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能(唐代佛教禅宗六祖)

六祖,或称六祖慧能(亦写作惠能)((公元638-公元713年),唐代高僧,中国佛教禅宗南派创始人,俗姓卢,岭南新州人(今广东新兴县),祖籍河北范阳(今河北涿州市),生于唐贞观十二年,3岁丧父,稍长,靠卖柴养母度日,不识字。《六祖坛经》载,六祖惠能在卖柴时听人诵《金刚经》,心有所悟,乃发愿去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东山寺求法,因悟道偈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得五祖弘忍传授衣钵,是为六祖。

六祖惠能受法南归时,恐遭人迫害,藏身于怀集、四会一带16年,唐仪凤元年(676年)初,惠能复出,于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出示衣钵,印宗法师为惠能剃发、受戒,后前往广东韶州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在宝林寺倡导东山顿悟法门,弘法长达37年,创立禅宗南派,先后婉拒武则天与唐中宗征召。六祖惠能传法不传衣钵,强调佛法“顿悟成佛”,修行不离世间,成佛在于“一念”。

713年,六祖惠能圆寂于新州国恩寺,肉身舍利后来被移至南华寺,成为中国佛教史上第一尊肉身菩萨,保存至今。记录惠能生平和语录的《六祖坛经》,亦成为中国僧人撰写的著述中唯一被尊奉为“经”的典籍。

人物生平

早年

六祖惠能祖籍范阳,父亲卢行瑫,本是朝廷官员,于武德年间(618年 – 626年)被贬谪到新州(今广东新兴县),贞观十二年(638年)二月初八,惠能出生,三岁时丧父,母亲李氏寡居,家无产业,长大后以卖柴为生,有一天,惠能在集市卖柴,听闻有人诵念《金刚经》,心即开悟,得知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蕲州黄梅县主持传法后,遂萌发北上拜师之心。

北上求法

《景德传灯录》载,六祖惠能北上途经韶州时,与义士刘志略相识并结为至交,刘志略有位姑姑出家为尼,时常诵念《涅槃经》,惠能初次听闻此经,即为其解说经义,尼姑问:“你不识字,如何能明白其中义理?”惠能答:“诸佛妙理,非关文字。”众人皆感惊奇,乡邻闻听后纷纷前来瞻礼惠能,并修缮附近已荒废的宝林古寺为惠能居住,不久,惠能离开。行至乐昌县西石窟时,遇到智远禅师,向他学习禅法。智远认为惠能颇具慧根,于是建议惠能去寻五祖弘忍求法。

唐高宗咸亨三年,惠能到达湖北黄梅县东山寺。《六祖坛经》载,惠能初见五祖弘忍时,弘忍问:“你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岂能成佛?”惠能答:“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不露声色,安排惠能砍柴舂米。八月后,五祖弘忍召集诸弟子,决定“以偈语传衣钵”。首座弟子神秀,是弘忍门徒中的教授师,众弟子都认为神秀是理所当然的传法继承人,数日后,神秀在墙壁上作偈曰:“身是菩提树,心是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听闻神秀的偈子后,惠能因不识字,请人代题偈曰:“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惠能这首偈,得到五祖弘忍的赏识,认为见地比神秀直接彻悟,更符合万法皆空,心自有佛,顿悟成佛的禅宗空无教旨,便在深夜秘密的把衣钵传给他,并为其传授《金刚经》。

隐遁山林

五祖弘忍传衣钵于惠能,但考虑其出身低微,在寺里也只是个舂米的和尚,恐门下众弟子不服,日后会加害于他,随即指示惠能:“衣钵乃争端,此后传法不可再传衣钵”。并令惠能速离黄梅,南回广东避难,三年内不得出来弘法。惠能连夜渡江南下,历经两个月,到大庾岭时,数百名佛门弟子已随后追来,其中有一个名为慧明的僧人,出家前是四品将军,行脚最快,追上惠能,说:“我为法来,不为衣钵来”,惠能则问:“你既为法来,若依我所说,即可得法,请先屏息诸缘,不思善,不思恶,正当此时,哪个是你慧明本来面目?”慧明当下大悟,并支走随后追来的数百人,掩护惠能脱身。惠能到达曹溪宝林寺后,又不时被人追踪迫害,不得不隐遁于四会、怀集一带,避难于猎人队伍之中,经常为猎人随宜说法,相传达16年之久。

