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都市圈(主城为西安中心城市)

西安都市圈,是以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面积2.06万平方公里。截至2020年,西安都市圈常住人口2232万人。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继福建福州、江苏南京、四川成都、湖南长株潭之后,西安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五个、中西部第二个获批的“都市圈”。2022年4月,西咸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已基本到位,标志着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2023年11月30日,《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西安都市圈(主城为西安中心城市)

2020年,西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1447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834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2∶35.1∶57.7,为“三二一”型产业结构。

发展背景

陕西西安有着长达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拥有汉长安城未央宫遗址、唐长安城大明宫遗址、大雁塔等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其蕴含的历史内涵及文化影响力举世公认,因此审慎而缜密的规划及实施,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尊重,更是对未来发展负责。西安都市圈地处中国“两横三纵”城镇化战略格局中,陆桥通道横轴和包昆通道纵轴的交汇处,是关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区域,是西部地区发展条件最好、经济人口承载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大局和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复同意《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继福建福州、江苏南京、四川成都、湖南长株潭之后,西安都市圈成为全国第五个、中西部第二个获批的“都市圈”,将在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2022年4月,西咸新区体制机制改革各项工作已基本到位,标志着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向纵深推进。推动西咸新区管理创新,推进“党工委(管委会)+产业园区”扁平化管理。以《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编制实施为统领,组织省级相关部门编制了交通、产业、创新、国土、生态、教育、卫生、社会保障8个领域一体化发展专项规划。同时,制定了2022年西安—咸阳一体化工作要点。此外,还制定了《支持西安—咸阳一体化向纵深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初步提出了九个方面的具体支持政策。

2023年11月30日,《西安都市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发布。

2024年1月,西安文化和旅游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发布通知,公布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名单。作为陕西唯一代表,西安曲江新区成功入选。

发展目标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中指出:加强城市文化遗产、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将文化基因、文化标识融入城市建设过程,深化对外人文交流合作,打造中华文化对外展示的窗口,建设彰显历史文化特色的现代化都市圈。2025年,西安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提升;西安—咸阳一体化发展取得实质性进展,圈内城镇发展水平和承载能力明显提升,城市间同城化协调发展机制更加健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更加协调。到2035年,现代化的西安都市圈基本建成,圈内同城化、全域一体化基本实现,发展品质、经济实力、创新能力、文化竞争力迈上更高水平,全面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和历史文化魅力的现代化都市圈。

发展范围

西安都市圈严格按照“1小时通勤圈”的基本范围,对范围进行了反复界定和甄别,最终确定出都市圈包含的县级行政单元。西安都市圈共涵盖四市一区25个县(区、市)。包括西安市全域(含西咸新区)咸阳市秦都区、渭城区、兴平市、三原县、泾阳县、礼泉县、乾县、武功县;铜川市耀州区;渭南市临渭区、华州区、富平县以及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

发展格局

西安都市圈总体空间格局“一核、两轴、多组团”。

一核

“一核”是指西安市中心城区、咸阳主城区以及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沣西新城构成的都市圈核心区,国土面积1923平方公里,占都市圈规划面积的9.3%。核心区是都市圈的人口、经济和创新平台、科教资源密集区,是引领都市圈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核心区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推动西安中心城区瘦身健体,全面提升西安核心辐射带动能力,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推进都市圈核心区率先实现同城化,带动全域一体化发展。

两轴

“两轴”是指东西方向依托陇海、南北方向依托包茂等交通大动脉形成的都市圈两条经济发展轴,既聚集了都市圈主要的产业集群,也贯穿了横纵两条城镇带,构成了都市圈人口经济分布的主要形态。

多组团

“多组团”,是着眼都市圈整体性功能布局,积极推动重点毗邻板块一体化协同发展,打造一批产城融合、功能完备、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捷的都市圈特色功能组团,形成都市圈经济、生活、生态、安全等不同功能单元,多点支撑都市圈发展。主要包括富平阎良组团、高陵泾河新城三原组团、空港新城咸阳经开区组团、临渭华州组团、耀州组团、杨凌武功周至组团、乾县礼泉组团,这些都是都市圈特色功能单元和产业发展承载区。如:空港新城咸阳经开区组团以发展临空经济为重点,杨凌武功周至组团聚焦发展城市型现代农业。

