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FAST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简称:FAST,别名:“中国天眼”),是中国的一项大型科学项目,位于中国贵州省黔南州大窝凼,用于探索宇宙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FAST属于改进型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利用贵州喀斯特岩溶洼地,铺设500米口径的反射面,整个设施由6个子系统构成。望远镜主体口径达500米,球反射面半径300米,有效照明口径300米,天空覆盖范围为天顶角40度,工作频率为70MHz至3GHz,灵敏度(L波段)为2000m2/K,分辨率(L波段)为2.9角分,多波束(L波段)19个,观测换源时间小于10分钟,跟踪精度8角秒。它的设计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主要体现在它的主动反射面和馈源舱设计上。主动反射面可以通过拉扯钢索网以改变自身形态,变成球面或者抛物面。而在馈源舱设计上,FAST采用全新的轻型索驱动控制系统,可以自如改变角度和位置,更有效地收集、跟踪、监测更丰富的宇宙电磁波。

该项目开创了多个世界之最:FAST是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比位居第二的望远镜直径多出200米。是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世界最大单口径、最灵敏的射电望远镜,综合性能是著名的射电望远镜阿雷西博的十倍。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填充孔径射电望远镜,也是仅次于俄罗斯RATAN-600的第二大单碟孔径望远镜。

FAST的建设设想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为了弥补中国天文科学在近代以来的与西方国家差距,中国提出了要独立建造大口径射电望远镜的设想。在与国际合作的方案被否决之后,中国最终决定独立建设FAST。FAST的建设始于2011年,于2016年9月竣工。 经过三年的测试和调试,它于2020 年1月11日宣布全面投入运营。

FSAT运行以来到2023年9月份,已经取得多项观测成就,发现了800余颗脉冲星,首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黑洞“脉搏”、探测到纳赫兹引力波存在的关键证据,这些重要发现为人类研究宇宙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数据帮助。

历史沿革

建设背景

1993年9月,国际无线电科学联合会第二十四届大会在日本京都召开,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科学家提出倡议,希望在地球电磁波环境被破坏之前,建造新一代大型射电望远镜。但是,FAST未被“LT”-大口径射电望远镜实施方案选中。

不过当时的中国科学家并没有放弃让这个项目落户中国的努力,1993年9月24日,南仁东向中国科学院提出了要积极争取要国际大射电望远镜落地中国的建议,并于1994年初,形成了《大射电望远镜(LT)国际合作计划建议书》,这份建议书得到中国科学院的支持,在此基础上展开了选址工作。

建设历程

前期准备

1994 年2月,北京天文台成立LT推进课题组,与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合作,启动LT中国方案(FAST)的第一轮选址工作,课题组对 400 个洼地进行了考察,选出其中的 90 个制作高分辨率(5 米 / 像素)数字地形图,供进一步筛选。最终遴选出可及性良好的30个洼地作为FAST第一批候选台址,包括普定县尚家冲、龙场乡手扒岩、猫洞乡张子云等洼地。

到了1997年,南仁东意识到不能把希望完全放在争取国际项目上,但此时他还没有完全放弃和国际的合作。同年,LT(SKA)中国推进委员会提出了LT(SKA)中国工程概念先导单元,即由中国独立建造一面世界最大单口径球面望远镜的创新方案的初步设想。1999 年3月,“大射电望远镜 FAST 预研究”被纳入中科院公布首批“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2002年,FAST的第二轮选址工作启动,由当时的贵州工业大学执行此项任务。2003年7月,在经过数次筛选后,一个由743个“窝”组成的备选洼地数据库正式形成,然后又从这个数据库里挑选出82个重点考察对象。在实地的考察和研究的过程中,考察队开发了一套可以对几何、地质、工程等条件进行综合计算的“洼地三维仿真和台址优选系统”,利用这套系统,科研团队给出了首批FAST核心备选台址,推荐中排名第一的“窝”。

