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新抗战史-阳新抗战史

抗战期间,阳新也是日军侵略者进行掠夺、屠杀的重灾区。自1938年8月日军入侵阳新至1945年8月日军投降,日军侵占阳新整整七年。七年间,日军无恶不作,罪行累累,罄竹难书。

抗战简介

这是一场侵略与反侵略的战争,这是一场中、日民族之间的战争,这是一场令我们永远不能忘记的战争……

在上个世纪3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让所有的中国人都将自己的生命与祖国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在亡国灭种的紧要关头,华夏儿女发出了最后的呐喊——团结起来,保卫家乡!保卫全中国!

武汉会战,是中日双方在继台儿庄会战的又一次大规模的军事较量。

1938年7月25日,日军占领九江。8月24日,又陷瑞昌。其后,第九战区重点防御转至阳新的富河流域。

1938年10月17日,阳新沦陷。此后,这块亘古富铙的土地便成为侵略者掠夺的乐土,人民成为被奴役和蹂躏对像,阳新承受着亡国的屈辱和苦难。

中国人民的抗战历程是漫长的,同时抗日斗争的道路也是曲折的。武汉会战后,中国军队沿幕阜山区构筑起防线,日军暂时停止了进攻的脚步,形成双方对峙的势态。

在阳新,日军占据着县城、陶港、富池、黄颡口、韦源口、白沙、浮屠街、沿埠头、三溪、太平塘、阳辛镇、辛潭铺、大桥铺、木港、枫林等集镇以及沿江、公路沿线。原国民党阳新县政府退至燕厦、大畈山区,而在广大的乡村,则由过去的地方武装把持。形成了多方鼎立,各霸一方的复杂局面。

1940年6月,鄂南党组织划归鄂豫边区党委领导。1941年“皖南事变”后,中共中央重新组建新四军军部,并且将新四军整编为七个师,活动于中原地区的鄂豫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李先念任师长,下辖4个旅。1942年,新四军五师受命开辟鄂南,执行从南翼战略包围武汉的任务。

1945年,随着欧洲反法西斯战场的结束,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迎来了胜利的曙光。1945年8月10日朱德总司令向全国各解放区发布反攻命令,开始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最后一战。阳新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奉命,为争取和平、自由进行着最后的斗争。

筑起长城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进攻。面对着自甲午战争以来又一次中日民族的战争,中国共产党发出了:“全中国同胞和军队团结起来,筑起民族统一战线的巩固长城”的号召。经过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终于发表了延搁以久的《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至此,以第二次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抗日救亡,保家卫国就成为全中国人共同责任。

国共合作使停止内战成为可能,让共同抗日成为现实。经过谈判,原在阳新太平山、龙角山、金柯山、白毛山、紫荆山坚持斗争的红军游击队走出深山密林,改编成新四军第一支队第一团第三营奔赴抗日前线。

在送走新四军抗日勇士之后,中共湘鄂赣特委为了扩大阳新境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先后派出曹德茂、潘继汉、黄全德、赵勤、马泛舟、刘青等人到阳新建立党的组织和新四军通讯处。1937年12月,中共阳通中心县委书记与阳新县长林渊泉谈判成功。一批被关压在阳新监狱的所谓“政治犯”获得释放;抗日宣传得以进行;流散的红军士兵加入抗日队伍。

激昂的抗日热情,一系列的抗日宣传活动,将这年的冬天暄染得红红火火。

就在这时,南京伦陷。日本侵略军灭绝人寰的大屠杀,令远在千里之外的阳新民众震惊,人们并没有被日军野兽般的行径所吓倒,而是再一次看清了日本侵略者的贪婪和凶残,并从上海、南京逃难难民的泣诉中感受到了亡国命运的凄惨。

“如果日本鬼子打来了我们怎么办?”