七大功能组团

加快推进富阎产业合作园区建设,重点承接航空制造与维修、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新材料、大数据和云计算产业,建设国际一流的航空产业新城,打造西安-渭南融合发展的重要支点。

加快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强城市功能建设,重点发展汽车制造、光伏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西安经开区与西咸新区泾河新城、三原高新区协同发展、一体布局,培育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千亿级产业发展功能组团。

推动西安国家临空经济示范区和咸阳临空经济带建设,构建“航空枢纽保障业+临空先进制造业+临空高端服务业”航空全产业链,共同建设现代化航空新城。

建设高新技术与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城市新区;以大健康产业为重点,打造全国首个“银发友好型”城市组团;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和文旅融合为特色产业,着力建设现代品质新城、绿色化工和新材料产业高地;以蔬菜产业为重点,强化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西安“菜篮子”;加快推动西渭东区建设,创建跨行政区域产业融合发展试验区、城乡统筹发展样板区、文化旅游品质提升区。

以西部产业转型示范城市为引领,创建铜川国家高新区,发展新型建材、汽车配套、食品医药、铝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光电子集成电路等新兴产业,加快建设全省先进制造业高地和科创转化高地。持续提升铜川新区城市功能水平,推动耀州老城区有机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推进重点区域一体化发展。

优化西安主城区与杨凌武功周至组团交通网络连接。推动杨凌示范区深度参与国家种业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国家旱区种业科研创新基地和种质资源引进中转基地,参与“科技创新2030——农业生物育种”重大项目,带动武功和周至种业、现代农业、食品加工业发展。

发展食品加工、文化旅游、新型建材、先进制造等产业,持续强化产业载体平台建设,培育产业生态主导型企业,推进以文旅、农旅为主的农业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礼泉融入咸阳主城区发展,主动承接西安、咸阳产业转移和功能疏解。推动鄠邑、蓝田、临潼等秦岭北麓县区在严格保护好秦岭生态环境的条件下,积极发展文化旅游、绿色康养、休闲农业等特色产业。

自然环境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要合力保护生态空间。健全秦岭保护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秦岭国家公园创建及世界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申报培育工作。加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与监管,推进“空天一体化”的秦岭生态环境监管平台建设。科学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推进关中北山南坡经济林与水土保持林建设,开展废弃矿山综合整治与黄土沟壑区生态修复,加大石川河等湿地公园建设,加快湿地保护与恢复力度,提升渭北台塬和北山地区的生态系统安全和稳定性。加大渭河治理和保护力度,扎实开展两岸生态整治,推进渭河上下游洪涝协防,贯通中部渭河沿岸生态带,构建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主骨架。加强森林防火重点区域火灾防控能力建设,防范重特大火灾。共同推进生态环境修复与治理。加强污水垃圾、医疗废物、危险废物处理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按照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要求,实施一批重点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分区分类开展受损生态系统修复与治理,重建与当地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植物群落,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形成可自然维持的生态系统。开展渭河及黑河、泾河、灞河、浐河、沣河、涝河、石川河、清河等河流的综合治理修复,保障河道基本生态流量,加强水生态安全保护,加大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力度,加快推进浐河雁鸣湖、灞河广运潭、泾渭湿地等湿地建设。加强西安、咸阳等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

人口数量

2020年,西安都市圈常住人口2232万人。

区域经济

生产总值

西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14471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64834元。2010~2020年,西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由5121亿元提高至14471亿元,占陕西省的比重均超过50%,所占比重呈现在波动中上升的态势。2010~2012年,西安都市圈地区生产总值占陕西省比重持续下降,2013~2016年所占比重有所回升,2017年所占比重又下降至52.1%,2017~2020年的比重持续上升,2020年所占比重达到55.3%,说明近年来西安都市圈在陕西省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产业体系