这个洼地位于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克度镇金科村(东经105°51′31″,北纬25°39′12″)。其中,克度镇位于平塘县西南部边缘,海拔高度845米。金科村位于克度镇东南,而大窝凼位于村东北约1.3千米处。大窝凼属于闭合型峰丛洼地,被5座山峰环绕,包括一大一小两块洼地。小洼地位于大洼地北侧,由小山梁隔开。洼地边壁高程在840.9-980.0米之间,966米高程以下区域形状规则、直径达550米,面积约23万平方米,符合FAST天线建设要求。

2005 年11月,60岁的南仁东向中科院提出:要向国家申请,由中国独立自主建造500米口径射电望远镜。2006年,FAST项目正式决定选址贵州平塘“大窝凼”。同年3月,中科院基础科学局组织“FAST项目国际评估与咨询会”,推进工程立项准备工作。

2007年7月,FAST作为“十一五”重大科学装置正式被国家批准立项,与此同时,贵州省也启动了平塘县“中国天眼”台址的移民搬迁,在FSAT周围30千米范围内被划定为电磁波宁静区。2008年12月26日,在施工现场举行了奠基仪式。2009年2月,中国科学院、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复FAST工程初步设计和概算。

2009年7月,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和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共同担负FAST工程开挖系统的设计研究工作。其中涉及的技术包括开挖中心选择技术、BIM技术、下拉索促动器基础坐标解析技术等。这些技术成果后期都运用到了FSAT工程上,系统解决了大型岩溶洼地,薄壳岩溶岩体精细开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复杂岩土工程技术难题,为项目的安全精准运行打下技术基础。

开工建设

2011年3月25日,在经过长达4年左右的准备后,FAST破土动工。这是一项独一无二的科学工程,没有经验可循,注定会面临史无前例的挑战。望远镜的主反射面板,由总重量2000多吨的铝合金板构成,要支撑这样规模的反射面板,就需要一个抗疲劳性能极强的索网结构,而当时所有的钢索都难以承担。因此,在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的带领下,团队花费了两年的时间,经历上百次失败,最后终于研制出了高强度、抗反复拉伸的钢索,还首创了主动变形反射面,是望远镜能够覆盖40度的天顶角。

2012年12月,FAST台址开挖与边坡治理工程验收通过。2013年12月,FAST工程的“骨架”工程主动反射面圈梁钢结构在经过7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完成合拢。这个圈梁安装总长1700米,环梁内圈直径为500.8米,高5.5米,宽11米,包括建设制造安装的50根格构柱,用钢梁接近6000吨。标志着FAST工程工艺设备将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2014年11月,FAST馈源支撑塔通过竣工验收。2015年2月,FAST索网结构实现合拢,8月2日,FAST第一块反射面板开始吊装,根据计划,这些小块的面板需要拼装成168种不同规格的大块面板,正常情况下每天可以吊装20块大面板。

2016年6月,FAST馈源舱(代舱)完成首次升舱作业,舱停靠平台通过验收。7月,FAST反射面完成拼装,工程主体完工。7月31日,观测基地主体工程竣工。9月25日,历时五年的FAST工程完工。

运行历程

2016年9月25日,FAST进入试运行阶段,先后成功完成指向、跟踪、漂移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的操作。

2020年1月11日,FAST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

2020年4月30日,FAST面向中国国内天文研究人员,征集年度自由观测项目申请。

2021年3月31日零时起,FAST正式对全球开放,面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征集观测申请。有14个国家的27份观测申请项目获批,于2021年8月启动观测服务。

同类比较

FAST的灵敏度水平,是世界第二大望远镜阿雷西博(已经于2020年12月倒塌的2.5倍以上,这是中国建造的射电望远镜第一次在灵敏度上占据制高点。FAST的灵敏度较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提高约10倍,其综合性能也比阿雷西博300米望远镜提高约10倍;纵向来看,FAST将在未来10—20年保持世界一流的地位。这意味着,FAST有更大几率在射电天文学上寻得突破。

