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计划经济(planned economy)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又称指令性经济、命令经济,是由政府做出所有关于生产和分配决策,对生产、资源分配和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一种体制。1906年,列宁(Vladimir Ilyich Ulyanov, Lenin)在《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

1516年,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写成的《乌托邦》(Utopia)中描绘了一个公有制的社会模式,这是计划经济的“初始形态”。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和德国哲学家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批判,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最初思想。1917年,“十月革命”以后的“战时共产主义”集中体现了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那时对于计划经济的认识。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形成,它是以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以后到1957年,中国完成“三大改造”即工业化建设,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家计划规制资源配置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1957年以后,中国加快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到地方的步伐,来配合国民经济的“大跃进”,导致经济综合平衡被打破。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使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再度遭到破坏。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划经济渐渐显示出它的弱点,逐渐从巅峰走向衰落。1982年中国宪法中明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指导方针。1993年,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计划经济的主要特点是整个国民经济有计划发展、有统一的且有约束力的经济计划、制定的经济计划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

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计划经济具有高速发展、经济稳固、保障劳动者福利的优点,但计划经济体制无视个人利益激励,导致这种体制不可持续。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生产者积极性,使市场作用得不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基本概念

计划经济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的社会经济制度。计划经济又称指令性经济、命令经济,是由政府做出所有关于生产和分配决策,对生产、资源分配和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一种体制。计划经济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其物质前提,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其经济前提,无产阶级专政是其政治前提。

历史沿革

思想萌芽

在1516年,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莫尔(Thomas More)写成的《乌托邦》(Utopia)中第一次完整地描绘了空想社会主义的图景。他设计了一个公有制的社会模式,无论农业还是手工业,都是由“元老会议”这一社会领导机构根据估定的社会需求量组织生产,并且根据不同地区对某种产品需求量的不同,进行以盈济虚地调节,来满足各地的消费需求,这可以说是计划经济的“初始形态”。

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思想渊源

19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德国哲学家、经济学家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和德国哲学家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基于对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所导致的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批判,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最初思想。他们在强调“直接地”“社会地”“有计划地”“自觉地”进行社会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在事实上承认现代生产力的社会本性,因而也就是使生产、占有和交换的方式同生产资料的社会性相适应”。由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经济灾难与长期的阶级对立,马克思与恩格斯在深入分析研究资产阶级经济运行方式之后,在批判性继承空想社会主义合理内容的基础上,构建了“计划经济”思想。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废除资本主义社会的私有制,建立国家对经济活动的计划管理,将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生产的无政府状态和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他们的思想与论述也是构成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思想基础,而且建立计划经济体制成为社会主义运动中的重要目标。

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首次实践

1895年恩格斯去世后,国际共产主义阵营发生了分裂。一方面,马克思的遗嘱执行人伯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承继恩格斯晚年“合法议会斗争”的思想,主张对马克思的思想进行“修正”,在宪政框架内通过议会斗争和平地取得政权,再通过社会改良而非公有化实现社会公正和共同富裕。经济主张方面也基本放弃马克思“有计划的社会生产”的设想,承认私有制和商品(货币)经济的合理性。另一方面,俄共(布)领导人列宁则继续坚持暴力革命学说,主张建设无产阶级专政。经济上,他认为公有制和计划经济是消灭剥削、实现平等的终极武器,必须继续坚持。1906年,列宁(Vladimir Ilyich Ulyanov, Lenin)在《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一文中最早提出了“计划经济”的概念。列宁把“消灭商品经济”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的基本目标,并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其经济内容就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所说的“社会统一组织和有计划的调节”。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面对帝国主义的联合绞杀,出于保卫新生苏维埃政权的迫切需要,列宁提出“一切为了前线”的口号,在俄国国内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形成了军事共产主义的经济体制。苏维埃(Soviet)俄国“战时共产主义”时期是从1918年夏到1921年3月,这一时期对计划经济做出了第一次实践。1920年1月,苏维埃俄国经济委员会根据列宁的建议通过了“国民经济管理的集中化,是胜利了的无产阶级发展国家生产力和在经济生活中确保工业领导权的主要手段”的决议,列宁认为货币是“剥削者获取社会产品从而进行投机、获取利润、剥夺工人的一个权利凭证”。在以列宁为核心的领导下,“自给的”社会主义制度得到了合乎逻辑的发展,但却无法发挥作用,不得不依靠十分有限的市场活动予以辅助。国有化了的生产和分配几近瘫痪,灾难随之而来,城镇和乡村先后被废弃。“战时共产主义”作为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第一次实践以失败告终了。