创立南宗

唐仪凤元年(676年)初,惠能复出,于广州法性寺(今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惠能说:“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便问:“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非就是行者?”惠能出示衣钵并披露了得法缘由,印宗便执弟子礼,即集众为惠能剃发,至此,惠能得以正式受戒出家,并应请在菩提树下开坛讲经。唐仪凤二年(677年)春,惠能率僧众到韶州曹溪宝林寺,扩大寺院,广收门徒,倡导顿悟法门,创立禅宗南派,居曹溪36年。

惠能在曹溪宝林寺弘法期间,韶州刺史韦璩仰其道风,迎请惠能至韶州城内大梵寺讲堂为众说法,兼授无相戒,僧尼道俗集者千余人,门人法海记录其法要,编为《坛经》,广泛流行于世。

唐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遣内侍薛简往曹溪诏惠能进京,惠能以年迈有疾婉拒,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复命。其年九月,唐中宗和武则天亲颁圣旨赐六祖新州故居为国恩寺。

五祖弘忍逝世后,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在荆州(今湖北省江陵)当阳山度门寺创立禅宗北派,大著于天下,后被武则天诏请至长安内道场供养。此后,禅宗被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主张渐悟的掌门人是神秀,主张顿悟的南派掌门人即惠能,世称“南顿北渐”“南能北秀”。

唐德宗以前,神秀北派禅法大行于北方,受到朝野内外的崇奉 。惠能圆寂后,弟子神会(686年-760年)北上为南派争法统,公开指责神秀的北宗是旁,非禅门正宗,神会将“六代传衣”公诸天下,由此开启南北两派法统之争。贞元十二年(796年),唐德宗命皇太子于内殿集诸禅师,楷定禅门宗旨,立神会为第七祖。至此,南宗代替北宗成为达摩以来的禅门正统,北宗渐修法门从此走向衰落。

圆寂

唐太极元年(712年)七月,六祖惠能命门徒回故居新州国恩寺建报恩塔,不久,六祖惠能带领法海、神会等门人回新州国恩寺住持说法。唐先天二年(713年)八月初三,六祖惠能在国恩寺圆寂。世寿76岁,惠能圆寂后,其真身不坏,遗体由新州国恩寺迁回韶州曹溪宝林寺,其门人裹棕涂漆,保持其生前形象。其肉身像至今还保存在南华寺供世人瞻仰礼拜。

成就与贡献

成就

南印度的菩提达摩于刘宋末或萧梁时代来华传“南天竺一乘宗”之禅,被奉为中国禅宗的东土初祖,嗣后经过隋代的二祖惠可、三祖僧璨,至唐代在黄梅的四祖道信、五祖弘忍,此即所谓的“东土五祖”,道信、弘忍之禅,时称“东山法门”。五祖弘忍密授惠能衣法,被视为禅宗正脉,惠能于法性寺出示衣钵,剃度受戒后,遂成为禅宗第六代祖师。此后,惠能行化曹溪,大开“东山法门”,创立了中国佛教史上影响最大的禅宗“南宗”。

革新佛教

惠能被尊称为禅宗六祖,其“见性成佛”“定慧一体”观和“顿悟”禅观的创立,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一个根本变革。“顿教”禅法一直绵延传至后世,史载弟子四十三人,最为出名的高徒有青原行思、南岳怀让、荷泽神会、南阳惠忠、永嘉玄觉、遭溪法海等,法系相继形成“禅门五宗”,即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将禅宗推向日趋兴盛的局面。惠能既继承了传统佛教,又不囿于佛教,将佛教进一步中国化、平民化,促进了佛教与老百姓日常生活的融合,唐开元间,流传日广,遂成禅宗正宗,并成为流行最为广泛的佛教宗派。南宋后,临济、曹洞二宗盛行,并传至日本、朝鲜与东南亚等地,对中国历史和思想文化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