阿雷西博把人类对于中性氢星系的探测数量从千的数量级提高到万,与阿雷西博相比,FAST最终的气体星系探测数量将会再提高一个数量级。阿雷西博河内中性氢成像巡天的角分辨率比上一代Leiden/Argentine/Bonn(LAB)巡天的36角分提高了一个数量级,但是没有绝对流量定标。相对于阿雷西博,FAST在角分辨率上略有进步,而光路远为干净,杂散光和驻波的影响有明显改善,成像质量明显提高。阿雷西博在脉冲星方面有数个革命性的发现,但是搜索巡天的效果远远低于预期,比Parkes差了接近一个数量级。这反映出脉冲星搜索的效果不完全由灵敏度决定。FAST发现脉冲星的数量将远远超过阿雷西博,是否能够与Parkes和一系列新设备一较短长值得拭目以待。

应用规划

早期规划

FAST科学团队在国家“973”计划项目“射电波段的前沿天体物理课题及FAST早期科学研究”和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基于FAST漂移扫描巡天的脉冲星、中性氢星系和银河系结构研究”的支持下,联合国内主要的天文研究机构,进行了系统的预先研究和科学准备。

其他用途

空间飞行器测控与通信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建设完善的空间飞行器测控与通信系统就显得尤为重要。FAST直径500米,主动反射面与柔性馈源支撑系统,可以让它观测到天顶角0-40度之间的天区,是一种具备探测微弱无线电型号能力的低频接收设备,在高性能接收终端的辅助相爱,可以大幅提升中国深空测控与通信的能力。FAST作为中国VLBI网的核心成员,可以有效提高深空飞行器的测轨与定轨精度,可以很好的满足深空飞行器在快速工程变轨和行星着陆时的测控需求。

脉冲星自主导航

脉冲星自主导航是指利用观测到的脉冲星数据,获得脉冲星天体测量和天体物理的精确参数,从其中选取出具有稳定自转特性的脉冲星,来建立精确的计时模型(也被成为脉冲星钟)。如果能够构成精确的模型,那么就可以让空间飞行器不依赖人工星标,转而通过实时观测脉冲星来确定自身的空间坐标和飞行速度,进行自主导航。这种导航方式有效的规避了星标安全问题、飞行器位于地日之间的通讯不畅问题,而且还可以实现全天提供服务,属于未来导航技术的发展方向。

中国在“天宫2号”完成了首次买脉冲星导航空间实验,验证了这种技术的可行性。FAST可以在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是发现更多更好的自转稳定的脉冲星;其次,检测射电安静的X射线脉冲星的微弱射电辐射,或者从已发现的X射线点源中确认脉冲星;最后,通过精确脉冲星到达时间测量,加快精确脉冲星钟模型的制作速度。因此,利用 FAST开展长期的脉冲星监测,所积累的数据将为飞行器自主导航提供更高精度的脉冲星钟。

非相干散射雷达接收系统

非相干散射雷达,是通过高空打起中等离子体与电子热欺负的微弱散射型号,来测量高空打起物理参数,由于这种热欺负引起的散射型号具有菲想干的特性,因此相应的探测雷达被称作非相干散射雷达。FAST本身具备探测极其微弱无线电信号的能力,可以作为作为非相干雷达接收系统。开展非相干散射雷达探测需要的频段在327-611兆赫之间,而FAST的观测波段为70兆赫-3吉赫之间。同时望远镜的中频和终端具备提供4兆赫、8兆赫和20兆赫可选宽带的能力。在加上FAST的天线增益大于65分贝,能够弥补天线口径较小的不足,可以更精确测量各种物理参数。以及其他的各项特性,只要在FAST望远镜上,安装相应的接收机,与非相干散射雷达同时观测时,可以采取单站和双站的形式工作,从而提升探测效率。

微波巡视

FAST还具备较高的原始灵敏度,接受系统的采样率高,以及具备款频带,可以开展高时频分辨率的观测。由于人类现有技术,还不足以通过星际旅行来搜索地外生命,因此采用“人工”无线电信号探测,就是对地外理性生命(Search for Extra Terrestrial Intelligence,SETI)进行搜寻的候选方法之一,作为一个强大的接收设备, FAST可用于宇宙文明信号的搜寻。

