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殿阎罗-掌管地狱的主神

十殿阎罗,亦称十殿阎王、十殿阎君、十殿真君,在中国传统神话体系里十殿阎罗是十位阴曹地府的阴天子,地狱的十位管理者,主要负责审判亡魂。其分别是: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王,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正王,九殿都市王,十殿转轮王。

十殿阎罗形象本源于印度佛教文化,最初由印度佛教“阎罗王”的概念发展而来,后借助于中国本土特色的生死观与冥界文化,进一步结合道家神仙观念与儒家孝道思想而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此期间佛教经典被大量译出,促进了中印佛教的交流,地狱十王信仰成为佛教东传后依附佛典而创的产物。 唐代时,佛教在中原文化熏陶下产生了《佛说十王经》,是十王第一次作为一个整体出现。到了宋代,十殿阎罗的图像在佛教绘画和雕塑中得到发展完善。明清时期,十殿阎罗逐渐脱离佛教意义,成为一种独立的传统文化符号,代表着死亡和阴间审判。如今十殿阎罗不仅存在于寺庙壁画中,也出现在很多文学和艺术作品里,成为中国文化重要的一部分。

十殿阎罗信仰在中国的广泛流传,起到让世人对冥界产生惧怕,起到警世、劝善的作用。同时通过各时代经典文献资料记载的各殿量刑刑罚,反映出个朝代律法系统的完善和严谨,对于在世者报侥幸心态躲避刑罚的也起到威慑作用。民间崇信和设斋供养十殿阎罗,祈求死后免受地狱之苦,转生极乐之处,其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说法深刻影响着国人的信仰观念,融合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十殿阎罗的信仰还与中国传统的七七、百日、周年、三年的丧葬习俗相结合,深深影响着中国风俗。此外,十殿阎罗也在中国文学、绘画等艺术形式常常出现在神话故事、影视作品、小说和绘画中,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名号

十殿阎罗”由印度佛教“阎罗王”发展而来。阎罗王,梵语 Yama-raja,是由梵语 Yama(焰摩,原意为“缚”),加上 raja(意为“王”)而成,据此音译的称谓有很多。在传入中国翻译成汉语时,又有将其意译的现象:双王、双世、遮止、静息、缚、深恶胜业,可布众,深能静息、平等王等。广为流传的“十殿阎王”为一殿秦广王、二殿初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魔王、六殿变成王、七殿泰山王、八殿平等王、九殿都市王、十殿转轮王。而在北宋辽地淡痴撰《玉历宝钞》中《玉历条款章句》所录十殿阎王分别为:一殿秦广王;二殿楚江王;三殿宋帝王;四殿五官王;五殿阎罗天子;六殿卞城王;七殿泰山王;八殿都市王;九殿平等王;十殿转轮王。所述第八、九殿二者位置互换。各版本存在名称和顺序略有不同。

起源

印度起源

“十殿阎罗”由印度佛教“阎罗王”发展而来,但在古印度文化中,阎罗王并不是一位非常显赫的神,以致于也的来历也是模糊不清。阎罗王早在印度古老的吠陀史诗《梨俱吠陀》中已出现,后随着印度佛教和印度教两大宗教的不断发展,都曾经出现过对这位神祇的记载,但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崇拜和信仰。古印度文化中阎罗王的来历有很多种传说,最主要的传说有:夜摩神、毗沙王、地藏王。

夜摩神

夜摩神,也就是阎摩。《梨俱吠陀》中便已经出现了阎摩这个个神话人物,但关于他的诗歌只有三首19。《梨俱吠陀》中阎摩是太阳神毗婆数-Vivasvat的儿子,他想娶陀湿多-Tvastr的女儿娑罗纽-Saranyu为妻。娑罗纽却不愿忍受毗婆婆数炽热的光芒,便找了一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替身,自己在婚礼举行之际变成一匹马逃走了。后来假新娘为毗婆薮生下了阎摩、阎蜜兄妹。但假新娘与娑罗纽不同,她不是神,因此阎摩、阎蜜也只能成为凡人。阎蜜在诗中称阎摩为”唯一的凡人”,亦即第一个凡人。阎蜜最后请求与阎摩结合,但阎摩因为伦理不容而拒绝了。当阎摩死亡的时候,他遵守了凡人的规律,抛弃了自己的身体选择死亡,所以在关于死亡、死后灵魂的归宿、发现冥界的道路等问题上他是第一个尝试的人,也成功地完成了寻找、发现的重任,后世的凡人皆遵循这条道路,通往冥界之路便是太阳之路。阎摩发现了冥界,于是成了冥界之三王。此时的冥界不是万恶深渊,而是在天上的一个极乐世界,就像一般意义上的天堂。在这里先人们将罪恶瑕疵洗去,与故去的亲人团聚,享受世人供奉的各种祭品。

