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市(中国河南省下辖地级市)

焦作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下辖地级市,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西部与山西省垣曲接壤;北部与山西省阳城、晋城、陵川毗邻;东部与新乡市搭界;南部与郑州市、洛阳市隔黄河相望,总面积4071.1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常住人口352.35万人,截至2021年末,焦作市下辖4个县、代管2个县级市、4个区。焦作市人民政府驻焦作市解放区人民路889号。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焦作地区的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焦作市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晋东南地区。焦作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焦作地区历史悠久,早在八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生息。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盟州(即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1910年,清政府始置修武县焦作镇;1945年9月8日,焦作解放,建立焦作市,1948年3月,改设焦作县。1956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撤销焦作矿区,设置焦作市。

焦作市交通便利,地处中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之一,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1902年,为运输煤矿,英商福公司在焦作市修建了河南省的第一条铁路——道清铁路,截至2020年末,焦作市共有7条铁路。焦作市以农业种植、煤炭工业为传统产业,以高端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作业、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子级化学品、生物技术为战略新兴产业。另外“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是焦作市最具地域特色和开发价值的独有资源,已有3000年的种植历史。2022年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2234.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34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5:40.5:53.0。

焦作市位于中原,是中国较早出现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和黄河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焦作市全境分布有新石器早、中、晚期文化遗址,同时也拥有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府城早商城址。古代女娲补天、黄帝祈天、神农尝百草、伏羲画八卦、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与历史传说均源出于焦作。也是卜商、司马懿、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是“竹林七贤”的隐居地和汉献帝刘协的谪居之地。另外焦作市是河南省工业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同时也是太极拳的发源地,历经近400年传承,太极拳已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重要文化符号。焦作市拥有众多历史文化景观,但同时也拥有山,水资源,云台山峡谷幽深,青天河水域广阔,此外还有神农山,峰林峡等综合的山水景观。

名称由来

焦作市的名称由来一说由焦家作坊简化而来。“焦”为姓氏,“作”为“作坊”,是姓焦的人家开设的作坊,生意兴隆,颇有名气,人们在交往言谈中,为方便省事,便把焦家作坊简化为“焦作”了,明隆庆六年(1572)《重修圣佛寺记》碑有“焦家作”可佐证。二说由“焦枣”谐音而来。相传古时,这里枣林丛生,明洪武年间,山西洪洞县大槐树移民到达这里,以枣为食。现在偏于采用前说。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焦作地区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八千多年前,这里就有先民生息,夏朝时为“覃怀”地。因此,也有人称焦作地区的土方言称为“覃怀方言”。这里水源充足,山川秀美,土壤肥沃,人口密集。《禹贡》分天下为九州,此属冀州。

夏朝,属冀州辖,称覃怀地。

商及西周,属畿内地。据《汉书·地理志》记载,周灭殷之后,分属雍、邗、温三国。

东周,为晋南阳地,战国时属魏、卫二国地。置阳樊、温、原、攒茅、缔、向、怀、州、盟、扈、轵、陨、宁、卷等县。公元前401年,魏文侯在山阳城(今焦作)建山阳邑校,后也称山阳精舍、山阳精庐、山阳书院,重用当时著名的大儒子夏,拜子夏为老师,在邑校讲学。

秦,实行郡县制,属三川郡,置怀、武德、波、山阳、州、温、河阳、平皋、修武、野王、轵、沁水等县。

西汉,属冀州河内郡,置县同秦。东汉,属司隶部河内郡,置怀、武德、波、山阳、州、河阳、平皋、修武、温、野王、轵、沁水等县。汉朝政府在这里设立山阳县。因此,焦作又有“山阳城”的别名,汉代著名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有“唐人都河东,殷人都河内,周人都河南。”的描述,其中的“河”指的都是黄河,他笔下所描绘的三“河”文化中的“河内”指的便是太行山以南,黄河以北包括今天的整个焦作在内沿太行山一带的豫北地区。

魏晋之际,在古山阳(今河南修武县)之地的嵇公竹林里,聚集着一群文士,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谈玄清议,吟咏唱和,以其鲜明的人生态度和独特的处世方式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晋,分属司州河内郡及汲郡、荥阳郡,置野王、州、怀、轵、平皋、河阳、沁水、山阳、温、修武、卷、阳武等县。

南北朝,分属司州河内郡、荥阳郡,置温、野王、轵、河阳、怀、山阳、平皋、阳武县。

隋朝至清朝时期

隋属河内郡、汲郡、荥阳郡。

唐分属河北道怀州河内郡、河阳三城使盟州(即孟州)、河南道河南府河南郡、郑州荥阳郡。

五代归怀州、孟州。

宋分属河北西路怀州河内郡、京西北路济源郡(治孟州)。

金分属河南南路怀州、孟州。

元分属燕南河北道怀庆路、孟州。元朝末年,天下大乱,争战频发,县治混乱。

朱元璋统一中原后,明朝政府便在焦作这个河内地区重新设立怀庆府来进行管辖,它的府址就是今天焦作市辖区下的县级市沁阳市。它当时的管辖范围远远超过今天焦作市,涵盖了元代焦作、济源的全部和新乡的大部分地区。明属怀庆府(治河内,今沁阳),隶属河南行省(后改河南布政使司)。

清属河南省怀庆府,置河内县、济源县、修武县、武陟县、温县、孟县、原武县、阳武县。

19世纪末,英商福公司带着工业革命的成果进入焦作开始经营周边的煤矿。1902年,福公司在矿界交涉未果的情况下,根据《河南矿务章程》第五条在修武县老牛河(下白作)(今焦作市新华街)购地20亩,立足焦作,建成哲美森厂,开工兴建一、二、三号矿井。

道清铁路于1902年动工修筑,1903年10月道清线建成,1906年开始运营,1907年全线通车。这是河南省境内的第一条铁路,是福公司为配合煤炭外运而筹划修筑的一条运输线路。

1910年,清政府始置修武县焦作镇。

中华民国时期

1912年,废县存府,河内县改为怀庆府。

1913年,废府存县,怀庆府改称沁阳县,原怀庆府各县属河南省豫北道。

1914年,改河北道。9月,在北京政府授权下招募了新的资本,以中州、豫泰、明德三家公司为基础,成立了官商合办的中原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原公司)。

1920年前后,焦作煤矿行业已有工人2.02万人,其中中原公司1.12万人,福公司9000人。

1927年12月,中共河南省委称焦作镇为焦作市。

1932年之后,焦作地区诸县属河南省第四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领导。1932年,洗煤工序出现,中原公司在李河矿的东厂设了一个洗煤池,同时在上厂设一个洗煤池,两处洗煤池每日洗煤合计50余吨。

1945年9月8日,焦作解放,建立焦作市,隶属太行区第八专署,11月改为第四专署,辖焦作及温县、修武、武陟、博爱等县。

1948年,焦作第二次解放,建立焦作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0月,焦作县改为焦作矿区;1952年11月,平原省建制撤销,焦作矿区和济源、沁阳等县划归河南省新乡专署。

1956年7月9日,国务院批准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关于将焦作矿区改为省辖市的报告》决定:撤销焦作矿区,设置焦作市,由河南省直接领导。

