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长城(明清时期海防遗址)

据统计,明清时期汕尾沿海从东起神泉(今惠来),西至平海(今惠东)的海岸线,共筑卫所城4座,烟墩14座,海防炮台24座,古堡2座,构筑起以卫城、所城为骨干,堡、寨、墩、烽堠和障碍物相结合的军事工程设施。这些海防设施,或独立于海岛之上,或筑于江河海口,或密布于海岸,各镇一方又互相呼应,编织成一道道保卫家园的海上长城

海上长城(明清时期海防遗址)

建设背景

汕尾炮台有史可查最早当推建于宋代的倚壁虎炮台。

倚壁虎炮台位于市城区马宫金埕乡北山村北面,地名“倚壁虎”山脚处,山如其名,地势陡峭,俯瞰港湾,帆船可通坎下城、捷胜等地。该炮台始建于宋代,沿用至元代,明代以后,随着港湾冲积成平地,炮台迁址于石龟山旁,称为“龟城炮台”,明末清初,又迁往长沙村北侧的炮台山。现遗存炮台墙基长、宽各20米,面积400平方米。

查阅方志史书,发现汕尾的海防炮台除坎下城外,几乎都是建于清代,从中可以看出,明代碣石虽设卫城,但还相对处于冷兵器时代。清代之所以建起较多的海防炮台,是因为在清朝初年相当长的时间里,汕尾地区成了盘踞在台湾的南明小朝廷与清廷角逐的势力范围,形势多有反复,加之倭寇加剧,为了将敌对势力扼于海上,清朝政府不得不大量修筑炮台。

清之炮台,以长沙炮台、遮浪炮台和浅澳炮台最为重要。这些炮台均处于出海口,地处要冲,扼海上交通要道,或为县城之门户,或是卫所之屏障,具有能独立作战和长期坚守的能力。

长沙炮台位于城区马宫镇长沙海口处,东0.5公里为长沙村,西北临长沙湾,西侧约2公里是大金笼山,为丽江出海口处,水路直通海丰县城,地处海防军事要冲,炮台扼险而守,视野宽阔,威镇长沙海口,是古代重要的军事关卡。清嘉庆九年(1804年),海丰县令张瑞瑛把原在长沙村北侧的炮台迁至长沙海口,建成长沙炮台。

该炮台平面成椭圆形,配置海防火炮10门。东西长50米,增北宽40米,面积2000平方米,依山临海而建。墙高5.2米,均用不规则花岗岩石块砌筑。南侧山坡高处建瞭望哨房一座,山坡东西两侧各建一座营房。东墙设有门,门顶石匾额刻“镇海”二个大字。沿内墙边有一通道。现已被城区政府颁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鲜为人知的是在长沙湾出海口浪清村附近的水域下,还有一段用于拦阻海上贼船进入浪清的蚝石拦,为蚝石和乱石块堆放而成,长约500米,平时隐没海面之下。据载,该石拦建于清嘉庆年间,由当时的两广总督那彦成批准所设。现存有残迹。

遮浪炮台位于红海湾遮浪西南一公里处,东、西、南三面临海,视野广阔,为捷胜所城的前哨。距碣石一百三十里,距捷胜三十里。该炮台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由石碣卫拨兵防守。炮台及兵营墙体均用花岗岩石块砌筑,墙宽2.2米,残高2.5米,四面周长123米,面积900多平方米。正面有10级台阶,台阶上面为炮位,炮位设有东、西、南三个方向,各炮位长3.5米,宽1.3米,均为灰沙夯筑,各炮位之间有通道。炮台北侧与兵营相连,兵营平面成梯形状。北面设有大门宽1.74米,高2.4米。原来四周设垛口36个,内面分设营房8间,配置海防火炮8门。

位于陆丰碣石镇浅澳村北面岬角山岗上的浅澳炮台,三面临海,东控潮州,西扼惠州,为碣石卫城的海上屏障,是明清时期粤东地区重要海防军事基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曾亲临此地视察。炮台遗址平面为长方形,墙基长50米,宽40米,墙厚1.5米,高2.5米,用不规则条花岗岩石垒筑,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炮台南下面的营房,为灰沙夯筑,现保留有段残墙,遗留有炮眼。