毗沙王

在有关阎罗王来源的传说中,还有一个较重要的说法是”毗沙王说”。范军在《佛教”地狱巡游”故事母题的形成及其文化意蕴》与《唐代小说中的阎罗王–印度地狱神的中国化》两篇文章中进行阐述,《我国旧小说中的地狱和阎王》、《华夏民间俗信宗教阎罗王》、《冥界游行一从佛典记到隋唐五代小说》等文均认可。持这一观点的文章,其依据基本来自《经律异相》卷五十”地狱部”上引述《问地狱经》、《净度三味经》。《问地狱经》与《净度三昧经》两部经书,日本佛教学者牧田谛亮及中国学者研究认为是六朝中土沙门的伪撰,说明”阎罗王是毗沙王”的说法也是中土人士的编纂。

地藏王

地藏,地藏王,地藏菩萨是地藏的几种不同称呼。他的来历主要有两种:宋代《高僧传》说他是新罗国(今韩国)的一个王族,姓金,名乔觉。《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七八引《地藏菩萨本愿经》说,过去时有一婆罗门女,其母不信因果,死后堕人无间地狱,婆罗门女卖家宅而供养先佛,并一心念佛,遂使其母解脱地狱,婆罗门女者,即地藏菩萨。

在佛教地狱审判结构中,罪行的有无和大小是由”业镜”反映的,具体的审判和判决权是由阎罗王执行的-十王信仰兴起后是由十王共同执行,而阎罗王以严厉审判鬼魂而著称,其形象无情暴戾。地藏王因不忍地狱大众受苦而来,监督阎罗王的权利行使过程,救度地狱道前的大众,而获得地藏救助的方法又很容易做到。这些综合因素使得信奉地藏王菩萨的世人起越来越多,甚至有世人安排他”职掌幽冥教主,十地阎君率朝贺成礼。”只是因为其度尽地狱众生的大悲愿更贴近人们的愿望,其”幽冥教主”的身份才得以广泛流传,职位也比阎罗王高。

中国起源

在“阎罗王”还未被中国本土化至“十殿阎罗”这个概念前,中国已有相关鬼神的传说存在,从先秦时期的“黄泉”、“幽都”,到秦汉时期的“篙里”、“梁父”,再到“泰山”,人们意念中的死后世界由起初的笼统模糊逐渐变得具体清晰。

泰山府君

东周乃至两汉,中国文化的重心在齐鲁之地。齐鲁儒生、方士以他们深厚的文化传统使泰山信仰转为全国信仰,遂有帝王受命的“封禅”出现,秦始皇首次封禅后,汉武帝亦是多次在此封禅。这些都赋予了泰山的神仙性,主管人寿命的长短。在东汉末年“泰山治鬼”之说开始流行世间,泰山又具有了主死的职能。既然泰山开始治鬼,自然有一个负责人来管理地下世界,泰山府君随之出现,是中国地狱神(地下主宰、冥界之主等)最有广泛影响力的一种说法。

然而,随着佛教传入中国,佛教译经最初借用了“太山地狱”的概念来促使佛教“地狱”观念逐渐深入民间。东汉之后占据统治地位的冥神——泰山府君在梁齐之际逐渐被佛教的地狱之主阎罗王取代,泰山府君的衙署迁至佛教的地狱之中,佛教势力逐渐从借用到融合再到取代。

阴王

阴王说起源于当今被称为鬼城的四川丰都。公元270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有关于王、阴成仙的说法。成仙的二人成为可崇拜的偶像,从此王、阴二人名号传开。唐朝二人又被讹传成了“阴、王”“阴间之王”。宋代范成大因唐代诗仙李白诗中所提到的“酆都”很感兴趣,于是宋人又根据范成大所著结合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在酆都县内名山建构了一座冥界。再加上清朝《聊斋志异》引用阴王传说穿凿附会,遂使得酆都鬼城说影响越来越大。

人鬼

人死可以为阎罗,”人”特指的是生前正直、公正无私的人人。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卷三:”至忠至孝之人,命终为地下主者。”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云:”世传云,人之正直,死为冥官。”人们认为,管理死亡的官员正直无私,俱按天道行事,对人人都一律平等,毫无姑息假借的余地。阎王意译为”平等王”正是此意。这些刚正不阿的人多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但也有虚构的成分。学术界一般认为中原地区民俗信仰中出现这种说法是阎罗王中土化过程中的必然,或者说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必然,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强大的同化力。赵杏根《我国旧小说中的地狱和阎王》一文亦标榜以人鬼为阎罗是阎罗信仰、地狱观念中国化的表现之一。据此文,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著名人物担任阎罗一职的就多至九位:韩擒虎-《隋书》、敦煌写本《韩擒虎《话本》、包拯-明人《龙图公案》、寇准-丁传靖《宋人转事汇编》卷5、范仲淹-龚明之《中吴记闻》,唐朝宰相杜黄裳-《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219、宋大臣蔡襄-褚人获《坚狐余集》、宋人林恒-洪迈坚《夷坚丙志》卷1、明大臣赵用贤-命梅《茶香室丛抄》、清大臣王士禄-王渔洋《池北偶谈》卷23,而那些不知名或者史籍无记载的人物就不计其数了。此外,包拯”日理阳””夜理阴”,是生人兼鬼职的代表,也有唐代官员崔钰-敦煌写本《唐太宗入冥记》等任阴间冥判等说法。