1974年1月,焦作市隶属河南省和新乡专署双重领导。

1982年3月,省委、省政府决定,焦作市为省辖市。

1983年9月,修武县、博爱县由新乡专署划归焦作市。

1986年1月,济源县、沁阳县、温县、孟县、武陟县划归焦作市。

1988年8月,撤销济源县,设立济源市(1997年1月隶属省辖)。

1989年9月,撤销沁阳县,设立沁阳市。

1996年5月,撤销孟县,设立孟州市。

2010年3月,设焦作新区(2014年3月,更名为焦作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

地理

位置境域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黄河北岸,介于北纬34°48′~35°30′,东经112°02′~113°38′之间。西部与山西省垣曲接壤;北部与山西省阳城、晋城、陵川毗邻;东部与新乡市辉县、获嘉、原阳搭界;南部与郑州市荥阳、巩县,洛阳市孟津、新安隔黄河相望。东西长102千米,南北宽77千米,总面积4071.1平方千米。

气候

焦作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照充足,春旱多风,夏热多雨,秋高气爽,冬寒少雪,四季分明。焦作市多年平均气温15.6℃,气温日变化幅度较大。3~6月增温明显,9~12月降温急剧,秋温稍低于春温,7~8月和1~2月气温变化平稳。降水量年内分配相差悬殊,多集中于7、8、9三个月。年度差别较大,丰枯年降水量相差3-4倍。多年平均降水量600-700毫米。一般情况下山区高于平原,山的迎风面多于背风面。由于太行山的屏障作用和海拔高差悬殊,致气候干燥,热量、光能等资源比较充足,自然灾害频繁。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981.5小时,年总辐射112.7千卡/平方厘米。

地质

本区地质构造位于秦岭东西向构造带北缘,太行复背斜隆起南段,西接中条山突起,晋东南山字型构造前弧横贯东西,广泛发育着燕山运动以来所形成的各种构造形迹,主要为高角度正断层。根据构造特点与形成联系,分为东西向(纬向)构造体系、新华夏系、晋东南山字型构造等。燕山运动的主要表现为地壳隆起,后期伴有断裂活动;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断裂,伴随有地壳下降活动。

焦作地区地层有寒武系、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第三系、第四系等。新生界第四系广泛分布于平原地区,主要为黄褐色及黄色粉沙土、砂质粘土、粗细砂及砂砾石层;新生界第三系由钙质结核层及泥灰岩组成,主要分布于平原区深部;古生界二叠系零星出露于济源至修武一线的山间盆地内,以灰质页岩夹煤层、砂质页岩、长石英砂岩等为主;古生界石炭系主要出露在太行山区前沿的南山坡,为一套海陆交替相沉积地层,薄层灰岩、砂岩、砂质泥岩、泥岩、煤层互层;古生界奥陶系广泛分布于山区;元古界震旦系以喷发岩为主的岩浆岩,为紫红色,中间夹有薄层板岩;中、上统为碎屑岩和泥岩,呈条带状分布,出露厚度约70米;太古界前震旦系以变质岩为主,与上覆地层呈不整合接触。现今的焦作市地层在河南地层区划中为华北地层区山西分区和华北平原分区接合部。根据《区域环境地质调查总则》中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标准进行评判,焦作市及周围地区活动性断裂构造比较发育,地壳属于不稳定区,地质环境脆弱。

地形地貌

焦作市地形变化大,地貌复杂。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由北向南渐低。从北部山区到南部平原呈阶梯式变化,层次分明。总的地势是北高南低,自然平均坡度为2‰。最高处海拔1955米,为王屋山斗顶峰;最低处海拔90米。平均海拔500米左右,地面高差达1800多米。焦作地区的地貌主要有山地、丘陵和平原。焦作地区的山地为中山(1000米以上)和低山(500米-1000米),分布于修武北部,经焦作博爱、沁阳至济源西部,是太行山系的组成部分。丘陵区分布在山区外侧,是山区与平原的过渡地带,海拔高度介于150-米250米之间,坡度10°-20°之间,总面积约300平方千米。该区大部分耕地凸凹不平,呈梯田状,沿倾向有河谷切割,有众多的黄土冲沟,高低起伏,没有明显的山丘,亦可称岗地。平原区分布于南部地区,一部分为太行山洪积冲击扇,另一部分为黄河、沁河滩地,冲积厚度200米-800米不等,地势平坦,地下水丰富,土地肥沃,灌溉方便,海拔90米-150米,是焦作粮、棉、油、菜的主要产区。

水文水利

水文

焦作市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晋东南地区,水量比较丰富,较大的河流有20多条,分别汇入黄河和海河。属于黄河水系的有沁河、丹河、蟒河、逢石河、济河、大峪河等;属于海河水系的有峪河、大沙河等。境内两河流域面积分别为3536平方千米和3526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在10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道5条,除黄河、沁河两条大型河道外,还有丹河、大沙河、新蟒河三条中型河道,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千米以上的小型河道有18条。境内最大的河流为黄河,从洛阳吉利入境流经境内孟州、温县、武陟3县(市),长98千米,流域面积1934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775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沁河、漭河2条。

水利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有5座中型水库(群英水库、青天河水库、白墙水库、顺涧水库等)和21座小型水库,水库总库容1.43亿立方米;万亩以上灌区18处,设计灌溉面积达183万亩;河道堤防总长度1025千米,其中达标堤防长度664千米;中小型水闸192座;城乡供水工程1504处,初步形成了拦、蓄、引、提、灌、排等较为完善的水利工程体系。焦作市有引沁渠、广利渠两大人工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从焦作市穿城而过。

群英水库动工于1968年,建成于1971年,位于大河坡村北500米的窄山口处,坝高100余米,为世界目前第一高砌石拱坝。最大库容2000万立方米,最大水深70米。青天河水库大坝高76米、长159米,坝型为浆砌块石溢流重力坝,始建于1966年,竣工于1983年,因位于青天河村南而得名。

土壤

焦作市的土壤类型主要有两合土、砂壤土、淤土、潮壤土、立黄土等13种。两合土广泛分布于武陟、温县、孟县、济源、修武、沁阳等县,该土质地中壤,砂粘适中,易耕期长,水、肥、气、热比较协调,养分转化快,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但后劲较差。砂壤土分布于武陟、温县、孟县、济源、修武、沁阳等县的沿河两岸,土壤质地松散,团粒结构差,适宜作林牧地。淤土主要分布于温县、孟县、武陟等县的黄、沁河滩区,可分为底砂淤土、腰沙淤土、腰壤淤土等,土质地粘重,通透性差,养分转化较慢,适耕期短,保肥保水能力强,有利于作物的中后期生长。另外焦作市的耕地土壤类型主要为潮土,其次为褐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耕地平均质量等级达到3左右,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0.5克/千克,耕层平均厚度在20厘米左右,近年来均呈略微提升趋势。

自然资源

矿物资源

焦作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品种多、储量大、质量优。根据普查结果,已探明的矿产资源有40余种,占河南省已发现矿种的25%,其中探明储量包括煤炭、石灰石、铝矾土、耐火粘土、硫铁矿等20多种。

其中煤田东起修武,西至博爱,南接武陟,东西长达65千米,南北宽至20千米,保有储量32.4亿吨,为单一的优质无烟煤(发热量:5500-6700大卡/千克,含硫量:0.5-0.8%,挥发分:8-9%,灰分:22-27%),是化工和钢铁工业的理想原料。

耐火粘土主要分布于修武至沁阳一线的太行山南侧,埋藏浅,易开采,耐火度达1650-1770℃,是生产陶瓷、耐火材料的优质原料,已探明储量4686.9万吨,占河南省保有储量的9.5%。

