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梵志( 职业艺术家)

曾梵志,男,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市,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中国当代艺术家、画家。

1991年,曾梵志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后,便开始他的艺术创作,同时,曾梵志参与一系列国际和国内重要的艺术展事,并在知名艺术机构举办个人展览。2015年10月4日,马云和曾梵志合作的油画《桃花源》以3600万元港币拍下,引发了艺术界人士的愤慨和声讨,他们认为用商业影响力和金钱来践踏艺术,既恶意破坏了艺术价值观,也恶意伤害社会价值观。2018年12月,曾梵志被刘德华特邀为演唱会创作主题海报,引起了娱乐圈和艺术圈的轩然大波,刘德华粉丝说曾梵志用落后100年的印象派手法表现当代流行文化,犯了常识性错误。2020年,曾梵志的《面具系列 1996 NO.6》以1.61亿元成交,刷新了曾梵志的个人拍卖纪录,同时也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品专场的最高拍卖价格。2023年6月20日,曾梵志时隔八年再次成为中国最成功在世艺术家,过去一年成交额1.4亿元,位列《2023胡润中国艺术榜》第1位。

艺术中国评:“曾梵志是当今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他以其纯熟的技法以及从作品主题中唤起情感的能力,在全球范围内广受赞誉。”

人物经历

少年时期

1964年出生于湖北武汉的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一家印刷厂的工人。年少的曾梵志是内向的,在学校不爱说话,还经常回答不上来老师的提问,班上仅有的三位没有加入少先队的学生,他是其中一个。日后,这一伤痛进入《面具》系列中表现的一个瞬间。

16岁,初中毕业时他说什么都不愿意再上学了,曾妈妈最终拗不过儿子,由曾爸爸找了一个在印刷厂的工作,少年曾梵志走上社会了。曾梵志结识了一位比他大十岁的邻居,这位邻居大哥因为没有考上湖北美术学院油画系的研究生,闲来无事,就教曾梵志画画。他们几乎天天在一起画画,没过几年,曾梵志便不再去印刷厂了。

17岁时,他与一些热爱美术的朋友到处游历,在北京和上海接触了西方的现代画家的作品,非常震惊。他立志进入艺术的殿堂学习,却因为文化课不好,连续四年高考都名落孙山。

1987年,23岁的曾梵志终于如愿成为湖北美院油画系8名新生之一,而当年油画系的教师则有12位。这份荣耀令他父母邀请了所有街坊来庆祝。

大学时期

进入学校后,学校的教学方式和好学生的标准跟自己的想象有些出入。自认为当时已经是自由艺术家的曾梵志喜欢自由的状态,喜欢去外面看各种展览,但同时又要按照学校的方式去完成作业,去考试。当自由艺术家和学校好学生有着诸多矛盾时,曾梵志认为应该找一个更适合自己表达情感的,表达内心状态创作作品的一个方向。

在美院,受德国表现主义的影响,曾梵志与苏派教学渐行渐远,课余创作那些日后被评价为“带有启示性表现主义色彩”的画作。到了大学三年级,他直接将课余创作带进课堂,遭到了两极化的评价,“年纪大的反对,给我打68分,但是年轻老师给我打98分”。

曾梵志大学三年级时创作了《忧郁的人》。这幅同学的肖像画,让曾梵志学会了如何用自己的感情去表达自己所要描绘的对象,记录了曾梵志艺术发展的转变。1992年,他以500元的价格将这幅画出售给一家基金会。19年之后,成名之后的曾梵志,用超过千万的重金回购了这幅作品。

当同学们都按照老师的要求奔赴西藏或黄土高原去体验生活的时候,曾梵志却留在了武汉,画他熟悉的街道和生活。曾梵志当时住在武汉一所医院的隔壁,他住的房子没有洗手间,因此他每天经过武汉这家医院的走廊借用洗手间,周围或焦急或茫然的病人们逐渐成为曾梵志每日所见的必须,手术台、人体、痉挛的眼神,这些元素在曾梵志91年到94年的作品中呈现出来,让他一下子就摆脱了模仿状态,跨入成熟。

毕业以后

毕业时,曾梵志被分到武汉一家广告公司,理由是油画专业正好与广告公司所需的“去大街上画画”对口。到那以后曾梵志自然很失望。于是继续坚持从大学开始的自由创作,画肉联系列、画协和医院题材、画市井小巷的粗茶淡饭,也画人性的敌视和暴力倾向——这些画面是对青年曾梵志当时饱受折磨的个人情感、挫败感和焦虑感的集中展示。

美国《艺术新闻》一位艺术评论的撰写者来武汉考察后,在杂志上发表了曾梵志《协和三联画》系列作品。这让曾梵志高兴坏了,恨不得天天打开这本杂志给人家看。不久,《江苏画刊》跟着刊登了此系列作品。

