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谊生(张谊生)

张谊生(ZHANG-yisheng),男,浙江绍兴人,1952年11月10日出生于上海。文学博士。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语言研究所副所长。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生导师,博士点学科带头人。2002年曾与齐沪扬、范开泰、陈昌来、张斌一起合作获得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年、2005年连续两年获得上海师大人文传播学院教学工作三等奖。2010年主持的现代汉语课程成为上海市精品课程。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1990年在江苏徐州师范学院中文系获硕士学位,师从廖序东先生、张爱民先生等;1995年在上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获博士学位,师从张斌先生。

工作经历

毕业后留在上海师范大学工作至今。1991年当讲师,1997年任副教授,2002年聘为教授,2004年成为博士生导师,2008年被聘为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字学学科博士点负责人。2009年任上海市重点学科(三期)汉语言文字学负责人。

主要贡献

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起先后在徐州师范学院、上海师范大学相继为本科生开设“现代汉语”、“语言学导论”、“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现代语言学专题”、“现代汉语词汇学”、“英汉语语法比较”等课程。其中“现代语言学专题”是上海师大人文传播学院八门教授面向全院本科生讲授的平台课之一。1998年起为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汉语言文字学硕士研究生讲授“现代汉语词法研究”、“汉语语法专著解读”、“现代汉语语法论文导读”、“现代汉语配价语法研究”、“汉语虚词及其语法化研究”等课程。2005年起为汉语言文字学博士研究生讲授“当代汉语语法论文·专题导读”和“汉语虚词研究及方法论探讨”等课程。平均每学期为本科生上课6—8节;目前指导硕士研究生14名,博士研究生3名。

著作

1.专著:《现代汉语副词研究》(330千字)学林出版社,2000年6月。

2.研究生教材:《现代汉语虚词》(220千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0年10月。

3.专著:《助词与相关格式》(310千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4.专著:《现代汉语副词探索》(340千字)学林出版社,2004年12月。

5.专著:《现代汉语副词分析》(300千字)上海三联书店,2010年2月。

论文

其中国家一级刊物《中国语文》4篇

1990年—1999年十年的科研成果

1副名结构新探,《徐州师院学报》1990年3期;

2《语助》释词浅析,《淮北煤师学报》1990年3期;

3《现代汉语词典补编》商榷,《徐州师院学报》1991年2期;

4“N”+“们”的多角度考察,《现代汉语语法论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作者);

5《马氏文通》与《新著国语文法》句法理论比较,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第一作者);

6 无动把字句浅析《徐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年2期(第一作者);

7“才”与“纔”《辞书研究》,1992年4期;

8“非X不Y”及其相关句式,《徐州师院学报》1992年2期;

9“除非”及其句式,《汉语研究论集》第一缉,语文出版社1992年;

10谈谈前置的“的”和“之”,香港《语文建设通讯》40期,1993年6月;

11现代汉语副词“白”“白白”,《淮北煤师学报》1993年1期;

12谈谈新词新语的缩简方式,《上海师大学报》增刊 1993年;

13近代汉语副词“才”的特殊用法,《徐州师院学报》1993年4期;

14“白”类副词的表义特征及其个性特点,《徐州师院学报》1994年3期;

15副词与状词的区别,《汉语学习》1995年1期;

16“有失”“失之”,《语文学习》1995年5期;

17“有失”“失之”及其相关格式,《上海师大学报》增刊 1995年;

18汉语吸收外来概念的方法和特点,《洛阳大学学报》1995年3期;

19副词的篇章连接功能,《语言研究》1996年1期;

20释数词“兆”,《辞书研究》1996年1期;

21副词的连用类别和共现顺序,《烟台大学学报》1996年2期;

22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句式与搭配,《汉语学习》1996 年3期;

23现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的表义特征,《世界汉语教学》1996年2期;

24汉语语序研究要略,《江苏社会科学》1996年3期(合作);