铁矿主要分布于焦作和沁阳,保有储量2726万吨,工业储量740.6万吨,以磁铁矿为主,含铁量32%。

硫铁矿保有储量3475.5万吨,占河南省储量的41%,品位一般在16-20%左右,洗选性能良好,主要位于冯封矿区,矿体长3000米,宽300-600米。

石灰石分布广、储量大,工业储量33亿吨,远景储量100亿吨,厚度稳定在30米以上,含氧化钙52~54%,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区,面积500平方千米,是生产纯碱、乙炔、水泥等产品的优质原料。

此外,焦作还有铜、铁、石英、大理石、铝、锌、磷、锑等其他矿产资源。

土地资源

焦作市耕地多集中在南部平原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水利条件比较好,为粮食主产区。焦作市土地面积269461公顷,占焦作市土地总面积的67.35%。耕地面积为192739公顷,占焦作市土地总面积的48.17%,占农用地面积的71.53%,耕地集中分布在中南部平原地区。园地面积为9603公顷,占焦作市土地总面积的2.40%,主要分布在孟州市、武陟县、修武县。林地面积为49495公顷,占焦作市土地总面积的12.37%,主要分布在修武县、沁阳市、博爱县和孟州市。牧草地面积为583公顷,占焦作市土地总面积的0.15%,主要分布在博爱县和温县。其他农用地面积为17041公顷,占焦作市土地总面积的4.26%。

水资源

焦作市的水资源总量7.83亿立方米,其中地下水总量5.48亿立方米,地表水总量4.18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223立方米,亩均占有量271立方米,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1/10和1/5。境内有河南省第二大地下水漏斗区——青峰岭和郇封岭漏斗区,面积为1050平方千米,中心埋深29.5米。中常年降水量为584毫米,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北部山区偏大,南部平原偏少;7-9月份降水量占全年的70-80%,冬季降水量仅占7%,丰枯年降水量相差3-4倍。2003年焦作市被国家水利部列为“全国节水灌溉示范市”,2019年荣获“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称号。

生物资源

焦作市动植物资源比较丰富。焦作市属华北植物落叶植被区,有栓皮栎、槲树、核桃楸、白皮松、青檀、油松、山皂角、黄荆、鹅耳栎等。焦作市坐拥华北地区最大的竹林(1.8万亩),有“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焦作市有猕猴、虎、豹、狍、狐、香獐、青羊等动物。

生物多样性

截至2021年末,焦作市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440种、115变种及变型,隶属于159科685属,占河南省植物总数的50%。有木本植物143科875种,草本植物69科469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南方红豆杉,国家二级保护的植物有连香树、野大豆,省重保护的植物有山白树、天麻、胡桃揪、华榛、青檀、猬实、太行花、太行菊、白皮松、大果榉、太行榆、独根草。  

截至2021年末,焦作市有各种野生动物约853种,其中兽类约34种、鸟类约277种、两栖动物约8种、爬行动物约19种、软体动物约30种、昆虫资源约485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0多种。其中有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游隼、金钱豹、黑鹳、东方白鹳等,国家二级野生保护动物红隼、雕鸮、红腹锦鸡等,国家“三有”野生保护动物斑鸠、丘鹬等。

自然保护区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省级和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

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东西全长60千米,南北宽10余千米,是河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重要资源库。是华北地区面积最大的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主要保护对象为野生猕猴种群及其生存环境。该保护区西起济源,向东经沁阳、博爱、中站、修武,止于新乡辉县,保护区总面积56695公顷,其中焦作段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三分之一。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焦作)自然保护区现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36种、鸟类140多种、两栖爬行动物和爬行动物27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华北豹。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黄河中下游段。其中,焦作段7504公顷,位于孟州境内。焦作市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地秋季水鸟资源调查数据显示,在河南黄河湿地国家级(孟州)自然保护区及沿黄3个省级湿地公园监测到水鸟63种、1.5万余只。2022年10月中旬之后,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焦作段共发现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黑鹳、大鸨,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白尾鹞等。这里累计监测到鸟类30余种,其中黑鹳种群数量100余只,白琵鹭种群数量70余只。

行政区划

截至2021年末,焦作市下辖4个市辖县(修武县、博爱县、武陟县、温县)、代管2个县级市(沁阳市、孟州市)、4个市辖区(解放区、中站区、马村区、山阳区)和1个城乡一体化示范区(示范区核心区)。共有17个乡、35个镇、56个办事处。焦作市人民政府驻焦作市解放区人民路889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总量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常住人口352.3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26.74万人,乡村常住人口125.6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35%。全年人口出生率为7.65‰;人口死亡率为7.42‰;自然增长率为0.23‰。2020年末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8.71%,15-59岁人口占总人口的62.41%,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8.88%,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13.28%。男女比例为101.7:100。

民族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焦作市共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满族,壮族、朝鲜族、布依族、侗族、土家族、哈尼族等43个民族,即有汉族和42个少数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焦作市常住人口的98.01%;少数民族人口70053人,占焦作市总人口的1.99%。各少数民族之间人口数量相差较大。回族人口最多,达到66920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比重为95.5%,主要分布在沁阳市、博爱县、武陟县。人口超过百人的少数民族还有满族、蒙古族、土家族、苗族、壮族、彝族、布依族7个民族。满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山阳区、解放区、示范区。蒙古族人口主要分布在山阳区、解放区。居住人口最少的少数民族有鄂温克族、保安族、赫哲族,这些民族在焦作市均仅有1人。

方言

由于历史移民和语言接触的原因,使得焦作兼具晋语与中原官话的特点,晋语特点保留得较多。焦作方言被划归为晋语区邯新片获济小片。焦作方言保留了“圪”前缀,表示细小、短暂、轻微的意思,广泛用于有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拟声词的构词,这一特点明显区别于河南其他地区。“圪”也有作中缀。“卜”也是焦作方言中常见的前缀,表轻微、短暂的意思。焦作方言中有特色的前缀还有“骨”,它虚化后的语法意义也是表小称。焦作方言中词的重叠式也较为丰富,名词重叠后的表义特征是小称或专指,描述性增强。焦作方言中除了常用的程度副词如很、可、挺、怪、特别、非常之外,还有一些独具特色的程度副词,如:老、歇、将,这些词在河南其他地区很少出现。除此之外,还有频繁使用的语气副词“情”,也非常有特色。

宗教信仰

2019年,焦作市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五大宗教,批准开放的宗教场所228处,其中佛教场所44处,道教场所15处,伊斯兰教清真寺80坊,天主教堂7处,基督教堂82处。宗教教职人员461人,其中佛教101人,道教72人,伊斯兰教75人,天主教10人,基督教203人。有市级宗教团体7个,县级宗教团体13个。

经济

综述

焦作市的产业主要以农业、制造业、服务业为主,以农业种植、煤炭工业为传统产业,以高端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为主导产业,以能源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制作业、旅游业为优势产业,以新能源电池材料、电子级化学品、生物技术为战略新兴产业。同时,焦作市正在打造高端装备、绿色食品、新材料3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汽车及零部件、现代化工等5个五百亿级产业集群,智能装备、生物医药等6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2022年焦作市地区生产总值2234.78亿元,位于河南省第十三位,焦作市经济虽在发展,但是距离河南省其他的一些城市还有一定差距。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3434元。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45.36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905.0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1184.38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6.5:40.5:53.0。人均可支配收入31474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88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88元。

第一产业

焦作市的第一产业主要以农业(种植业)和牧业为主,主要发展粮食产业、怀药产业、畜禽产业、蔬菜产业、花生产业、山区林果业的优势特色产业,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主要经济作物有花生、棉花、大豆、怀药等。2021年,焦作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69.82亿元,其中农业163.70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60.67%,牧业69.68亿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25.82%。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纳入名录系统的家庭农场10016家,农民合作社注册登记数达6200家,其中国家示范社23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114家,其中国家级7家,省级47家。