1991年夏,著名艺术评论家栗宪庭让曾梵志寄几张作品图片给他,并在香港刊物《21世纪》为其写了一篇评论文章。栗宪庭第二次来找曾梵志时,还带来了香港汉雅轩老板张颂仁,那是曾梵志第一次卖画,价格2000美元,是那些拿工资的人好几年的收入。张颂仁还向曾梵志发出“后89中国新艺术”展览邀请。受到关注,让曾梵志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后89中国新艺术的展览,让我觉得我走的这条艺术之路是对的。我们关注内心、关注社会这种艺术表达方向是对的。”除了有了鼓励和信心外,这一次卖画经历也让曾梵志赶到北京来,租个房子画画。

2014年2月拍卖场的追捧、学术平台的认可,艺术家曾梵志正走出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体效应。在巴黎市立当代美术馆举办的曾梵志首个法国回顾展落幕。39件作品用倒叙的方式给西方提供了一次了解“完整曾梵志”的机会,为期4个月的展览迎来超过5万观众。尽管筹备展览前也有不少反对声音,但该馆首次采用与欧美艺术家完全对等的方式为中国艺术家做个展,是因为“美术馆要展示世界性,我们应该接受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展览汇集了曾梵志1990年至2013年创作的39件作品,其中就包括他最具有代表性的“面具”系列,如《面具系列6号》,还有2004年的作品《肖像》。

主要成就

个展包括

1993年在香港汉雅轩画廊举办“假面·曾梵志个人油画展”。

1994年参加“首届批评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1995年参加“1979年以来中国前卫艺术展”(巴塞罗纳圣莫尼卡艺术中心)。

1996年参加“中国展”(波恩艺术博物馆)。

1997年参加“首届当代艺术学术邀请展”(中国美术馆)。

1998年举办“曾梵志个展1993-1998”(中央美术学院画廊、香格纳画廊)。

“曾梵志:理想主义”(新加坡美术馆,新加坡,2007);

“曾梵志”(圣艾蒂安现代艺术博物馆,圣艾蒂安,法国,2007);

“曾梵志”(弗朗西斯科·高迪基金会,巴塞罗那,2009);

“2010:曾梵志”(外滩美术馆,上海,2010)。

2013年至2014年,法国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以曾梵志的作品为主题举行了大型阶段性回顾展。

2014年,由法国卢浮宫特别委托创作的作品《从1830至今No.4》与欧仁·德拉克罗瓦的名作《自由引导人民》并列展出。

作品入选群展“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

创造世界”(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威尼斯,2009);

“世界属于你”(格拉西宫,威尼斯,意大利,2011-2012);

“水墨:借古说今中国当代艺术”(大都会博物馆,纽约,2013-2014);

“油画、纸上作品及雕塑”(高古轩画廊,纽约,2015)。

作品拍卖

2007年5月曾梵志第一件过千万的作品于香港佳士得拍出,其1996年作品《面具系列:11996第8号》估价为100万至150万港元,最后拍出1264万港元。事实上,曾梵志最吸金的面具系列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已进入拍场,但在1997年中国嘉德秋拍的首秀中,这幅估价为8万至10万元的《面具97》惨遭流标。

2008年6月《面具系列1996No.6》以高达7536.75万港元成交,刷新了此前蔡国强保持的最贵中国当代艺术品纪录。

2012年9月1日在北京798举办的芭莎明星慈善夜,曾梵志与冯小刚共同创作的作品《一念》拍卖了1700万元。

2013年《最后的晚餐》,(2001年作,油彩画布,220×395 )拍出1.8亿港元成亚洲最贵当代艺术品。11月23日《协和医院系列之三》香港佳士得拍出1亿港币落锤。

2020年8月26日“前奏·永乐拍卖2020夏季拍卖会拍后媒体分享会在北京四季酒店举办。曾梵志的《面具系列 1996 No.6》以1.61亿元成交,刷新了艺术家的个人拍卖纪录,也创造了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最高拍卖纪录。12月18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0上海国拍·胡润全球艺术榜》,曾梵志以总成交额10,889(万元人民币)排名第34位。

个人作品

创作特点

曾梵志的作品以其严谨而独特的造型,假面具的符号,在单纯而平静的背景衬托下,演绎着当下人们的精神状态,烦躁、不安。尽管带有卡通的色彩和调侃的味道,仍给人以沉重感和压抑感。他的作品在写实的外框下,采用隐喻和象征的表现主义手法,给人留下鲜明的印象。

获得荣誉

1992年《九十年代中国美术(油画)双年展》获优秀奖。

1993年作品《协和三联画》获“九十年代广州双年展”优秀奖。

2010年12月19日获得2010中国娇子新锐榜年度艺术家。

2020年6月4日,曾梵志以2019年度公开拍卖市场作品总成交额10,889万元人民币名列《2020胡润中国艺术榜》第7位。11月30日入选“2020年度画家100人”。

