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宁县秀山中学(1958年创立于安徽省的高中)

怀宁人杰地灵,自古翰墨飘香,秀山中学就坐落在英才辈出的文化之乡腹地——独秀山南麓。此地民风纯朴,文风淳厚。1958年当地百姓主动捐资捐物支持政府办学,将一座破旧庙宇“方安塔”改建为学校——怀宁县秀山初级中学。此后,几代人精诚协作、励精图治,薪火相传近五十年。

办学历史

“此山有灵性,牛人因山名。“五四”运动总司令、新文化运动的旗手陈独秀,尤为钟情独秀山,仰慕独秀山,并自号“独秀山民”。独秀先生本来不叫此名,据传,当年的独秀(仲甫)先生,儒雅倜傥,风华正茂,某一日与友人游玩,登临独秀山,眺望山川胜形,见此山一峰拔地,雄峙众山,发源于斯的井田河,百折而下,奔大江东去;触景生情,大兴感慨:“此山独秀,如斯名也!”因仰慕桑梓祖山,辛亥革命后,独秀先生写文章时遂常常使用“独秀”的署名。

就在独秀先生走过的独秀山南麓,1958年当地百姓主动捐资捐物支持政府办学,将一座破旧的庙宇“方安塔”改建为学校——怀宁县秀山初级中学。从此,独秀山因人而显,因地而昭,声名远播,流誉四方。连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1953年2月视察祖国大地,路过安庆时,还不住地垂询当时的安庆地委书记傅大章:“是先有独秀山?还是先有陈独秀?”

1979年,正是恢复高考不久的日子,学校百废待举,孤独的立于一个荒芜的黄泥岗上。虽说校园有一个大门,却是敞开的门头。穿过大门就是一排梧桐下的林荫道,小道虽短,却是我们通往知识殿堂的阶梯。道路的西侧是学校的操场,东侧是大炼钢铁后废除的炼钢窑,横七竖八的还有一些破碎矿石的简易机械。出林荫道,稍一右拐向南走,就是教学区。路的正中是一方照壁,照壁之上是各式喜报,隐隐约约还可以看出文革时期的语录。高一也就两个班,背靠操场,我的教室在路的西侧,东侧高一(一)班教室后面是发电机房,依次向前就是初中教室和高二教室,以及老师的办公和生活区了,最南边则是学生宿舍,南边的校门很小,与乡村的田野相连,经常有耕牛从这里走进校区,优哉优哉的吃着水草。却是在这样的环境里,秀山中学达到了她历史上的巅峰时刻,以其高达36%以上的高考升学率引来全国各地的考察学习。省革委会主任张劲夫为秀山中学签署了《嘉奖令》,省教育局奖给秀山中学一台电子管黑白电视机。

此后,经过几代人精诚协作、励精图治,薪火相传了五十年,终于发展成为今天令人刮目相看的秀山中学。

办学条件

秀中人始终把办学方向定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点上,把教育目标落实在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人才上。为了适应教育改革潮流,学校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更新教育手段,优化素质教育环境。

在校园文化建设上,该校本着“学校处处是教育”的思想,通过“物质文化”建设陶冶人的心灵,“人文精神文化”建设和谐人的合作,将中华民族文化精华以各种方式展现在师生面前。如:根据《礼记》的有关内容,将四幢教学楼命名为“格物楼”、“致知楼”、“诚意楼”、“正心楼”,以弘扬传统文化。将中大道命名为“雷锋路”,在大路南端矗立雷锋铜像,以倡导雷锋精神,作为该校品德教育和国防教育的载体。将东大道命名为“行知路”,以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和“教学做合一”、“劳力者学会劳心,劳心者学会劳力”的教育理念。

如今,秀山中学在校学生2800多人,教职工150多人,其中特级教师1人,高级教师30人,一级教师65人,100%教师具有合格学历。校园面积120余亩,建筑面积5万平米。错落有致的四幢教学大楼与别具一格的文化长廊围成一座富有时代气息的四合书院;高高耸立的科教楼配有一流的语音室、电教室、微机室、实验室和图书馆。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协调发展。办学以来,学生犯罪率为零。艺体特长生培养成效显著,先后为高校输送50多名优秀学生。学生热爱劳动,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身心健康,高考体验合格率100%。各类学科竞赛成绩优异。先后有198人次获省市级奖励。在素质教育管理上,采取“计划管理、过程管理、目标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模式,教师的教育与学生的教育同步进行,以教师的发展带动学生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秀中更是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截至2007年,共为高校输送合格新生4600多名。继1979年获高考大丰收以后,1980、1981年又在全县领先。从1997年到2001年,该校高考本科达线数、达线率一直稳居普通完中之首,从2007年高考本科达线数达381人,生源效益居全县第一。