25交互类短语与连介兼类词的分化,《中国语文》1996年5期;

26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换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6年4期;

27上海浦东新区普通话使用状况和语言观念的调查,《语言文字应用》1996年4期(合作);

28现代汉语语言单位的结构关系和构成方式,《中文自修》1996年10期;

29现代汉语复句的误用,《中文自修》1996年11期(合作);

30把+N+VV”祈使句的成句因素,《汉语学习》1997年1期;

31名词的语义基础及功能转换与副词修饰名词,《语言教学与研究》1997年1期(续);

32交互动词的配价研究,《语言研究》1997年1期;33副词的重叠形式与基础形式,《世界汉语教学》1997年4期;

34“白”类副词的表义特点及其个性特征,邵敬敏主编《句法结构中的语义研究》,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8年;

35说“永远”,《语言教学与研究》1998年2期;36近代汉语预设否定副词探微,《古汉语研究》1999年1期;

37汉语变换理论研究的总结、探索与创获,《世界汉语教学》1999年1期;

38现代汉语名词的AABB重叠式,《徐州师大学报》1999年1期;

39说“难免”——兼论汉语的虚化方式和羡馀否定,《中国语言学报》9期,商务印书馆1999年;

40现代汉语副词“才”的共时比较,《上海师大学报》1999年2期。

41副词的重叠形式与基础形式,邢福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面面观》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9年。

2000年以后

1.动词AABB叠结式的内部差异,《语法研究和探索》九,商务印书馆2000年。

2.现代汉语副词的性质、范围与分类,《语言研究》2000年1期。

3.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中国语文》2000年1期。

4.程度副词充当补语的多维考察,《世界汉语教学》2000年2期。

5.评注性副词功能琐议,《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商务印书馆2000。

6.试论前置的结构助词“的”和“之”,《汉语学习》2000年5期。

7.略论时制助词“来着”,《大理师专学报》2000年4期。

8.复句研究综述,《语文论丛(6)》上海教育2000年。

9.列举助词“等”、“等等”,《华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3期。

10.把+N+VV祈使句的配价分析,《配价理论与汉语语法研究》语文出版社2000年。

11.N+们的选择限与N们的表达功用,《中国语文》2001年3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

12.说“的话”,[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1年3期。

13.现代汉语时间副词三论,《语言问题再认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

14.论现代汉语的范围副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1期。

15.试说表数助词“把”,《华文教学与研究》2001年2期。

16.表数助词“来”和“多”,《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3期。

17.现代汉语列举助词探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年6期。

18.助词“给”及其相关句式,《汉语学报》2001年上卷(2002年7月出版)。

19.“V中”的功能特征及中的虚化历程,《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一,商务印书馆2002年。

20.“就是”的篇章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世界汉语教学》2002年3期。

21.“个”从量词到助词语法化过程分析,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一),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

22.说“X式”——兼论汉语词汇的语法化过程,《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2年3期。

23.近代汉语情态化副词“白”再议,《乐山师院学报》2003年1期。

24.“副+是”的历时演化和共时变异,《语言科学》2003年3期。

25.范围副词“都”的选择限制,《中国语文》2003年5期。

26.当代新词“零X”探微,《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1期。

27.从量词到助词——量词“个”语法化过程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2003年3期。

28.从“曾经”的功能扩展看汉语副词的多能性,《汉语学习》2003年5期。

29.助词“被”的使用条件和表义功用,《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商务印书馆。

30.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二,商务印书馆2003年12月。

31.近代汉语强调肯定的“白、再、更、通”,《汉语史学报》第四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人大资料全文复印)。

32.试论汉语语素的确定与分类,《语文论丛(8)》,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

33.试论“由”字被动句——兼论由字句和被字句的区别,《语言科学》2004年3期。

34.副词“不”独用的语用功能和篇章功能,《乐山师院学报》2004年第8卷。

35.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性质、成因与功用,[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2004年。

