斯麦创建帝国时就不再把双头鹰作为国徽。1919年魏玛共和国总统艾伯特把金黄色底框上的一只红爪和红嘴的雄鹰图案确认为国徽。1950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总统豪斯也把它确认为联邦德国的国徽。

国歌

《德意志之歌》的歌词是19世纪德国诗人奥古斯特·海因利希·霍夫曼·冯·法勒斯雷本-1798-1874年于1841年撰写诗,曲调采用“音乐之父”弗朗茨·约瑟夫·海顿-1732-1809 年所作的《皇帝四重奏》的旋律。1922年,魏玛共和国总统艾伯特正式宣布将《德意志之歌》作为德国的国歌。

疆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战败签署《凡尔赛条约》:恢复1870年以前的德法边界,国将海外属地的一切权利均交予协约国及参战各国,德国领土共减少了八分之一。

人口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魏玛共和国领土约46.9万平方公里,控制人口6000多万。

政治

宪法

《魏玛宪法》共181条,分3个部分,内容分别为:德国政体、制度、政府组成及其权限、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经济生活。宪法一方面确认了人民群众在十一月革命中争得的各种自由民主权利,以及以三权分立原则为基础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德国从君主立宪制过渡到资产阶级民主制,具有相当的进步意义;另一方面,它又阻碍了社会主义革命在德国的发展。宪法第一条明确规定“德国为共和国”,正式宣告废除帝制。因此新国家一般被称为“德意志共和国”或“魏玛共和国”。

议会

魏玛共和国的立法机构由上议院-参议院和下议院-国会组成。国会由年满20岁的男女公民根据“巴登制度”型的比例代表制原则直接选举产生。该选举制度不确定议席总数,每6万张选票设一个议席,议席总数由投票人数决定;各政党在各邦所获选票的尾数可以相加,最后剩余的选票满3万张即可增加一席。国会是最高立法机构,有权宣战和媾和,有权否决总统颁布的紧急法令,也可以采用由2/3成员中2/3赞成票通过决议的办法修改宪法。参议院由原联邦参议院改组而成,由各邦政府选派代表组成,每个邦至少有1名代表,大邦则每100万人增派1名代表。参议院有权批准或否决法律,如果国会与参议院意见不一致,国会有权以2/3多数票重新通过该项法律。

总统

总统由公民直接选举产生,任期7年,可以连选连任。经国会2/3多数代表提请公民投票,总统可以被免职。总统有权任免军官并统帅军队,但他对军队发布的命令必须由总理或部长副署。如一项法令草案在国会和参议院表决结果不同时,总统可以下令举行公民表决。总统有权解散国会,但出于同一原因,仅得解散一次。当国家的公共安全和秩序受到严重扰乱或危害时,总统有权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使用武力、宣布宪法规定的某些个人权力无效。

内阁

国家政府即内阁,由总理与各部部长组成,由总统任免。总理,以及由总理推荐的联邦政府部长必须由总统任免。但是,他们必须取得国会的信任,当国会对其中之一明确表示不信任时,该官员必须立即辞职。

政党

魏玛共和国最早执政的政党是社会民主党、中央党、民主党,这三个政党组建了联合政府,他们的合作被称为“魏玛联盟”。后来,人民党、民族人民党、民主党等也在不同时期单独或联合其他政党组阁。

1933年希特勒颁布《总统关于保护德国人民的法令》,开始限制反对党的宣传活动。接着,纳粹党通过策划了“国会纵火案”、颁布《各邦与国家一体化法》等手段打压其他党派,致使其他党派纷纷被取缔或解散。纳粹党最终在德国建立了一党专政。

军事

《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必须废除普遍义务兵役制,代之以志愿兵役制。到1920年3月底,陆军必须削减到7个步兵师和3个骑兵师以下,总兵力不得超过10万人;海军只允许拥有6艘轻型战斗舰、6艘轻型巡洋舰、12艘驱逐舰、12艘鱼雷艇,兵力不得超过15万人;不许拥有空军和海军航空兵,不许拥有重炮、坦克潜艇、军用飞机等,不得在学校和体育组织中进行军事训练,不得向国外派出军事使团,不得在其他国家服役或接受军事训练。

