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鲁门·卡波特-20世纪美国作家

杜鲁门·贾西亚·卡波特(Truman Garcia Capote,1924年9月30日-1984年8月25日),原名为杜鲁门·斯特雷克弗斯·珀森斯(Truman Streckfus Persons),20世纪美国作家。

卡波特于1924年9月30日出生在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从小便极具创作天赋。1946年,凭借短篇小说《米利亚姆》获得了美国欧·亨利短篇小说奖,初露头角。1948年出版其第一部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1951年发表《草竖琴》,并于次年被改编为歌剧在百老汇表演。1958年创作的中篇小说《蒂凡尼的早餐》让他享誉文坛,后又凭借长篇纪实文学《冷血》创立非虚构写作文体。晚年创作了《应许的祈祷》等非虚构小说。1984年8月25日晚卡波特因酗酒和用药过量突发心脏病而离世,享年59岁。

卡波特是美国文学界颇有争议的作家,他是非虚构小说的开创者,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文化财产,其创作的非虚构小说象征着一个新的写作时代的开始,在美国及世界文坛上极具影响力。

人物生平

幼年经历

杜鲁门·卡波特于 1924 年9月30日出生于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原名杜鲁门·斯特雷克弗斯·珀森斯(Truman Streckfus Persons)。他的母亲莉莉·玛和父亲阿克·珀森兹结婚时,年仅17岁。在卡波特4岁时,其父母婚姻关系破裂,均无力将其抚养长大,于是卡波特便被送到位于美国东南部阿拉巴马州罗维尔小镇的亲戚家。随后,卡波特生父阿克·珀森兹因为工作欺诈罪入狱。1931年,父母结束名存实亡的婚姻关系,母亲选择再婚,并与在纽约工作的纺织业公司员工——乔瑟夫·卡波特组建家庭。卡波特与母亲一起搬到纽约。1935年,乔瑟夫·卡波特正式收养了他,并为他改了姓氏。卡波特的名字由 Truman Streckfus Persons 改为 Truman Garcia Capote。搬到纽约后,卡波特完成了小学和初中的学业。后因搬到康涅狄格州,卡波特选择在格林维奇国立高中就读。

早年创作

虽然卡波特在童年时期经常与父母分离,甚至被家人误解,但他一直坚信自己在创作方面的天赋。早在11岁时,卡波特创作了小说《老忙人》描写了邻居家的绯闻,被当地报纸刊登,引起热议。17岁时,他开始在《纽约客》杂志社的财务部门打杂,这是他人生中唯一一个正式的工作。一开始卡波特并没有从事写作创作,而是在杂志社的财务部和文艺部做杂物,也曾做过一些剪裁报纸、整理卡片等临时工作,后来还在“城镇之声”专栏进行一些简单的文字工作,两年后,卡波特离开杂志社,当时卡波特的作品已经在《少女杂志》等刊物发表。1946年,卡波特凭借小说《米利亚姆》获得了美国小说界的荣誉奖项——欧·亨利奖,两年后,又因其小说《关上最后一扇窗》再次获奖。同年,24 岁的卡波特出版了《别的声音,别的房间》,这是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具有美国南方哥特风格的自传性质的成长小说,讲述一个孩子叛逆早熟的故事。这部小说对固定的形式、残疾导师和残疾社区的关注,既参与了古典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成长小说写作模式,又对其进行了修正。该小说在当时好评如潮,并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排行榜。至此,卡波特的声誉日隆。

成熟阶段

随着时间的积淀,在接下来的十年内,卡波特创作逐渐进入成熟阶段,成就颇丰。在这个时期内他创作出了:《地方色彩》(1950)、《草竖琴》(1951)、《花房姑娘》(1954)、《缪斯入耳》(1956)、《一个圣诞节的回忆》(1956)、《蒂凡尼的早餐》(1958)。其中,他将《草竖琴》改编成剧本,并成功于1952年正式上演。《花房姑娘》也被改编并于1954年登上百老汇舞台。《蒂凡尼的早餐》由美国著名演员奥黛丽·赫本演绎后成为电影经典之作。不仅如此,卡波特在欧洲旅游时所随手记下的游记集《地方色彩》采用了刚刚兴起的“非虚构小说”的创作手法,可以称之为是卡波特第一部非虚构作品的代表。

鼎盛时期

1960年开始,卡波特花费6年多的时间为《冷血》-In Cold Blood小说的创作进行准备工作,并在1966年成功发表。《冷血》的横空出世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的出版正式标志着“非虚构小说”(Non-Fiction)文体的创立。这是一种能将时事性、可读性,文学性融为一体的纪实文体。同时,它也成为了探讨犯罪心理学和美国中西部民俗的经典之作。由此,《冷血》成为美国当代文学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创作。

