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麂(偶蹄目鹿科哺乳动物)

赤麂(拉丁学名:Muntiacus vaginalis),又称红麂、黄猔、吠麂、角麂、印度麂。赤麂是麂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外形与小麂相似,整体体色为红棕色,四肢细长。背毛色较深,胸部棕色,后腹部由淡黄到纯白,四肢有黑色斑纹。体毛随地区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雄性赤麂有角,雌性赤麂无角。赤麂在世界上分布在亚洲南部,在中国分布在西南、华中南部、华东南部、华南等地区。

2015年,赤麂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LC(无危)。2017年,赤麂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0年,赤麂被列入中国《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

赤麂肉质鲜美,麂肉、麂茸、麂骨膏均可入药,麂皮是优质皮革原料,其体形较大,毛色鲜艳,也是重要的展出动物。

演化历史

古生物学证据证明,赤麂至少在12000年前的更新世晚期就已经存在。赤麂的染色体数量是所有哺乳动物中数量最低的,雄性赤麂有7条二倍体染色体,雌性有6条染色体。它们是已知最古老的鹿科成员。已知最早的鹿类生物有角但却不是鹿角,但麂是已知最早有鹿角的物种。麂的祖先是秀丽双色鹿,这是已知最古老的脱角鹿。其他化石发现,鹿物种经历了鹿科和斑鹿科的分裂,斑鹿科的形态相似。在中新世,这一时期的麂比它们的现代同类要小。分子遗产学数据表明,赤麂和费亚的麂有共同的祖先,而巨型麂与里夫的麂关系更为密切。虽然麂鹿有古老的血统,但很少有人根据它们的化石记录进行研究。

形态特征

赤麂是麂属中体型最大的种类。体长106.1~135厘米,雄性体重28.1~30千克、雌性体重22~25.4千克,肩高约64厘米,尾较短,长16~20厘米。赤麂外形与小麂相似,但比小麂大,通体呈红棕色,四肢细长,主蹄较宽,尖端稍钝。

赤麂脸部较狭长,其额腺大而明显,左右甚靠近,呈明显的“V”字形黑纹;眶下腺发达。耳长约10.9厘米。头骨较狭长,略呈三角形,颅全长210毫米,颅基长在190毫米以上。眼眶面不在垂直位置,由上而下略微倾斜。鼻骨明显短,前部窄,后部宽,其中部向两侧扩张形成翼状,后缘多呈叉状。额骨二侧隆突并一直延伸至角基,而中央凹陷。前颌骨的升支与鼻骨中部直接相连。泪骨近似方形,泪窝小,位于泪骨的下部,约占泪骨的三分之二,在泪骨、额骨、鼻骨、上颌骨之间有一个三角形空位。雌麂上犬齿呈獠牙状,并弯向下后方而伸出唇外,雌麂上犬齿极细小。上前臼齿较臼齿小,内缘无凹陷,三枚臼齿的长宽几乎等大,内缘齿谷间有明显的珐琅质齿柱。下门齿三对,下犬齿与第三下门齿紧贴,大小、形状均与后者相似。

雄性赤麂有角,为单叉型,角干后伸,其端部向内弯转,两尖相对,角柄特长,超过整个角长的1/2,明显超过麂属其他麂类的角柄长度,为约8.1厘米,角长9~10厘米,略长于角柄,在角基的上部与角干交界处具有数个齿状突起,呈环状排列,称为角盘,在角干的基部具有短小的分叉,长约30毫米,4龄以上个体的角冠都长于角柄。雄角中上段毛斜向上,较细,灰黄色,内侧有灰黑色条纹。雌性赤麂无角,但额顶的相应部位微有角状突起,并生有呈簇状的黑色长毛,似角茸。

赤麂通体为红棕色。冬季毛被较厚,色较深,稍显褐色;夏季毛被较薄,色泽较淡,呈浅赤黄色。脸部、颈两侧为红棕色,吻至前额微暗,从泪腺至角分叉处各有一黑色宽带,鼻部的毛细短,呈暗褐色,下颏及喉部颜色淡白,在颏部两侧各有1椭圆形腺体,其上有淡黄色刷状短毛。头顶、颊部及两额腺之间均为鲜艳的橙黄色。耳背中、上部毛色黄褐,耳基毛色与头顶相同。耳壳内面着生有稀疏成行的白毛。胸部毛色浅棕,腋部有白色块斑,后腹由淡黄色到纯白。腹股沟部、臀内侧及尾的腹面均为白色。四肢外侧近肩部和臀部各具1块黑褐色或浅褐色的斑纹,并向下延伸直至足部;前后肢内侧均有1条分别从腋部和鼠鼷部延伸而来的白纹。在四肢后侧缘被有黄褐色短毛,蹄部上缘毛色淡黄。尾背暗褐色,尾腹纯白色,尾尖白色。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赤麂分布于亚洲南部,具体分布于孟加拉国、不丹、柬埔寨、中国南部、印度大部分地区、老挝、缅甸、尼泊尔、巴基斯坦北部、斯里兰卡、泰国、越南等地区。