西安都市圈的三次产业结构比例为7.2∶35.1∶57.7,为“三二一”型产业结构。2010~2020年,西安都市圈产业结构由9.5∶42.7∶47.8调整为7.3∶35.1∶57.6,第三产业比重不断增加,集聚水平有所提高,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呈下降趋势,表明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西安都市圈规划构建秦岭生态文化提升区、渭北先进制造业产业转移承载区、富平、阎良的航空产业组团、武功的现代农业示范组团等,预期产业现代化水平将不断提高。西安都市圈4个地级市产业发展成梯度分布,各城市产业各有侧重,产业互补性较强。面向未来,西安都市圈正在构建以加快共建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以特色化、都市化、融合化为核心,以一二三产业融合为方向,发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教资源优势,探索在都市圈建设农业科技飞地园区,合理布局生产基地、产业链条、科技研发、加工园区、综合服务等功能版块,共同打造现代高效特色农业示范区。聚焦干旱半干旱农业发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推进杨凌国家种业区域创新基地建设,建设现代化农作物繁育基地。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非粮化”,加快都市圈内渭北台塬及秦岭北麓旱作区和关中一年两熟灌区粮食生产核心功能区建设,统筹推进粮食生产良田化、良种化、良机化和服务全程社会化,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加快设施化城市近郊蔬菜、时令瓜果基地建设,提升蔬菜产品供给质量和均衡供应能力,探索建立从田间到餐桌的净菜供应体系。以设施化生产、集约化营销为重点,发展优势特色花卉产业。围绕特色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调优奶畜布局,加快富平、乾县、泾阳等奶山羊全产业链示范县建设,提升产业协同性和附加值。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推进市场流通体系与储运加工布局有机结合。开展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园创建示范,推进设施装备智能化、数字化改造示范,加快智慧农业发展。

交通运输

在中国内陆地区,以西安为核心的西安都市圈国际化开放时间相对较早。截至2021年,西安都市圈国际枢纽功能形成“两港(空港和陆港)三网(国际航空网、物流网和交通网)多点(枢纽站点)”的空间发展模式;国际经济功能形成了“三大承载区(自贸区、保税区和港务区)、两大发展区(中外合作区和国际经济核心区)”的空间发展格局。形成了以西安为中心的放射状交通网络,西(安)成(都)、西(安)银(川)高铁相继开通,实现了与银川、成都等西部城市高铁直连。西安地铁运营总规模达 245 km,开通车站 153 座,日均客流约260万人次,客流强度稳居全国前列。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空中综合交通枢纽,国内外通航城市 228 个,开通航线 383 条,国内通达性排名全国第一。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东西向发展轴。依托陇海铁路、连霍高速公路交通大通道,发挥西安龙头引领作用和咸阳、渭南、杨凌、兴平等城市支撑作用,加强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经济联系,壮大沿线节点中小城市发展规模,提升综合承载能力,构建东西联通都市圈各功能板块和节点区域的经济发展轴。南北向发展轴。依托西延高速铁路和包茂高速公路大通道,发挥西安核心辐射带动作用,增强高陵、阎良、富平、三原、耀州等节点人口和产业聚集能力,形成高效串联西安、渭北和铜川的南北向经济发展轴。

铁路

打造轨道上的都市圈。完善都市圈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统筹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构建一体化、多层次的都市圈内引外联轨道交通运输体系。推进西安至鄂尔多斯、西安至重庆、西安至十堰等高速铁路规划建设,加快完善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铁骨干网络。优先利用郑西、西成、银西、陇海等既有铁路资源,有序推进西安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发展,有序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为通勤客流提供高效率、大运量、公交化运输服务。加快西安市轨道交通第三期建设,推进西安市轨道交通建设提质增效。推进西安东站规划建设,促进多种交通方式无缝对接。

公路

优化提升都市圈公路网。进一步完善西安都市圈高速公路网,规划启动西安都市圈环线高速公路,加快形成“三环十二辐射”的高速公路网络格局。加快建设鄠邑经周至至眉县、西安外环高速东段等项目建设,加快京昆、包茂、福银等国家高速公路繁忙路段扩能改造,提升通道服务水平。推动西安都市圈路网升等改造,加快推进210国道、211国道、312国道等西安周边国道过境环线建设,加强与城市道路有机衔接,合理布局进出城道路,构建结构合理的城市群交通网络。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的集疏运体系,打通客货运枢纽最后一公里。

航空

高水平建设西安国际航空枢纽。加快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建设,高标准建设综合换乘中心,强化与轨道、公路交通衔接,打造航空带动、陆空互动的综合交通枢纽。优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航线网络,发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第五航权功能作用,提升航空客货运中转水平。支持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推行异地候机等服务,加大城际机场大巴开行力度,提升都市圈航空服务效能。

