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重的翅膀(张洁著长篇小说)

《沉重的翅膀》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反映四化建设中矛盾斗争的长篇小说,由中国当代女作家张洁于1981年发表于《十月》杂志。1981年12 月推出了修改后的单行本( 即初版本) , 之后作者又两次对作品进行了“大改百余处,小改上千处”的修改,198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修订版,正是该“修订版”的《沉重的翅膀》于1985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沉重的翅膀》讲述的是七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时期,重工业部副部长郑子云承担起国家改革的重任,着手从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管理方面进行改革。郑子云派陈咏明出任工业部直属的汽车厂厂长,陈咏明上任后大刀阔斧的进行了一系列整改。在改革的过程中遇到以重工业部部长田守诚、基建处处长为代表的保守派的重重阻挠,郑子云与陈咏明为推进改革的进行与保守派展开了顽强、艰难的斗争。小说塑造了以郑子云、陈永明为代表的改革派及以田守诚为代表的保守派等一系列人物形象。通过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尖锐的对立和冲突,揭示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沉思和深重的历史责任感。小说中人物错综复杂的政治关系、婚姻家庭关系被巧妙地穿插在故事情节当中展开叙述,使得故事表现的更加真实。

《沉重的翅膀》发表后因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反映引发读者和评论界的很大反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小说所引起的效应不仅仅是文学界的,还引起了工业部门、经济界的关注。小说在国外同样产生很大影响,有十三个国家翻译出版了《沉重的翅膀》,是第一部被翻译成“德文”的中国当代小说,德文译本获“卫礼贤文学翻译”一等奖。

创作背景

社会背景

1978年12月底,中共中央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一场广泛、深刻的改革由此开始,面对社会改革,作家将眼光投向变革的社会现实,催生了与社会同步的“改革文学”。《沉重的翅膀》的创作处于“改革文学”的发轫期,作家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着作家写作,这样的写作动机在那个时代是具有普遍性的。《沉重的翅膀》实际上是对当时历史时代的真实写照,人物的性格与命运时刻与改革之路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文学作品对于历史的担当作用。张洁在当时的社会改革开放的潮流下,写下本部作品。

个人背景

张洁创作长篇小说《沉重的翅膀》之前,曾在工业部门工作二十年,编辑韦君宜了解张洁在工业部的工作经历,知道她熟悉这方面的生活,且有创作热情,就鼓励她写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在《我为什么写〈沉重的翅膀〉》一文中,张洁说到:“我的思想老是处在一种期待的激动之中,热切地巴望着我们这个民族振兴起来,我热切地巴望着共产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让人类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社会之中。”作者对社会的责任感驱使她创作了这部小说。

《沉重的翅膀》标志着作者创作风格的改变,在这部作品中昔日的细柔温婉诉说哀怨的风格逐渐褪去,艺术风格变的粗狂硬朗起来,现示出一种冷峻严厉、清醒豪放的风范。

出版历史

《沉重的翅膀》于1981在《十月》杂志第4、5期上连载,发表后因为对现实社会问题的及时把握引发读者和评论界的很大反响,作者张洁于1981年12月推出了“作了数十处修改,其中有二三十处是重要的修改”的单行本( 即初版本) 。她在 1983 年又两次对作品进行了“大改百余处,小改上千处”的再修,修改部分占全书三分之一左右,1984年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修订版,此“修订版”的《沉重的翅膀》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小说的修改既有追求艺术上的精益求精,更多的还是来自政治批评的压力。 “初刊本”结尾:郑子云尽管赢得了代表选举,但却因心肌梗塞被送进医院,生死未卜,这一结果给人以强烈的悲壮甚至压抑感,而在“初版本”小说中,作家修改为:“值班大夫告诉他,郑子云可以闯过这一关”。修订版本与初版本相比修改了一些“碍眼”的语句,例如展现改革者郑子云面对的困境,初版本说:“郑子云的对手早就有了,那几乎是整个的社会。”作者于修订版中改成:“郑子云的对手早就有了,那便是这个社会里,虽说是残存的、却万万不可等闲视之的旧意识。”修订本小说删除了一些比较激烈或敏感的语句或段落。例如,删去了郑子云的感慨:“什么时候人们才能按着自己真正的面目生活呢?但那已经不是他这一代人向往的事。他已经习惯于这种面具了。”“他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现实,对于庞大的社会机器,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渺小的。”小说的修订本删去了不当议论,诸如:“界线,形形色色的,渗透在每一个缝隙之中。人们求助它,因为它可以挡住许多应正视却又没有勇气正视的东西,而使良知处在心安理得的昏睡之中。”“善良的人们,就生活在这样被颠倒的位置上。”等等。