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全面发展

“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它是以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模式。中央集权计划经济体制是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所确立的计划经济发展模式的核心特征。它强化了计划经济的形态,提出必须利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达到控制经济的目的。具体而言,由国家通过计划,把收集起来的农业剩余集中投向工业生产,以建构国家的工业基础、巩固社会主义政权,并采取一切手段进行资本积累,保证工业化所需的资金。

1924年1月,列宁去世后,随着斯大林领导地位的确立,列宁晚年所确立的新经济政策被以依靠国家指令性计划实现重工业优先发展的“斯大林模式”所取代。二战后,这种经济形式在战后的格局和背景下,传播到东欧的社会主义国家,“斯大林模式”成为影响广泛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此后又在一定程度上传播到了中国,社会主义阵营由此形成。

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前三年,经济方面的主要任务是稳定和恢复国民经济,从1953年开始,主要任务是开展大规模工业化建设和进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所有制改造。并在全国范围实行计划分配制度,对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的通用物资(统配物资)和重要的专用物资(部管物资)都是属于国家计划分配的。除上述两类之外的工业生产资料(地方管理物资),不由国家计划统一分配,而是一部分由地方政府安排生产和销售,大部分由企业自产自销。

反思调整

20世纪50年代中期,伴随“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后各种问题的显现,苏共二十大苏联(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新领导人赫鲁晓夫(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开始对自身发展模式做出批评和改革,中国领导人对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及其体制弊端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也开启了对“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和改革历程。改革的主要目标是改变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地方分权。

到1956年,随着三大改造的快速完成,中国经济制度发生了根本转变,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公有制经济,已居于绝对主导地位。1956年4月2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毛泽东作出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提出了以苏联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为戒鉴,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路线的任务。1956年,中国检查中央集权过多的现象,具体划分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权,规定在计划、财政、企业、事业、物资、人事等方面地方有一定的管理权。关系到国民经济带全局性、关键性的企事业由中央管理,其他企事业尽可能交给地方管理;对企事业的管理,实行中央为主地方为辅或地方为主中央为辅的双重领导的管理方法。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变为在集中统一原则下中央与地方相结合的形式。

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到1957年,中国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以国家计划规制资源配置的中央高度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这次转型的实质是对旧中国的经济体制进行改造,一是改变所有制成分及其比例,二是改变计划与市场的关系。1957年,中国加快并扩大了经济管理权限下放的速度和程度,其中包括把企业管理权、财税支配权、商业管理权、物资分配权、信贷管理权、劳动管理权、基本建设项目审批权、计划管理权下方到地方,配合国民经济的“大跃进”。1958年,当“大跃进”从准备进入实质性阶段之后,放权极大推动了“大跃进”的进展。中央在很短的时间内把经济管理权力下放给地方,使得地方权力过多且缺少制约,使经济运行出现空前混乱,由于各个地方政府注重追求当地经济扩张,结果综合平衡被打破,产品质量严重下降。

中国“大跃进”时期形成的行政分权式的计划经济,不仅没有改变“斯大林模式”的弊端,而且添加了主观主义的新缺陷,让计划部门失效,重创了经济。1961年起,中国对整个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八字方针的重点可以说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改变农村和农业生产管理体制,并在工业企业管理上加强中央的集中统一。

中国计划经济经历了调整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得以恢复,计划经济秩序重新稳定。而后1966年-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又让刚进入稳定运行的社会经济再受冲击,伴随着政治和社会的动乱,计划经济体制再度遭到破坏,长期陷入依附于政治的混乱状态。

走向没落

伴随着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济的全球化,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计划经济渐渐显示出它的弱点,逐渐从巅峰走向衰落。这是因为,一方面是经济的发展,经济关系的复杂化,生产资料还没有实行全社会所有,所以计划经济的前提条件不完备;另一方面是计划经济在经济发展的发达阶段所需要的技术条件也不具备。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明确“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的经济指导方针确立。1991年苏联解体,1993年,中国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

计划经济(政府事先对生产消费及资源配置进行计划的经济形式)

特点

有计划性发展的国民经济

计划经济的一个显著特点是整个国民经济是有计划发展的,或者说是整个社会生产的计划性。个别经济单位或个别生产部门的计划性不能说是计划经济。其实在计划经济出现以前,个别经济单位内部的计划性早已存在。例如,早在小农经济条件下,个体农户的生产就有了自己的计划性;市场经济下企业内部也是有组织性和计划性的。但这些计划性都只是生产单位内部的计划性,而不是整个国民经济的计划性,也就不是计划经济。

