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北站(福建省厦门市境内铁路车站)

厦门北站(Xiamenbei Railway Station)是中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的一座主要铁路客运站,隶属于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国家高速铁路网沿海通道的关键节点,该站不仅是铁路运输的重要枢纽,还整合了城市道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以及商业服务功能,形成了一个综合性的大型交通枢纽。

原厦门北站位于湖里区高崎,始建于1958年8月,最初名为高崎站,后于1982年5月更名为厦门北站。新厦门北站的建设工程始于2007年9月,并于2010年4月26日正式启用,同时原站恢复为高崎站。2017年,厦门北站进行了扩建,新建的客专场于同年9月30日开工,而北进站口则在12月31日启用。2023年9月28日,BRT新厦门北站正式启用,BRT新厦门北站与厦门北站之间实现了高效的无缝换乘系统,确保了乘客在下车后能够直接步行进入厦门北站。

厦门北站的总建筑面积为10.9万平方米,拥有6座站台和12条旅客列车到发线。站房设计采用了巨型空间桁架支撑的网架结构体系,其屋盖设计既轻盈又充满张力。站房的外观灵感源自闽南地区的传统民居“燕尾脊”屋顶,体现了地域文化与现代建筑的和谐融合。站内设施完备,包括商务座、军人、重点旅客候车区、哺乳室以及普通候车区,满足各类旅客需求。商业区为旅客提供购物和休闲选择。车站注重无障碍通行,为重点旅客和中转换乘旅客提供专用通道,彰显了以旅客为中心的服务宗旨。

历史沿革

1956年,高崎站开工建设,为鹰厦铁路上的一座车站。

1958年8月,高崎站建成并投入使用。

1982年5月,高崎站由四等站升为三等站,并更名为“厦门北站”;8月30日,厦门北站扩建东渡港区配套工程交付使用。

1984年,厦门北站改造扩建工程动工。

1985年5月20日,厦门北站东渡港区专线正式通车使用,并于厦门北站南端铺设一条通往厦门高崎国际机场的卸油线。

1987年,厦门北站由三等站升为二等站。

2005年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新建福州至厦门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中在厦门市集美区后溪镇境内设置厦门西站。

2007年9月28日,厦门北站开工建设,当时名称为“厦门(新)站”,后更名“厦门西站”。

2010年4月10日,车站被正式命名为“厦门北站”,位于鹰厦铁路上的原厦门北站更名为高崎站(2012年更名为厦门高崎站)。4月26日,厦门北站与福厦铁路同步投入运营,当时仅投用部分已完工站房。10月,全部站房竣工并投入使用。

2014年3月1日,厦门北站因厦门站进行封闭改造而开始承担原厦门站的全部始发终到动车组列车作业。

2015年2月4日,改造后的厦门站南站房恢复运营,厦门北站结束承担原厦门站的全部始发终到动车组列车作业。

2017年9月30日,位于厦门北站西北侧的新建厦门北站客专场随设计时速350千米的福厦高速铁路同步开工建设。12月31日,厦门北站北进站口启用;同日,接驳厦门北站的厦门地铁1号线正式运营。

2019年7月10日,厦门北站开始办理普速列车始发、终到业务。12月30日,厦门北站开始推行电子客票,旅客无需取票,刷身份证即可乘车。

2021年8月,新建厦门北站客专场站房工程开工建设。

2022年2月,新建厦门北站项目已进入站台层部分施工,3月将全面进入主体施工阶段。

因厦门市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自2021年9月25日0:00起,厦门北站北进站口临时封闭。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厦门北站站房由中南建筑设计院设计,站房外形新颖、流畅,加以轻盈、富有张力的钢结构,体现了闽南民居“燕尾脊”的意象。整体形象代表厦门的精神与面貌,充满时代特征,彰显地域特色。厦门北站的站房与站前广场综合交通枢纽作为一个整体进行一体化设计,是一座集铁路、城市道路、长途汽车、轨道交通换乘、商业服务功能于一体的大型交通枢纽。

截至2010年4月,厦门北站总建筑面积11.36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66.78米,站房高架候车厅跨度132米、长度220米,主站房面积3.6万平方米,包括约2万平方米的主候车室、约1500平方米的团体候车室、约1500平方米的无障碍及母婴候车室。站房采用无站台柱雨棚。

设计参数

截至2010年4月,厦门北站总建筑面积16.24万平方米,建筑总高度66.78米;其中站房建筑面积10.9万平方米,主站房面积3.6万平方米,包括约2万平方米的高架候车厅、约1500平方米的团体候车室、约1500平方米的无障碍及母婴候车室;站房高架候车厅跨度132米、长度220米;站台长度450米,采用无站台柱雨棚,站台雨棚建筑面积5.34万平方米。