内容情节

直属重工业部的曙光汽车制造厂,生产亏损,常务副部长郑子云派陈咏明出任厂长并支持他改革。上任后,陈咏明首先撤换消极怠工的保卫处长,改组领导班子,整顿纪律。基建处处长仗着重工业部主管汽车的局长宋克和部长田守诚做靠山,处处与陈咏明作对,陈咏明以强有力的办法制服了他。陈咏明制定规章制度, 改造工厂环境,在工厂中实行“自由组阁”,为职工贷款买自行车以方便他们上下班,组织职工盖宿舍。

陈咏明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宋克害怕他受重用而影响自己的升迁,便给郑子云写信中伤他, 郑子云经过实地调查后否定了他对陈咏明的中伤,旗帜鲜明地支持陈咏明。部机关干部贺家彬和老同学、记者叶知秋合写了一篇介绍陈咏明、抨击思想保守落后的领导人的报告文学后,田守诚在宋克的撺掇下,派主管局的处长带人到曙光汽车制造厂,借考察干部的名义了解那篇报告文学产生的经过,并在部党组会议上批评作品未尊重事实,污蔑陈咏明政治品质有问题。郑子云据理力争,旗帜鲜明地反驳,部党组还就此开会进行专门的讨论,结果郑子云掌握了主动权。田守诚见诬蔑不成,以利益拉拢陈咏明,但遭到了拒绝。

在重工业部党的十二大代表初选中,郑子云以占绝对优势的票数胜出,田守诚拟定“绝密”文件以阻止郑子云当选; 田守诚的秘书因不满受田守诚长期的威胁打压, 便将田守诚的计划告诉了郑子云。郑子云据理力争,迫使田守诚作出让步,同意再次举行选举,结果郑子云获得更多的支持票数,但此时他却因心脏病发作而进了医院,田守诚明白郑子云当不成十二大代表了,便“衣冠楚楚,像去赴一个盛大的招待会”一样,但又“比往日更加庄重地坐进小车”。

小说在以改革派和保守派斗争的主线中,描述了几个人物之间的不一样的爱情和婚姻关系:万群与方文煊有情人难成眷属,郑子云与夏竹筠是人前的“模范夫妻”,陈咏明与郁丽文是和睦融洽的模范夫妻,郑圆圆和莫征勇敢地追求自由的爱情,他们冲破了家庭的阻力,终于幸福地走到了一起。

人物介绍

郑子云

国家重工业部副部长,坚定的改革派。一个“工作有魄力、倔强执着,干实事,不混事的人”。精通业务、锐意进取,车厂调研时摸一下新车座位就知道其密封性能好坏;心存高远,致力于党的改革事业,想的是如何帮助国有企业走出困境,而不是个人升迁或荣誉;倔强执着、勇于斗争,为了取得和阻碍改革的田守诚的斗争自由,打过六次退休报告;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力倡思想政治工作要科学化切合实际,把心理学和社会应用到企业管理中;为人和蔼可亲,没有官架子,与画家一起在小酒馆体验生活,和青工们一起喝酒聊天。另外也具有世故、懦弱的一面,一方面积极支持改革,另一方面对实际中的阻力妥协、退让,如对贺家彬写信揭露社会建设中的问题的举动不敢旗帜鲜明的支持,对妻子打心眼里瞧不起,却又要维持一个体面的家。

陈咏明

曙光汽车厂厂长,有魄力,敏锐、敢说、敢干、敢负责,上任后大胆进行整改,从故意拖延工作的保卫处入手,剔除了故意刁难的基建处处长,大胆地起用有专业特长、工作认真负责的年轻人担任领导职务。改革过程遇到各种阻力,他也没有退缩;工作严肃认真、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认为“解放不但是物质上的解放,还意味着精神上的解放”。他不仅是一个好厂长,还是一个好丈夫,对妻子郁文丽一如既往的疼爱,无论家里家外和妻子恩恩爱爱,例如与妻子手挽手款款而行、来个拥抱或接吻。探视生病的同事,满怀深情的言行,让在场所有人受到感动。

田守诚

小说中的反派人物,重工业部部长,阻止改革的保守派代表。数十年宦海沉浮,深谙为官之道。思想僵化,官僚主义思想严重,怕担当责任,却又大言不惭。处理下级文件,总是模棱两可,又非常保险,遇到棘手问题绕着走或者干脆踢皮球。为官数十载只想自身利益,不关心民族国家大事。工于心计、为人圆滑,每天早上班,给人爱岗敬业的感觉,背后做小动作,当面笑脸相迎;内心阴暗居心叵测,不择手段阻碍郑子云成为十二大代表。

