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苇渡江-源于达摩祖师的佛教典故

一苇渡江是达摩祖师的宗教故事。故事发生在5世纪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印度佛教僧人达摩为了弘扬佛法,遨游至中国。达摩先是在南京与梁武帝谈论佛法,然后他决定北上洛阳,去中原地区传播佛学。

在他北上的路途中阻挡他前进的是横贯东西的长江。需要渡江过去才能继续他的旅程。传说中,当时的渡船已经撤去没办法渡江,达摩找到一根野草的茎杆(或是说是一片荷叶),他端坐茎杆之上,便顺利过了江面,这就是“一苇渡江”。

故事简介

达摩祖师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古印度),婆罗门种姓,相传是印度禅宗二十八祖,中土禅宗初祖。达摩为了弘扬佛法,遨游至中国达摩到中国以后,广州刺史得知此事,急忙禀报,梁武帝萧衍立即派使臣把达摩接到南京,为其接风洗尘,宾客相待。梁武帝是一个佛教信徒,主张自我解脱。达摩是禅宗大乘派,主张面壁静坐,普渡众生。由于他们的主张不同,每谈论起佛事,二人总是不投机。这时达摩感到南京不是久留活动的地方,于是便告辞萧衍,渡江北上。

当时有一高僧,名叫神光,是河南省荥阳县人。达摩路过雨花台,恰逢神光在南京雨花台讲经说法。因两人对佛学的认识有分歧,达摩便主动让步,离开雨花台渡江北上去。

达摩来到江边,只见水域茫茫既没有桥,也没有船,达摩为如何过江而焦虑。正在这无可奈何之际,达摩突然发现岸边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个老太太,身边放了一捆苇草,看样子好象也是在等船过江。他迈步走上前去,恭恭敬敬地向老人施了一礼,说道:“老菩萨,我要过江,怎奈无船,请您老人家化棵芦苇给我,以便代步。”老人顺手抽出一根芦苇予达摩。达摩双手接过芦苇,向老人告谢而去,及至江边,他把芦苇放在江面上,只见一朵芦苇花,昂首高扬,五片芦叶,平展伸开,达摩双脚踏于芦苇之上,飘飘然渡过了长江。

起源与记载

“一苇渡江”在经典中的不同记载,发最早出现“江”并显示过江,是在成书于北宋景德元年(1004)的道原《景德传灯录》中,记达摩为“南天竺国香至王第三子”,并载:“帝不领悟,师知机不契,是月十九日潜回江北,十一月二十三日届于洛阳。”最早出现“渡江”事例,是在成书于北宋嘉佑六年(1061)的契嵩《传法正宗记》中,记达摩为“南天竺国人也,姓刹帝利”,其提到:“尊者知其机缘不契,潜以十九日去梁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此两书中虽有过江内容或“渡江”文字,但皆未提“一苇渡江”事,也未显出和“苇”相关的渡江方式。

成书于南宋咸淳五年(1269)志磐《佛祖统纪》中记达摩为“南天竺香至王子”,并曰:“上不契,师遂渡江。”重要的是,此内容后面记有圆悟克勤(1063-1135)的注释:“圆悟注:后人传折芦渡江,未详所出。”出现“芦”字。依此推断,圆悟克勤最早记述“折芦渡江”。据此回溯圆悟克勤《碧岩录(集)》不同版本,在台湾所存《碧岩集》(欧阳宜璋点校本)中,圆悟克勤评价“帝不契,遂出国,渡江至魏。后来有传折芦而渡,恐亦不详,此乃赞叹之言也”,并称“后人传折苇渡江,未详所出”。据此可知,圆悟克勤时,“折苇渡江”说已流行,但圆悟克勤对此说持怀疑态度。

明确提出“折芦渡江”是成书于南宋咸淳六年(1270)本觉的《历代编年释氏通鉴》,其曰:“九月二十一日,天竺二十八祖,菩提达磨(摩)大师,至广州。刺史表闻武帝,帝遣使诏迎。十一月一日至金陵……十九日遂去梁,折芦渡江。二十三日,北趋魏境。”成书于元至正元年(1341)念常《佛祖历代通载》也采用此说法。

菩提达摩

菩提达摩(Bodhidharma)原名菩提多罗,后改名为菩提达摩,简称达摩(又称为达磨),意为“觉悟法”。原印度人,刹帝利种姓,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子,出家之后便倾心大乘佛法,师从般若多罗大师。

菩提达摩在民间常称其为达摩祖师,即禅宗的创始人。北魏时期,菩提达摩曾在洛阳、嵩山等地传授禅教。然而,对他所传授的禅法,当时的人们褒贬不一。直到魏末他于洛滨圆寂。其传禅教育人、弘扬禅宗思想的影响深远。达摩祖师所创立的二入四行禅法和“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都产生了影响。在他到来之前,中国尚未出现纯正的禅宗,而菩提达摩将其从印度传入中国,奠定了禅宗在中国发展壮大的重要基础。

达摩石碑

《达摩一苇渡江图》创作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整体高1.8米,宽1.03米,此碑位于少林寺常住院碑廊,为锦屏画士李仲升所绘。画面构图以达摩祖师人物形象为中心,稍稍偏右。由于达摩祖师面向画面左侧,因此左侧预留的空间相对右侧较大,这样可显现出画面左侧更为广阔的视觉空间感。

达摩祖师脚下的一枝芦苇几乎成半圆形,由左下至右上弯曲,呈一叶扁舟状。芦苇的茎部刻画的细腻到位,看起来坚韧有力。芦苇下方虽无对海浪波涛的刻画,但我们从达摩祖师炯炯有神的双眸中可以看出他足踏芦苇、施法过江那坚定的决心和意志。整幅画面雄浑而洒脱,大体之下看似简单,却在细节描绘上显得十分细腻,虽未对江水做出具体刻画,却达到了“无江胜有江”的境界,体现出出尘脱俗之感。”

艺术形象

相对于入藏文献和官方记载所体现出的“正统性”,达摩图像在弥补民间识字缺失的同时,更显示其具形性、生动性和民间性。“民间”图像和“官方”文献一样存在不断变迁的过程,其变化过程和官方文本遥相呼应,图像中其形象的变化,代表着民间想象和认知的变化。

绘画形象

雕塑形象

碑刻形象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