“日本强盗如果来了,我们总是没有好日子过的。要说逃,我们又不能将田地、房屋背着走呀!逃是死路一条,要是白白等死,那还不如团结起来与他们拚。”

这是1938年初夏在阳新刘家湾宣传晚会中的真实场景。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年阳新的民众对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和勇气。

1938年6月,武汉保卫战外围战打响,中国军队第九战区第二兵团进驻阳新。历史再一次让阳新人民展示出应有的爱国热情。数十万大军分布在县内的鸡笼山、枫林、大德、排市;富池、半壁山、良荐湖、县城、荻田、三溪;海口、潘桥、白沙各地。这时阳新的百姓又将当年对待红军的那股热情,完完全全地奉献给了抗日的官兵,送粮、送柴、送水、缝补衣裳。当年《新华日报》的记者丁一是这样描述的:

“老百姓对于军队是熟悉,决不像一般乡村民众似的厌恶或恐怕军队,好的或者坏的军队过境,他们都会遭当地接待。送柴送米洗衣缝纫的慰劳工作,不论男女老幼都是很乐意做的。兵站运往前线的大量军粮也就是阳新的壮丁抬运的,他们始终任劳任怨地在协助军队工作。当有政工人员会感激他们的帮助,慰问他们:‘老乡,你们辛苦了’。可他们都会恳切地回答:‘这算什么,大家都是为国家啦’,这种热诚,决不是一般口号,是口是非心非的空谈家们的高调所能比拟的。”

在富水河两岸,在那争取民族生存的时刻,一道同仇敌忾抗击侵略的长城在阳新的人民心中牢固筑起。无论生死与否,抗战到底的决心已定,日本侵略者只要踏入阳新,必将付出血的代价。

浴血奋战

1938年的夏天,富河的洪汛如期而至。暴涨的洪水使得河湖相连,将阳新变成一个水乡泽国。炽热的太阳蒸烤着山岗丘陵,8月13日清晨,一群印有太阳旗的飞机钻出云层,再一次对阳新县城进行疯狂地轰炸,致使1400平民丧生,城内大火烧了一天一夜。这是日军又一次欠下阳新人民的血债。

日军在对阳新境内的进攻主要由第十一军所属的第6、第9、第27、第101、第106师团和波田支队担任。其作战目的是攻占沿江各要塞和攻击富河防线,并沿大幕山北麓进逼粤汉路,继而实现对武汉的东、北、南三面合围。其总力约20余万。

中国军队在防御中,则以第九战区第二兵团张发奎所属第31集团军、第92军、第54军和13军防守沿江的鸡笼山、富池、半壁山、黄颡口、韦源口以及石灰窑一线。同时以26军团和30军团防守县城和木港、排市各支点。

血战在即,阳新战场已成为全国人民关注的焦点。为了鼓舞阳新战场军民斗志,9月15日郭沫若以国民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的名义到第二兵团部进行慰问。第二天,民主人士沈均儒、张澜、李德全率武汉慰问团再一次来到前线慰问抗战官兵。

慰问团的到来也许只能对阳新抗战军民在精神给予鼓舞,但真真切切表现出了同仇敌忾的决心。以达到战略上迟滞日军,消耗日军的目的。

9月19日,日军开始向黄桥、坡山的中国军队第54、13军阵地猛攻。当晚,守军除留少数部队正面诱敌,其他各部转向阳瑞公路两侧,形成包围态势。此时,日军将主攻目标转向北翼守卫鸡笼山第18师阵地。激战中,18师师长李芳郴未能抵挡日军攻势,擅自将部队撤至富池一线,致使围歼日军计划落空。

日军在占领枫林后进而攻占木港,至此,阳新战场呈现出左、中、右,即沿江、县城、排市三个攻防区域。

在沿江方面:日军以海军及波田支队为溯江部队,沿江进攻富池和半壁山要塞,同时其陆军101师团继续向沿鸡笼山向富池进犯,并且配以飞机、舰炮对中国军队阵地进行轰炸。9月23日,国民军事委员会主席蒋介石电令18师师长李芳郴死守富池地区,以巩卫半壁山要塞。当晚,李芳郴召开旅团长会议,提出突围建议,遭到部下的反对。深晚,李芳郴则率少数官兵临阵逃跑,18师群龙无首,于24日退至半壁山,富池陷落。

富池的失守,半壁山要塞就直接暴露在日军炮火下,同时也为日军沿富河而上提供了通道。

9月29日,江北田家镇要塞被日军攻破,半壁山成为孤立据点。守军193师和要塞炮兵,在这不足2平方公里的区域内与日军展开了浴血厮杀。

日军的舰炮将成砘的炮弹送到这自1852年修建的炮台要塞,弥漫的硝烟和震耳欲聋的枪炮声不仅在考验着古要塞的壁垒,更是在考验中国军队的意志。

从9月29日至10月4日期间,日军用海军舰炮和飞机对半壁山进行毁灭性的轰炸,这其中夹杂着大量的毒气弹。疯狂的轰炸,让半壁山这弹丸之地成为焦土。守军1124团二营在营长高济川的带领下,冒着日军飞机、大炮、毒气的攻击,进行了英勇的抵抗。战至10月4日,全营仅存60余人,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当日,要塞失守。