2021年6月1日,胡润研究院发布《2021胡润中国艺术榜》,曾梵志以27072万元排名第2位。11月,曾梵志以2.7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位列2021上海国拍·胡润全球艺术榜第十位。

2022年6月,位列《2022胡润中国艺术榜》第2位。

2023年6月20日,曾梵志位列《2023胡润中国艺术榜》第1位。

社会活动

曾梵志在参加时尚界的慈善拍卖时,就曾捐出过一米七的大画,让主办方感激不尽。此外,曾梵志每年还拿出12万,在母校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年拿出10万美金,资助北大现代艺术档案的研究工作。

在地震发生后,曾梵志也到过地震灾区。“我刚开始的时候先是听别人说了一些关于‘艺术助残’的事情,后来见到周春芽听他详细地告诉我之后,我决定支持并真正地参与到这个活动中来。”之前不少社会各界人士都对“艺术助残”慷慨解囊,曾梵志也毫不例外,他一口气捐赠了35万人民币,这成为“五彩基金”成立以来收到的最大一笔单人捐赠。周春芽对曾梵志的善举表示出由衷的赞赏,他说:“为了让这一大笔善款发挥更大的作用,我们决定用这笔钱专门设立一个‘五彩基金·曾梵志艺术奖学金’,用作残疾孩子在艺术院校深造的学费,只要他们考上大学,奖学金正式开始启动。”慈善晚宴,曾梵志也出席了。

人物事件

作品热议

对于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朱其说,杰出艺术家的作品可以成就高价。但要满足一些必要条件。

首先,画家的作品是否得到了学术界的共同认可?如果艺术史都评价一个人的作品成为了一个时期的代表作,即便他本人不是顶尖的艺术家,至少也能够获得艺术史评价对其作品价格的支撑。

第二,画家的作品价格是否公允?不能是只有一场拍卖会上你出现个天价,你所有的作品就都能水涨船高。在国外,一个画家的身价,取决于10家~20家世界上顶尖的艺术基金会给出的平均报价。比如一个画家可能卖过一幅1亿元的画作,但几年来只有这一幅达到过1亿元,其他的作品都在2000万元左右,那么1亿元的那幅作品带有偶发性,不能算作能够代表你作品的真实的价格。

当然,即便是毕加索这样伟大的画家,他的作品价格也存在差距,那些具有历史代表性、得到过艺术品评价的作品,价格一定高于他的小品画。但市场对其作品的平均价位是有预期的。

“曾梵志的作品没有理由卖到这么高。我认为还是一个地区炒作价格。在台湾也曾经出现过这种情况,某一个艺术家的作品被资本疯狂追逐,但跃出这个地区,没有人认可这样的价格。”

第三,一件拍品的落锤价是不是真正的交割价?事实上,在拍卖落锤后交割后,可能还有很多外人不了解的协议方式。比如艺术家还会多送买家几幅作品,等于是买家出了一笔钱买了画家一批画。“但有些天价拍品即便是买一幅送一批,买家最后也不买单。”

中国没有当代艺术?

有人说,曾梵志作品的天价,会让中国当代艺术热起来。朱其却说,中国当代艺术没有热,今后十年也不会热了。“艺术市场是不受报纸的影响,如果全国的报纸今天都报道股市要涨,可能明天股市在人气作用下就真的会上涨。在艺术品市场,买东西的始终是那一小批人,他们不受媒体影响,媒体说市场会火,到下半年可能还是没人气。”

虽然已经“得罪”了不少人,但朱其还在强调,严格说来,那些明星艺术家也不能算作是当代艺术家。因为他们用的艺术表现语言,还停留在“二战”以前,比如表现主义,或者上世纪50、60年代的波普艺术,那些都不能算做是当代艺术。当代艺术应该以多媒体为载体,而且基本上不包括绘画。

“现在很多人说自己是当代艺术家,当我没有见到一个画家贡献了一种新的艺术语言。只有贡献了一种新的语言模式,才能说你的作品是当代艺术。我们现在只能是当代题材绘画。在中国,那些所谓的当代艺术家,大部分是名不副实的。在国外也是这样,弗洛伊德绘画也很不错,但没有人说他是当代艺术家。一些作品可以说是后现代绘画,但后现代绘画也不能成为当代艺术。”

在朱其看来,曾梵志使用的是德国表现主义的语言,严格讲不算当代艺术。“我们这十年来有一个误解,就是把一批惯于使用上世纪20年代到60年代绘画语言的画家,称之为当代艺术家代表。这是不对的。但也有人反驳说他反应了当代生活,但表现手法上你还是用了早已有之的语言,因为艺术史首先是语言史。”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