另外,石狮头炮台和后门炮台也是清代较为重要的海防设施。

石狮头炮台位于红海湾遮浪施公寮半岛的田下山上,东距施公寮村2公里,西南距施公寮村半公里,北临碣石湾。始建于清康熙年间。炮台西北面临海处直径6米的半圆形中,分东、西、北方向设三面炮位。各炮位长2米,宽1米,高0.5米。炮位之南紧连兵营通道,宽4米,东西两侧为营房。由北到南,左右两边各9间,进深各4米,每间各有小门,宽0.7米,所有墙体均为灰沙夯筑,现墙残高4米,总面积约400多平方米。

主要景观

之鲘门炮台

鲘门炮台位于深汕区鲘门镇西面海边,可瞭望鲘门港全部海面。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道光十四年(1834年)绅士林光佩重修。炮台四面周长119米,墙高4.5米。原设营房13间,海防火炮7门。这是为防倭寇洋匪抢掠而建。清咸丰年间,曾为农民起义军占领。炮台的东南和西北二面墙体保存较好,西南面临海,海潮常年冲刷,墙体已倒塌,东北面部分墙体和营房倒塌。

烟墩

古代战争的敌情警报,均利用地形地物构筑烟墩,派兵驻守,守兵昼夜瞭望,寇至夜则举火,昼则举炮为信。墩台相望,首发尾应,逐台传递警报。汕尾境内的烟墩,年代古远均不可考。明清的烟墩,沿惠潮官道两侧而设。明末清初,东南沿海人民不断起义,战火频仍,加之倭寇不断临境袭扰,因此,清政府在卫所、城堡之间的交通要道的沿途山顶或沿海半岛上,择居高临下、视野开阔的高地山峦设立烟墩。有石筑、砖筑、土筑多种,均为四方形。烟墩薪粮充足,置弩于上,凿井于旁,以严守备。位于陆丰湖东港口东面山上的湖东烟墩,始建于明代,曾多次坍塌重建,最后一次重建是在上世纪的50年代,墙壁厚度足有80公分,巍峨耸立。今塔顶挂有信号风标和导航灯。大湖山烟墩位于陆丰东海镇东面广汕公路北面的大湖山顶。用三合土夯筑,四方形,上宽下窄,基座宽6.7米,上部宽6米,高4.5米,墙厚1米.据有关资料记载,该烟墩始建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与大湖山烟墩同期建造的还有陆丰博美西面白仔岭山顶上的白仔岭烟墩,其建筑形状与大湖山烟墩基本相同。位于红海湾田墘南町乡1公里处的南町山烟墩,北距田墘约3公里,海拨高200米。烟墩建于清康熙六年(1717年),呈方形,长5.3米,宽5.1米,高2.8米,四面墙体为灰沙夯筑,各留有通气孔。墩内为堆放柴草、硝药的地方。是我市一处保存较好的烟墩。大华烟墩位于城区新港大华乡西北侧山上,海拨高400米,东北面可瞭望汕尾港全部海面,西南面可俯视捷胜海面,视野广阔。该烟墩用石块拌红粘土砌筑成方形,长、宽各5米,高4米。西侧有石砌台阶,台阶西侧7米处有长5米,宽4米的房屋墙基,周围用花岗岩石块砌筑34×25米长方形围墙。据考证,该烟墩为清代康熙年间(1662——1722年)所建。于清嘉庆年间建成的浪清烟墩,位于城区马宫镇浪清村后的烟墩山顶端,海拨高218.5米,距马宫港口约3.5公里,烟墩(1796——1820年),规模约为5×5×3米。

