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澜-中国香港电影制片人、美食家、专栏作家

蔡澜,1941年8月18日出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 中国香港电影制片人、监制、美食家、专栏作家、主持人、商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蔡澜于16岁前往日本,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就读,后出任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负责购买日本电影并发行到香港。1963年,蔡澜定居香港,担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20世纪80年代,他应邹文怀邀请加入了嘉禾公司。监制了《快餐车》《龙兄虎弟》《福星高照》等多部影片。

蔡澜对美食颇有研究,是中国最知名的美食家之一。1997年后,他告别电影行业,转而与电视台合作。由其主持的《蔡澜叹名菜》《蔡澜品味》等美食旅游节目曾是TVB周收视率TOP5中的常客,其中《蔡澜叹名菜》的最高收视率曾达32%。2009年,蔡澜打造美食王牌节目《蔡澜食尚》,并担任世界华人健康饮食协会荣誉主席。2012年,蔡澜担任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

蔡澜的写作话题涉及食物点评、吃喝玩乐以及男女情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他曾先后出版200多部各类书籍。和李碧华、亦舒并称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的三大“台柱”。他还与倪匡、黄霑一起主持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收视率曾创下纪录,BBC派团队拍摄专题。

2021年3月,蔡澜参加的真人秀节目《粤菜好师傅》开播。2022年,蔡澜获得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蔡澜出生于1941年,因为生在南洋(今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的旧时称呼),故取名蔡南,为避讳长辈的“南”字,取名蔡澜。父亲是“大华戏院”经理,而他家就住在“大华戏院”的三楼,因此蔡澜几乎每天都在看电影。因为痴迷电影,又偏爱“西片”,他上午去中文学校,下午去英文学校。中文学校有个美术老师的粉彩画让他着迷,一有时间就跑去学画,无形中又打下了绘画的基础。他喜爱读书,多种书籍的熏陶为他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底蕴,14岁时,他在《南洋商报》发表了第一篇影评。2

他曾制作过记录各国导演、监制、演员的表数十册,还被聘为报纸电影版副刊编辑。他的父母喜欢旅游,经常跟孩子们讲旅行中的各种趣事,特别是他的父亲,曾写下大量的旅游诗篇,为他开拓了视野,让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向往。他还会在哥哥姐姐组织的家庭舞会上做饮料,并由此爱上了酒。

邵氏、嘉禾时期

16岁,蔡澜前往日本,在日本大学艺术学部电影科编导系就读。读书期间,他经常去戏院看片子,储备了一定知识。他在日本是半工读,负责一切到日本拍外景的工作。不久,他出任邵氏电影公司的驻日经理,负责购买日本电影并发行到香港。1963年,22岁的蔡澜定居香港,担任邵氏电影公司制作经理。他由杂物开始,到学制作,招聘摄影队,从头学起,第一部负责的影片是《飞天女郎》(1967年)。王羽的《独臂刀》(1967年)在拍摄的时候,没有雪景,恰逢春节将至,为了能让工作人员及时回家过年,他突发奇想,用面粉来代替雪景。

1969年,他向邵逸夫建议节约成本拍戏,邵逸夫选中了1951年的电影《郎心如铁》,改编成《裸尸痕》交给他。他动用了所有朋友的人情,尽量压低成本,在二十天内完成影片的拍摄。影片上映后,口碑不俗,于是又连拍了《椰林春恋》《海外情歌》两部影片,同样在1969年上映。在这个时期,全在日本取景,由他负责制作的影片有《遗产伍亿元》(1970年)、《女子公寓》(1970年)、《女校春色》(1970年)等。

1970年,邹文怀离开邵氏,创立嘉禾电影,蔡澜被邵逸夫调回香港,接任邹文怀的制片经理一职。后来随着方逸华接手采购部,邵氏又调整商业布局,由电影行业转向电视行业,蔡澜空闲时间多了起来,他向邵逸夫提出离开。到了20世纪80年代,他应邹文怀邀请加入了嘉禾公司。老板邹文怀给了他很大的自由空间,他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于是他带领成龙、洪金宝和编剧陈景生去了巴塞罗那,先后拍摄了洪金宝、成龙的《快餐车》《福星高照》《龙兄虎弟》等大制作。从此,世界成为他的片场。拍摄成龙主演的影片《重案组》时,九龙城寨要拆,蔡澜向政府申请,往九龙城寨里放了四十部机器,买了几吨炸弹放在里面,边炸边拍,直到飞机经过才停止。