夏竹筠

小说主人公郑子云的妻子,一个养尊处优、高高在上、俗气十足的官太太。夏竹筠是一个不懂爱情的庸俗女人,她和丈夫郑子云之间早就没有共同语言,她把精力放在监视丈夫的行为上,他们只是表面的“模范夫妻”。

叶知秋

叶知秋的身份是女记者,一直在新闻战线工作,她的工作信条是:“管你报道什么,不要有半点虚假”。她追去真实,对理想社会有虔诚的信念。她是一个优秀女知识分子,敏锐、机智,有着勇敢的斗争精神和深入的洞察力,她对社会上的很多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她也承受着情感无所寄托的痛苦,内心孤独而寂寞。

主题思想

改革的艰难

《沉重的翅膀》创作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面对兴起的改革大潮,小说中人物形成尖锐对立的两大阵营:以副部长郑子云、厂长陈咏明为首的改革派和以部长田守诚、孔祥为首的保守派。郑子云和田守诚之间的对立既是个人的矛盾,又是各自所代表的的进步与落后力量之间的较量,小说通过改革派和保守派之间的尖锐的对立和冲突揭示了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鞭挞和抨击了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的旧思想、旧作风、旧习惯势力,讴歌了郑子云、陈咏明等人为改革而进行的悲壮斗争和义无返顾、一往无前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沉思和深重的历史责任感。小说一方面揭示了观念保守、思想僵化、不思进取、教条主义严重的思想现实、同时将新人本主义现代思想和意识作为重要的思想理念向社会传播。

爱情的美好

小说中的情爱叙事是具有独立性的,作者在改革的名义下探讨爱情和婚姻的理想模式,通过郑子云与夏竹筠、陈咏明与郁丽文;莫征与郑圆圆;万群与方文煊等人感情生活的写照,歌颂了女性的独立、自尊,表达了作者对爱的信念,写出了那些勉强凑合的夫妻的痛苦和思想冲撞。例如郑圆圆和莫征冲破世俗观念的心心相同的爱情,郁文丽和陈咏明之间始终如一的爱情就是琴瑟和鸣、心心相印爱情的见证,也表达作者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同时揭示了在大时代改革的背景下,人们对爱情的重新思考与定为成为历史的必然要求。

艺术特色

现实主义

《沉重的翅膀》被视为“改革文学”的代表作品,作者熟悉工厂、机关的现实,深入基层展开调查,反映了改革初期的社会现实的问题。小说所描写的部级干部之间的矛盾,普通工人家庭夫妻之间的矛盾及纠葛,涵及家庭婚姻、伦理道德等诸方面,基本是改革滥觞时期现实生活的写照。小说的景物或环境描写也具有强烈写实性,如对街景的描写:时髦的铃木50自鸣得意的“嘣嘣”,四处飘荡的电子音乐都是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生活写照。对郑子云所居楼道的描写:“楼道里传来的一切音响全是不顾一切的、理直气壮的、仿佛在宣告着自己存在的合理:剁饺子馅的声音,婴儿啼哭的声音,弹钢琴的声音。”

结构形式

《沉重的翅膀》小说结构既不同于故事完整的传统小说,也不同于情节淡化、散文化的小说,而是采用了网状式的开放结构形式。许多章节独立成篇,具有相对独立性,各章节在作者的创作意图的统摄下,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如第六章改组保卫处,制服董大山等情节,使陈咏明新型企业家的形象跃然纸上。小说在许多地方打乱时空顺序,使之交错跳跃,使丰富的历史生活内容通过人物现时的内心活动反映出来,避免了冗长的叙述和静态描写,加快了情节发展节奏,增加作品内容的纵深感和人物思想性格发展的逻辑性。小说的实现形式突破了传统小说的纯粹故事化的束缚,在此基础上融入了时代的改革元素,在不脱离主流文化的基本前提下,将主题更加形象、具体地呈现出来,多变的情节有效地激化了改革与反改革两派的矛盾。

语言特色

小说大量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如(孔祥)“像一辆安了十个炮眼的新式坦克,嘎嘎嘎,突突突,管它前面有没有目标,先他妈的放上一通”。“石泉清夹着两条腿,好像屁股上有一条尾巴,生怕人走了尾巴还留在门里,身子很快一闪,走出了党委会议室”。同时小说也注重运用讽刺手法,如“冯效先从一大摞文件上抬起他那思想家才有的、硕大的头颅。”“他那硕大的脑袋活像摆满油、盐、酱、醋的杂货铺,装的七零八乱、五花八门的学问。”“那一摞纸就值一元二角钱吗?看完之后当大便纸都不好使,又滑又硬,还不如报纸。”比喻、讽刺等修辞手法的大量运用,使得小说语言既形象、生动又犀利、泼辣。