有约束力的统一经济计划

计划经济另一个重要特点是社会用统一的经济计划来调节社会总劳动时间在各个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比例,平衡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从而达到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这就是说计划经济具有指导国民经济发展的统一经济计划,并且这种经济计划是有约束力的,即要求各级经济领导机关和经济组织都必须执行。

为人民群众谋福利

计划经济还有一个重要特点是有计划地发展国民经济的目的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有计划地发展生产,是为了有计划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计划经济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制定统一经济计划的目的和出发点,计划经济要求一切生产计划的制定都应从人民的需要出发,以满足人民需要为目的,人民的需要决定着生产的结构和规模。

运行机制

运行条件

要实行计划经济,必须确定一整套能有效运行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方法。这要求各级计划组织的管理权限适度,能够使企业、地方、部门的积极性得到发挥,使各经济单位具有压力、动力和活力,劳动者保持高昂的劳动热情,同时又能使国民经济的主要比例关系保持协调,社会生产和社会需要保持大体平衡,重点部门、重点产品、重点项目和重点地区的发展得到保证。这就要求适当的人担任适当的职务,适当的职务和适当的资源必须用来生产适当的产品和劳务,适当的产品和劳务必须由适当的使用者决定适当使用。这说明计划结构要有足够灵活性,对情况变化能作必要的调节。并且国家对于涉及的一切都有明确的目标,在等级制的行政管理下,各等级间必须有明确的规定和有效的联系。

运行方法

计划经济运行机制可以说就是用直接决定经济活动的计划来代替市场,以克服市场的不完善之处。基础设施由国家提供,并按需要的标准来分配;收入分配的平等,是由工资和价格的集中决策来达到的;通过计划和投资管理达到经济稳定,通过资源直接分配的形式促进经济增长。

采取以中期计划作为主要计划形式,长期、中期与短期计划互相衔接的运行形式。中央计划决定经济的基本方向和方针,诸如总消费和总投资,资源的公共利用和私人利用,民用开支和军事开支以及个人消费的数量和构成,这类基本选择都是按照计划当局的判断而确定的。例如,每个工厂多少工人,每个地点多少房子,修路用多少钢等。

模式类型

中央计划经济

由中央政府或中央计划机构集中决策、规划和控制整个经济的发展,包括资源配置、生产计划、价格决定等。这种中央集中管理体现在经济活动的诸多方面:第一,产量在消费和资本形成之间的分配由中央决定;第二,资本在各部门和各企业之间的分配主要由中央主管当局决定;第三,中央为一系列主要商品规定生产指标;第四,每个生产性企业的投入和产出是被规定的;第五,原料、中间商品和资本根据行政命令而在使用部门之间定量供应。 从国家对经济活动的控制范围和程度看,国家将经济活动的各个环节完全纳入到自己的控制之下,经济的运转完全依赖于国家科层体系的协调。例如,苏联的五年计划就是典型的中央计划经济模式。

分权计划经济

分权计划经济模式下,所采取的措施是中央政府放松对某些私人市场的控制以及将一些决策权下放到省和省以下的地方机构,使其能够根据地方特点和需求进行经济规划和资源配置。

优缺点

优势

首先计划经济能够自觉地保持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的协调,从而使社会再生产能够按比例地持续地高速度发展。另外计划经济能够在一定时期内集中力量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这是因为计划经济体制下,强有力的行政中心能够有效地控制全国所有的生产资源,将有限地资源集中投入需要重点发展的领域。依靠市场进行资源调配,市场资本为利润服务,而不是国家安全和全体人民的共同利益,投入大、高风险、回报周期较长的行业将难以在短期之内得到发展。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国家,通常举全国之力投入重工业、国防建设、交通等领域,实现国家快速工业化。1964年,成昆铁路修建时,短时间内迅速集结了30万人的筑路队伍,创造了修路禁区的奇迹,成昆铁路的造价是全国总人口的半年口粮,并且没有直接的利润收益,但是却带动了整个西南地区经济发展,使得西南地区的发展提前了50年,改变了西南地区2000万人的命运,这些都是计划经济倾斜发展的优势。

其次计划经济能够合理利用人力、物力、财力和自然资源,从而避免了资本主义那种由于生产无政府状态所造成的周期性经济危机。也可以说计划经济本身是一种比较高级的经济引导模式,本质上是有计划、按比例发展社会经济的一种先进经济制度,能够有效减少经济危机发生的次数,和减轻经济危机的深度。