1988年,他创办了嘉禾下属的子公司“大路”,公司与日本合拍一系列由日本漫画改编的特效片《孔雀王子》《阿修罗》《力王》等,他大力支持醉心于特效的导演蓝乃才,经他之手拍出的影片,特效水准可以称为香港第一流。当时恰逢香港电影三级划分制度确立,他又拍出《聊斋艳谭》系列情色片,票房过千万。1992年,他参与监制《力王》,他拿文字剧本与日本同事交流,效果有限,他拿起漫画标注文字,包括意见,思想,方法等,结果日本朋友一看就懂,拍摄工作得以顺利进行。时至今日,仍有外国影人研究其中的暴力美学。他在嘉禾做到公司副总裁,直到1997年创始人之一何冠昌离世。后来他逐渐意识到电影不是自己一个人的事情,拍电影必须要对得起投资人的钱,要建立个人风格,需要牺牲很多人。这时他发现自己最喜爱的事,却是自己最不喜欢的事,于是他离开了奋斗了几十年的电影圈。

美食

蔡澜在国外拍摄影片时,广泛涉猎日本、泰国、西班牙等各国美食,他从不挑剔昂贵的,有名的餐厅,而会花功夫研究好吃的原因在哪里。真正踏入美食界,是由蔡澜的一次吃饭经历开始的。他的父母从新加坡来到香港,蔡澜领着他们到一家酒楼吃饭,谁知道这顿饭做的质量很差,价格却很高,服务员的态度也不好,他一怒之下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了出去。结果香港许多报刊纷纷向他约稿,慢慢的,他的名声就出来了。他一周一篇食评专栏,经过他的推荐,有餐厅就把文章放大,并贴到外面去招揽顾客;还有人私底下递给他五千港币,被他拒绝了。 蔡澜对所点评的餐厅都是自掏腰包消费,因此对餐厅的评价从不手软,这种自成一派的风格让读者大呼过瘾,也让蔡澜在出版界颇具市场。

他曾经为了比较出最美味的云吞面,他曾走遍香港、澳门和广州;同样,为了品尝到味道最好的越南牛肉河粉,他也曾跑到法国、美国和香港,最后在澳大利亚终于找到了最令他满意的河粉。曾有人问过蔡澜如何定义美食家,蔡澜认为,作为美食家,首先得有好奇心,其次得有阅历,才能理解美食背后的文化,这样对于食物的印象才不会只流于印象或者口感。

2005年,他与山东画报出版社首度合作的《蔡澜谈吃》首印8000册,两三个月后销售一空,经过加印之后再次出版。2008年出版的《蔡澜食材字典》系列也卖出了五万册,成绩是同领域的许多书籍无法企及的。2018年7月,蔡澜的个人品牌“蔡澜越南河粉”店于香港中环开业。

写作

20世纪80年代,蔡澜在老友倪匡的介绍下认识了金庸,金庸认为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并喜欢和他交友交往。蔡澜开始在《明报》写专栏,他的专栏名叫“草草不工”,有马虎潦草之意。实际上他写下几百字的文章,通常需要花一两个小时斟字酌句,等到第二天再反复修改,《东方日报》的“龙门阵”、《明报》的副刊、《壹周刊》都有蔡澜的文章。他的文字海纳百川,诸如日常琐事、人生百态,受到读者的喜爱。《明报》专栏的写作,让他声名鹊起,与金庸、倪匡、黄霑一起并称“四大才子”。

蔡澜的写作话题涉及食物点评、吃喝玩乐以及男女情感,拥有广泛的读者群。蔡开始写作的第一年,稿费的收入已达到120万元。1995年,蔡澜出版了小说《追踪十三妹》,这是他为数不多的小说创作,他曾用了十年时间收集材料,在书中借十三妹之口,谈及对文学、电影乃至社会生活的理解。在蔡澜写作高产期,每天都有报纸专栏写出,同时一周还要兼顾六七本杂志写作。蔡澜出版的书籍多由专栏文章集结而成。他写了几十年,出版书籍超过200本,和李碧华、亦舒并称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的三大「台柱」。