晚期创作

巅峰期过后,卡波特明显笔力不继,所创作的非虚构小说质量开始下滑。卡波特的大部分时间花在与上流社会人士的社交活动,他也举办各种聚会宴会,邀请文坛巨星、名媛淑女等。晚期出版的纪实性小说集《应许的祈祷》刚在杂志刊登4个篇章:《莫佳韦》《巴克斯山珍宴》《不曾宠坏的调皮鬼》和《凯蒂·麦克劳德》,当时这个话题引起了一部分公众的极大愤慨,卡波特甚至被告上法庭。他真实地揭露了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上流社会的淫乱和虚伪,但小说出版后没有获得预期的成功。1967年,由他充当编剧的电视剧获奖,由此也在电影界站住了脚跟。1969年,卡波特将篇幅不长的三部短篇小说《米丽亚姆》《通往伊甸园的小径》和《一个圣诞节的回忆》合成一体,加工改编后创作为剧本形式。1973年,卡波特将他以前的作品总结成册,出版了《犬吠》。1984 年 8 月 25 日,杜鲁门·卡波特在他的朋友乔尼·卡森家中,因酒精和用药过量导致心脏病发作而去世,享年59岁。

创作类型

黑夜小说

黑色小说是卡波特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一种小说体裁,是反映现代人孤独、恐慌等异化心理的小说的统称。 “作品充满幻想与现实的矛盾、情节离奇怪诞、神秘恐怖。作者认真地探讨了人的心理激变、童年的恐惧经历的缘由。” 此类小说往往会营造出如黑夜般寒冷、压抑的氛围,让读者产生灰暗、恐怖等心理,这也是黑夜小说的主要特征黑夜小说包括《别的声音,别的房间》《米丽亚姆》《无头之鹰》《灾星》《关上最后一道门》和《夜树》等。

白昼小说

进入20世纪50年代,卡波特的创作发生了转变,从带有南方视角,黑暗晦涩的“黑夜小说”变成如白昼般光彩明亮的“白昼小说”。作品主要呈现乐观温暖的基调,表现了对浪漫的追求和对幸福的诠释。这些小说的笔调轻松乐观、语言诙谐有趣,让读者感受到乐观向上的情调。白昼小说包括《草竖琴》《花房姑娘》《缪斯入耳》《蒂凡尼的早餐》等。

非虚构小说

1956年,卡波特发表的《冷血》标志着非虚构小说这种文体正式登上了文学舞台。这部记录一桩美国堪萨斯凶杀案的小说以真实还原案件立即吸引了大众的眼光,小说很快成为畅销之作。他描绘了美国腹地的众生相,揭示了美国20世纪常见的犯罪问题。虽然在赞誉声中也存在一些不认可的声音,但这部小说在短短五六年内就卖出了300多万册,在《纽约时报》书评周刊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55周名列前茅,被翻译成25种不同的语言,并畅销全球。《纽约时报》称《冷血》为“杰出、紧张刺激、扣人心弦、登峰造极的杰作”。《纽约书评》评价《冷血》为 “有关美国犯罪事件文献写作史中最完美的一部”。由此,卡波特成为非虚构小说的开创者。

进入20世纪七八十年代,卡波特的创作逐渐走向衰落。这一时期卡波特继续延续了非虚构小说的创作文体,以真实生活题材创作为主,主要作品有《应许的祈祷》和《犬吠》。《应许的祈祷》将大量真实名人的私生活公之于众,通过对同性恋乌托邦主义和社会性空间的划分,批判了现有的资本主义性别秩序。《犬吠》大都是对卡波特之前游历过程中对于其所见所闻的真实记录。

书籍作品

人物关系

荣誉奖项

人物评价

卡波特一生起起伏伏,饱受争议,但他依旧忠于自己,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说出了:“只要不是真的,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我。”

美国作家诺曼·梅勒将卡波特称为“我这一代人中最完美的作家”。同时称《蒂凡尼的早餐》“没有一处用词可以替换” 。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谈及卡波特作品时曾说道:“第一次读到英文版的卡波特作品时,它让我深叹自己没有写作的才能,所以我在二十九岁之前都没有试图写小说。”

人物轶事

《应许的祈祷》未找到完整手稿

在1958年9月底写给出版商贝内特·瑟夫的信中,杜鲁门·卡波特承诺即将推出一部杰作。卡波特和兰登书屋出版社(Random House)商定的发行日期是1968年1月1日,后来又改至1981年3月1日。然而,卡波特在提交完整的手稿之前就去世了。卡波特去世后,人们在他的家中寻找《应许的祈祷》的完整手稿,但从未找到。该书最终只出版了一个简写版。

纽约情结

卡波特一生中创作了许多作品,其中五部作品明确以纽约为背景,还有十几部作品使用纽约的意象来暗示背景。他曾在一次访谈中说,“纽约是唯一城市中的城市。”纽约为他的写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写作灵感,而二战后的纽约城市变化也为他提供了写作素材。

作品封面照拍摄

1948 年,卡波特为自己的第一篇长篇小说《别的声音,别的房间》的封面拍摄了照片。照片上的他慵懒地靠在沙发上,眼睛笔直地盯着镜头,一副挑衅的样子。这张照片公开后,舆论一片哗然,许多人认为它具有攻击性并开始批评卡波特,但卡波特对此却不以为意。

衍生作品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