另外计划经济体制可以排除市场经济中资本对人的压榨,劳动者的福利保障能够得到更好的保障。实施过计划经济的国家均体现出了高福利的特征。这是因为计划经济能够自觉地正确处理社会经济利益关系。社会主义制度下人们之间的关系,是互助合作的关系。具体说来,是因为人们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即便人们也存在着经济利益上的差别。但由于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因而各种经济利益关系能够通过经济计划自觉地加以调节。

弊端

计划经济可行与有效的一个假定前提是作为计划主体的政府无所不知、全知全息。问题就在于这一假定前提与实际相差甚远。作为计划主体的政府并不全知全息,其计划越是包罗万象,与计划相关的信息知识就越是欠缺,所制定的计划就越是脱离实际。

计划经济体制无视个人利益激励会导致这种体制不可持续。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压抑了生产者积极性,使市场作用得不到发挥,在很大程度上阻碍和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计划经济体制就是审批经济,是用行政的计划手段、用行政的方式来配置资源,而不是市场配置资源,计划经济体制行政配置资源审批时间比较长,没有发挥市场的作用。

相关案例

苏联的计划经济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21年苏联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转向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使得苏联国内经济情况基本稳定,但是在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的几年里,富农开始囤粮,待价而沽,城市缺粮成为长期困扰苏俄的严峻问题,同时农村对工业品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随后,苏联逐步放弃了新经济政策,开始探索建立计划经济体制。1928年, 斯大林作出两项重大决策, 一是实行全面的计划经济体制, 取消在当时工农业产品生产和流通中通行的市场关系。二是在农业领域中实行集体化, 创造出大量的集体农庄。这一决策体现在1929年开始的五年计划中, 由此揭开了长达60年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的序幕。1932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提前9个月完成。苏联充分利用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与资本主义国家进行大规模贸易,在这期间人民群众以极高的劳动热情从事基础工业建设,一大批重点项目为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斯大林说:“这一切就使我国由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苏联由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工业国。更为重要的是,苏联形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工业产值跃居欧洲首位、世界第二位。苏联完成国家工业化,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了人民群众对苏联共产党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朝鲜经济体制改革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初,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政府在东欧国家巨变、苏联解体及严重的自然灾害冲击下,国营经济发展极其缓慢,工业原材料稀缺、能源和粮食匮乏等问题严重,使得国内经济濒于崩溃的状态。随着自发形成的市场因素逐步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朝鲜经济对市场的依赖程度加大,市场经济的发展已经逐渐超出政府的掌控。这种状况直到朝鲜政府采取成立综合市场的方式,将“黑市”合法化并进行管理才有所改善。为了走出经济困境,朝鲜政府从2002年7月1日开始,试图在企业分配领域、农业领域、流通领域、金融领域等方面进行改革。通过第一次《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7·1措施》),朝鲜对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进行改革,达到了逐步降低市场上政府直接干预所产生的影响以及扩大机关、企业、团体、合作农场等掌握其一定经营自主权的目的。

相关概念

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指社会经济资源主要由市场来进行配置的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市场竞争为运行基础的经济形态。市场经济可以让市场资源都充分利用起来,促进经济的最大化效益。是一种具备很强自主性的经济模式。计划经济相对于市场经济,是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高度集中的,实现高效率的社会经济体系。但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增长大起大落,有增长无发展,重工业生产的产品与老百姓需求脱节,供需矛盾明显。

混合制经济

混合所有制经济是指不同经济之间的融合,既包含公有资本与非公有资本之间的融合,也包括国有资本与集体资本的融合、私营资本与个体资本甚至外国资本的融合,只要不是单一的所有制就都是混合所有制经济。

发展趋势

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正在推动人类社会走向数字经济时代,厂商运用互联网、云平台、云计算、机器学习、物联网、区块链、VR/AR、边缘计算等一系列人工智能生成式(AIGC)技术手段,对产供销大数据的搜集、加工和处理已开始出现能够较为符合实际地预测产品和服务数量及品种的趋势。新科技手段在微观经济领域运用的成功,激起了人们对数字经济远景的遐想,并引发对计划经济模式的憧憬。经济学需要研究的,是信息通信技术、大数据、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等的未来融合所形成的顶级科技水准,有没有可能使数字计划经济模式成为现实。数字计划经济就是在讲市场细致的规律可能会被数字技术掌控,人们运用数字科技的计划预测,进行投资经营和准确配置资源。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o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