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羊皮筏子-黄河沿岸的古老摆渡工具

兰州羊皮筏子,俗称排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也是一种古老的水上运输工具,用羊皮做成。它由十几个气鼓鼓的山羊皮“浑脱”组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小皮筏系用10多个羊皮袋扎成,适于短途运输,主要用于由郊区往市区送运瓜果蔬菜,渡送两岸行人等。

羊皮筏子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羊皮筏子已有300多年历史,早年在兰州黄河用于运输,现在已成兰州黄河上乘坐旅游观光的一大亮点。

历史渊源

中国以皮筏为渡由来已久。《后汉书》载,护羌校尉在青海贵德领兵士渡黄河时,“缝革囊为船”;《水经注·叶榆水篇》载,“汉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王遣兵乘革船南下”;(旧唐书·东女国传)载,“用皮牛为船以渡”;白居易在《长庆集·蛮于朝》中诗云:“泛皮船兮渡绳桥,来自鄂州道路遥”;《宋史·王延德传》载,“以羊皮为囊,吹气实之浮于水”。可见,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兰州何时流行皮筏,因缺乏史载而难以确定。据(王进宝)载,清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二月,据守兰州的陕西提督王辅臣判乱,西宁总兵官王进宝奉命讨伐时,曾在张家河湾拆民房,以木料结革囊夜渡黄河,大破新城和皋兰龙尾山;六月,王辅臣兵也造筏百余,企图渡河以逃,王进宝率军沿河邀击,迫使王辅臣兵投降。可见,至少在320多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以渡了。

羊皮筏子,旧称“革船”,“九曲黄河十八弯,筏子起身闯河关,”兰州羊皮筏子从清光绪年间就已经兴起,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之后这项古老的手工艺一直传承不断。皮筏在古代主要用于青海、兰州至包头之间的长途水上贩运。筏子有大有小,最大的羊皮筏子由600多只羊皮袋扎成,长22米,宽7米,前后备置3把桨,每桨由2人操纵,载重可达20-30吨,晓行夜宿,日行200多公里从兰州顺流而下,十一、二天即可到达包头,小皮筏由十多只羊皮袋扎成,便于短途运输。牛皮筏一般由90个牛皮袋扎成,可载货四万斤。因筏子大如巨舟,在滔滔黄河上漂行,气势壮观,当地有“羊皮筏子赛军舰”之说。50年代之前,在铁路尚未开通,公路交通又不便利的黄河上游地区,皮筏一直是重要的运输工具。“吹牛皮,渡黄河”是兰州牛皮筏子又一新奇刺激的妙用。将渡河者装人牛皮袋中,充气扎口后,艄公爬在牛皮袋上,一手抓袋,一手划水,只十几分钟便可将渡客送至黄河对岸,这种摆渡方式恐怕你闻所未闻。不过只要你愿意,也可不妨一试。

制作方法

兰州的皮筏常用羊皮或牛皮做成。人们在屠宰时,剥下大个羊只的皮毛或整张牛皮,用盐水脱毛后以菜油涂抹四肢和脖项处,使之松软,再用细绳扎成袋状,留一小孔吹足气后封孔,以木板条将数个皮袋串绑起来,皮筏即告做成。因其制做简易,成本低廉,在河道上漂流时便于载运而在民间广为使用。“首先要从羊颈部开口,慢慢滴,要将整个皮囫囵个儿褪下来,一点也不能破……”接下来的工序,要将羊皮脱毛,这个活夏天是不能干的,因为要烘干,还要放起来“捂”一阵子,夏天,天气热,不小心就会“捂”坏了。这些工序完成了,就要往里面吹进足够的气,它会鼓起来,最后要把皮胎的头尾和四肢扎紧。接下来,就是要扎筏子了,用麻绳将坚硬的水曲柳木条捆一个方形的木框子,再横向绑上数根木条,把一只只皮胎顺次扎在木条下面,皮筏子就制成了。羊皮筏子体积小而轻,吃水浅,十分适宜在黄河航行,而且所有的部件都能拆开之后携带。

羊皮筏子的制法是将21-23根2-4公分粗的圆柳棍用绳扎成约两米宽,三米长,隔成许多小格子的长方形框架再把十四个充气的羊皮筏子排列整齐,一并拴牢于架上,渡河时将羊皮一面置于水中,摆渡时皮筏顺流而下,返回时,则由筏客扛于肩头,步行至上游,古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说,关于制作羊皮筏子还有一段顺口溜“窜死一只羊,剥下一张皮,捂掉一身毛,涮上一层油,曝晒一个月,吹上一口气,绑成一排排,可赛洋军舰,漂它几十年,逍遥似神仙。抗战时期,兰州一筏子客用羊皮筏子从四川广元运输汽油到重庆,这个轰动山城的故事,成为兰州百姓的美谈,并以“羊皮筏子赛军舰”美誉而载入史册。