历史沿革

“十殿阎罗”形象本土化过程大致可分为:先秦至东汉末(前 221年 ——220年)、东汉末年至中唐(220 年——618 年)、中唐至五代宋初(618 年——907 年)、两宋及以后(960 年——)四个阶段,其中在唐代,道教已将佛教的阎罗地狱观念全盘吸收过来,略作调整和改造后、使其融入到自己的神祇学说体系中。地狱观念和地藏与十王信仰在经历了唐朝蓬勃的发展后,至五代、宋时期已经形成了完备的、稳定的地狱结构和地藏十王信仰的组合结构,“十殿阎罗”信仰中国化成型。而阎罗王已经完全融入到十位阎王中去,人们为了省略冗长的称呼,仍然按照阎罗王的突出地位,统称为阎罗王。

“十殿阎罗”最早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印度佛教传入“阎罗”信仰,其促进了中印佛教的交流。在两晋以后,翻译佛经盛行,地狱情形编纂的经典和传说大量增加。晚唐以《佛说十王经》为标志,地狱的层次、结构和各自的名称都得到明确固定的描述。关于灵魂归泰山之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愈发风靡,但随着印度佛教的传入和地狱佛经的出现,佛教吸收了泰山神的观念,形成了中国延续至今的阎罗形象。这种情况冲击了泰山府君的地位,使人们不再过多谈论泰山府君。

在唐宋时期,佛教的地狱信仰、中国本土的泰山地狱信仰以及西南的事鬼传统合流,产生了地狱十王信仰。到了宋代,形成了完备稳定的地狱结构和地藏十王信仰的组合结构。阎罗王已完全融入到十位阎王中,但人们仍然按照阎罗王的突出地位,统称为阎罗王。此外,北宋的《玉历至宝钞》对十王信仰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使得地狱十王说开始盛行,并统一了中国的地狱说。

阎罗王经历了从东汉末年到唐宋的发展高潮后,中国的阎罗王信仰和形象已经形成了独特特色。明清以后,阎罗造像延续了绢画、石刻等形式,并通过水陆画大大加密了人们与冥间十王的联系。在明清之际,阎罗王的角色和形象又开始出现新的含义,借用人世间官场的形制表现地府冥界,讽刺当朝黑暗世界的作品大量涌现,演变出阴险狡诈、认钱不认理的负面形象。这导致人们对其进行讽刺、谩骂,逐渐忘却了阎罗王的本来职责。

宗教角色和形象

无论阎罗王的来历与形象如何,与复杂的众神关系如何,最终就形成了印度文化中的死神阎罗。阎罗王信仰进入中国大众的的视野是伴随着佛教的一路东渐,在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过程中阎罗信仰与形象都发生了改变,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阎罗王的角色发生了从管理者到主宰者的变化。印度佛教文化中的阎罗是鬼王,是地狱的管理者,而不是人类死亡的决定者。但在中国,阎罗王是可以掌握人类生死大权的,如民间谚语”阎王判你三更死,不得留人到五更”那样。

第二、阎罗王数量由一人变十人,地位由低变高,造像由少梦变多。在印度佛教中阎罗王就是一个担任地狱管理者的人,地位极其低下,在民众信仰泛滥的印度没有产生重大影响。而在中国却产生了延续至今的广泛影响,分别由秦广王、初工王、泰山王等构成十殿阎罗共同承担阎罗王的职责。印度早期造像中几乎是见不到阎图罗王的,与中国五代宋以后中国阎罗图像的大量运用、复制形成对比。后来由于中国出现现了新变化导致阎罗王的权职范围有所缩小。其一,与地藏十王共同执掌冥界阴府;其二,与其他九王分层而治。但在有关阎罗王的传说和文献记载中,阎罗王相较于其他九王E,占的分量还是很重的。在形象的描绘上,也与其他九王不同。

第三,阎罗王信仰和形象更趋于世俗化。由于中国人显著的实用性和功利性宗教心理,导致了阎罗王信仰从神秘的宗教神祇转向了带有实际作用的保护神,从讲究法相庄严的造像要求转向强调公平、威严的表情,身体姿态一如其他本土中国神。阎罗王位置类似于一个官职,上文记述的正直的人死后都可以做阎罗。