科技事业

西安都市圈的科技实力和水平较强,创新驱动能力位居陕西省前列。陕西省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本身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2020年,西安都市圈的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达3.74%,分别高出陕西省和全国平均水平1.32个、1.34个百分点,西安都市圈的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占陕西省的85.72%,专利授权数占陕西省的86.29%,其科技创新实力在陕西全省居于领先地位。在都市圈内,西安在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方面都居于核心位置,创新型经济活力旺盛,整体创新竞争力位于陕西省乃至全国前列。

《西安都市圈发展规划》提出要高水平建设西安丝路科创中心。完善院地、校地协同发展机制,推动转化医学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构建高度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围绕空天动力、能源资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命科学、农业环境等领域,重点在西安、西咸新区和杨凌示范区布局建设突破型、引领型、平台型一体化的大型综合性陕西实验室体系,加强原始创新突破。紧密围绕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总体布局,共同参与国家科技创新2030一重大项目。创新组织管理机制,加强科技创新前瞻性布局和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学问题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各类创新主体充分参与、有效协同的创新机制,持续加大基础领域研究投入力度,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4.2%以上。加强创新资源整合力度,积极推进“揭榜挂帅”等创新机制落地实施,联手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构建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创新全流程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

社会事业

教育

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协同推动各级各类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资源优势互补和有序流动,率先实现区域教育现代化。创新区域教育合作方式,推广西安市“名校+”经验,依托西安优质学前教育、中小学学校资源,推动建立都市圈内教育集团、学校联盟,推进校长、骨干教师交流,扩大优质学位供给,逐步实现都市圈优质教育资源均衡覆盖。推动西安、咸阳、渭南、铜川、杨凌等地高等学校开展联合办学,深化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教师互聘等方面的合作。支持高校共建共用院校科研实验室和实训基地,加快推进咸阳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建立都市圈职业教育合作平台,推动企业和社会共办高质量职业教育。

医疗

发挥都市圈医疗资源密集优势,争取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项目落地。加强区域医疗卫生规划,推动西安主城区高端优质医疗卫生资源采取合作办院、设立分院、组建医联体等形式,扩大优质医疗资源覆盖范围,建设西安未来医学城。加快构建以电子病历和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为基础的都市圈健康信息平台和医疗协作系统,实现转诊、会诊、预约等远程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互认共享。探索建立都市圈统一急救医疗网络体系,实现急救信息共享和急救网络连通。增加健康、养老、家政等服务多元化供给,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发展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养老服务,重点解决经济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长期照护服务保障问题。鼓励西安市临潼区、铜川市等地依托地热、生态、中药等优势资源建设康养服务基地。科学统筹布局综合性体育中心,鼓励各市(区)发挥优势规划建设专业体育场馆,完善健身步道、体育公园等公共健身设施,建设百姓身边的体育生态圈。持续用好十四运会场馆设施,打造体育品牌赛事,引领群众开展健身活动。

公共设施

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共建共享。推进都市圈城乡公共文化设施统筹规划和一体建设,健全公共文化设施运行管理和服务标准体系,提升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管理和服务水平。加快陕西省图书馆扩建工程、陕西省艺术馆扩建工程、陕西省档案馆改扩建工程建设,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引导都市圈各博物馆、纪念馆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向都市圈居民免费开放。推动广播电视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统筹规划建设超高清制播平台,改造无线发射台基础设施,实现都市圈地方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深入开展文化下乡、送书送戏送展览下基层等文化活动,推动各类公共空间文化建设,促进都市圈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发展意义

发展西安都市圈,聚焦“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围绕建设“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建强国家中心城市功能体系,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打造国家重要科研和文教中心、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基地,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

发展趋势

统筹推进都市圈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共建综合性现代交通网络,协同打造数字智慧都市圈,提升现代能源资源保障能力。

以秦创原创新驱动总平台建设为抓手,协同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营造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打造全国重要的科技创新策源地。

统筹产业布局,共建多层次产业创新平台,加快形成以先进制造业为基础、高端服务业为重点、现代都市农业为特色的都市圈现代产业体系。

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高水平开放平台,一体化营造更具吸引力的国际化营商环境,塑造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新优势。

突出秦岭北麓生态环境保护和黄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生态空间保护和修复,健全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推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

强化政策协同,推进公共服务标准化便利化,加大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健全城市安全防控体系。

统筹都市圈文化资源保护利用,推动文化资源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传承中华文明的世界级核心文化发展示范区。

以国家城乡融合发展试验区建设为突破口,引导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推动公共资源合理配置,构筑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zookefu@163.com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