碣石水寨

清代屈大均在《广东新语》载曰:“凡三路,东起潮州,西尽廉,南尽琼、崖,皆有水寨以守。水寨在潮者曰柘林,在惠曰碣石,在广曰南头,在高、肇庆曰恩阳,在雷曰白鸽,在琼曰白沙,凡六寨。……在碣石有白沙湖,可泊大船。余港多外浅内深,难于出入。碣石卫则海石嵯岈,船易冲磕。甲子门其港亦浅。盖海防甚难,一遇飓风,船无湾泊之所,每多覆溺,船少又难以战守,故必量各寨广狭置船,多为之备。”水军是朱元璋起家的重要力量。早在其起兵反元不久的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五月,结寨巢湖的廖永安兄弟、愈通海等以水军千艘来归。从此,朱元璋依靠“皆长于水战”的巢湖诸将,引军扬帆,渡长江,占集庆(今南京);西征陈友谅,大胜鄱阳湖;东攻张士诚,下平江(今苏州)诸城。后又命朱亮祖帅马步舟师数万讨方瑛,迫使其降明。方国珍亡入海上,大将吴祯追而歼之;命汤和、廖永忠率舟师自海道至福州平陈友定;又命廖永忠、朱亮祖为正副征南将军,由海道取广东。明王朝在建国时,已有一支实力相当强大的水军,为明初以舟师防海奠定了基础。嘉靖年间设置的碣石水寨,早已了无踪影,就连文字资料也极不易找到。

坎下城

坎下城,位于汕尾城区内,北邻后径村。城呈不规则椭圆形,城墙原高5.6米,残高3米,为双层夹墙,灰沙夯筑,周长1157米,设垛口391个,分建东、西、南、北四门,配防炮78位。明崇祯九年,工科都给事、乡贤叶高标奏建城坎下。十年(1637年)城成。坎下寨始建之时,一面倚山,三面环水。北门是山,今之变电站小山。东、西、南门临海。西门(今西门妈祖庙处)是水门,只有船只可以出入,一如《水浒》梁山水寨,码头在城内。水寨有水师,水师有水舶,可通捷胜、碣石。时至今日,西门仍留有一个“西门池”,面积虽不大,乃是历史的有力见证。

古堡

登上陆丰甲东镇奎湖村西南侧的小山岗上,抚摸着坍废的古堡,思绪仿佛回到明洪武己酉年,卫所兵士在此夯筑城墙时所喊出的号子。历尽千百年风雨沧桑,古堡仍然保存原来的雄姿,风霜的浸淫,愈发显出它的古朴。整个古堡呈四方形,灰沙夯筑,长45米,宽50米,面积2250平方米,设有营房。进门有一门楼间,长约4米,宽约5米,筑有二排台阶,望台和铳墩炮架坚固。

长青古堡位于长青村南面临港湾的小山岗上。长30米,高5.5米,宽35米,面积1050平方米,前面临海处辟一石门,墙体由条形石垒筑,其余三面墙体为熟贝灰沙洽土夯筑。城墙上原有垛口50多个,现存20多个。古堡原设有望台、炮架和营房6间。

营寨

顺治十八年,清廷为了切断盘踞台湾的郑成功抗清势力的物资供应,颁旨“迁界令”,山东到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30至50公里,设立界桩,越接者斩,制造沿海无人区。沿海居民流离失所,瘟疫流行,恶臭遍地。当时碣石水师总兵官苏利因不满清廷实行的迁海政策,起兵反清,老百姓称义军为“老苏兵。”义军东拥石帆、坊廓,西控杨安、金锡,在四都狭长的沿海地带构筑了不少防御工事,其中的龙牙寨和狮地山营寨,异常坚固,至今尚存残垒。龙牙寨遗址位于海丰县可塘镇可北乡龙牙村北侧。南距可塘墟三公里,现遗址营寨墙长30多米,残高2.1米,墙体上部宽0.4米,下部宽0.6米,寨墙墙中间连接一炮楼,寨墙和炮楼为灰沙夯筑,设置有很多炮眼和射击孔。营寨东北面山坡有“老苏兵”操练兵场。狮地山营寨遗址位于海丰县大湖镇高螺乡狮地山上,营寨寨墙依山坡而建,沿东西向横跨两个小山,东北面临海,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现残存墙基长300多米,墙高5米.墙体为灰沙夯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o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