中国分布

2022年调查显示,赤麂分布于中国西南地区、华中地区南部、华东地区南部、华南地区等地区,具体分布的省份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福建省、西藏自治区、海南省、贵州省、江西省、湖南省、广东省、云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四川省。

栖息环境

赤麂一般栖息在种类繁多的森林和灌木丛中,包括平坦的平原和崎岖的山脉、茂密和开阔的森林、常绿和落叶区、次生林,甚至在木质栖息地附近的草地和农田,栖息海拔通常高达或偶尔超过1500米,可能在栖息区域上有一些变化。2004年调查发现,在印度Kumaon Himalaya,赤麂经常栖息在以草本为主的环境,与当地伐木区相关联,并且其通常在较低的海拔。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赤麂的活动范围和取食地点较固定。赤麂是以晨昏型为主的昼行性动物,雨季赤麂的活动时间分配的差异性高于旱季。赤麂每天的活动高峰出现在早上6:00~10:00及傍晚16:00~20:00,中午进入长时间的休息,白天喜在山腰的低凹处隐蔽休息。

觅食行为

赤麂主要采食多种嫩枝上的树叶,也喜食落地的各种果实。但它避免采食单一的食物,而是同时采食数种植物,也啃食地上的青草,但仅仅吃嫩叶、芽和花。采食时,走动很慢,长时间在小范围内作“之”字形走动。有调查显示,一头雌麂采食46分钟的移动距离不过8米。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食物特别丰富的地区。有时赤麂进入林缘的农田啃食玉米、豆类及荞麦等作物。在中国南部和泰国地区,该物种被认为是果树的主要传播物种,并且可能在其所有分布范围内都是主要传播物种。

防御行为

赤麂天敌主要是豹、豺、狼等各种食肉类的猛兽,金鹃与小型猫科动物可能危害其幼体。其视觉、听觉都很灵敏,性机警,胆怯,当遭受敌害或被猎犬追赶时,常取直线全速逃走,身体非常灵巧,能在密林、草丛中疾走,每步的最大距离可达2米以上,直至数里之外。在逃遁途中,若遇河流阻挡,可泅水而过。

生长繁殖

生长

幼麂生长发育迅速,三日龄萌牙,一周龄内幼麂只卧于一个地方,极少活动。二周龄后幼麂卧地不太固定,跑动较有力,三周龄时幼麂开始少量觅食,一月龄时断奶,自行觅食。至四月龄时,幼麂的尾长、肩高及后肢长几乎与成年麂相等。七月龄时雄麂开始长角,一年龄时角长约10厘米,1.5岁时角长约13厘米,达到成年麂的长度。雄麂1.5~2岁时性成熟,雌麂1.0~1.5岁时性成熟。幼麂出生体重达2.85公斤,一月龄时体重可达6.10公斤,二月龄时体重达8.45公斤,至六月龄时体重达16公斤。

繁殖

赤麂象黄麂一样,是能全年繁殖的动物,赤麂的妊娠期约7个月;与黄麂一样有产后发情现象;全年繁殖。无论动物园饲养的赤麂,还是自然界的野生赤麂的产仔月份,也充分证明赤麂是全年繁殖的动物。雌性性周期14~21天;孕期210天,雌麂在产后3~4天发情,即2年内能产3胎,每胎产1~2仔,寿命超过10年。即使赤麂在全年都有出生,但其鹿角形成和脱落的循环仍然相当严格,在赤麂种群水平上是同步的。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赤麂在南亚和东南亚的大部分地区广泛分布,其出现在许多保护区,并且能够适应栖息地变化和狩猎。然而,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种群数量似乎已严重减少。它在其部分地理范围(特别是湄公河以东)受到激烈的贸易驱动狩猎,导致密度远低于承载能力。因此,种群数量趋势存在区域差异。