在县城方面:9月10日,第九战区直属队和第26军团53军进入富河北岸阵地,同时对富河南岸公路、桥梁进行了彻底破坏。24日,日军第9师团一部突破守军在木港防线,进至大垴处,直逼县城。当时河湖相连,形成宽5华里的水面。为进攻县城,日军开始扎制浮桥。

10月1日,中国军队炮兵对日军扎制的浮桥进行炮击,迫使日军放弃扎桥涉水的计划。

10月4日,半壁山失守后,日军派出大批汽艇进入富河,协助步兵渡河。在后来的数十天中,中日军队在富川门一带进行了激烈的攻防用战。10月15日,日军偷袭文峰塔高地得手。17日,由于县城两翼河防均被突破,县城无固守能力,第二兵团命令守军撤出县城。千年古城落入敌手。

在排市方面:9月19日、中国军队在枫林地区围歼日军计划落空后,守军第60军团各部在木港、排市一带利用山地丘陵层层阻敌。9月30日拂晓,日军第9师团大举进攻石梯。守军184师1085团团长曾泽生亲自战前沿,与日军进行顽强抵抗。日军在进攻受挫后便施放毒气,致使守军纷纷倒地,伤亡殆尽。师长张冲急命1086团增援,最后两团所有勤杂人员全部投入战斗,给日军重创。

次日,守军退至仰天堂一线,184师此时已成为日军重点攻击目标。60军,这支来自云南的抗日队伍,具有坚强的民族精神。当面对三路日军攻击的时候,军长卢汉同所有官兵面对日军毒气、炮火,表现出中国军人的气节。10月6日,当日军在华塘渡河成功后,60军仍在富河南岸与敌激战,并全歼丸山支队吉松部。10月8日,60军奉命撤至阳辛镇休整。

至此,中国军队在富河达到歼灭日军有生力量战略目标后,相继转入大幕山和九宫山继续阻敌。10月25日,日军占领武汉。

中国军队在阳新富河流域的阻击战,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武汉会战后,日军不得不放慢战争的脚步。中国抗战的迎来了相持阶段。

血腥罪恶

日本帝国主义早在发动战争之前,就已经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做好了准备。从目前发现的日军进攻阳新时使用的五万分之一地图就可见一斑。

1938年,当这些战争机器拿着标有山川、河流、村庄地图,在飞机、大炮、毒气的帮助下,豺狼般地闯入富川大地后,他们开始为进攻阳新付出的代价而疯狂报复。

残害生命

在武汉会战的阳新战场,日军在所有的村落遭受到了顽强的抵抗,并且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因此,他们一路闯来,一路屠杀。据资料记载。1938年9月至10月间,日军先后对木港、富池等地手无寸铁的百姓进行灭绝人寰的大屠杀,致使1800余人倒在日军的机枪扫射下。

9月30日,日军第9师团与中国军队60军在排市石梯激战,日军伤亡惨重。当日军占领后,便凶残地将在山中避难的100多名百姓杀害,其间包括6个月大的婴儿。

同年12月19日,占据大桥铺日军池田部进攻龙港遭到中国军队的打击,其后日军窜至洋港进行大肆烧杀,使纵横30里房屋和百姓荡然无存。

日军占领阳新后对阳新人民更是实行法西斯统治,据统计,在占领阳新的7年时间中,所进行的百人以上的屠杀就达240余起,残害生命7.8万人。

奸淫妇女

日军占领阳新在县城修建日华馆,并在全县各地挑选年轻女性,供其发泄兽欲。在富池、白沙、三溪、大桥铺、辛潭铺、木港等地的日军更是经常窜到乡村进行烧杀奸淫。

1938年12月12日,驻获田日军塞木部闯进柯家湾,大肆追捕年轻妇女,但却遭到柯董氏、柯金氏、柯陈氏、徐柯氏、洪舒氏、陈乐氏、陈桂姐等9人的抵抗。她们用土枪、枪担做武器,退到山洞之中宁死不从,最后竟被日军用柴草活活熏死在山洞之中。