焦作市粮食产业和蔬菜产业是焦作市农业的支柱产业。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有高标准农田面积232.3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84.8%,居河南省前列。焦作市粮食种植面积421.5万亩,总产209.21万吨,其中小麦种子繁育面积100.2万亩,占河南省的1/4,修武县王屯乡东黄村高产攻关田经过实打实收亩产达981.1公斤,再创中国小麦高产第一。2022年,焦作市蔬菜累计产量129.12万吨。截至2022年末,焦作绿色食品有52个,有机农产品有5个,地理标志产品3个,三品一标品牌效应逐步显现。省级知名农业品牌达27个,历届“农洽会”“农交会”获奖产品达40余个。培育出“麦香”“斯美特”“栗子园”“名仁”4个中国驰名商标,涌现了菡香大米、孝敬蔬菜、铁棍山药、云台冰菊、博爱清化姜等名特优新农产品。

焦作市除了粮食产业,在种植业中怀药产业是焦作市的特色产业。“四大怀药”(山药、牛膝、地黄、菊花)是焦作市最具地域特色和开发价值的独有资源,已有3000年的种植历史。2020年2月,焦作市怀药产业被认定为第三批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2年,四大怀药种植面积16.33万亩,怀药种植加工年产值超60亿元。怀药加工产品主要有中药饮片、中成药、菊花茶、山药粉、怀药饮品、保健品、休闲食品等。截至2021年末,焦作市有四大怀药规范化标准化种植基地10余个,“三品一标”认证的怀药产品18个,怀药加工企业50余家,规模以上20家。

焦作市畜牧业发展良好,主要养殖猪、牛、羊等禽类。有蒙牛、明仁等产业集群11个。2022年,焦作市生猪存栏56.09万头、能繁母猪存栏6.05万头、家禽存栏3458.07万羽、奶牛存栏1.68万头、肉牛存栏5.09万头、肉羊存栏36.53万只。畜禽屠宰企业14家,年屠宰量2812.45万头(只),其中牛屠宰量4.24万头,位居河南省第1位。

第二产业

焦作市的第二产业主要以制造业为主,以煤炭产业为传统产业,以高端装备、绿色食品为支柱产业,以汽车及零部件、新材料、现代化工、铝工业、轻工纺织、能源工业为优势产业,以新型显示及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智能装备、5G为新兴产业。

煤炭产业是焦作市的能源传统产业,焦作以矿起家、因煤而兴,但焦作是中国首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煤炭资源枯竭,焦作市推动煤炭产业向新型能源产业转型。截至2020年底,焦作市累计淘汰落后煤电机组14台28万千瓦,焦作市60万千瓦及以上煤电机组占比达到78%,煤电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部煤电机组实现超低排放,平均供电煤耗降至300克/千瓦时以下。累计完成清洁取暖改造6300万平方米,焦作市平原地区基本实现散煤“清零”。风电、光伏等新能源项目实现突破式发展,新增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50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8%。煤炭消费总量持续下降,煤炭消费占比降至68.7%,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升至7.4%。

绿色食品产业是焦作市的支柱产业。焦作市依托“四大怀药”原产地优势,积极培育养生食品、休闲食品、功能饮料、调味品等高成长性产业链,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全产业链发展,提高绿色食品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倾力打造“休闲健康食品之都”。“蒙牛”“伊赛”“蜜雪冰城”“博农”“燕京”等品牌入驻焦作,正在打造中国乳都、中国牛肉基地、中国新式饮品供应链基地。焦作已涌现出大咖国际、蒙牛乳业焦作公司、明仁、怀山堂等一批知名食品工业企业。焦作目前拥有规模以上食品工业企业84家,其中大咖国际2022年1月至8月实现营业收入68.5亿元,是“蜜雪冰城”品牌最大的原料供应商;蒙牛乳业(焦作)有限公司2022年1月至8月实现营业收入37亿元,是蒙牛乳业集团在全国最大的全资子公司,也是系列最全的生产性子公司。

新材料产业是焦作市的优势产业之一。新材料是推动焦作市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被称为“服务产业的产业”。焦作市聚焦超硬材料、钛锆铝镁材料、新型化工材料、新型建筑材料、纳米陶瓷材料等五大领域,重点培育以锂电池为首的新材料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依托优势企业加快开发电子级氢氟酸、钛合金、石墨烯、膜材料等新型材料。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有新材料全球排名第一的产品6个,中国排名前五的产品10个,生产PVP、钛白粉、导电炭黑、六氟磷酸锂等综合实力较强的八家企业。

第三产业

焦作市的第三产业以物流、金融、电子商务、信息服务、商务服务为生产性服务业,以康养、商贸服务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基础性服务业为生活性服务业。

焦作市物流行业发展快速。焦作市有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博爱人家锦华商贸物流园、豫北中运物流园等物流中心。截至2020年末,焦作市拥有各类物流企业1721家,载货汽车84107辆,营运货车总吨位达120万吨,居河南省第一位。焦作市有国家A级物流企业数量11家,其中AAAAA级和AAA级分别达到3家和5家。

焦作市电子商务产业也是焦作市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之一。主要发展跨境电商、电商平台、移动电商、电商直播。2020年全市商务系统指导开展电商直播活动1446场次,建成直播基地6个,建成直播间144个,实现销售额2250.1万元。2021年焦作市获批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试点城市,2022年在焦作市设立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

焦作市文化旅游业发展快速。焦作市有独特的旅游和体育资源,依托太极文化、山水文化、名人文化、怀药文化、红色文化等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在融合中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焦作·国际首创高塔实景演出、“印象·太极”、小型情景剧等新型文旅产品。2022年,焦作市共接待省内外游客108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82.8亿元。星级酒店18个,旅行社93家。

2022年,焦作市银行业金融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放贷款143亿元;为133个重点项目发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36.82亿元、居河南省首位;制造业贷款占各项贷款比重20.58%、居河南省第二位。

经济功能区

焦作市拥有1个国家级高新区、1个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1个省级高新区、6个省级经开区(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焦作经济技术开发区、焦作马村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孟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沁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武陟经济技术开发区、温县经济技术开发区、博爱经济技术开发区、修武经济技术开发区)、2个省级出口基地、1个省级服务外包园区和1个B型保税物流中心(河南德众保税物流中心)。

焦作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焦作高新区位于焦作中心城区南部,是焦作市辖功能区,成立于1999年,和2013年经河南省委、省政府批准设立的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套合发展,总面积201平方千米。焦作示范区、高新区陆续被批准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四星级产业示范基地、国家“双创”特色载体。已经形成了以蒙牛、明仁为龙头的食品制造业,以科瑞森、厦工、瑞庆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业两大主导产业,正在积极培育以卓立、天宝、华晶为龙头的新材料、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矿山机械、汽车零部件等领域汇聚了一批技术领先的行业标杆企业。食品加工、装备制造、新材料三大主导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89%。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焦作市共有各级各类学校2242所(包含职业技术培训机构,不含技工学校,下同),教育人口91.34万人。教育人口占地区常住人口的25.92%。2021年9月7日,被教育部认定为第二批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单位。焦作市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含教学点)700所,中等职业学校22所,国家级职业教育改革品牌示范学校2所,省级职业教育品牌示范学校2所,省级特色学校4所,“双高”项目建设学校2所,基础教普通高校6所,成人高等学校1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含教学点)700所,普通初中186所,普通高中32所,特殊教育学校8所,其中培智学校1所,幼儿园853所。焦作市学前三年毛入园率95%。