工作原理

FAST是一种改进型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利用贵州喀斯特岩溶洼地,铺设500米口径的反射面。该望远镜进行观测时,根据目标坐标和测量系统提供的反射面实时形状,运用主动反射面技术由促动器控制索网结构完成反射面变形,在观测方向形成300米口径的抛物面,实现对观测目标的聚焦。为实现对目标的持续观测,该望远镜采用索拖动技术,改变馈源舱指向,实现对天体的精确定位与跟踪。馈源舱内的接收机将目标电磁波信号进行处理,传输至数据处理终端供研究人员使用。

总体介绍

FSAT望远镜主体,位于大窝凼洼地,核心部分由“索网+面板”结构和圈梁构成,圈梁由50根格构柱支撑,内圈直径500.8米,外围布置6座馈源支撑塔,与索驱动机构共同实现馈源舱的承载和控制,整个设施由6个子系统构成。它的设计不同于世界上已有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主要体现在它的“视网膜”和“瞳孔”上。FAST的“视网膜”是由4500块反射单元组成的主动反射面,索网结构是FAST主动反射面的主要支撑结构,它可以改变自身形态,一会儿变成球面,一会儿变成抛物面。就像水手扯动缆绳能控制风帆的方向一样,通过拉扯钢索网可以使这口“大锅”变向,而整个变向过程则由激光定位系统校准。

据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介绍,FAST望远镜是目前世界上灵敏度最高的望远镜,它可以把我们探测宇宙天体的能力,拓展到137亿年前。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也郑晓年表示,100米口径的德国波恩望远镜曾号称“地面最大的机器”,中国大射电望远镜与它相比,灵敏度提高约10倍。300米口径的美国阿雷西博望远镜,50多年一直无人超越,中国大射电望远镜跟它相比,综合性能提高约10倍,FAST望远镜将在未来10至2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在建设过程中,全国先后有20余家科研单位、150多个国内企业、数千人的施工人员参与这项工程的建设。南仁东带领团队实现了三项自主创新:即利用贵州天然的喀斯特地貌作为台址;在天然洼坑内完成了数千块单元反射面的铺设,最终组成了500米口径球形主动反射面;采用轻型索拖动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了望远镜接收机的高精度定位。 仅在建设阶段,“中国天眼”就获得了钢结构、自动化产业、机械工业、创新设计、测绘地理信息技术、电磁兼容研发、建设工程等10余个领域的国家大奖。 

台址基础系统

台址基础系统主要由基础、泄洪通道和边坡构成。承载望远镜主体的全部载荷,确保遭遇50年一遇的暴雨时望远镜底部设备不受水浸,保障望远镜安全、稳定运行。

主动反射面系统

FAST的主动反射面采用的是“索网+面板”结构,由近万根钢索和约2400个节点共同编制成数以千计尺度在11米左右的三角形索网结构,共同承载4450块面板单元,由此形成反射面基本结构。而每一块小面板重约1.2千克,而100块小面板又要拼成一块大小不一的大面板。每一个大面板都是根据索网的不同距离而量身定制的,面板机加工精度控制在0.5毫米内。每块面板加上背架,重量大约在200-250千克之间。组装好的面板包含铝合金、空间螺栓球和网架、穿孔铝板等。每个面板基本单元包含杆件120根-每根长约2米、螺栓球33个、特殊端点轴3个。设备运行时,卷索机构根据控制系统的指令,改变主动反射面形状以满足观测需求。

馈源接收系统

FAST的馈源舱又被称为中国天眼的“瞳孔”,是一种高精度定位的接收机,是望远镜用来接收宇宙信号的装置,作为FAST的核心部件,馈源舱高7.6米、重30吨、最大直径13米,是集结构、机构、测量、控制等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光机电复杂系统 。采用了突破性的设计,即使用了全新的轻型索驱动控制系统,让“中国天眼”有别与其他传统射电望远镜“瞳孔”的固定状态。在这套系统的支持下,FAST置,可以自如的改变角度和位能够更有效的收集、跟踪、监测更丰富的宇宙电磁波。初期设计了7套接收机,工作频率覆盖70MHz-3GHz。以L波段的19馈源多波束接收机为核心。采集的天体射电信号经过多次处理后,经光纤传至数据处理终端,供观测人员使用。