印度阎罗

印度阎罗王形象在不同著作中的描述略有不同,佛教将他安置在虚构的世界中心–须弥山中,并赋予他”二十诸天”护法神之一的神责。后期印度佛教受印度教影响呈现出向密宗转化时,阎罗王的形象又开始密教化-在此”密教”指的是印度密教。在印度著名史诗《摩诃婆罗多》中,阎罗王“着血红色的衣服,头戴王冠,骑水牛,一手持棍棒,一手执索,能为死者灵魂带来苦恼的恐怖之神。”在《罗摩衍那》中阎罗王是红眼睛、黑皮肤的恐怖神。《毗湿奴往事书》中,阎罗王变成一个绿色的神,身着红色长袍,头戴王冠,一朵花插在发际,手持正义杖,骑在一头水牛身上。

中国十殿阎罗

在中国,由于佛教传入路线的不同和地区接受的差异,中国的佛教在中原地区和藏族地区存在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形式,所以十王信仰对于中原地区与藏族地区虽然都有很大的影响与重要地位,但还是存在区别。后来,道教比附佛教构建出自己的地狱之主救苦天尊,同时下辖十殿真君。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中阎罗王被称之为阎魔天,或者狱帝王。藏传佛教中的十殿阎罗与中原十殿阎罗的宗教角色相似,都起到警示人们,宣传世人死后会进入地狱接受审判的思想。藏传佛教的十殿阎罗宗教形象一般为:浑身呈现湛蓝色,牛头,戴五骷髅冠,右手握骷髅杖,左右是金刚套索,身边是他的伴神,即阎罗女。他们站在蓝色的公牛背上,周围是熊熊的地狱火焰。

汉传佛教

“十殿阎罗”的宗教形象可以关联到地藏十王信仰与《佛说十王经》。地藏十王信仰是东亚地区流行的佛教信仰,中心内容是死后灵魂要经过地藏菩萨分身的十个冥界法院接受审判,这十个法院由十个阎王掌管。信徒通过在生前祈祷地藏菩萨,行善积功德,可以得到地藏菩萨和十王的保护,使灵魂离苦难越来越远,脱离痛苦,更快往生净土或投胎转世。寺院中的地藏十王画描绘了各种地狱场景,以警惕和教化信徒。这种信仰从印度传入中国后,与中国民间信仰结合,深刻影响了中国的佛教文化,其核心在于祈求解脱和来世的安宁。

一殿秦广王

秦广王传说他长着豹眼狮鼻,络缌长须,头戴万卷书方冠,身穿蓝蟒,右手持笏于胸前。专门执掌人间夭寿生死,统管幽冥吉凶。善人寿终,接引超生。功过参半者,交送第十殿发送,仍投人世,男转为女,女转为男。恶多善少者,押赴大殿右侧——孽镜台,让鬼魂往镜里望望,镜台就可以照见此人在世时心肠的好歹,然后发送至第二殿受苦。

陕西三原城隍庙藏“十殿阎君”图像研究

二殿楚江王

楚江王厉温,传说他面部轮廓短而宽,嘴巴很大。头上戴着一个金踏登冠冕。身穿一件长长的白蟒袍服,左手拿着一个笏板。凡在阳间伤人肢体,奸盗杀生者,推入此地狱,然后在发送到相应的小狱受苦。期满转押第三殿加刑发落。

三殿宋帝王

宋帝王余懃,传说他横眉瞪眼,双手捧笏于胸前,头帽带岳盔,身穿绿蟒。凡阳间忤逆尊长,教唆兴讼的都推入此狱,然后在发送到相应的小狱受苦,期满押至第四殿。

四殿五官王

五官王吕岱,传说他皱眉瞪眼,连耳长鬃,头戴方冠,头帽带黑踏珍 ,身穿紫色蟒服,左手握一个念珠置于膝前,右手持笏放在膝间。二月十八诞辰。凡世人抗粮赖租、交易欺诈者,推入此狱,然后在发送到相应的小狱受苦,满日发至第五殿。

五殿阎罗王

阎罗天子包拯(或寇准、范仲淹等人),原居第一殿,因怜鬼屈死,屡放还阳伸雪,降调司掌大海之底。传说头戴冠旒,两侧垂香袋护耳,身穿荷叶边翻领宽袖黑蟒长袍,双足着靴;双手在胸前捧笏,正襟危坐。即大家最熟知的阎王。凡解到此殿者,押赴望乡台,让他看看活在人世的亲人因为自己而遭殃的事,然后推入此狱中,再发送到诛心小地狱,勾出其心,丢给蛇吃。期满,发送到第六殿。