2022年焦作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5.71万人,在校生15.29万人,毕业生4.53万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0.20万人,在校生0.33万人,毕业生0.13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1.27万人,在校生3.31万人,毕业生0.91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数据不包含技工学校)。普通高中招生2.40万人,在校生7.13万人,毕业生2.43万人。初中学校招生4.47万人,在校生12.94万人,毕业生3.93万人。普通小学招生4.54万人,在校生28.08万人,毕业生4.52万人。

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理工大学位于河南省焦作市,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焦作路矿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和河南省建立最早的高等学校。有南校区(焦作市世纪路2001号)、北校区(焦作市解放中路142号)、西校区(焦作市建设西路55号)三个校区。设有23个教学学院、诚正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创新创业学院;8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经、法、文、教、艺、医九大学科门类。荣获教育部“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称号,入选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试点高校”、河南省“本科高校智慧教学示范校”立项建设单位。

黄河交通学院

黄河交通学院位于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是教育部批准的河南省唯一一所以培养交通运输人才为特色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建于1995年。学校设有汽车工程学院、交通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学院(系、部),形成了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现开设32个本科专业,有河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

卫生健康

2020年11月,焦作市入选国家医疗保障局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付费试点城市名单。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设有医疗卫生机构2764家。医院114家,其中综合医院77家、中医医院13家、专科医院22家、护理院2家;基层医疗机构2597家,其中社区卫生中心(站)99家、卫生院72家、村卫生室1997家、门诊部20家、诊所(卫生所、医务室)409家;专业公共卫生机构51家,其中疾控中心12家、妇幼保健机构11家、采供血机构2家、卫生监督所(中心)12家、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14家;其它卫生机构2家。拥有医疗卫生总床数28767张,卫生技术人员27387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0857人,注册护士11621人,药师(士)1120人,技师(士)1906人。

科技事业

截至2020年末,焦作市登记在册的科研机构共4家,分别为焦作市农林科学院、焦作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温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孟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6个,其中国家级3个。拥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2家,河南省重点实验室9家,河南省国际联合实验室9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89家、备案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614家。拥有河南省创新龙头企业6家,河南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家。河南省院士工作站总数达2个。2022年共取得河南省科学技术奖30项。完成技术合同登记额31.96亿元。有资质认定检验检测机构133家,法定计量技术机构7家。2022年末共有天气雷达观测站点1(移动式)个,卫星接收站7个,地震台站7个(市级1个、县级6个)。2022年焦作市争取上级各类科技项目资金5027万元,新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49项,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国智清创雄安机器人研究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开展对接活动70余次。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通过院校地科技合作综合服务平台发布西安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河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3000余项。截至2023年8月,焦作市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

文化事业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公有制艺术表演团体5个,文化馆12个(其中共有一级馆3个、二级馆1个、三级馆3个),公共图书馆9个,博物馆11个,纪念馆2个,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明录13个。有线电视实际用户14.03万户。广播综合人口覆盖100%,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100%。年末共有综合档案馆10个,已开放各类档案35.99万卷(件)。

体育事业

截至2020年末,焦作市拥有18个体育场馆、9129个体育场地、全民健身活动中心及健身工程公园4151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2.26平方米/人,位居河南省第二位。2022年共举办各类赛事活动37场,其中承办省级以上比赛4次,运动员共参加省级以上比赛23次,获全国冠军12个,获省级冠军94个、亚军77个、季军95个。焦作市前后举办了十五届中国焦作国际太极拳大赛,连续七次被国家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荣誉称号。2023年,体育社会组织与市体育局合作举办赛事活动,举办164项规模大、有影响力的全民健身赛事,着力打造“世界太极城”“全国篮球城”“全民运动模范城”“中原水上运动城”“体育旅游示范城”。

焦作市太极体育中心

焦作太极体育中心是国内唯一太极拳文化主题的大型体育场馆群,位于焦作市山阳路与丰收路交叉口东南角。太极体育中心建设内容包括太极体育场、太极体育馆、太极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太极广场等室外工程,投资13亿元、占地1156亩的惠民工程,是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城市标志性建筑。景区为全开放式,全天免费开放。景区内各场馆为免费低收费开放。

环保事业

2022年,焦作市国考河流监测断面中,水质符合I-III类标准比例40%,水质为劣V类的比例为0。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60.8%,PM10平均浓度为85微克/立方米,PM2.5平均浓度为49微克/立方米。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自然保护地17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风景名胜区4个(国家级3个,省级1个);省级湿地公园3个;地质公园2个(国家级1个,省级1个);森林公园6个(国家级1个,省级5个)。森林蓄积量60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到35.2%,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心城区绿化覆盖率为42%。焦作市共有20座集中式污水处理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90万吨,污水处理集中处理率97.4%,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社会保障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累计投入1134.5亿元民生资金,连续3年荣获省重点民生实事突出单位称号。年末焦作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74.71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45.97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38.82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61.04万人,其中参保在职职工37.27万人,参保退休人员23.77万人。全年共救助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对象13万人次,发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金5055万元。全年共救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68万人次,发放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16621万元。全年共救助特困人员7.1万人次,发放特困救助供养金6097万元,全年共临时救助困难群众4885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731万元,人均救助1496元。中心城区建成“15分钟医疗服务圈”。焦作市共有医养中心47家、128家养老机构、181个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城市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社区全覆盖、农村幸福院千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被评为全国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综合考评验收优秀地区。

邮电业务

2022年,焦作市邮电业务总量62.43亿元,比上年增长8.4%。其中,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5.61亿元,下降6.7%;电信业务总量36.82亿元,增长22.2%。快递业务总量2.76亿件,下降7.0%;快递业务收入15.82亿元,下降8.4%。2022年末,焦作市本地4G和5G移动电话用户362.5万户,其中4G用户227.6万户,5G用户134.9万户;年末计算机互联网用户155.9万户,增加14.2万户。

交通

综述

焦作市交通便利,地处中国南北交汇点,东西结合部,是中原经济区核心区城市之一。截至2020年末,焦作市综合交通线网总里程达到8263千米,基本形成了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干线公路为支撑、农村公路为脉络,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境内有京广、焦柳、焦太、焦新、侯月等7条铁路线,有月山、焦作北、待王等货运编组站,焦作站、修武站等客运站,有发往北京、上海、西安、济南、太原、昆明、重庆、银川、郑州、洛阳、新乡、南阳、安阳等省内外多趟列车,铁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

公路

截至2021年末,焦作市公路总里程达到8037千米。其中干线公路1038千米,二级及以上公路占比76.3%;农村公路6773千米,三级及以上公路占比28.0%,居河南省第二位;路网密度25.5千米/百平方千米,处于河南省前列。高速公路通车里程240千米,形成“两横三纵”路网布局,路网密度5.9千米/百平方千米,高于河南省4.3千米/百平方千米的平均水平。焦作境内的焦晋、新焦济、焦桐、郑云等高速公路,与京珠、连霍、大广、二广等国家干线高速公路相通,所有县城20分钟能上高速。实现了“县县通高速、乡乡通二级、村村通硬化路”。

