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周(中国著名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

陈从周(1918年11月27日-2000年3月15日),原名郁文,晚年号梓室,自称梓翁,浙江杭州人,出生于浙江绍兴。他是中国著名的古建筑园林艺术学家,同时也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大师,同济大学教授和博士生导师。陈从周早年毕业于之江大学文学系,擅长文史,兼工诗词、绘画。他的主要著作有《说园》等。 陈从周曾师从张大千学习山水人物花卉,1948年在上海首次举办个人画展。1951年,他出版了第一本画集《陈从周画集》。1950年,陈从周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和教授中国美术史。同年,他与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相识,开始了他的古建筑生涯。1952年,陈从周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筹建建筑历史教研室。 1966年,陈从周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迫害,1971年下放皖南干校。1972年,他开始参与连云港海靖寺塔的修理工程。1974年,陈从周指导阿尔巴尼亚进修教师。1978年,他赴美国纽约为大都会博物馆设计“明轩”园林。 1986年,陈从周访问香港,为城门郊野公园的一座凉亭命名为“半闲亭”,并题下对联“林壑春风闻鸟语,午蔭嘉树秀清园”。他称赞香港郊野公园环境优美,比大陆的红绿风景宜人得多。 1987年,陈从周设计并主持上海豫园东部园林的复园工程,1988年宁波天一阁东园竣工,1991年冬云南安宁楠园竣工。他自评说“纽约的明轩是模仿,豫园东部是寓新,而安宁的楠园则是平地起家,独自设计,是我的园林理论的具体体现。” 陈从周的毕生致力于保护和弘扬中国古建筑,尤其是园林建筑文化,成果显著,著作等身。他的代表作品《说园》具有扎实的文史底蕴,将诗词、美术、音乐、戏剧、建筑园林相结合,凸显出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品质,为古典建筑和园林研究开辟了新境界。陈从周曾被海外学界誉为“中国现代园之父”。2000年3月15日在上海病逝。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1942—1949年任杭州、上海等处高级中学、师范学校国文、历史、教育史、生物学教员。

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并执教于圣约翰大学。

1951年任教于之江大学建筑系,兼任苏南工业专门学校副教授。

1952年于同济大学建筑系任教,筹划组建建筑历史教研室。

1955年任同济大学建筑历史教研组组长、副教授。

1963年获硕士导师资格。

1978年任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

1948年在上海首开个人画展,以“一丝柳,一寸柔情”的诗情画意引起画坛的瞩目。

1949年发表处女作“徐志摩年谱”,成为当今研究徐志摩和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宝贵资料。

1950年任苏州美术专科学校副教授,教授中国美术史,结识古建筑专家刘敦桢教授,开始了古建筑生涯。同年秋执教于圣约翰大学建筑系,正式教授中国建筑史。

1951年,出版“陈从周画集”,兼受聘于之江大学建筑系,还兼课于苏南工业专科学校,课余开始了苏州古建筑、古园林以及诸多的名人故居的考察。

1952年院系调整,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建筑系与交通大学、同济大学土木系合并组建同济大学建筑系,执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并受黄作燊副主任之托筹建建筑历史教研室。

1953年于《文物参考资料》杂志上发表了第一篇有关古建筑考察专文——吴县洞庭东山杨湾庙。

1954年参与指导上海龙华寺塔修理工程,

1956年代表作《苏州园林》问世。它是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

1959年参与主持上海建筑三史工作。

60年代初参与指导上海豫园、嘉定孔庙、松江余山秀道者塔的修复、设计工作。同时由苏州到扬州,开展扬州园林的考察研究工作。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到了迫害,

1971年下放皖南干校。

1972年开始参与连云港海青寺塔修理工程,

1974年指导阿尔巴尼亚进修教师,考察了济南、曲阜、泰安、聊城地区的古建筑,为保存聊城明初光岳楼大木结构做出重要贡献。

1975年在极艰难困苦的条件下著述《梓室余墨》40余万字,详细记述了一生中的交往、研究、各地山川风光、民俗、民情、遗闻轶事。

1978年他受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之邀,赴美筹建了中国园“明轩”(准确地说是移植了苏州网师园内的殿春簃)。这是中国在国外建造的第一个中国园,“明轩”建成后,中国园林之美立刻轰动了全纽约,震惊了全世界。从此,陈从周和中国园林冲出国门,走向世界。

1980年秋首次指导日本来华研究学者关口欣也博士。为适应全国各地的旅游热,修复名胜古迹热,提出“还我自然”、“文化旅游”、“先绿后园”、“绿文化”等响亮口号,针对社会上的“一切向钱看”倾向,提出“梓翁画图不要钱”,“一文不取,敞开供应”,到处演讲报告。

1985年受聘为美国贝聿铭建筑设计事务所顾问。

1986年编辑出版《绍兴石桥》,同年秋应邀赴日参加日本建筑学会成立百年庆典。

1987年主持上海豫园东部的复原设计,成为上海招待国宾最佳处所之一。并于同年获日本园林学会名誉会员称号。主编《上海近代建筑史稿》出版。

1989年应聘为台湾《造园》季刊顾问,并获日本园林学会海外名誉会员称号。

1990年香港、台湾联合出版《中国名园》,全书用诗词一般的语言描述各地园林之精华。

1991年底香港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从周的最新散文集《书边人语》。

个人生活

1944年与海宁蒋定结婚。

2000年3月15日在上海病逝。

个人作品

1.《徐志摩年谱》(1949年初版),上海古籍出版社再版,1989.

2.《中国建筑史图集》,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3.

3.《漏窗》,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3.

4.《窗修集录》,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54.

5.《江浙砖刻选集》,北京朝华出版社,1956.

6.《园林谈丛》,上海文化出版社,1980.

7.《书带集》,花城出版社,1982.

8.《扬州园林》,上海科技出版社,1983.

9.《说园》,同济大学教材科出版,1985.

10.《绍兴石桥》,上海科技出版社,1986.

11.《中国名园》,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0.

12.《书边人语》,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1991.

13.《陈从周散文》,花城出版社,1999.

14.《上海近代建筑史稿》,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1988.12.01

《园林谈丛》《说园》《山湖处处》《岱庙建筑》《装修图集》《上海近代建筑史稿》《说“屏”》《春苔集》《帘青集》《随宜集》《世缘集》《梓室余墨》

人物评价

陈从周先生虽然离我们而去了,但却给后人留下很多宝贵的东西。在这些遗著的每一页里都浸透了他的心血,浸透了他对我们华夏民族文明的热爱和真切的感情。潜心地细细阅读这些遗著时,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渐渐地沉醉到那些字里行间中去,尽情地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浓郁与香淳,充分地领略中国古代建筑和园林的景境之神韵。正如叶圣陶先生在关于《说园》的一封书信中所说“从周兄熔哲文美术于一炉,以论造园,臻此高境,钦悦无量。”

后世纪念

陈从周先生去世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设立了陈从周教育奖励基金,每年奖励优秀的教师和学生,以纪念和弘扬陈从周先生的道德风范。

2018年11月25日,《百年从周——陈从周先生诞辰百年纪念展》在同济大学博物馆揭幕,百余件实物、复制品、照片及影像资料生动展现了一代园林大师不平凡的人生历程及其卓著成就。

获得荣誉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