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的影像(2015年黎涛执导的历史纪录片)

《燃烧的影像》是中国电影资料馆(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于2015年09月18日推出的一部历史纪录片,该片由黎涛执导。

该片全景式展现1931年至1945年中华民族经历的抗日战争艰苦岁月,全片没有任何现在时态的搬演和采访,所有画面均来自历史现场。

剧情简介

《燃烧的影像》的每一分、每一秒中的24帧都是真实记录,影片中有为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洗刷民族耻辱的英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的全体中华儿女,深明大义的父老乡亲,视死如归的前线将士……其中既有惊心动魄的大型会战,也有鲜为人知的白刃厮杀;既有令人不忍目睹的屠城血证,也有令人振奋的胜利纪念。

幕后制作

2015年元旦刚过,《燃烧的影像》主创团队进入了紧张的前期筹备阶段,经过技术人员多日专业的特殊处理,经过数字化的影片一批批成为可用的基本素材。

从2014年开始,出品方对馆藏的500余部抗日战争时期纪录电影,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和整理考据,最终从284部影片中精选了133000余帧画面,编导制作完成了时长95分钟的纪录电影《燃烧的影像》。影片所有画面均来自历史现场,没有任何现在时态的搬演和采访,其中很多影像均为独家曝光。由于这些老纪录片胶片已经历经70余载,画面损伤严重,为了保证观众看到较为清晰的画面,出品方还对其中180000帧素材进行了修复。这是中国电影资料馆首次将馆藏资料制作成纪录片面向社会公映。

在影片策划制作过程中,文案工作组和导演团队坚持“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为确保影片文案解说的真实详尽,主创团队专门聘请中国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军事史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专家作为顾问。

影像中出现的事件、人物、军队番号,甚至军服、武器、徽章都经过了考证。原始素材多数是无声片,不少连片头都没有,仅仅看影像难以理清头绪。摄制组购置了大量抗战文献,发现同样的历史资料,数据就常常不统一,对于细节的说法也各不相同。为此,导演组专门请来了军事科学院、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等权威机构的专家给予专业指导。一部分抗战史专家发现,以本片的素材影像作为原始史料,也修正了以往一些史料的错漏之处。

主创团队

幕后花絮

• 导演表示前期整理素材就花了八年的时间。

• 从事修复工作的团队大多是80后、90后年轻人,十余人连续几个月都没休过假,连续熬夜也病倒了三个人。一个做后期剪辑的小伙刚结婚两个月,为了赶片子基本上都没怎么回家。

• 时间紧迫,仅看完所有素材也需要几个月时间。整个团队一直在加班,转数、修复、撰写文案、考据、剪辑、后期在同时进行;大量惨烈的画面也给年轻人的心理带来不适感,有些人甚至做过噩梦,但是为了让影片赶在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日上映,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做心理调适,大家感受到这份影像遗产的厚重,每个人都在努力克服,彼此鼓励;导演组后半程吃住几乎都在机房里。

发行信息

2015年9月1日,历史文献纪录电影《燃烧的影像》在北京举行首场点映。同月12日,在南京举行展映。

2015年9月14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历史文献纪录影片《燃烧的影像》在湖北洪山礼堂举行了湖北首映式。

2015年9月14日,全景式反映中国14年抗战历史文献纪录影片《燃烧的影像》在武汉首映。

2015年9月18日,首部以真实影像全景式记录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历史的纪录电影《燃烧的影像》首映礼在中国电影资料馆艺术影院举行。

2015年9月18日,纪录电影《燃烧的影像》在全国陆续上映。

《燃烧的影像》首日票房4.61万元,累计票房15.1万元。

作品评价

《燃烧的影像》具有很高的史学价值和爱国主义教育意义,体现了全民族共同抗战的伟大精神。

《燃烧的影像》为祖国,为中国梦、为青年人、老年人、为全世界人民说了一句真话,感谢影像、文献证明了历史。

真实的影像具有无可替代的魅力,70多年以后再次目睹这些尘封的影像时,依然能够为中国民族面对外敌入侵时表现出来的不屈的民族精神所振奋和感染。

《燃烧的影像》一部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座谈会讲话精神,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文化导向的作品。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