馈源支撑系统

馈源支撑系统是馈源舱的支撑部分,有两大任务:向上——要连接FAST总控系统,接收总控指令并按照要求反馈馈源支撑系统的运行状态。向下——连接索驱动系统和馈源舱系统,根据不同天文观测的要求,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运算过程,发送指令给索驱动和馈源舱两个系统。此外,这套系统还要维持实时数据和历史数据库,保存各相关系统的运行状态信息,并能够按照要求查询并反馈状态信息。 

馈源支撑系统由支撑塔、索驱动、馈源舱、舱停靠平台等4个部分组成,采用了柔索支撑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射电望远镜馈源舱与反射米娜相对固定的刚体支撑模式。通过两级调整实现馈源舱精确定位(10毫米级)。6座支撑塔承载钢索和馈源舱并为塔顶导向滑轮提供刚性支撑;柔性支撑体系和导索/卷索机构,实现一级调整;馈源舱内置转向机构和并联机器人,实现二级调整。除此之外,还配有动力和信号通道、安全及健康检测系统。这样的设计,使得FAST的灵敏度要比德国的100米望远镜高10倍,综合性能也比美国的300米望远镜更高。相比之下,FAST可观测到1400颗类地星。

测量控制系统

测量控制系统由基准网、GPS和激光跟踪仪、近景测量基站组成,主要用于对反射面的主动控制和接收机的空间定位。这个系统依托基础测量网,采用总线及多层控制技术,可以实现数千点的自动控制,保证望远镜正常运行。综合运用多种测量设备,包括激光站仪,GPS测量系统等,能够实现在百米距离的测量尺度上保持2毫米的测量精度。

观测基地系统

观测基地主要用于项目团队的生活和科研场所,位于洼地以南区域,包括两个部分,分别是基本建设和配套设施组成。基本建设由综合楼、维修厂房和其他功能建筑构成。用于支持望远镜的运行、观测和维护;保障工作人员的工作与生活需要。

技术参数

观测成果

2017年10月10日,中国科学院公布FAST首批观测成果。其中6颗脉冲星已通过国际认证。FAST就此成为首个发现新脉冲星的国产设备,也开启了中国射电波段大科学装置系统产生原创数据的新时代。

2018年2月27日,FAST首次发现毫秒脉冲星,并获得国际认证。

2019年1月24日,FAST与天马望远镜进行首次联合观测,成功获取数据。标志着FAST具备了参加VLBI网联合观测的能力。

2022年6月9日,国家天文台李菂团队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FAST发现目前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 FRB 20190520B。经过国际协同观测,综合射电干涉阵列、光学、红外望远镜以及空间高能天文台等多个平台的数据,成功确认其光学对应体。

2022年9月21日,“FAST快速射电暴优先和重大项目科学研究团队”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FAST首次探测到距离快速射电暴中心仅1个天文单位的空间磁场变化,为进一步揭示快速射电暴中心引擎机制提供重要支持。

2022年10月19日,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在《自然》发表研究成果:FAST在“斯蒂芬五重星系”及周围天区,发现1个尺度约为200百万光年的原子气体系统,也是目前在宇宙中探测到的最大的原子气体系统。

2022年12月10日,国家天文台韩金林团队在《中国科学》发表研究成果:FAST成功获取银河系内气体介质的高清图像,对于理解河内天体生成和星际际物质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2022年12月26日,国家天文台李菂团队在《科学通报》发表研究成果:通过系统分析FAST数据,发现圆偏振可能是重复快速射电暴的共有特征。这一发现对于深入认识快速射电暴辐射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截止至2023年2月,FAST已发现740余颗新脉冲星。FAST运行和发展中心常务副主任、总工程师姜鹏称,“中国天眼”在主要科学方向上的持续产出,大大增加了人类有效探索的宇宙空间范围。

