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款-讲款

讲款的“款”在侗语中的含义即法律条文,指的是侗族的民族法典。由于侗族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便把法律条款用诗歌的形式在口头上保存下来,这样就把法律带进了文学领域。

词义

讲款简介

侗族是一个精于诗歌艺术的民族,枯燥无味的法律条文一到侗族人民口中,竟变成了形象生动、优美动听的文学作品。古时,“款”是侗族对外御敌,对内保持团结、维持社会安定和道德风尚的神圣法典。侗族“古款”中有关“款的根由”款词,曾有一些模糊残缺的记载,大意是:在远古的时候,舅王(母系社会的领袖)和汉王(父系社会的领袖)互相争斗,以箭对射,死人无数;他们在岩穴断事,三年不成,最后杀牛合款,立了十三款坪,订了“六面阴、六面阳”的款约(即侗族根本大款《六阴六阳》),社会才得以安宁下来。

“侗款”有悠久的历史,在侗族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从前,侗族地区的社会基层组织,就叫做“款”,各款每年要举行盛大的“讲款”仪式,宣讲款约。在侗族的日常活动如“月也”(即集体到别寨访问做客),“讲款”也总是被放在首位的,先“讲款”,后开展别的文娱活动。现在,“侗款”的作用虽然已经消失了,但在侗族的一些社交活动中,仍然保留了在举行宴会开展文娱活动之前,先要“讲款”的遗风,而讲款也成为侗族宣传我国法制、村规民约的极好形式

历史渊源

侗款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也是侗族社会特有的产物。大约在原始氏族社会晚期,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生产资料的争取和占有也进一步扩大,社会上纷争事件日益增多,人们群体(氏族)之间的矛盾也日益频繁。这时,侗族社会内部产生了一种带有军事联盟性质的、以地域为纽带的民间社会组织形式。这些民间组织邀集各村寨头人族众“彼此想结,歃血誓约”,“缓急为援,名曰门款”,以处理氏族和村寨内外的重大事务,侗语称为“款”(Kuant)、“合款”(abs Kuant)或“团款”(Donc Kuant)。“侗款”有两层基本含义:一是指侗族社会特有的政治制度、社会组织形式。款组织有一系列法律性质的款规、款约、又有约法款,是侗族的习惯法。二是指以款约为核心所形成的各种形式的款词。有歌颂英雄人物的款词,有再现侗族社会历史变迁的款词,还有关于祖先崇拜、道德规范、政治、军事、生产生活、文学艺术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款词。侗族地区的这种以地域为纽带的村与村、寨与寨的联盟组织,在整个侗族地区影响巨大,它对于侗族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对于侗族共同体的民族精神、心理素质、思维方式等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它是实现侗族地区生产、生活管理的履行社会组织职能的政治、军事、经济上的一种保证,是侗族地区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侗族地区之所以能实现千百年来和平、安宁、稳定的和谐社会,就是因为有了款组织和款词的存在。因此,款组织和款约是典型的侗族地区的和谐之宝。

款约是侗族地区治理村寨的法律条文。它从保护本民族利益的原则出发,通过“立法”——盟款的手段制订了族众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行为规范,用以维护本民族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它从族规族法到社会治安、民事、行事诉讼、生产管理等在内的各个方面,都规定有具体的条款,构成了一整套侗族古老的法律系统。其内容计有“六面阴六面阳”、“六面簿六面厚”、“六面上六面下”共十二条款,十八规章。即死刑、重罚、轻罚或批评教育。侗族历史上没有本民族的文字,所有这些款约全靠口耳相传一代一代传下来。讲“法约款”时必须人人参加,由款首朗诵,众人肃穆倾听,每朗诵完一段,众人还必须应和“是呀”,表示拥护赞同条文。对违反款约之人,进行处罚。款词由于对侗族社会有安定治乱,惩恶扬善的作用,因而有强大的生命力。

款文化是侗族精神文化的核心,它是诗性、神性的理性的混合起来的独具特色的文化。这种诗性、神性的理性的混合,庄严的裁判和戏剧化的表演糅杂,由神灵的权威、乡间智者与大众共同完成的古罗马广场式的原始司法仪式,使人人都能在亲身体验中明辨是非黑白,受到震撼和教育。因而有学者将侗族称为“没有国王的王国”、“桃花园一样的和谐社会”。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