六殿卞城王

卞城王毕元宾,传说他两道浓眉竖立,嘴巴大张。头上戴着坚硬的战盔,身体穿着厚重的铅甲,腰间系着皮带固定盔甲,脚上蹬着粗糙的革靴,两只手互相握持拱手置于胸前行礼。凡世人怨天尤地者,发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满日转入第七殿。

七殿泰山王

泰山王董和,传说头帽带银踏珍,身穿白色秦官,扁鼻凹脸,头戴方冠,双手怀中持笏。凡阳间取骸合药,离人至戚者,发入此狱,再发小狱受苦。期满押解第八殿。

八殿都市王

都市王黄中庸,传说他白净面皮,双手捧笏。九殿平等王头帽带式相貂,身穿古铜色秦官。凡在世不孝,使父母瓮姑忧愁烦恼者,掷入此地狱,再交各小地狱加刑。受尽苦楚,解交第十殿,改头换面,永为畜类。

九殿平等王

平等王陆游,在很多民间传说中平等王生前是诗人陆游,专司铁网阿鼻地狱。传说他是一位老者,蓬松的长胡须犹如鬃毛,头上戴着方形的冠帽,身穿长长的黑色秦官。两只手插入宽大的袖口中,怀里抱着一块笛板。凡在世间杀人放火、斩绞正法者等重大罪犯,解到第九殿审判后,即以火热的空心铜柱使其手足相抱,烫毁心肝,然后发于“阿鼻地狱”受刑。直到被害者个个投生,才准解交第十殿

十殿转轮王

转轮王薛礼,传说他面有短须,头帽带硬绿扎巾,身穿红天官蟒,双手捧笏。其殿在沃燋石外,正东方直对五池世界。此殿设金、银、玉、石、木 板、奈 何共六桥管理从各殿送来的鬼魂,核对罪福,送去投生,并将投生的人记载下来,每月汇集,通知第一殿,注册后呈送丰都冥府。有些熟读宗教经典的人,死后到地狱,由于念宗教经典,各地狱不能 使其受苦,就押送到本殿,按照姓名,注明罪行,绘出《堕落生册》,送其到驅忘台,灌其迷汤,送其投胎,使其在转世时胎死腹中,或夭折,使其忘记所学的宗教真言、经典等,再勾魂到各狱受苦,期满送驅到忘台,饮迷汤后投生。专门管理各殿押解到鬼魂,分别以善恶来核定等级,发四大州投生。

道教

唐代时,佛教在中原文化熏陶下始形成完整的十王说法,并逐渐地与民间丧葬行事中修七荐亡的“七七斋”紧密联系。中阴期期间,死后进入地狱之人需经过的流程为:“一七秦广大王、太素妙广真君;二七初江大王、阴德定休真君;三七宋帝大王、洞明普静真君;四七五官大王、玄德五灵真君;五七阎罗大王、最胜耀灵真君;六七变成大王、宝肃昭成真君;七七泰山大王、等观明理真君;百日平等大王、无上正度真君;小祥都市大王、飞魔演庆真君;大祥转轮大王、五化威德真君。”宋元以降,道教比附佛教中地藏菩萨这位幽冥教主形象,而构建出自己的地狱之主救苦天尊,同时将地藏菩萨辖下“十王”改造为救苦天尊辖下“十真君”,即认为地狱十王乃系十位真君之化身。

阎罗王形象本土化原因

佛教向本土文化的积极靠拢

佛教文化,包括佛教艺术中的佛像造型,进人中国之后表现出惊人的调适性,即积极依附、融合本土文化思潮,改变自身面貌,以适应中华文化的生态环境。

阎罗王信仰本土化的每个重要阶段都与本土文化密切相关。比如两汉时期,方术迷信盛行,鬼神论为佛教传入与流行搭建了桥梁;儒家强调的孝亲思想为佛教的冥报、轮回宣说提供了切入点;道教的“空”“无为”思想与佛教的“无”相契合,道教将神仙谱系纳入其中,晚唐的三阶教也曾推广这一观念。

中国民众的折衷选择

古代中国民众对佛教的态度是无奈的、折衷的。古代社会充满封建迷信,人们选择宗教信仰出于一种无奈之举。佛教传入中国的时代正值战乱频发、民不聊生的年代。广大百姓对生命的存在价值产生怀疑,而佛教提供了心理慰藉,包括轮回救苦观世音菩萨等成为信仰选择。宗教的出现和发展源于人与自然、自身精神现实的紧张冲突和阶级异化带来的新的社会矛盾和苦难。在特定历史环境下,人们折衷选择佛教作为精神寄托。

宗教信仰选择的务实性

阎罗王作为关系到人类生死的重要人物,引发人们对停止美好生活的畏惧。出于这种畏惧,人们崇拜供奉阎罗王,体现了宗教信仰选择的务实性。人们的宗教信仰普遍带有功利性,农耕社会中与生产、生活紧密联系的神灵受到特别崇奉。