2023年6月21日,《自然》发表FAST研究成果:FAST发现了一个轨道周期仅有53分钟的双星系统PSR J1953+1844,也是目前已知的轨道周期最短的脉冲星双星系统,填补了蜘蛛类脉冲星系统演化模型中的缺失环节。 

2023年6月底,中国脉冲星测时阵列(CPTA)研究团队在《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发表研究成果:该团队用自主开发的软件,对时间跨度达3年5个月的FAST观测数据展开分析,发现了具有纳赫兹引力波特征的证据。 这一发现对于理解超大质量黑洞、星系并合历史、宇宙大尺度结构形成等问题具有重大意义。

2023年12月,贵州大学贵州射电天文台、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和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利用中国天眼巡天数据,构建并释放了世界最大的中性氢星系样本,向全世界的星系与宇宙学研究人员共享了高质量的大样本观测数据。这一成果在中国学术期刊《中国科学:物理学 力学 天文学》英文版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

获奖情况

总工程师

南仁东(1945—2017),天文学家,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1945年出生于吉林省辽源市龙山区,1963年以高考平均98.6分(百分制)的优异成绩夺得吉林省理科状元,进入清华大学无线电系就读,1978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王绶琯,获理学硕士与博士学位。1984年起,使用国际甚长基线网对活动星系核进行系统观测研究,主持完成欧洲及全球网十余次观测。1994年首次提出“中国天眼”——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工程构想,并以总工程师的身份负责项目研发、推进。2006年,任国际天文学会射电专业委员会委员主席,为中国天文学界科学家首次在此任职。2016年,历时22年的“中国天眼”工程正式完工并启用,成为目前全世界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在主持“中国天眼”建设的20余年中,南仁东凡事亲力亲为,在工程开始阶段走遍了上百个窝凼进行选址,认真对待每一处细节,攻克了索疲劳、动光缆等一系列技术难题。2017年9月15日,南仁东因肺癌突然恶化,抢救无效逝世,享年72岁。2018年10月15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宣布,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天体命名委员会批准,国家天文台于1998年9月25日发现的国际永久编号为“79694”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南仁东星”。

项目评价

FAST的落成启用将为海内外的科学家提供一个机遇,FAST具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空间区域的能力。例如,目前FAST所发现的脉冲星数量已超过500颗,是同一时期国际上所有其它望远镜发现数量总和的4倍以上。脉冲星是正在快速旋转的中子星,密度极高,每立方厘米重达上亿吨。它自转速度很快、自转周期精确,堪称宇宙中最精确的时钟。因此,基于脉冲星测时研究,不仅有可能建立“宇宙导航系统”,有助于人类在未来实现星际旅行的梦想,还可能发现低频引力波,这将打开天文学观测的新窗口。(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姜鹏)

国际星际磁场测量领域知名科学家、美国伊利诺伊大学教授理查德·克鲁切尔-Richard Crutcher对此评价指出,FAST的观测提供了有助于了解恒星是如何形成的重要信息。 FAST测量了编号L1544分子云包层的磁场强度,通过观测中性氢窄自吸收线的塞曼效应,FAST首次揭示了在恒星形成的早期阶段,磁压不足以阻止引力收缩,这与恒星形成的标准理论不一致。这一发现对于理解恒星形成的天体物理过程至关重要,并显示了 FAST在解决重大天体物理问题方面的潜力。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中国向世界开放全球最大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令人瞩目。日本国立天文台教授小林秀行称,天文研究中必不可少的望远镜等设备往往规模庞大,中国扩大研究设施的开放,有利于推动国际研究和交流。建造“中国天眼”等世界顶尖研究设施,证明了中国科技实力的迅速提升。

俄罗斯列格努姆通讯社报道称,“中国天眼”综合性能全球领先,拓展了人类观察宇宙的边界,可以探测脉冲星,扩展观测样本数量。“中国天眼”向全世界天文学家发出邀约,体现出中国坚持合作的理念,表明了中国与各国共建美好未来的想法。报道说,中国正迎来射电天文发展的黄金时期,可以通过重大的科学发现,“为人类探索认知宇宙作出贡献”。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