36.“总(是)”与“老(是)”的语用功能和选择差异,《语言科学》2005年1期。

37.副词“都”的语法化和主观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1期。

38.现代汉语羡余否定现象探微,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二)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年。

39.述结式把字句的配价研究,《南开语言学刊》第5辑,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

40.近代汉语“把个”句研究,《语言研究》2005年3期。

41.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探微,《汉语学报》2005年3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

42.反义对立式语气副词的性质、成因和功能,《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43.“都”的语法化和主观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商务印书馆2005年。

44.羡余否定的类别、成因与功用,北京大学《语言学论丛》31辑,商务印书馆2005年。

45.论与汉语副词相关的虚化机制,《汉语语法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05年。

46.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中国语文》2006年2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

47.“看起来”与“看上去”,《世界汉语教学》2006年3期。

48.“太”的语义内涵和语用规约,《中国语言学报》1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

49.“以至”与“以致”,《对外汉语研究》2期,商务印书馆2006年。

50.“同比”与“环比”——统计术语的个案分析,《术语标准化与信息技术》2006年3期。

51.元语言理论与汉语副词的元语用法,《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三商务印书馆2006年7月。

52“由”字被动句研究《汉语被动表述问题研究新拓展》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

53.副区兼类词的句法分布及功能发展,《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6期(第一作者)。

54.现代汉语“把+个+NP+VC”句式研究,邵敬敏等主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三)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

55.“稍微”类程度副词的历时来源和发展演化,《忻州师院学报》2007年3期(第一作者)。

56.程度副词对状态形容词的二次记量与主观赋量,[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九期,2007年。

57.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和“间”的形成和发展,《汉语学报》2007年4期。

58.从间接的跨层连用到典型的程度副词,《古汉语研究》2007年4期。

59.试论汉语非典型持续体标记“中”与“间”,《语言研究》2007年4期。

60.英语无标记不定式充当宾语补足语浅析,《廖序东先生纪念文集》高教出版社,2007年9月。

61.试论“X然+间”,《汉语学习》2007年6期。

62.当代汉语摹状式“X状”探微,《语言教学与研究》2008年1期。

63.从“非常X”的陌生化搭配看汉语修辞学的现代取向,《修辞学习》2008年2期。

64.当代汉语摹状格式探微,《语言科学》2008年2期。

65.对集合量词典型性问题的考察,《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2期(第二作者)。

66.从“A/V了许多”看汉语概量化程度补语的演化动因、格式鉴别及其互补关系,《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四商务印书馆2008年8月。

67.从加强中文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跨文化交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68.从加强中文学科建设的角度看现代汉语课程的改革,《跨文化交流》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

69.“透顶”与“绝顶”的句法功能和搭配选择,《语文研究》2008年第4期。CSSCI扩

70浅析“X客”词族 —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关系新探,《语言文字应用》2008年4期(第一作者)。

71网络新词“败”的形成与发展:汉语同形语素的感染生成及修辞解释,《福建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

72 “一”和“该”在当代新闻语篇中的指称功用与照应方式,《上海师范大学学报》2009年2期。

73介词悬空的方式与后果,动因和作用,《语言科学》2009年3期。(人大全文复印)。

74试论连词“及其”的词汇化动因、连接方式及指代歧义,《语法化与语法研究》(四)商务印书馆2009年7月。

75“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4期.