铁路

截至2020年末,焦作市共有7条铁路(京广、焦柳、焦太、焦新、侯月铁路等),营业里程211.6千米,其中高速铁路(含城际)83.6千米,在建的铁路线路有焦济洛平高铁焦作段、新焦铁路等。有月山、待王两个较大的货运编组站,郑太高铁在焦作境内设有焦作站和焦作西站,另外还有武陟站、修武西站、月山站、沁阳站、修武站等火车站。焦柳铁路,简称焦柳线,是中国境内一条连接焦作市与柳州市的国家Ⅰ级客货共线铁路;线路呈南北走向,串联中国华北、华中和华南地区,为中国三横五纵干线铁路网的一纵,1987年12月31日,原焦枝铁路与枝柳铁路合并成焦柳铁路。焦柳铁路北起焦作站、南至柳州站,全长1655千米,共有179座客货车站,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焦郑城际铁路的通车使焦作至郑州只需34分钟,太原至焦作城际铁路已开工建设,太焦线建成后,焦作至晋城仅需20分钟,到太原只需1.5小时。焦作站是中型铁路旅客车站,为一站两场高铁普速混合型客运中间站,共设置8个客运站台(其中,普速与城际各4个站台)、11个股道(其中,新月场5股道、城际场6股道)。截至2023年4月,焦作站日均开行列车58对,日均发送旅客1.5万余人。

航空

焦作距国家规划的郑州国际航空港(新郑国际机场)仅123千米,空运条件便利。同时焦作市正在谋划研究孟州、修武(云台山)、山阳、解放、沁阳等通用机场的建设。

航运

焦作市没有港口,水运主要以大内河水运为主,但规模较小。有规划的黄河航道、大沙河航道开发利用前期研究工作,按照Ⅳ级航道、通航500吨级船舶标准,研究黄河孟州段航道、武陟胜利渠首至郑州邙山段航道、温县环城水系与黄河通航项目;按照Ⅵ级航道、通航100吨级船舶标准,研究大沙河焦作市至修武段航道。

公共交通

截至2020年,焦作市区内有汽车客运总站、旅游汽车站等多个长途汽车站,班线客车1172辆,有发往市内沁阳、孟州、温县等县(市)和部分乡镇的线路,也有发往省内其他地市线路和发往北京、温州、西安、太原、济南、晋城、阜阳、菏泽等省外线路。焦作市区内共有44条公交线路,公交车839辆,其中绿色环保公交车621辆,并有直达云台山的公交线路,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率达到100%,公交站点300米覆盖率达到80%以上,设置公交专用道40千米以上。已实现公交“一卡通”,与省内10个地市和国内41个城市公交IC卡互联互通,并有手机公交APP,乘坐公交可使用支付宝支付,方便快捷。市区有出租车1400多辆。

人文

综述

焦作市位于中原,是中国较早出现人类活动的中心地区和黄河文化发源地之一,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焦作市全境分布有新石器早、中、晚期文化遗址,有距今1万至2万年前的博爱县寨豁乡汉高城村旧石器晚期文化遗址,有2处距今8000多年新石器早期的裴李岗文化遗址,有30多处距今5000多年新石器中期的仰韶文化遗址,有近40处距今4000年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同时也拥有被评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府城早商城址。古代女娲补天、黄帝祈天、神农尝百草、伏羲画八卦、大禹治水等神话故事与历史传说均源出于焦作。也是卜商、司马懿、韩愈、李商隐、许衡、朱载堉等历史文化名人的故里,是“竹林七贤”的隐居地和汉献帝刘协的谪居之地。另外还是太极拳的发源地,有独特的饮食文化和民俗文化。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文物遗迹301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03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602处。

府城早商遗址

府城早商遗址位于焦作市中站区朱村乡府城村西北部的台地上,是一处集二里头文化、商代二里岗期、白家庄期及西周多个时期的古城址。该遗址改写了焦作的城建史和文明史,填补了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空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文化和社会价值。1999年,府城遗址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年代久远,府城遗址遗址东城墙已毁坏殆尽,北城墙东段墙体破坏严重,仅存少部分墙体,且随时有倒塌的危险,城墙上生长的乔木、灌木根系对墙体构成严重破坏。

青龙宫

青龙宫原名青龙祠,又名龙王庙,始建于明永乐年间,位于县城西北1千米龙源办事处万花庄中部。清嘉庆十八年(公元1813年)奉旨改建为青龙宫,赐御匾“惠普中州”。青龙宫源于一个动人的传说:据清道光《武陟县志》记载,青龙神在明永乐年间假身为贫少年,受雇于万花庄高家,夜间现身浇灌田亩,高家以女妻之。青龙归隐云台山青龙峡,高女亦逝,托梦与亲人,凡遭遇旱灾,前去求雨,有求必应。高家为龙王奶奶建冢,官府为龙王建龙王庙,香火旺盛。1995年5月9日,青龙宫被武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0年9月25日被河南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后来又被公布为第七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的青龙宫在文物管理所负责人的带领下,资料整理、文物修复等各项工作日臻完善,成为知名的人文景观。

邘国故城

邘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沁阳市西万镇邘邰村东南。2013年3月5日,国务院公布其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城北依太行屏障,南瞰沁河冲击平原,东滨龙门石河,西北接邘邰村。城始筑于商代,为“盂”方国。纣王帝辛封鄂侯于此,称鄂侯国。帝辛十八年,西伯代邘,鄂侯南迁,周武王封次子邘叔于此立邘国,春秋至汉历有增筑,之后废弃。邘国故城分东西两城,东城东西长820米,南北宽580米,地表现存北城墙及东城墙一段,残高2-7米不等,宽17-22米。北城墙外仍存有宽40米的城壕。城内现为耕地,地下文化层及遗迹未经扰动,保存较好。因未经钻探,文化遗迹布局不详。西城位于东城西北,原有四城门,南门额为“古邘城”,大致呈抹角方形,城外有城壕。

非物质文化遗产

焦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非常丰富,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拥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项(太极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位列河南省第一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87项(位列河南省第二位)、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77项。

太极拳

太极拳发源于温县陈家沟,是集技击、强体、健身、益智和修性为一体的独特运动方式,其中蕴藏着东方哲学的深刻内涵。据《陈氏族谱》记载,明洪武年间,山西泽州人陈卜合家迁至位于黄河北岸清风岭上的常阳村,是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一清一浑的两股河水形成天然太极图。因河水冲击,村内有多条大沟,随着陈姓繁衍,改名为陈家沟,为保卫桑梓不受匪盗危害,陈氏第九世陈王廷依据祖传拳术,创编了一套既能实战又能强身健体的新拳种,因理根太极,取名太极拳。太极拳将阴阳、动静、正反、有无、形神等对立统一的内容融入武术之中,以符合人体运动规律的演练形式强体健身,体现了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活力。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成为中国传统武术类非遗项目中唯一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为了传承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焦作市1895个行政村和社区都有专职太极拳指导员,习练太极拳人数130多万。

董永传说

董永传说讲述的是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不断与各地的民众生活相结合。由于民众情感的渗透和口碑的附会,产生了富有地方特色的传说,留下相沿而成的风俗及与董永身世有关的文物、碑碣、村落、地名等遗迹。河南省武陟县有与董永相关的遗迹,地方志中也多有记载,每年农历二月初三和十一月初十均举行盛大的祭拜孝子的庙会活动。董永传说蕴含的历史、文学资料对研究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特别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都有一定的价值。

中药炮制技术(四大怀药种植与炮制)

河南省焦作地区种植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已有近三千年的历史,因河南省焦作市古属怀庆府管辖,所以怀山药、怀地黄、怀菊花、怀牛膝统称“四大怀药”。四大怀药的种植,包括育种、选地、整土、育苗、施肥、虫害防治等都有严格的要求,药材的加工也有严格的传统工艺标准,怀地黄的九蒸九晒,怀山药的反复浸泡和熏蒸、晾晒和搓制等工艺,使得药材具有了优越的品质。明清时期,怀药商人崛起,大大促进了怀药加工的规范化和怀药文化品牌的形成,使四大怀药成为河南首屈一指的地道药材。六味地黄丸中,怀地黄和怀山药的比例占到48%,而由怀药产生的文化习俗也广泛地影响着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近年来,由于一些农户片面追求怀药产量,随意引进外地种子种苗,使四大怀药原有的品质失真。真正的传统种植和加工技艺受到严重冲击,有待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挖掘、保护和传承。

