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女拜寿(1982年顾锡东编写的越剧剧目)

《五女拜寿》是顾锡东在1982年编写的越剧剧目,首次作为嘉兴地区青年越剧团出演,后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立团剧目。

因‘文革’事件前后的某些感触,顾锡东决定不再写伤痕文学式的现代戏,而是为小百花剧团撰写一篇以古喻的作品。该越剧讲述了户部侍郎杨继康携带五个女儿及女婿前来祝寿,由于养女三春和女婿邹应龙贫穷,杨夫人迫使他们离开府邸。后杨继康因受族弟诛连,杨继康全家被逐出京城。二女儿见家父落魄,拒绝抚养。昔日同窗惧怕严嵩淫威,也不敢收留杨继康夫妇,致使二老和婢女翠云流落街头,唯有三春收留了他们,后邹应龙中状元,扳倒严嵩,杨继康得到平反的故事。该剧弘扬了“百敬孝为先”的中华传统美德,提倡真挚的亲情、爱情,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也鞭笞以财势取人的思想行为,颂扬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高贵品质。

《五女拜寿》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的开山之作,也是越剧史上里程碑似的作品。《五女拜寿》情节曲折,故事动人,将家庭伦理的“拜寿”故事巧妙地融合在忠奸斗争的政治旋涡中,通过政局争斗中的家庭变故,人物之间的关系变化,让观众看到人情冷暖、世道人心,引起了共鸣,因此多年来备受欢迎。,后来《五女拜寿》拍成同名越剧电影,由越剧初代“五朵金花”中的何赛飞、茅威涛等主演,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更是掀起了越剧“小百花”的风华年代。十几年来,《五女拜寿》被全国十余个地方剧种移植上演。

创作背景

顾锡东开始因文化大革命前后的某些感触,不想写伤痕文学式的现代戏,“文革”造成了社会很多严重的后遗症,对传统美德的破坏便是其中之一。经历了“文革”灾难的人民群众的心灵深处都在思考及呼唤传统道德的回归。

后来,顾锡东考虑为女孩子写戏。他首先联想到莎士比亚的《李尔王》故事,这个故事跨越了古今中外,与同类型的故事相联想,为他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他构想了一幅五女拜寿的图景。一方面,他深切感受到文革给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道德造成的严重破坏,另一方面,他也希望为当时的湖州越剧小百花演员们创作戏剧,给予她们舞台实践的机会。因此,他特地根据她们的需求和特点,创作了一部剧作,并在剧中设置了五对女儿女婿等众多角色,这在越剧舞台上也是独辟蹊径的。

剧情介绍

在明嘉靖年间,杨继康担任户部侍郎,以清正的官声著称。然而,他对奸臣严嵩专权的行为感到不满,有意告老还乡。正值杨继康六十岁的寿辰之际,五对女儿和女婿前来祝寿,并争相邀请二老回家团聚,享受晚年生活。然而,由于家境贫寒,杨继康的义女杨三春和丈夫邹应龙受到杨夫人的冷遇。更糟糕的是,杨继康的势利又刻薄的二女儿双桃挑唆,导致他们被杨夫人赶出了府门。

后杨继康的族弟杨继盛遭到严嵩的残害,杨继康受到连累,被剥夺官职并遭抄家,被迫离开京城。夫妇带着女仆翠云投靠二女儿,却又遭到了驱逐,大女婿对他们怀恨在心,四女儿和五女儿的公公陈松年也因害怕权威而闭门谢客。这对本应享受天伦之乐的夫妻,却被不孝顺的子女一个接一个地抛弃,流落街头以乞讨为生。幸运的是,三春感恩戴德将二老接回家中照料。后来,邹应龙施计斗倒奸臣严嵩,为杨家洗清了冤屈。又逢杨老夫人六十大寿,五个女儿及女婿们又再来拜寿。

图片来源

角色介绍

以上参考资料

图片来源

剧本创作

图片来源

顾锡东的戏剧创作“习惯于先把焦点抓准,一个戏只能有一个焦点,焦点不能模糊,要抓准一个焦点,较可熔具体形象与思想内涵于一炉,一切人物设计、情节结构、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大致不离开焦点,作者便可尽情生发开去,抒写酣畅淋漓。”