整体布局

厦门北站的站房布局采用“上进下出”的格局,分成出站层、站台层、高架层三个层面,与机场楼上出发层、楼下到达层的进出模式类似。出发的旅客通过高架车道直接抵达二楼的出发层,即高架层候车大厅。

厦门北站采用“上进下出”的格局,分成出站层(到达层)、站台层、高架层(出发层)三个层面。出发的旅客可驾车通过高架车道或步行通过自动扶梯由地面抵达二楼的出发层,即高架层候车室。到达的旅客可通过地道由站台抵达地下一层的出站层出站。

站台线路

截至2010年4月,厦门北站站场规模6台12线,其中到发线10条,正线2条,侧式站台2个,岛式站台4个,站台面10个,自南向北排列。厦门北站途经线路有福厦铁路、厦深铁路。

运营情况

自助购票

厦门北站自助售票取票设备位于厦门北站南售票处大厅内,截至2017年12月,共拥有20台自动售票机和12台自助取票机。持新版卡式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的旅客,可在厦门北站的19、20号自助设备上刷卡购票、取票。

便民设施

厦门北站公安制证窗口位于南售票处大厅1号窗,可办理乘坐旅客列车临时身份证明。

厦门北站在北出站口与地铁厦门北站1号入口之间增设到达旅客换乘地铁专用通道,乘坐动车到达厦门北站的旅客可经此通道免于重复安检程序直接乘坐地铁。

2019年12月30日,厦门北站开始推行电子客票,旅客无需取票,刷证即可乘车。

客运流量

2011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109.54万人次。

2012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179.64万人次。

2013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289.28万人次。

2014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1461.87万人次。其中铁路暑运期间,厦门北站在62天内迎送旅客637万人次,日均10.3万人次。

2015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1519.09万人次。

2016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1523.44万人次。

2017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1583.53万人次。

2018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1761.96万人次。

2019年,厦门北站全年发送旅客1808.78万人次。

交通换乘

地铁

厦门北站地下设有地铁站厦门北站,车站位于厦门北站负一层到达厅中央及到达层北出口旁。截至2017年12月,厦门北站途经的地铁线路有厦门地铁1号线,共设有6个出入口。

公交线路

•快速公交

厦门北站南广场西侧设有快速公交BRT车站。截至2018年6月,厦门北站快速公交车站开通快速公交线路2条,普通公交线路1条。

•普通公交

厦门北站南广场东侧设有公交场站。截至2019年12月,厦门北站公交场站开通公交线路18条。

建设规划

厦门北站将在既有车站北侧新建客专场。该客专场是福厦高速铁路上的一座客运车站,为并行既有站新建车场。

厦门北站新建客专场采用高架站房模式,与既有站等高设置,并通过连廊相互连通。新建客专场占地面积约10公顷,总建筑面积约13.92万平方米,其中主站房面积为4.93万平方米,站房附属设施、新旧站房连接大厅及站台雨棚等建筑面积约8.99万平方米。新建客专场站场规模为7台15线,其中基本站台1座,岛式站台6座。另外厦门北站还将新建综合交通配套设施工程,包含出租车、网约车、快速公交、普通公交及地铁等城市换乘通廊等,面积约7.33万平方米。

厦门北站北侧将新建站场规模为7台15线的客专场,该客专场与既有厦门北站等高设置。新建客专场与既有站场采用等高高架候车室,并与既有站采用连廊连通。厦门北站客专场于2017年9月30日与福厦高速铁路同步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同步建成投用。

厦门北站地下将建设厦门地铁4号线车站,位于厦门北站北侧。该地铁车站于2017年7月15日开工建设,计划于2020年与厦门地铁4号线同步开通投用,届时厦门北站将成为厦门地铁1号线与厦门地铁4号线的换乘站。

所获荣誉

厦门北站站房工程于2015年5月获得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协会杰出结构工程奖,于2016年3月获得第十三届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另外厦门北站还先后获得第七届中国建筑学会优秀建筑结构设计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中国钢结构金奖”、2011-2012年度铁路优质工程奖二等奖等荣誉。

价值意义

厦门北站是中国国家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沿海快速铁路的一个重要客运站,福厦铁路、厦深铁路、龙厦铁路在此交会,使其成为东南沿海最大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厦门北站还建有长途客运站、地铁、城市快速公交、公交车站及出租车停车场、社会车辆停车场、主要人流集疏广场等配套设施,并连接周边的沈海高速公路、厦安高速公路、厦沙高速公路、厦蓉高速公路,324国道等建成真正的“零距离换乘”综合性交通枢纽。“现代便捷”是厦门北站投用以来旅客给予的评价。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