76是“统括全体”还是“限制个体”?——兼论“净”与“尽”的进化后果与趋同倾向,[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十一期,2009年。

77“X然”+“间”的两种表达功能,《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10月。

78“绝对X”的功能扩展与错位兼容,《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6期。

79“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徐州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1期。

80副词“有望”的功能、特征及发展,《汉语学报》2010年1期。

81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中国语文》2010年2期。

82现代汉语指称词“本、贵、该”关系试析,《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三),复旦出版社2010年。

83“用来”与“拿来”——兼论介词叠加与格式套用于介词悬空的关系,《语法研究和探索》十五商务印书馆2010年5月。

84试论骂詈语的词汇化、标记化与构式化——兼论演化中的骂詈语在当代汉语中的表达功用,《当代修辞学》2010年4期。

85语法化现象在不同层面中的句法表现,《语文研究》2010年4期。

86略谈汉语语法化研究中的若干疑难现象.《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2期。

87表迅捷义的“X速”词族的功能、用法与发展,《语言教学与研究》2011年4期。。

88从标记词“的”在相关分布中的隐现与位置看汉语前加词的性质,《汉语学习》2011年3期。。

89从错配到脱落:附缀“于”的零形化后果与形容词、动词的及物化,吴福祥、张谊生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五),商务印书馆,2011年,北京。

90预设否定副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动因与作用,《语言科学》2011年5期。

91谈谈现代汉语语法论文的写作,《阐释的力量》,上海三联书店,2011年8月。

92当代流行构式“X也Y”研究,《当代修辞学》2011年6期。

93统括副词前光杆名词的指称特征,《语法研究和探索》精选集,商务印书馆2011年8月。

94“极尽”的构式化表达及其双重副词化的功能、演变与分化,《汉语语法研究的新拓展》五,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10月。

95评注性副词“所幸”的功能、特征与发展,(日本)《现代中国语研究》13期,朝日出版社2011年10月(第一作者)。

96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吴福祥主编《汉语主观性与主观化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11月。

97试论叠加、强化的方式、类型与后果,《中国语文》2012年2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

98试析一价动词和形容词在事件存现句中的构式分布,《语法研究和探索》十六,商务印书馆2012年9月。

99现代汉语副词状语的标记选择,《汉语学报》2012年4期。

100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作用与后果,《语文研究》2013年1期。

101程度副词“到顶”与“极顶”的功能、配合与成因——兼论从述宾短语到程度副词的结构与语义制约 《世界汉语教学》2013年1期。

此外,还参与主编(副主编)《现代汉语虚词研究综述》,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年12月;参与编写张斌先生主编的、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新编现代汉语》和《新编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训练》。为《新编现代汉语》主要编写者之一。参与主编(副主编)《汉语虚词研究与对外汉语教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科研项目

1.承担2000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项目《面向应用的现代汉语副词研究》经费4万元,2003年结项;2.承担2002年度上海市教委哲学社会科项目《汉语语法化的诱因、机制和模式》经费2万元;2006年结项;3.承担2005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项目《汉语副词的性质、功能与发展》经费5万元,正结项中;4.承担2006年度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项目《语法化理论与汉语虚词的发展演化》经费4万元,已发表10多篇论文,撰写一部语法化研究的书稿;5.承担2007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项目《近30年来汉语虚词的演化趋势及其发展规律研究》经费9万元,目前正在研究、分阶段完成实施过程之中;6.作为第二申请人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课题《现代汉语描写语法》于2009年12月获批正式立项。资助经费20万。已经完成初稿。负责的上海市重点学科(三期)汉语言文字学2010年中期评估获得优秀,受到市、校奖励。2012年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当代汉语流行构式研究”(2012BYY002),经费5万。

获奖记录

1.论文“交互类短语与连介兼类词的分化”(《中国语文》1996年5期)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96—1997年度)三等奖;论文“从量词到助词— 量词‘个’语法化的个案分析”(《当代语言学》2003年3期)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2—2003年度)三等奖;2.著作《助词与相关格式》(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作为张斌主编的“现代汉语虚词研究丛书”中的一种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2—2003年度)三等奖,同时获第六届安徽图书二等奖。3.著作《现代汉语副词探索》(学林出版社2004年)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4—2005年度)三等奖。

2009年10月当选为上海师范大学优秀教师。2010年《“更”字比较句中多项比较的程序与格式》(《世界汉语教学》2009年4期)获得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008—2009年度)三等奖。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