在越南、老挝和中国部分地区,过去10~15年中种群数量下降幅度可能超过30%,根据目前的趋势,可以预计至少在老挝和越南的未来30年中会出现这种情况,而且可能在柬埔寨出现(反映出主要的栖息地破碎化加剧了狩猎的影响)。中国的未来趋势可能很复杂,因为某些地区(例如香港)赤麂种群数量可能正在恢复,而在其他地区,种群数量可能非常少,并且仅限于偏远或保护区,剩余的尚未被猎杀的种群数量占总数的比例相对较小。尽管赤麂种群变化幅度仍然不确定,但缅甸的趋势明显下降。总的来说,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和泰国的赤麂种群分布范围很广,可能超过该物种地理分布范围的50%,而这些国家的赤麂总种群数量仅轻微下降。

致危因素

赤麂在其分布范围内被广泛捕杀,它是南亚和东南亚最常见和最受欢迎的野生肉类之一。赤麂狩猎遍及所有地区,只因赤麂肉而有价值,而不是其作为一种高价值的药用产品而被捕猎,所以即使是在最偏远的地区,狩猎也会进行。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物种范围内财富的扩大,特别是东南亚,正在增加对野生赤麂肉和赤麂提炼的药物的需求。野生有蹄类动物面临威胁的主要驱动因素不是农村贫困,而是城市财富的增加。同样,在泰国,无论保护区状况如何,贸易驱动的狩猎行为一直是赤麂野生动物种群下降的主要原因。

在越南北部和中部的森林和距离越南边境5公里以内的老挝森林每年都设置有能够捕捉赤麂的陷阱。在远离越南边境的老挝,捕捉赤麂陷阱的数量较低,但其正在急剧增加。虽然野生赤麂肉是东南亚赤麂贸易的主要驱动力,但赤麂的角、茸等也是赤麂贸易的驱动力之一。

保护级别

2015年9月25日,赤麂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为LC(无危)。

保护措施

2017年3月15日,赤麂被列入中国《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2020年9月30日,赤麂被列入中国《关于规范禁食野生动物分类管理范围的通知》,对赤麂禁止以食用为目的的养殖活动,除适量保留种源等特殊情形外,引导养殖户停止养殖。

主要价值

中国是赤麂产品的主要消费国和生产国。从中国到与东南亚接壤的国家,有关该物种的商业活动非常活跃,涉及肉类、皮革和医药产品,但其通常不作为牲畜饲养。

赤麂在中国南方是重要的药用、革用和狩猎兽,是中国出口传统商品。赤麂肉质细嫩,味鲜美,常被视为上等野味之一。赤麂体形较大,毛色鲜艳,也是重要的展出动物。赤麂皮板质细韧而柔软,是高级的皮革原料,可用于擦拭光学仪器,可制成各种高级皮件,此外在石油工业上还可用来过滤汽油。赤麂可供药用,麂肉,有补气、暖胃、化湿、祛风的功能,主治腰腿酸痛、胃痛等症;麂茸有壮阳的功效,主治阳痿;麂骨膏有祛风除湿的功能,主治风湿痹痛。

学名变更

Groves(2003)选择将M.muntjak(s.l.)的非圣代形式从亚种分类群培养到M.vaginalis物种中,让Sundaic形式构成M.muntjak(s.s.)。2008年,IUCN红色名录选择遵循这一划分。尽管麂之间染色体数目的差异似乎构成了良好的物种边界,阻止了广泛的杂交,但更广泛的核型抽样(尤其是在M.muntjak的假定范围内(s.s.)需要将系统位置置于坚实的基础上,该系统位置为迄今为止已确定的两种核型假定单独和广泛的范围。

自2008年以来似乎没有对这种分类分裂进行重大的进一步调查,因此2014年IUCN的重新评估主要是为了维持现状而维持这种分类处理。这是根据Groves和Grubb(1990)的评估,基于相当少的标本,主要根据毛皮和鼻部特征来区分动物,注意到存在来自克拉地峡以南的两个地方的标本,它们分别是与推测的M.muntjak有不典型的标本。大多数具有明显不同的圣代和大陆分类群的分类群与“常绿”或半常绿封闭冠层森林密切相关,这使得这些物种的系统地理学相对容易理解,但M.muntjaks.s.l.通常与这些不同之处在于具有非常广泛的栖息地的使用,包括落叶开放的树冠林地层,因此这里使用的M.vaginalis可能出现在Sundas中。在2008年的审查中,许多消息来源表明赤麂通过发声被识别,即使在已知或可能出现同源物的地区也是如此。没有关于其他麂的声音特征的可用信息,以及如何通过声音区分不同的麂。因此,这样的鉴定被认为只是表明该属。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