苏家作龙凤灯舞

苏家作龙凤灯形成于清道光年间,由苏家作艺人黑旦所创。旧时苏家作人务农耕作之余,业余文化生活相对比较丰富,每年春节和苏家作村火神庙会期间(农历二月十九日),苏家作人为庆贺一年的劳动成果,期盼来年获得更好的收成,都要把如龙、凤、麒麟、老虎、孔雀、荷、鱼等象征富贵吉祥的动植物形象制成花灯,除在各家门口悬挂外,还根据一些民间传说故事,把这些花灯组织起来,各扮角色,进行耍类跳舞活动,龙灯舞和凤灯舞就是其中的代表。苏家作龙凤灯舞入选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饮食

焦作特色美食,许多餐饮文化专家更愿意将其称为“怀府美食”,以彰显焦作饮食文化的渊源。焦作地区深处三河文明腹地,其深受山西、河北等地饮食文化影响。但通过长期发展,焦作地区的饮食文化又有了自己的鲜明特点。魏晋时期,“竹林七贤”长居于焦作南太行,形成了影响千年的“养生文化”。明清时期,焦作南太行一带商贸频繁,一批又一批的怀商将怀货带出焦作地区的同时,又将京津地区、江南地区的特色美食带回来加以改良,然后造就了“怀府美食”的独特口味。“怀府美食”多蒸、煮、烩、炖,少煎、炒、烤,口味清淡、自然,适宜养生。

月季油酥

月季油酥是焦作市的特色面制品,以油酥面、后腿精肉,经传统工艺煎、烤而成,其成品色泽金黄,层次分明,外酥肉嫩,十分可口。

香煎怀药饼

香煎怀药饼主要以焦作地区的怀山药为主料,以糯米粉、白芝麻、豆少馅等为辅料,用传统工艺制作而成,吃起来软糯香甜,老少皆宜,是旅行外出的佳品。

博爱土信面

土信面是焦作市博爱县的特色美食。用料需要用到土信,是一种生长在竹林里的菌类,博爱人将其采摘与大肉一起烹制,融于面食。

孟州混浆凉粉

混浆凉粉,其实是绿豆凉粉的一种,但不同于一般的绿豆凉粉。混浆凉粉看起来有些发黄,不像一般的凉粉那么洁白晶莹,触感也不如一般的凉粉那么柔软有弹性。混浆凉粉因其制作工艺特殊且已有百年历史,是中国河南省孟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地方特产

“四大怀药”

怀菊花,河南省焦作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属于药用菊,性凉,花、叶、茎皆可入药。2003年8月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怀菊花”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

怀地黄是焦作市武陟县、温县的特产。油性大,柔软、皮细、内为黑褐色并有光泽,味微甜,尤其是断面呈菊花心状。1914年,温县地黄曾在巴拿马运河通船万国博览会上展出。温县种植地黄历史久远泡制技艺独特,经验丰富,为地理标志商标。

怀牛膝,河南省焦作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003年08月0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怀牛膝”实施原产地域产品保护。怀牛膝,苋科,系多年生草本植物。又称山苋菜、对节菜、积名牛茎。

怀山药在焦作地区(古称怀庆府)种植历史已有3000多年,2003年8月,焦作怀山药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有两个类型的野生山药,分别是神农山山药和云台山山药。

马宣寨大米

马宣寨大米,河南省焦作市武陟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马宣寨大米米粒色泽洁白,透明有润泽,无发霉变质,饭软而不粘,凉饭不返生,米饭有清香味。2010年3月2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马宣寨大米”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清化姜

清化姜,河南省博爱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清化姜个头小于常见姜,但块大,丝细,色黄、而且味道鲜,香辣宜口、百煮不烂、抗逆力强、含水量少。2011年8月1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清化姜”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民俗

祭灶节

农历腊月二十三,是河南焦作等地的“祭灶节”。祭灶时,祭灶人跪在灶爷像前,怀抱公鸡,焚烧香表后,屋内香烟缭绕,男主人斟酒叩头,嘴里念念有词,念完后,祭灶人高喊一声“领”,然后天执酒浇鸡头。祭灶仪式结束后,人们开始食用灶糖和火烧等祭灶食品。在焦作地区,典型的祭灶食品要首推灶糖,是一种又粘嘴又粘牙的麦芽糖。传说灶爷是玉帝派往人间监督善恶之神,它有上通下达,联络天上人间感情,传递仙境与凡间信息的职责。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在当地,人们把祭灶节看作仅次于中秋的团圆节,凡在外地工作、经商、上学的人,都争取在腊月二十三之前赶回家里,吃到家里做的祭灶火烧,便会得到灶神的保护,来年家人就能平安无事。

青龙宫二月二庙会及祈雨习俗

青龙宫二月二庙会历史悠久。二月初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也是庙中神主青龙的生日。焦作地区的老百姓为使一年四季风调雨顺,到龙王庙祭祀,形成了青龙宫庙会。二月二庙会规模大,以青龙宫为中心,村内各条大街,村外空地,每年都超过十万人次。会期长,正会五天。祭祀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青龙宫二月二成为武陟第一、怀庆府著名的大庙会。二月二庙会和祈雨旧规在2009年同时被河南省政府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炒面节

农历六月初一过后,是六月初六,在焦作地区有的人家干脆把六月初六的活动揉到六月初一来进行。六月初六,民间称“炒面节”“望夏节”“闺女节”等,往往是相隔十里(5千米)八里(4千米),风俗就不大一样。但基本形式就是吃、玩、走亲戚。而且这些节日都与出嫁的姑娘有关。农村的各家各户,在六月初一至初六其间,都要把出嫁的姑娘接回家,款待后再送回婆家。俗语有:“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勾,叫了大姑叫小姑。”

焦作丧俗

焦作一带民间老人丧后,有“服三”“服七”“三七”“五七”“百日”“一周年祭”“三周年祭”等祭礼。一周年办小祭,三周年办大祭,此后可停办。“一周年祭”“三周年祭”,子女上坟祭扫,亲戚多送供席,以示怀念之情。

艺术

二股弦

二股弦又名二夹弦,起源于焦作市武陟县大司马村。二股弦戏通常演出贴近生活的社会故事,唱民众耳熟能详的调门,讲惩恶扬善的伦理道德,说地地道道的怀府方言。其特有的原汁原味的方言小调、浓郁厚重的地方风情,使它在焦作一带深受欢迎。2007年,二股弦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怀梆

怀梆是河南省焦作地区古老稀有的传统地方戏曲剧种,因其发源于明朝怀庆府一带,称怀梆,也叫怀调,亦称“怀庆梆子”“老怀梆”。怀梆始于明末,清朝成形,清至民国时期成熟,有300多年历史。它属于梆子腔体系的稀有剧种,长期流行于民间,剧目、唱腔、念白、音乐等方面都带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怀梆是当地特有的地方剧种,它的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在演唱、表演等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唱腔慷慨激昂,表演粗犷奔放,生、旦、净、末、丑行当齐全,擅演朝代蟒靠架子戏。上演的剧目多为双生、双旦、双花脸。怀梆有300多本传统戏,曾演过近百部现代时装剧。2006年5月20日,怀梆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火龙舞