外交

1923年8月到1929年10月,斯特雷泽曼一直担任德国外交部长,这一时期的德国外交被称为“斯特雷泽受外交”其宗旨是:利用苏联同美、英法等国矛盾,搞东、西方平衡外交,摆脱外交孤立,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1925年1-2月,德国与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莱茵保安公约》,希望借此为战胜国提前撤兵莱茵区创造条件,阻止法国在发生德波冲突时袭击德国。1925年10月,英法德意比波捷7国在瑞士洛加诺举行会议。路德总理和斯特雷泽曼外长代表德国参加洛加诺会议,签订了以《莱茵保安公约》为主要内容的《洛加诺公约》。1926年9月,德国在坚持保留条件的前提下,正式参加国际联盟并担任理事会常任理事国。20年代中后期国际格局的演变和德国的外交努力,使德国调整了与东西方各国的关系,恢复了国家尊严,跻身于英法等国平起平坐的大国行列。

在30年代前后经济危机的冲击下,德国资产阶级对内政外交的基本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德国垄断资产阶级从希望找到一把双刃剑,对外能使德国摆脱凡尔赛体系的束缚,进而夺取势力范围;对内能控制深怀不满情绪的中下层民众,稳定社会秩序。

与法国

巴黎和会期间,法国坚持对德国采取严厉制裁和排斥的方针。1923年1月11日,法国以德国未能如期缴付赔偿为借口,和比利时分别照会德国,决定派遣一个技术专家委员会进入鲁尔区,监督德国履行赔偿义务;并共同出兵8700人占领德国鲁尔地区,引发“鲁尔危机”。一年之内,占领军增至10万多人。《道威斯计划》制定后,规定法比两国在一年之内自鲁尔撤出占领军,作为德国接受“赔款计划”的条件;对德国的制裁必须得到赔偿委员会一致同意,从而剥夺了法国的制裁权。《杨格计划》出台后,法国在英国的压力下,被迫同意于1930年6月底以前撤出全部军队。在第二次海牙会议上,法国要求保留对德实施制裁的权利,遭到德国的断然拒绝。

与英国

《道威斯计划》制定后,德国政府希望同法国缔结保障两国边界现状的“莱茵保安公约”,以恢复德国的大国地位。1925年1-2月,德国政府根据英国的具体建议,向欧洲大国递交备忘录,提出与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缔结《莱茵公约》,得到相关国家的赞同。《莱茵公约》明确规定,所有同莱茵地区有利害关系的国家共同保证维护莱茵地区的领土现状,保证用和平手段解决彼此间的争端。这些内容由英国提供担保。

与美国

《道威斯计划》规定,为了稳定德国的通货,实现预算平衡,由美英两国向德国贷款。第一批贷款称为“道威斯贷款”或“赔款贷款”,数额为8亿马克。其中美国提供55%,英国提供45%。这批贷款用于满足双重目的:保证新银行的黄金储备;为实现1924-1925年计划所需支出的国内付款。1930年3月12日,由美国牵头拟定的《杨格计划》获得批准,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德国的赔款。1931年6月20日,美国总统胡佛在德国政府请求下发表“缓债宣言”,建议延期1年支付各国间的赔款和债务。

与苏俄/苏联

一战后的苏俄和德国一样,都在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中处于受排斥被欺侮的地位,都希望打破这个体系,重建国际新秩序。在泽克特的推动下,德、苏军方于1919年秋开始接触,1920年起开始军事合作。1921年5月6日,两国政府签订了临时通商协定,表明德国实际上已承认苏俄,并为两国继续谈判打开了通道。1921年5月,维尔特担任总理后,与外交部长拉特瑙推行现实主义的对外政策。1922年4月,德国与苏俄签订了《拉巴洛条约》,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和相互最惠国地位,互相放弃赔偿要求。两国还进一步深化军事合作,德国向苏俄提供军备工业的技术援助,苏俄则负责为德国制造武器,提供坦克、军用飞机和化学武器的试验场。

经济

宏观政策

1919年3月4日,谢德曼政府发布一项宣言,宣称“社会化已经到来”。但是,该宣言所称“社会化”只是“旨在建立公共经济以代替过去那种毫无约束的私人经济”,也就是对私人企业的生产和产品销售加以一定程度的国家监督和干预。《魏玛宪法》把全国划分成若干经济大区,区内各类经济企业联合成自治机构-即公共公司,由企业主和工人的代表共同决定生产、价格、分配等问题;在联邦一级组建全国经济委员会,该机构拥有建议起草经济法律的权力,但没有决定权。在实践过程中,宪法所规定的“劳资共决”原则并没有得到实现。

税收政策

1923年11月,马克斯政府执政后,把平衡预算和稳定币制作为首要任务,大幅度裁减政府公务员,增收房产附加税,提高其它税收。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小资产阶级群众的利益。1924-1926年路德政府执政期间,实行了税收改革。政府一方面降低所得税,对多子女家庭实行税收优待,征收社团税时照顾小公司,对较大数量的遗产实行更高的累进税;另一方面为了促进国内资本的形成,降低累进税、降低资本流通税、购进地产税、汇兑税以有利于商业往来;外贸政策方面,在凡尔赛条约给予战胜国5年关税优待期满之后,政府对工农业产品都实行保护关税制。