显著的办学成绩,得到了各级政府的肯定,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社会名流和各届校友都十分关注秀山中学的发展,纷纷捐资捐物,奉献真挚爱心。

秀中的进步与发展,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有一个团结务实、锐意改革、勇于创新的领导班子,他们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他们有经验,有朝气,有魄力。他们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志把秀中办成一流的学校。

教师成果

以严格、科学和规范的管理向教学要质量、在“严谨、生动、善导”的教风倡导下,学校以”提高课堂教育教学效益”为母课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开展教科研活动,大力倡导教学改革,鼓励教学实践,培养了一大批青年优秀教师。在校物理组参加福建省师范大学物理系?quot;五年跟踪导控探索式教学法”实验,在全国、省、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实验课录像在中央教育电视台播放。中央教科所的领导和省、市有关部门来校听课均予以了很高的评价。其中林诗老师被推荐为全国物理骨干教师,物理组发明、制作的教学仪器多次在全国、省、市级得奖,校语文组参加福建省普教室的全省”大面积提高农村中学语文成绩”教改实验,被省普教室授予全省第一面教改旗帜(全省两所学校),多次在全省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讨会上做经验介绍,学校被《海峡语文世界》编辑部、省普教室推荐为《海峡语文世界》协作学校。校英语组的张法教改实验,是福州市最早的实验校,几年来,英语学科成绩得以大踏步提高。浓郁的教科研气氛和大胆的探索改革,使学校教学成绩得以大面积的提高。到目前为止,毕业班学生参加省、市中考,总成绩连续十三年稳居全区第一,处于全市一般校前列,每学年均有三分之一以上学生考入省市重点中学、重点中专。连续七年学校综合比率获市先进单位。仅九九常年、学校教师就有30多篇论文分别在全国、省、市、区级以上发表、交流、汇编、获奖,受到了社会和上级的赞誉。

学校荣誉

近五十年来,秀山中学桃李满天下,英才遍神州。从这里走出的有:国家计委计划司司长程竹生、国家“863”计划参与者青年科学家胡以华、尖端人才李小平、旅美学者马竞飞、留德学者陈俭龙、外经奇才程鹏等等。遍及海内外的各类人才不计其数。令人瞩目的办学成就,赢得社会的一致肯定和广泛赞誉。1960年被评为“省教育先进单位”,1962年郭沫若同志为我校亲笔题写校名,1970年升格为完全中学。1978年因科研成果突出,受到第一次全国科技大会的嘉奖,荣获“安徽省先进科研单位”称号。1979年,我校夺得全省中学高考人均成绩和考生达线率两个第一名,一时名扬江淮大地,省教育厅授予我校“先进教育单位”称号,省长张劲夫还专为我校颁发了“嘉奖令”。

近五十年来,在秀中这个大家庭里,有多少教师呕心沥血、乐于奉献,甘为学生“铺路石”;又有多少学子孜孜不倦、以苦为乐,学得真知报效祖国。前人做出的卓异成绩,不但蕴含着“尚德持志,博学笃行”的光荣传统,而且铸造了“明礼诚信,勤俭自强”的秀中精神。

文化传统

德育教育

秀山中学长期以来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坚持走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路子。在全面实施和推进素质教育中,充分重视和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始终把”教会学生做人”做为学德育工作的重点。在开展”五爱教育”和”创文明示范校”教育中,以邓小平理论为先导,努力提高师生政治思想9觉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养成师生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的习惯。从抓细节入手,在端正校风、教风、学风方面狠下苦功,几年来学校校风好、教风正、学风浓。在校教师先后有近百人次获得全国、省、市、区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有三人被评为省教坛新秀、五人获市教坛新秀光荣称号、有三位教师破格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有多位教师走上了校级领导岗位。学生中先后有多人在全国美术、化学、物理、语文等科学竞赛中获得好成绩。

教学改革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学改革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致力于改善和优化教学环境,为素质教育提供保障。学校的图书馆、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均达到省级标准,语音室配备了语音应答机60台,电脑室配备了586电脑60台、奔II电脑4台。全校开设了电子计算机课程,体、音、美、劳技课、国防教育、健康教育等课程全部开足开齐,仅九九学年就有学生二十多人获得省级电脑等级证书,电脑教师获市”电子计算机十佳能手”,在福州市劳技操作比赛中有七位学生获奖,国防教师获市国防教育先进个人。每年学校组队参加市、区合唱节、运动会比赛都获好名次,每学年校体艺节等活动,浓郁了校园素质教育氛围。校园的绿化、美化等建设也趋于完善。

“秀苑园丁勤育苗,山中学子乐求知”,这是今天秀山中学近千名师生的写照。学校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正全面贯彻江总书记讲话精神,扬鞭奋蹄,在素质教育的跑道上奋发向前。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