经商

他经商赚来的第一桶金来自于“暴暴茶”茶饮。因为他长年在日本,发现日本市场上缺少普洱茶,1992年,他创立暴暴茶(国际)有限公司,将普洱茶加入玫瑰一同制作,并做成罐装饮料引入日本。当年只抽税就有一百多万元。1994年,在香港开设“蔡澜美食坊”,里面设有14间美食店,每间食店均由蔡澜亲自挑选。2006年,在深圳开了“蔡澜美食坊”分店。

2000年,蔡澜带着香港女星李嘉欣在北海道拍摄节目,播出后有人提议请蔡澜带他们去旅行,于是在2007年,蔡澜正式成立了旅游公司。作为蔡澜旅游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每年仍会亲自带队近20个旅行团。他们旅游的目的以品尝当地美食为主,行程三五天不等,这种美食为主要目标的旅行模式非常独特。他曾在10天之内,两次带领40人的旅行团前往日本冈山品尝时令水蜜桃。2014年,蔡澜创立“蔡澜花花世界”,并开设淘宝店、天猫店。

电视节目

1989年,他和好友黄霑、倪匡合作访谈节目《今夜不设防》,无所不谈,收视率曾创下纪录。BBC派团队拍摄专题。同为好友的黄霑与倪匡谈起他赞不绝口:黄霑认为他是最值得信赖的朋友,而倪匡则说他:看世人不论青眼白眼,不计较利害得失,只求心中真喜欢。

1998年,在无线电视主持《蔡澜叹世界》,这个节目是将他爱好旅游的兴趣与大家同乐,尽显美食家和旅游家的风范。他主持的《蔡澜叹名菜》(2008年)、《蔡澜品味》(2009年)等美食旅游节目曾是TVB周收视率TOP5中的常客,其中2008年推出的《蔡澜叹名菜》的最高收视率曾达32%。2012年,亚视也曾邀请蔡澜录制节目。他曾经去南非拍摄节目,也会为不到一个小时的节目花费几百万港币,就是要给观众看到最刺激的东西。

2012年,央视导演陈晓卿邀请蔡澜担任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总顾问,纪录片播出后迅速火爆,片中传达的智慧思考、味觉审美、浓浓乡愁令观者痴迷,流连忘返。陈晓卿评价他:学识渊博,人生态度乐观豁达、永远对世界保持好奇。2017年,蔡澜担任美食综艺节目《味之谜》嘉宾主持。

2019年,参加纪实性文化品格传承节目《我们的师父》。

2022年年末,参加的大型跨界访谈节目《共同说2》大湾区篇在腾讯视频上线播出。

主要作品

制片作品

以上资料来源

参加综艺

以上资料来源

书籍作品

以上资料来源

编剧作品

以上资料来源

其他

以上资料来源

个人生活

蔡澜的父亲蔡文玄,曾经和友人创办《南潮日报》,后来被国民党查封,被迫远走南洋。“九一八事变”后,从马来西亚回到回到上海,主编《正报》,参与抗日救亡运动。母亲洪芳娉先是教书,后来做了小学校长。妻子张琼文也曾是电影监制,他们因一档美食节目而相识。蔡澜大姐蔡亮,当过校长,也写过数本书;大哥蔡丹,早些年已故去;弟弟蔡萱,电视监制,曾经在《联合早报》写专栏文章。蔡澜没有子女。

40岁那年,他在世伯刘作筹的引荐下见到了书法家、篆刻家冯康侯,学习书法和篆刻。他还向丁雄泉学习绘画。2017年秋季,蔡澜在北京荣宝斋举办《蔡澜荣宝斋行草展》,2018年,蔡澜在青岛举办了一场题为“还我青春火样红”的行草书法展。他也曾在香港荣宝斋举办过书法展。

截止到2023年3月,他在新浪微博上的粉丝有一千零七十五万,今日头条的粉丝有近七十八万,他还曾在节目里和几个徒弟玩抖音,通过这些媒介,他可以与网友们实时互动,回答他们的提问。

他笔下的红颜知己有很多,比如钟楚红、郑佩佩、杨惠珊、亦舒等。他曾在《蔡澜这个人》这本书中自问自答的说有四十七个,对于红颜知己和情人的区别,他认为要看两人有没有缘份以及继续下去的想法。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