产业发展

德国经济自1924年起迅速恢复,到1927年工业已接近战前水平。不过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并不平衡:农业的比重日益下降,工业的比重日益上升。《凡尔赛条约》使德国失去了13%的领土和10%的人口,东部地区农村人口稀少,全国主要农产品的播种面积、收获量、牲畜存栏数都迟迟不及战前水平。政府曾设立“东援”特别基金资助农业,但大部分被贪污挪用;政府还努力增加农村人口,从1919年至1932年间建立了57000多个移民农场;同时通过发放低息贷款,鼓励农户采用机器实现农业机械化。但是,这些措施在短期内效果并不明显,反而增加了农产品的成本。为了解决国内粮食及工业原料不足的困难,政府降低进口税率从国际市场上输入农产品,结果影响了外贸收支平衡。特别是1925年以后,国际市场农产品价格普遍下跌,严重冲击了国内的德国农产品。到1928年底,东部2/5农庄负债的,其中许多农庄的负债额高达本身资产的2-3倍。在工业部门内部,重工业的恢复发展快于轻工业,工业总产值中生产资料的比重1925年为54.5%,1928年增加到58.5%。1925年12月,由数家德国大垄断企业联合组成的化学康采恩“法本工业公司”,控制了德国全部染料和人造汽油、80%的氮、40%的药剂、25%的人造丝、大部分摄影器材的生产,控制了国内约400家企业和国外约500家商行,1929年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大的化学垄断组织。1926年,德国6大煤钢断组织合并成“联合钢铁公司”,成为欧洲最大的黑色冶金托拉斯,掌握着德国1/4煤、1/2生铁、2/5钢的产能。电气工业中的通用电气公司和西门子公司,军火工业中的克虏伯公司,航运业中的汉堡-美洲轮船公司等,都是拥有数亿马克的资本和几万名工人的大型垄断组织。从1926年到1929年,拥有50万马克资本以上的大企业在全德企业资本总额中的比重由37.6%增至41.4%。一批托拉斯企业在化学、冶金、采煤电气、造船等重要工业部门崛起。20年代德国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是外国贷款的源源流入,德国自身金融力量薄弱,银行业的基础也非常脆弱。一次大战前,德国银行自有资本与存款的比例是1:3-1:4,20年代降为1:15-1:20。一旦存户大量提款,银行很容易倒闭。

社会

教育

魏玛共和国时期,教育领域也开始了民主化进程。中小学首先面临学校非教会化问题。十一月革命前,德国绝大部分小学是教会学校。魏玛共和国建立后,以不分教派的学校或非教会学校取代教会学校,《魏玛宪法》宣布废除神职人员对学校的监督,规定宗教信仰绝对不能成为学校录取学生的标准。德国中小学教育改革的另一项任务是废除入学特权。《魏玛宪法》规定,全国的公共小学,连同初级中学和高级中学,向所有的人开放,只有“父母的经济地位、社会地位、宗教信仰”不是孩子升入高一级学校的标准;全国实行八年义务教育制。魏玛时期的高等学校仍像一次大战以前那样,是保守的民族主义的堡垒。政府力图改变大学的政治空气。科隆和汉堡创办了两所新型的大学,招聘一批进步和开明的学者前去执教。在原有的大学中,政府鼓励新兴势力进入学术领域,使一批社民党人、犹太人和妇女学者走上讲台。但从总体上说,魏玛时期高等院校仍然是保守的,反共和气氛浓厚。1926年迈内克组建了“大学教师拥护共和国协会”,但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大学生中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和种族思想也很流行。

科技

20世纪20年代中期以后,德国经济开始繁荣,政府对科学研究的资助也大幅度增加,科学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物理学方面的成就最为突出。继普朗克发现光电发射-量子-光子的规律,从而确立了量子力学理论后,爱因斯坦又创立了相对论。世界各地的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也纷纷汇聚到德国。20年代中期,爱因斯坦开始致力于场论研究;青年物理学家则纷纷开拓新的领域,如布罗格利研究物质波;施勒丁格尔致力于波动力学,并于1933年获得诺贝尔奖;海森贝格探索测不准原理,于1932年获诺贝尔奖;博尔致力于互补性原理。有机化学方面的成果也不容忽视。内恩斯特进行了物理化学方面的开创性研究工作,埃尔利希发明了现代化学疗法。雅默斯、弗兰克、维兰德、温道斯先后在1926、1927、1928年获得诺贝尔奖,他们的重大发现对药理学和合成材料生产很有实用价值。在心理学方面,德国兴起了“形态心理学”-即“格式塔心理学”,其基本原理是“一个整体大于其各个部分的总和”,追求一个“完美的格式塔”-完形或模式结构是大自然的一个基本规律,只要找到现存环境下可以达到的最简、单最有规律、最对称的结构,就是很大功劳。该学派的著名心理学家韦特海默曾对意象的心理活动等进行过有趣的试验,屈勒在大西洋加纳利群岛和非洲研究过黑猩猩的行为方式,科夫卡从自己和韦特海默的研究中得出结论,正好与当时“测验心理学”中占主导地位的原子论倾向相反。在形态心理学崛起的同时,心理分析法在德国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到20年代,柏林已取代维也纳和布达佩斯成为这个新学派的中心。