细节刻画

小说用日常生活中的典型的细节,刻画人物的形象,例如写夏竹均:“钱很脏,揉得皱皱巴巴,特别是那些角票。夏竹筠嫌恶地用手指头尖儿轻轻地捏着,不过在装进钱夹之前,并没有忘记清点一下应当找回的数目,然后合上钱夹。钱夹上,那两个金属按钮,清脆地‘咔嗒’一响。”在这样的细节描绘中,刻画了一个俗气十足的官太太的形象。小说通过三个方面的心理剖析达到细节刻画效果,一是注重通过人物的心理独白直接展示人物的心理活动,二是紧扣人物的个性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三是注重描写人物内心发展变化的过程,通过这些方面的心理剖析把人物的心理描写得颇为深刻细腻。生动的细节描写使小说中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有深厚的生活底蕴,也是作品在艺术上的成功之处。

获奖荣誉

《沉重的翅膀》 于1985 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作品影响

《沉重的翅膀》发表后,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十月》杂志社、人民文学出版社都收到了很多的读者来信。1981年9月至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文艺报》编辑部、《十月》杂志社相继召开了以这部小说为主题的座谈会。作者结合个人的阅历、深厚的文学功底以及崇高的艺术修养,运用最朴实的文字描绘了最真实的劳动人民的生活,这部小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小说不仅在文学界的影响很大,还引起了工业部门、经济界的关注。然而这部小说出版后引发争议不断,特别是其参评“茅盾文学奖”的过程显得十分曲折,评选第一届茅盾文学奖,因为政治问题被拉了下来,经过艰难的历程,《沉重的翅膀》终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

这部长篇小说不仅在国内引起人们的关注,在国外有十三个国家翻译出版《沉重的翅膀》,张洁也因这篇小说赢得了国际名声。《沉重的翅膀》是第一部被翻译为德文的中国当代小说,翻译者是阿克曼,曾获“1985年卫礼贤文学翻译奖”一等奖,德文译本影响比较大。戴乃迭的英译本和葛浩文的英译本也都广为人知。

作品评价

正面评价

作家、诗人张光年在《沉重的翅膀》修订版的序言中写到:“改革难,写改革也难,不但工业现代化是带着沉重的翅膀起飞,就连描写这种在斗争中起飞的过程,也需要坚强的毅力,为摆脱主客观的沉重负担进行不懈的奋斗。这方面动笔较早的作家,体会较深,受到磨练也较大,张洁同志是其中一个。”

学者廖四平教授认为,小说不论是从情节内容、人物形象、主题来说,还是从艺术表现来说,都堪称佳作。

学者周志雄给予这部小说的评价:《沉重的翅膀》的题材效应大于其文学价值,《沉重的翅膀》不仅表现了社会的政治斗争,还以作者特有的女性视角表现了人物的家庭生活,融进了作者的个人人生经验,体现了作者对爱情、命运的深层思考,这使这部小说超越了一般改革文学的局限。

评论家胡德培对《沉重的翅膀》作出如下评价: “《沉重的翅膀》准确传神地诠释了四化建设的精神以及人们对民族振兴的美好愿望,通过人物形象的塑造烘托了新时代背景下劳动人民最可贵的精神和坚韧的品格,与此同时,通过郑子云与工业部部长之间的矛盾激化激发了人们对于改革的热情,突破一切旧思想、旧作风、旧习惯的决心,从更多个侧面和角度对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让人物的背景形象更加的鲜明动人。”

负面评价

周志雄教授认为:《沉重的翅膀》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小说中议论过多的问题。以福楼拜为代表的作家和以马克思为代表的文艺理论家强调作者的观点从情节和场面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不赞成叙述人过多地直接议论。小说中有多处议论,这些议论是理解作品的题眼,类似“无产阶级不但要解放全人类,还要解放无产阶级自己”,“未来的世界,应该是人的精神更加完善的世界”,等等议论,给作品带来了浓郁的理性风格,但“中心思想”都明白地写了出来,作品缺乏含蓄和蕴藉的意味,缺乏耐人寻味的内涵;人物的塑造上,作品还停留在简单的肯定—否定对比之中。《沉重的翅膀》塑造了众多的人物群像,有部长、局长、处长和秘书,有工厂的厂长、车间主任和青年工人,还有医生、记者等,但基本上没有逃脱好坏对立的二元模式。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