社会政治

与欧洲和印度不同,在中国,宗教受制于政治。历史上,“独尊儒术”决定了佛教与政治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统治者将佛教教义作为维护封建统治体系的工具,并与儒家合流。政治决策也影响佛教艺术表现,例如唐代之前注重雍容大度,宋以后则更为严谨。阎罗王形象在中国发生本质变化,符合中国审美观念,最终造就一种中土化的形象。

民俗信仰

节日习俗

盂兰盆节

中国的盂兰盆节在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也称“中元节” – 一定意义上讲,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唐宋时期,佛教的盂兰盆节与道教的中元节完全结合 ,有些地方俗称“鬼节”“施孤”“普度”等,又称亡人节、七月半。民众在七月十五日这一天都要摆上各种供品祭祀祖先。一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表示对佛陀和先祖的尊敬,对仍在世的父母、亲戚、长辈和曾帮助过自己的人表达感谢之意,另一个则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因此现今民俗中已将七月半鬼节视为道教中元节。然而农历七月十五祭拜祖先,亡魂拔罪、救赎同样是十王信仰的宗旨。现在寺庙中元法会所供奉的便是十殿阎王了。

七七斋

七七斋的习俗来源为《佛说十王经》中佛劝众生造此经及诸尊像以荐拔亡魂、七七修斋造像以报父母恩,令得升天。人们信奉十殿阎罗信仰,相信人死后会进入地狱接受十王审判,人死后从头七、二七直至七七,百日、一年、三年,亡魂将逐一经过十王殿,亡人家属须请十王作斋修福,写经造像,便可为亡魂拔除罪业,而往生天道。

但在佛教经典中,原来并没有救度亡魂的科仪,更没有预修生七斋之说,印度佛教历法与中土不同,将一个月区分为黑白月,也没有所谓的初一、十五做斋的说法,证明后传入中土后受中土本土影响深远。据萧登福先生考证,藏川《十王经》中的观念与科仪,实由受六朝太乙救苦天尊地狱救赎相关的道经影响而来。

关于为亡人作“七七斋”的主要内容为:“每七日为一忌日,连续七七四十九天为亡人营斋荐福,便可帮助亡人超度。”同时,生人不仅可以为去世的亲属作斋荐福,也可以为自己预修生七斋,以得死后配生快乐之处,不住中阴四十九日。

百天斋

“七”尽接着就是做“百日”,即死者去世一百天,儿女们仍要带上祭品到坟地上祭奠,以表孝恩。

三年斋

三周年祭祀仪式是老人去世后举行的一项比较大的纪念活动,在中国山西寿阳民间有“头周年不做,二周年不哭,三周年穿红挂绿”之说,意思是老人去世后,孝子们守孝三年已满,在三周年的纪念日要为老人风风光光地办一次祭祀活动,所有的亲戚朋友都要到场祭奠,做花草,请乐队,摆贡品,上香,祭祀,所有流程跟出殡时一样隆重。

崇拜祭祀建筑

城隍庙

明清以来,十殿阎王之说盛行,以致有替代道教原有的东岳大帝主宰生死之势。但是除了四川丰都,民间少有专门奉祀十殿阎王的庙观,一般都是当地城隍庙内设阎王殿,奉祀十殿阎王。

丰都天子殿

丰都天子殿,是阎罗王的办公地点,距今约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的天子殿是清康熙年间重修的,距今有三百多年历史。该殿系鬼城的核心部分,也是名山上建筑年代最久,面积、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庙宇。殿内两侧还有十八层地狱的缩尺模型,下油锅,断头台,各种死法。鬼文化归根到底宣扬的是人世间的因果报应,生死轮回。以鬼教人,警醒人们要多做善事,免除来世的痛和苦。

相关典籍

《佛说阎罗王授记令四众逆修生七斋功德往生净土经》又称《佛说十王经》《阎罗王授记经》或《阎罗王经》,约撰成于晚唐五代,主要讲佛在鸠尸那城阿维跋提河边娑罗双树间临涅架时,为诸菩萨、摩诃萨、天龙神王、四大天王、阎罗天子、太山府君、司命司录、五道大神、地狱典官等授记说法。

这部经是研究中古时期民众信仰及佛教本土化、民间化表现的重要资料。此经的出现将阎罗王信仰彻底中国化,但这部经被认为是伪经。后人的抄录使这本经的版本众多,现存“十王经”(文本)和“十王经图赞”(插图文本)两种形式。一般有文有图的十王经称之为《佛说十王经》,而有文无图的版本则称之为《阎罗王授记经》,两者的文字部分是基本相同的。