用途区域

皮筏是用羊牛皮扎制成的筏子,为黄河沿岸的民间保留下来的一种古老的摆渡工具。当你在中山桥至黄河母亲雕塑之间的河滨小道上信步漫游时,偶尔会看到仍有皮筏子在河道上悠闲漂荡。远远望去,就象一叶扁舟。人筏混为一体,随波逐流;近看则见在紧贴水面的皮袋筏上,坐着五六个客人,随着波涛的起伏,颠簸而行,有惊无险,极富刺激。这是 兰州令人叹服的民俗文化的遗产。

羊皮筏子古称“革船”是一种简易渡河、运载工具,作为原始而石老的水上交通工具,历史悠久,据史载可查,自汉唐以来,上自青海,下自山东,黄河沿岸使用皮筏经久不衰,算来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甘肃皮筏历史因缺乏记载而难以确定,据《王进定》载,至少在320年前,兰州就大量使用皮筏用以渡河。

羊皮筏子负重较轻,以客运为主,兼营货运。而黄河石林则以羊皮筏子为主,作为水上娱乐的项目之一,筏子客由一人担任,筏子顺流而下,沿河风情尽收眼底。

以皮筏为渡需要高超的技巧。一要心细,二要胆大。上筏时要轻松自如,绝不可猛劲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木杆或绳索,遇浪可不能惊慌乱动,保持平衡自然会有惊无险。筏子往往由谙熟水性、经验老到的“峡把式”领航掌桨,任凭风吹浪打,胜似闲庭散步。1950年代前,兰州金城关、骚泥泉一带的回民多从事皮筏运业,多达50多户,400多人,有六十多条大筏,每年能外运羊毛250多万公斤。

民俗文化

从光绪年间至今羊皮筏子世代沿袭,其不仅连续不断承载了几十代人的劳动、生活、交通运输的历史使命,更是浓缩了黄河文化数百年来的历史价值。另外,羊皮筏子造型美观、独特,非常具有观赏性,近年来已被制作成各种类型的雕塑、工艺品等,离开了黄河水,依然展示着黄河文化的风采,其艺术价值难以估量。特别要提到的是,它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地区文化发展的重要项目,更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千年筏子百年桥,万里黄河第一漂”,随着一声令下,20架羊皮筏子依次摆开,筏子客们喊着起航的号子,兰州黄河段再现她的古老与沧桑。“黄河滚滚波浪翻,羊皮筏子当轮船”,“筏子客”们吼着西北的豪放,在滔滔的黄河水中“扬帆起航”,激流勇进。羊皮筏子唱着欢快的歌谣,穿过古老的黄河第一桥――中山桥,沿河顺流直下,两旁古老的水车咿呀作响,伴着高亢的花儿,筏子在风头浪尖上飞渡,剪出一道又一道风景……岸上凉亭里,几个老人正在弹唱兰州鼓子,众人帮腔,韵味悠长的歌声飘扬在水岸上空……。

乘坐皮筏将是一种平生难忘的奇特经历。著名记者范长江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详细记载了他在20世纪30年代乘坐皮筏子,由兰州前往内蒙古采访的乐趣和见闻。今天,皮筏作为摆渡工具已被淘汰,但在兰州和宁夏沙坡头仍有少量的皮筏保留了下来。有些筏工家族的后代们不愿继承父辈的衣钵,做了其它行当,做水路生意的也都开起了汽垫船或游轮业务,只有老年的筏工们不愿抛弃随他们几十年的宝贝皮筏,开起了在黄河岸边摆渡游客水上娱乐的旅游业务。不过,他们并不是每天都出水。兰州市北滨河路180号的陈老汉便是一个出色的放筏人,他放的只不过是橡皮筏,经常在河边迎风逐浪玩筏。祖居兰州市的李德明老人也是一个羊皮筏子放筏人,在旅游旺季,只要你运气好,总会看到皮筏在水上漂荡,或在滩边晾晒皮筏的新奇一幕,你会看见,他拿着不粗不细的竹竿,大胆得破浪而行在黄河上。如果有兴致,一番讨价还价后,便可乘皮筏在黄河急流中一游,不过,别忘了穿好救生衣,安全总是最重要的。如果不敢乘坐,至少要在皮筏旁留一个影,别有情趣,也不虚了兰州之行。如果没有足够的勇气,就连眼也不敢睁一睁的。

文化遗产

“羊皮筏子赛军舰”是广传于兰州的一个俚语,它用夸张的对比方法形容了羊皮筏子搏击风浪、激流勇进的动势和筏子客豪迈的气魄,描绘了一道具有鲜明黄河文化特色的风景线。自2006年兰州羊皮筏子被甘肃省文化厅正式确定为第一批甘肃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其文化内涵真正有了“赛军舰”升值速度。今年,兰州市七里河区文体局已经正式开始继续申报,让兰州羊皮筏子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冲刺。

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们曾经熟悉的羊皮筏子,不论是传承人,还是其制作工艺、驾驶技 术以及人文的生存状态,对于我们来说都是非常宝贵的一笔文化财富。从去年开始,七里河区文化局已经通过对羊皮筏子的普查,详细了解了其分布、运营及传承人的现有状况。目前,经过有关专家进行初步论证,已经制定了对兰州羊皮筏子保护的5年计划,并将实行专业保护与提高社会各阶层人士保护意识相结合的措施,保护体系将逐渐健全。”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