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化石(化石种类)

鱼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鱼类遗体或遗迹。鱼化石主要保存在砂岩、粉砂岩中。早期的原始鱼类以及晚古生代和三叠纪的低等鱼类,化石相对较少。到侏罗纪,真骨鱼类即高等硬骨鱼类开始出现,所以硬骨鱼化石在中国有很多产地。关于鱼化石的形成,宋代杜绾在《云林石谱》中提出:“古之陂泽,鱼生其中,因山颓塞,岁久,土凝为石所致。”“因山颓塞”指火山爆发,“土”指火山灰。火山爆发,鱼体被火山灰压入湖底,与空气隔绝,不会腐烂,久而久之,就被印刻在火山灰上。这是关于鱼化石形成的一种科学解释。就保存的条件而言,鱼类是水生动物,死后立刻被埋于泥沙的机会比较多,因而鱼类是脊椎动物化石中最容易保存成为化石的一类,在各区域的底层中,鱼化石也总是比其他种类的化石多。

基本介绍

鱼化石形成原因

鱼化石,英文名称[ichthyolite] 鱼化石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 ①很久很久以前(大概几亿年前),江河湖海中生活着鱼。 ②鱼死后沉入水底,被沉积的泥沙覆盖。由于水底空气被隔绝,又有泥砂覆盖,鱼的尸体不会腐烂。 ③经过亿万年的变动,又长期与空气隔绝,还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尸体上覆盖的泥砂越来越厚,压力也越来越大。又过了很多很多年,鱼尸体上面和下面的泥砂变成了坚硬的沉积岩,夹在这些沉积岩中的鱼的尸体,也变成了像石头一样的东西,且十分坚硬,这就是“鱼化石”。

发现

2020年7月,滨海涌洞鱼化石发现于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涌洞镇约4.36亿年前的早志留世地层中,是重庆迄今时代最古老的鱼化石。

2021年4月,江苏油田的研究人员在两块钻井取出的岩心样本中,发现了鲤科和鲿科鱼类化石,距今可能有6000万年。

2022年9月消息,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研究人员在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的地层中发现了保存完好的3.8亿年前古颚鱼化石,扫描发现其心脏、胃、肠和肝脏的位置与现代鲨鱼的解剖结构相似。该团队希望这一发现将有助于揭示人体的进化。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领衔的中外科学家团队宣布,他们在陕北鄂尔多斯盆地发现了十分罕见的、约2亿年前的鲎和鱼类遗迹化石组合。论文发表于国际古生物学期刊《历史生物学》杂志。

一块3.19亿年前的鱼化石在英国一煤矿中被发现。它的头骨显微CT扫描图表明,这是保存完好的世界上最古老脊椎动物大脑。该大脑及其脑神经大约有2.5厘米长,属于已经灭绝的早期辐鳍鱼纲下的Coccocephaluswildi。美国密歇根大学主导了这项研究,相关论文发表在《自然》杂志上。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