但在创作《五女拜寿》时,采用苏州评弹编“长脚书”的方式,以“树上分枝,枝上分杈,杈上开花,花树一体”的形式,多层次设计情节结构。与此同时,《五女拜寿》的剧本创作亦采用了对比与呼应结合的方法。例如,前后两次祝寿的呼应,而两次祝寿前后又夹杂着不同人物之间言语行事的态度对比等等。剧本通过对应有序的呼应和对比,深化戏剧矛盾,促使剧作的节奏起伏跌宕,收放得体,叙事线索多而不杂,曲折有序。

作品鉴赏

图片来源

创作主题

《五女拜寿》的悲剧元素首先表现为题材的选择。它的故事背景是明朝严嵩专政时期,严嵩严世藩父子势焰熏天,祸国殃民,大批忠勇之士被迫害致死,家人离散,与魏忠贤乱政时期相似。该剧本写了杨继盛因弹劾严嵩父子而被害,族兄杨继康受牵连,被迫流亡,四处被拒。他徒有多女,徒有或富或贵的亲戚,却天地之阔,不容一杨。全剧笼罩着悲凉的气氛,尽管结局圆满,正义占了上风,恶势力和趋炎附势的小人受了报应,回归了中国戏剧“曲终奏雅”的传统,但圆满的结局无法冲淡全剧的悲凉与压抑。《五女拜寿》设置了复杂的人物关系,多层次的戏剧冲突,既有忠与奸的分野,也有贤与愚的对立,即“善—非善—恶”的三个阶次。“三阶制”的文学艺术创作构思具有普遍性,它源出于民间文学的简单对比模式,被主流文学取用为构造冲突情节的不二法门。其中被奸臣陷害和被不孝女儿女婿凌折、被至亲驱逐,两种悲剧具有叠加的艺术效果,悲剧的质感因此成倍的加强。此后《五女拜寿》跨入悲剧的门户。

角色塑造

《五女拜寿》中塑造了几个催人泪下的艺术形象。尤其是养女杨三春及丫环翠云。杨继康的五个女儿女婿在父亲官场沉浮落难中,表现出各不相同的态度,但多数是明哲保身。可是养女杨三春及丫环翠云,却在患难中或始终跟随杨继康夫妇患难相共,或在最困难之时收留了俩老。杨三春夫妇在父亲寿诞之时,因路上遭窃,只能空手而来,因而受到老夫人的冷遇和势利环的欺凌,最后还被老夫人逐出家门。当老俩口走投无路、饥寒交迫时,杨三春不计前嫌,毅然将父母接回家。杨三春和丫环翠云的行为呈现出的真情实感和道德品质,这些情节让观众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和感动。

重要演出

以上参考资料

演出剧照

图片来源

作品影响

作品地位

《五女拜寿》对于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是奠基之作,也是当年的一鸣惊人。后来《五女拜寿》拍成同名越剧电影,由越剧初代“五朵金花”中的何赛飞、茅威涛、董柯娣等主演,获得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更是掀起了越剧“小百花”的风华年代。四十年来,《五女拜寿》被全国十余个地方常演不衰,是中国戏曲艺术中的经典之作。

改编电影

1984年9月,《五女拜寿》被长春电影制片厂改编为电影,由张骏声、于爱如、王世菊执导,董柯娣、徐爱武、方雪雯等人主演。该电影一上映就获得观众热烈反响和业界好评,被评为第五届“金鸡奖”最佳戏曲片。2012年11月,《五女拜寿》以湖南花鼓戏的形式演出上映,由张伟国执导,田既安、谢晓君等人出演。

改编版本

1983年,李英群将越剧《五女拜寿》改编为潮剧版本,并由潮州市潮剧团进行演出。徐小强在2009年执导了一部秦腔版本的戏剧,顾锡东进行了改编,演员包括卢涛、魏艳妮等。2012年,再芬黄梅为青年团打造首部青春版黄梅大戏《五女拜寿》在安庆首演。2022年,国家京剧院移植改编越剧《五女拜寿》为京剧版本,杨小青执导于梅兰芳大剧院首演。除外还有其他改编的扬剧、曲剧、丝弦剧等多种剧目。

作品评价

“《五女拜寿》的故事所传达的道德批判主题题相对而言显得有些俗套,但是贴切普通老百姓的认知水平和欣赏趣味,显然不能因为情节的通俗便否认剧作本身的价值。老百姓所认可的,往往也是现实生活所蕴涵的。”—戏曲鉴赏评

“《五女拜寿》情节曲折,故事动人,将家庭伦理的“拜寿”故事融合在政治旋涡中,让观众看到人情冷暖。”—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团长蔡浙飞评

荣誉奖项

以上参考资料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