文化影响

中国地狱观的发展与统一

地狱说在我国长期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它曾反映人们当时的精神生活一个重要侧面。中国早期幽冥观念是建立在灵魂不灭的基础上产生的,中晚唐时期人们的地狱观同时受到中国本土、佛教、地狱以及现实环境的影响,出现了新变化。中晚唐时期十王信仰、地藏菩萨兴盛起来,《佛说十王经》的产生为地狱想象提供了新的思路,晚唐时期十王造像出现,地藏菩萨与十王也产生了联系,成为监督阎罗王审判时的一种公平的象征。其带来了六道轮回和地狱学说,补充、改造了中国的地狱传说,形成了完整的统一的地狱观念,这种观念渗透到现实生活各个领域。经文中宣扬的为亡人做斋和修生七斋的观念也对该时期民众的日常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并且将这种修斋的做法看作是一种尽孝、孝道的表现。一些游冥故事和志怪小说创作丰富,除了描述幽冥的恐怖之外,更是增添了如现世生活般的场景,淡化了人们对幽冥的恐惧心理。

因果报应的民间信仰

地狱阎王是绝对公正的,阎罗王手中两样威力无边的法宝:地狱受苦说,劝人向善;冥间写经追福说,而残酷的惊吓同时,也给作恶者改过自新的机会。可将功德转让于故去亲人,免恶道之苦,且可为已预备功德备死后之用。十王信仰成为中国民间信仰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六道轮回、因果报应的说法深刻影响着国人的信仰观念,并融合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中国礼俗的影响

七七斋则来源于佛教,《十王经》的改革”就是变七七斋为“十王供”,也就是在七七之后又增加了“百日”“一年”和“三年”的斋祭,解决了一直让“七七斋”不能扩大中国市场的难题。依中国丧礼,父母亲去世,既殡之后有几个重要祭日。也就是《礼记·杂记》所说的“三月而葬”“小祥之祭”和“三年之丧”。十八层地狱、十殿阎王已成为流传于社会上的统一观念,自唐朝以来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影响着人们的思想。

文化遗址

艺术形象

十殿皮影戏

十殿皮影戏以十王信仰中的“十殿”为核心题材,描绘人死后的魂魄经历十殿阎罗的审判和拷打的过程。十殿皮影戏沿袭了中国皮影的表演形式,通常以牛皮或纸张制作人物,在灯光后运动形成影像,有说唱表演。十殿皮影戏从唐代开始流行,明清时期成为皮影戏的重要题材,在江浙、川渝等地广泛演出。“十殿皮影”各牌示描述了特定的善行与恶行,这些信息与皮影图像中的劝善、惩罚均可一一对应,故亦可将此套皮影理解为面向社会大众的道德规诫展演。皮影各殿牌示内容所提到的善行与罪行多处存在意涵上的重复,但归结起来,牌示所表述的人生前的善恶行为分别指向了生活的不同面相。

川剧形象

十殿阎王是川剧目连戏和东窗戏中经典的固定角色,其脸谱以土黄色为底,叠加金纹,表情或善或恶,十殿阎王多由净角、正生扮演,因为他们被视为菩萨,天国诸侯。服饰则参考朝中王公,目的在于营造地狱戏应有的威严气氛,作为劝善惩恶的象征,展示阴曹地府的神圣与神秘。

十殿阎王脸谱穿戴:秦广王,口条带麻三,头帽带万卷书,舟穿蓝坪。楚江王 ,口条带白三,头帽带金踏登,身穿白稀。宋帝王,口条带青三,头帽带岳盔,身穿绿蟒。五官王,口条带草登扎, 头帽带黑踏珍, 身穿紫色蟒。阎岁王,口条带绿扎,头帽 带耳不闻加天花板, 身穿黑蟒。卞城王,口条带麻扎, 头帽带白扎巾,身穿绿色秦官。泰山王,口条带麻扎, 头帽带银踏珍,身穿 白色秦官。平正王, 口条带黑满, 头帽带式相貂,身穿古铜色秦官。都市王,口条带麻扎, 头帽带硬黑扎巾, 身穿黑色秦官。转轮王,口条带红、 蓝两色鸳鸯满, 头帽带硬绿扎巾,身穿红天官蟒。

戏剧剧本形象

《骂阎罗》

《骂阎》本事见明代冯梦龙编纂的话本小说集《古今小说》第三十二卷《游丰都胡母迪吟诗 》。故事叙述元顺宗至元年间,锦城即成都有一秀才胡母迪,为人刚直无私,因读《东窗传》而深愤于秦桧岳飞之狱事,题诗怒斥“天道何曾识债忠” ,触犯阎王。阎王将胡母迪生魂拘往地狱,道破此事前因后果,又引胡母迪遍游地狱,尽观恶报。这个故事的作用,正如话本作者所言“欲人趋善而避恶” , “传语人间,使知傲俱自修”。话本意在劝善,颇多迷信色彩。《燕影剧》所录《胡迪谤阎 》,突出一个“骂”字,增加了人民的反抗性。