文化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德国的文化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在这一期间,柏林第一次能以欧洲文化都城的地位同巴黎和伦敦并肩媲美,各种思潮和艺术流派在德国涌现。

文学

魏玛时期的文学成就,以格哈特·霍普特曼、托马斯·曼两大文豪为代表。霍普特曼是自然主义作家,他不仅创作了许多艺术性很高的童话、喜剧、悲剧、心理描写小说,还创作了哲理史诗。托马斯·曼于1924年出版了长篇小说《魔山》,达到了其艺术成就的顶峰,1929年为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此外,托马斯·曼为德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增添了新体裁的作品——富有诗意和哲学味道的长短篇小说,在这些作品中,抽象的科学问题、社会问题、伦理问题、美学问题已经不仅是小说中人物思考和谈论的主题,而且成了主人公命运和性格发展的动力。埃利希·玛利亚·雷马克在1929年出版的《西线无战事》一书,是反战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也是20年代的最畅销书之一。该书通过描述战壕生活和无谓、痛苦地死亡的真实可怕情景,有力地批判了相互残杀的战争,曾被译成数十种语言。

戏剧

魏玛时期,德国的戏剧处于黄金时期,以乔治·凯泽和施特恩海姆两位戏剧家最为著名。慕尼黑独立社会民主党主席托勒尔在服刑期间写下几部有名的戏剧,如《转变》《机器破坏者》《战争残废》等,强烈地控诉了战争及战后社会中种种丑陋现象,被一部分人称作“20年代最伟大的戏剧天才”。贝托尔特·布莱希特曾是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代表,但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逐渐摆脱了表现主义的影响,创立了“叙事戏剧”的理论,并认为这种戏剧是反映现实和表达革命思想的完美形式。他最有影响的剧作是《三个铜子的歌剧》。

歌剧

从20世纪初开始,轻歌剧开始繁荣。到20世纪20年代,德国已成为轻歌剧的中心。鲍尔·林克谱写和指挥的轻音乐曲,曲调优美、悦耳、活泼,许多作品很快成为流行曲。爵士音乐从外国传入后,深受德国听众的欢迎。风行于柏林酒吧的诙谐的小调,内容多半反映日常生活,政治性很弱。此外,魏玛初期,德国画坛出现了神秘主义倾向,这种倾向反映了当时人们的沉重与绝望心情。20年代中期出现的与现代派相对立的新现实派,曲折地反映了人们希望破灭后,顺从天命的心情。

电影

德国电影出现于1895年,大大落后于其它各国。魏玛时期,德国无声电影正处于从观看画面到形成艺术的发展阶段,但已经取得了一些在世界电影史上留下痕迹的成就。这些年里,获得世界声誉的著名导演有卢比奇、朗格、耶斯纳尔等,他们的作品成功感人、饶有风趣,在论和实践方面都对艺术电影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历任政要

相关研究

《长刀之夜:从魏玛共和国到第三帝国》一书于2022年10月由上海三联书店在国内出版。该书系美国哈佛大学历史学博士、纽约市立大学亨特学院历史学教授,本杰明·卡特·赫特所著。该书通过各种难得一见的书信、日记、报告等资料,对德国宪法体制的终结进行了细致的研究,以对民主制度崩解的记述和反思,提请对当下世界政治局势的关怀。

《魏玛共和国的兴亡:1918-1933》的作者是二战后德国的历史学家,柏林科学院、欧洲科学院、英国国家学术院、奥地利科学院院士,慕尼黑当代历史研究所、海德堡大学、鲁尔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路撒冷大学等客座教授。该书讲述了魏玛共和国的缔造者试图从旧世界中为德意志民族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创造了德国第一部民主宪法,却未能给国家注入民主的精神,致使民粹主义日益增长,各派政治势力面对内忧外患,各自挣扎求存的历史。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