《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是由禅宗六祖惠能述说,弟子法海集录而成,是禅宗的主要经典。除了释迦牟尼初创的佛经外,是中国佛教徒著作中惟一被称为“经”的一部。

《六祖坛经》的思想对中国佛教影响重大,把传统佛教强调的佛度、师度变为自性自度,经教变为不立文字,修禅静坐变为注重道由心悟,出世修行变为注重即世间求解脱。《六祖坛经》也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影响深刻,《六祖坛经》中的心性问题直接引发了宋明理学的开端,启发了宋明儒学心性本体论的建构。促使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自我转化和突破。

由《六祖坛经》思想形成的独特禅文化,对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也产生了重要影响。它的“自性说”“顿悟说”激发了艺术家创作的主体意识与自觉,影响了王维一派的文人画以及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对意境论、妙悟说等美学理论的形成,起了重要的催化作用,对书法艺术的创作与书法理论的建设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六祖坛经》载有惠能修佛有成的经过,及他所主张的佛法基本要义,其“见性”即可“成佛”的顿悟思想,将修佛成道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对中国禅宗的完善意义重大,《六祖坛经》不仅在中国广泛传播,还对东亚文化及世界文化有着重要影响。

禅学思想

惠能禅学讲究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修行法门。认为凡夫所以不能成佛,是因为对于诸法心有贪染、执着,从而不能自见本性。《金刚经》所说“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要由凡转圣,首先要破除妄执,无心于万物,一切修行,任运自在,这样才能与真如、实相相应,才能解脱生死烦恼。“无念”是要人于念中去除虚妄的分别、执着。“无相”即《金刚经》要求菩萨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世人外迷着相,内迷着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惠能强调不立文字,不拘坐禅的宗教理念,倡导“顿悟”,主张“见性成佛”,人有佛性,皆可成佛。反对离开世间空谈佛法,认为“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对于是否要出家修行,惠能的看法是不能执著于形式,而在于“自净其心,自性觉悟”,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在他看来,坐禅念佛、布施财物、拜佛修庙等外在形式对修行并无益处,众生本具成佛可能性,即“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一思想与《涅槃经》“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说一脉相承。

对于持戒,惠能以顿悟为理论基础,发扬小乘戒律止恶扬善的精神,提出了以无相戒为核心,融汇无相三归依戒、自性四弘誓愿,无相忏悔三项内容。所谓无相戒,与有相戒相对应,也称离相戒,“持戒之人,心无所著,一切之戒,犹如虚空,了无持犯之相”,强调的是不要执着于具体戒相,以心为本,自心清净为持戒之根本。授戒时仅传授象征佛性的戒体,而不传授具体的五戒、八戒、十戒等具体的戒相,即称为无相戒。惠能认为,只要自心清净便没有罪业,世人只要从自性心地上觉悟如来之佛性,奉行十善,消除贪、嗔、痴三毒和各种欲念,所造罪业便可消除殆尽,无相戒的提出,“化他律为自律,从皈依佛到皈依自性“,挣脱外在戒相的约束,强调“纳戒于心”,形成了独特的戒律思想。

相关文献

《六祖坛经》是佛教禅宗惠能说,弟子法海等集录的一部经典,记载惠能一生得法传法事迹及启导门徒的言教,是研究禅宗思想渊源的重要依据,《六祖坛经》版本较多:其一、敦煌手写本,又称法海本,1卷,约12000字,共五十七节,不分品目,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坛经法》1卷,据说是法海根据惠能所讲释的记录,整理而成。堪称最古版本。其二、惠昕本(又称日本兴圣寺本),此本是晚唐僧人惠昕依据繁本《坛经》删改而成的。南宋绍兴(1131一1162)时晁子健翻刻于蕲州,流传日本,由兴圣寺再行刻印。其三、契嵩本,元代僧人契嵩改编,一卷十品,约二万余字,全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曹溪原本》。其四、宗宝本,元世祖至正二十八年前后,僧人宗宝改编,一卷十品,约20000字,题名《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在敦煌法海本未被发现前,宗宝本为最常见的流通本。