《骂阎罗》又名《胡迪骂阎》。京剧、豫剧、汉剧、湘剧、滇剧、川剧、徽剧、桂剧、同州梆子、秦腔、河北梆子均有此剧目。故事中通过主人公胡迪之眼,一睹地下十殿阎罗刑狱名目,有“火焰山”“寒冰”“刀山”“拔舌”诸狱。在这些狱中看见男女两类恶人在其中受尽折磨,永世不得翻身的景象。

《如意簪》

秦腔十大本之一《如意簪》又名《十王庙》。这部戏取材于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故事《陆判》里的前半部分情节。其主要剧情为:十王庙中木雕神像陆判官,见朱尔旦的文章皆陈言,心多茅塞,趁他酒后盹睡,给他破腹纳灵机。朱尔旦又因其妻宋飞燕有德而貌丑,请陆判换头。县衙役王十,潜入吴府,行窃图奸,杀死绛仙,陆判将绛仙之头换在朱尔旦妻头上。县官李如桂误认为朱尔旦嫌妻丑,杀妻移尸,拐去吴绛仙,判令朱尔旦入狱。吴绛仙不服判决,要求县太太出面审案,备述前后,案始大明。

作者李十三将他奇特的想象力融入剧本,把这一段情节发展和丰富,使之奇中有奇。作品《如意簪》运用了许多的典故与精炼的文字,将人与鬼、灵与肉、幻想与现实交织在一起,构筑了荒诞离奇、丰富曲折的故事情节。

画作形象

十王图

陆信忠所画,他是南宋宁波民间佛像画家,其画工精致,设色艳丽,颇具装饰意味,作品多数流往日本。十王图为绢本,设色,金泥,挂轴,纵83.2厘米,横47厘米。如今藏于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十图均描绘了魔王带领一群冥官,坐在椅子伏案查阅罪状,前面绘有狱卒小鬼、将要接受审判的死者、还有被判有罪的死者接受各种刑罚的场景。关于十王的宣教图像,《释门正统》卷四认为始于唐代张果老,但未见画迹流传于世。而就实际留存的图像来看,敦煌、朝鲜、日本等地《十王图》遗留不少。人们对于十王的信仰开始还以宝卷和水陆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作为佛道水陆画,更以生动形象的艺术方式来表现十王信仰,因此至今仍然能够看到宋代以来流传下来的一些精彩的十王图像。

《十王经》

陕西三原城隍庙藏“十殿阎君”图像

古文形象

鬼犯发誓完毕,顿时彩霞遍地,观世音菩萨从天下降,酆都大帝率同十殿阎王出殿,恭立于丹阶,叩首顶礼。——《玉历宝钞》

佛、老有地府十王之说,盖即十干之义。其五称阎罗最尊,位配戊土居中故也——明.王逵《蠡海集》

阳间盛传十殿阎罗,此唐制也。唐分天下为十道,故冥中亦设十殿。——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

十王共议,以民命所关,无如守令,造福最易,造祸亦深。——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现代小说形象

影视作品形象

相关景点

十殿阎罗地狱博物馆

地狱博物馆( Hell’s Museum )位于新加坡的虎豹别墅(Haw Par Villa),占地面积超过3,800平方米,是全球首个以探索死亡和来世为主题的博物馆。其实对不少华人而言,探讨“死亡”是一种禁忌,日常谈话交流,只要提起“死”都会让人感到不吉利,而这座博物馆的设立就显得意义非凡,因为它不仅可以鼓励访客重新思考如何过有意义的生活,也试图颠覆他们对死亡课题的认知。

丰都鬼城

阴王说起源于丰都,当今被称为鬼城,旧时称酆都鬼城。据说,西汉的王方平和东汉阴长生,都曾隐居平都山炼丹修道,得登仙国。传说中的王方平官至朝中散大夫;而阴长生则是刘肇皇后的曾祖父。他们因不满社会现状,先后来丰都修炼,于魏青龙初年,成仙而去,王、阴 二人就成为人们心中得道成仙的典型代表。早在公元 270 年左右,晋人葛洪在其《神仙传》中就有关于王、阴成仙的说法。成仙的人当然可以成为崇拜的偶像,所以王、阴名号就此传开了。到了唐朝,王、阴二姓被人讹传成了“阴、王”“阴间之王”。 唐代诗仙李白曾于此地写下:“下笑世上土,沉魂北酆都”之句,宋范成大似乎对酆都特别感兴趣,著有《游丰都县仙仙都道观游记》《湖船录》等文。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