“火龙舞”又叫“五色火龙舞”,流传在河南省孟州市龙台村。村西北有座据说兴建于商代的五龙庙,庙内雕塑红、蓝、绿、黄、白五色巨龙,庙周边有五道丘陵,绵延起伏,活像五条翩翩起舞的巨龙向庙内奔突。当地民间传说,隋炀帝年间,天下大旱,民不聊生,唯独五龙庙周边依然鸟语花香,万物茂盛,庙内祥云缭绕,紫气升腾。隋炀帝怕“五龙神威”压了他的“龙威”,便下令用铁链将庙内的五色巨龙紧锁在“锁龙柱”上。从此,五龙庙周边旱灾频频,百姓们穷苦不堪。龙台村民为烧毁锁龙柱,特意制作了五条“喷火龙”,在农历“二月二”(龙抬头)那天,在锁龙柱旁举办舞龙祈雨盛会。届时,五条火龙同时喷火,将锁龙柱一举烧毁后,天降喜雨,百姓们重新过上美好生活。从此节庆期间表演“五色火龙舞”成为当地风尚习俗。火龙舞有五龙花、五龙柱、大盘龙、龙钻身、跑龙圈、摆龙阵等多种表演套路和五龙汇、镇五方、拜龙王、摆火阵、跳龙门、巨龙飞等造型。

吹歌

吹歌,又名“响器班”,是一种以吹管乐器为主的器乐演奏形式,主要流传于焦作地区。乐器多以唢呐为主。唢呐分为5种,最高音唢呐叫小海笛,杆长约6寸;高音唢呐叫材笛,杆长约1尺;中音唢呐叫罗戏笛,杆长约1.1尺;次中音唢呐叫二混头,杆长1.2尺;低音唢呐叫大闷笛,杆长1.3-1.5尺。配以管、笛、笙、萧、板胡等伴奏乐器以及鼓、锣、钗等打击乐器。演奏形式生动活泼,音乐格调清新刚健,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逢年过节、婚丧嫁娶或喜庆丰收都要请吹歌班子助兴。传统曲牌分“大套曲”、“小套曲”、“杂牌曲”三大类,“大套曲”中,如《刘备过江》就包括12个乐章;“小套曲”又名《唐帝三载曲》,包括“将军令”、“小队伍”、“阴阳风”等曲牌;“杂牌曲”热烈、火爆、质朴、粗扩,包括“霸王鞭”、“撵狼”、“卖蟹”、“棒锤”等多种曲牌约30多套。

古村落

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有国家级传统村落11家,省级传统村落26家。

孟州市槐树乡源沟村

源沟村历史悠久,2023年3月,源沟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拥有二十多座清代传统古建筑,包括秦战、陈献荣等宅院,村委会院落以及驴磨坊、关帝庙等。有一条双柿树街,为古中原通往秦(陕西)、晋(山西)故道关隘,已有1000多年历史,另外街中有一棵树龄700余年的国槐。

孟州市城伯镇西武章村

西武章村的文化厚重,是韩愈的故里。给人的第一眼印象就是古老、厚重、神秘。有着百年历史的传统建筑的最大特色是:土坯建造的房子和百年不损的院墙与石块筑起的地堑。该村建筑布局为三合院、四合院,主街巷为南北方向,建筑工艺独特,精雕细刻,格式严谨。全村原貌完整,风格一致,既集中连片,又造型优美,历史、考古、文化、旅游等价值很高。

博爱县许良镇于庄村

于庄村位于博爱县许良镇丹河岸边,处于丹河峡谷第三个渡口,所以又称“三渡湾”。这里山水交融、竹林茂密,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美丽古村落。该村拥有丰富的山水资源、竹文化资源、圆石风貌建筑等资源优势,丹河水磨坊、打麦场、生产队等原生态传统农耕印记犹存,素有“太行山居博物馆”之称。

地区象征

焦作市的市树是国槐,在2015年4月23日召开的焦作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国槐正式被确定为焦作“市树”。焦作市有悠久的国槐栽培历史,在登记的古树名木中,国槐有378株,占45.7%,其中树龄最长的达到1800年。

焦作市的市花是月季。1984年9月26日,焦作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月季花为我市市花的决议》。

风景名胜

综述

焦作虽地处中原,拥有众多历史文化景观,但同时也拥有山,水资源,云台山峡谷幽深,青天河水域广阔,此外还有神农山,峰林峡等综合的山水景观。截至2022年末,焦作市共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42家,其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9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8家。

重要景点

云台山景区

云台山景区位于焦作市修武县境内,以独具特色的“北方岩溶地貌”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同时又是河南省唯一一个集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八个国家级于一体的风景名胜区。景区面积190平方千米,含泉瀑峡、潭瀑峡、红石峡、子房湖、万善寺、百家岩、仙苑、圣顶、叠彩洞、青龙峡、峰林峡等十一大景点,还有亚洲落差最大的瀑布云台瀑布。云台山不仅拥有秀美的山水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也很丰富。魏晋时期,史称“竹林七贤”的嵇康、刘伶、向秀、山涛等七位文人雅士曾隐居百家岩竹林长达二十余年。留下了“孙登啸台”、“王烈泉”、“刘伶醒酒台”、“嵇康淬剑池”等遗迹,被后人尊称为“山水旅游的鼻祖”,百家岩也成了中国山水园林文化从宫廷走向民间的发祥地。

青天河景区

青天河景区位于焦作市西北20千米处的博爱县境内,景区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水利风景区、国家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青少年科学考察探险基地、河南省最具魅力十佳风景区、河南省十大旅游热点景区,素有“北方三峡”之美誉。景区面积106平方千米,由天井关、大泉湖、三姑泉、观音峡、佛耳峡、靳家岭、月山寺七大游览区、308个景点组成。有产生于7000万年前至今唯一身上有文字记载的世界罕见天然大佛,距今1500年的北魏摩崖石刻、北魏官道等。

神农山景区

神农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沁阳市紫陵镇赵寨村,与晋城市山河镇狄河村交界,神农山风景名胜区面积90平方千米,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基金组织A级优先保护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级猕猴自然保护区、中国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儒道佛文化名山、中国城市第一媒体旅游联盟举办“首届中国旅游品牌景区”总评榜当选“2011年中国最具实力景区”。传说,炎帝神农氏在这里辨五谷、尝百草、设坛祭天,故而得名神农山。景区西北23千米的太行山麓,共有八大景区136个景点。主峰紫金顶海拔1028米,矗立中天,气势雄浑,三大天门较泰山早154年。这里曾是炎帝神农辨百谷,尝百草,登坛祭天的圣地。也是道教创始人老子筑炉炼丹、成道仙升之所。

圆融寺景区

圆融无碍禅寺则是国内唯一一处以佛教最高境界“圆融”思想命名的佛教寺院,坐落在当阳峪古瓷窑旁的吕涧山上,属焦作修武县管辖。圆融无碍禅寺是韩国圆融宗的祖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被佛学界誉为“民间东传佛教第一僧”的西晋僧人佛图澄国师所创建的893座寺庙之一,距今已有1650多年的历史,比建于北魏孝文帝的洛阳龙门石窟还要早160多年,是河南省境内仅晚于白马寺的第二座古老佛寺。圆融寺到北齐时,少林寺创始人跋陀弟子,被御封的稠禅国师奉诏盛建。历经十余载建成,青砖金瓦,殿宇重重,僧众达千人,古时被称之为“大河之北佛教丛林之首”。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