记载六祖惠能生平事迹的碑记、传记、铭文等为数众多,有唐代王维的《六祖能禅师碑铭》、柳宗元的《赐谥大鉴师碑文》、刘禹锡的《大鉴禅师第二碑文》、宋代赞宁《宋高僧传》卷八的《唐韶州今南华寺慧能传》、宋代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五的《第三十三祖惠能大师传》,唐代法性寺主持法才《光孝寺瘗法塔记》和流失了的《曹溪大师别传》,以及《肇庆府志》和历次编修的《新兴县志》《龙山国恩寺志》等大量史料中都有记述。

民间传说

六祖降生

六祖惠能的降生,民间有许多神奇的传说,六祖惠能的生辰是二月初八,相传母亲李氏分娩时天色已黑,产房里满室红光,屋内芳香异常,天刚亮,便有两个僧人上门化斋,为其取名“惠能”,惠能的父亲卢行瑫感觉奇怪,便问究竟,其中一僧解释道:此子与佛有缘,日后必有可为,“惠”者,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说罢,二僧离开卢家,不知去向。又有传言惠能一出世便不饮母乳,不饥不渴,其母亲常梦见天神来喂甘露。此种传说充满神秘色彩,但符合佛教教义和规矩,与佛祖释迦牟尼的降生取意一样。僧侣登门取名、不食母乳,即预示六祖惠能非凡的前程。

六祖庙与衣钵井

相传,六祖惠能携衣钵来到大庾岭(又称“梅岭”)时,神秀率数百弟子追杀而来。六祖惠能为了避免与神秀的争斗,便把衣钵放在道旁的一块大石上,躲入密林之中。神秀赶到,见衣钵放在石上,便急不可待地去取,谁知衣钵瞬时发出万道金光,任凭神秀如何搬动,也难以挪动半分。神秀看到如此,知道自己与法衣无缘,便悻悻而去,惠能因此脱险,口渴难当,岭上无水,便以杖点石,遂涌清泉。后来,佛门弟子为纪念六祖惠能在梅岭脱险,便在六祖放衣钵之处修建了六祖庙,将六祖以杖击石的泉眼称之为“卓锡泉”(又称“衣钵井”),将六祖放衣钵的石头称“衣钵石”。1995年,南华寺佛源法师和佛门弟子捐资,又将六祖庙扩建为六祖寺,并兴建了衣钵亭。

后世纪念

供奉真身

713年八月初三,六祖惠能在新州故居国恩寺圆寂后,肉身置于报恩塔内,当时新州、韶州、广州三郡信众争迎六祖真身供养,因各执己见,故三郡官员出面调解,提议在净处设炉焚香,若香烟所引之所即六祖归身之处,众人均无异议,共同焚香祷告,只见香烟直指曹溪,随后十一月十三日众门徒迎请护送六祖肉身圣体归曹溪,次年七月,才从龛中将惠能的肉身取出,出龛后,六祖惠能“端形不散,如入禅定”,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又“全身胶漆”,塑成真身,再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由此,六祖真身坐像一直供奉于南华寺,迄今历一千余年。

南华诞

农历二月初八是六祖惠能诞辰,即民间称之“南华诞”,又称六祖诞,南华诞始于唐开元年间,南华寺住持令韬法师为弘扬六祖惠能禅法,保护六祖惠能真身,于每年的农历二月初八和八月初三(六祖的生日与忌日),举行祭祀六祖惠能纪念活动,每年的南华诞,各地包括海外的佛教信众及游客涌聚南华禅寺,瞻礼六祖惠能大师真身。南华诞庙会活动由“祝圣拜祖”“晨拜”“礼佛祭祖”“信众午”“放生”“传灯”等程式组成。2008年,“南华诞”庙会被列入广东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