培植傀儡

日军在对占领区实行法西斯统治的同时,也积极培植其汉奸傀儡政权,实行“以华制华”的策略。

1938年10月,率先投靠日军的是汉奸朱达泉。他在日军的支持下,拢络一群民族的败类,成立起“地方治安维持会”,并将伦陷区划分为十个区进行统治。

1939年3月,汉奸刘广滋将“地方治安维持会”改名为“阳新中央治安维持会”。他自己担任会长,由董修文、易长青担任副会长。马骥、石贯玉、李名镛分别担任统征处、警察局、食盐戒烟局的处(局)长。并且将全县划分为11个区、31个乡、296保、3197甲。1940年,驻阳新日军头目龟川又扶持另一亲信黄龙飞进行伪政府和伪参议院的筹备,将各区维持分会改称为区公所,各乡设联保处。

1941年7月30日,汉奸石先绪受伪省政府何佩蓉的派遣,在阳新成立起日军走狗的阳新县政府。开始了为国人所不容的可耻行径。

疯狂掠夺

阳新丰富的物产,是令日本侵略者垂涎并为之疯狂。伦陷期间,日本侵略者通过其控制的汉奸政权,在丰山进行铜矿的开采,大肆掠夺阳新的金、银、铜等矿产资源。

他们恶毒地利用食盐的专卖,迫使伦陷区人民用谷物和经济作物兑换食盐,每年以食盐掠夺的谷物就达百万斤,折款59.99万元。至阳新的老百姓以辣椒代盐,生活苦不堪言。

鸦片专卖也是日本侵略者榨取阳新资产的又一种手段。由日军操纵的戒烟局,名为戒烟,实为专卖。大批的烟馆成为日军搜刮民脂民膏的场所,每年销售鸦片达万余两。

奴化教育

日本侵略者对占领区的统治是从来不会放过对青少年的奴化教育。当“以华制华”策略出笼时,用大和民族的文化和“大东亚共荣”的慌言来奴化伦陷区青少年就成为最险恶、最常用的手段。

一时间,日语学校、兴亚小学以及日语专科、日语专班成为阳新伦陷区必须的模式,日语假名取代了传统的汉语拼音,《大东亚解放设计单元教学纲要》是每位学生与老师不能回避的教材。

为了给日本侵略者罪恶行径涂脂抹粉,阳新日伪政权还成立所谓的“华中东亚青年联合会”,极力大东亚宣传新秩序进行。

今天,当我们回顾这段伦陷亡国的屈辱历史,我们不能不激起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在控诉日军罪恶的同时,更应当知晓民族与国家的命运是同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命运紧紧相连的。

艰苦抗战

抗日战争进行入相持阶段,其艰苦性和残酷性越来越日显出来。自日本侵略者占领阳新的那一刻,反侵略的斗争从未停止。

1938年11月,一支共产党武装来到阳新七峰山深处的项家山村,准备与阳新第二区区长马华树、联保主任马振亚进行合作谈判。也许是这些共产党人太希望联合各方力量共同抗日了,放松对马华树、马振亚应有的警惕,谈判中没有识破他们阳奉阴违的嘴脸,致使在大敌当前之时发生不应有的惨案。刘青、马泛舟、郭亮等15名共产党员被马振亚残酷杀害。不久,马华树、马振亚率部投靠日军,成为可耻的汉奸。1950年,马振亚被人民政府枪决,项家山血债终于得到血偿。

抗日战争进入艰难阶段,是对每一位中国人意志的考验。

1938年底,中国军队退至九宫山区后,相继成立起湘鄂赣边区挺进军,阳新的地方武装被统编为第19、20支队,分别由尹兰轩和程金门担任司令。这两支武装虽存在地域和利益上的分争,但在对待抗日的问题上则表现出中国人应有气节。

1940年5月11日,19支队奉命破坏阳大公路进攻县城任务。11日晚,其所属第1、2两大队在破坏公路桥梁、通讯设施后,向县城发起了进攻,并攻占城外桃花奄高地。

从1940年至1941年,19支队曾多次配合中国海军在半壁山到沙村江面成功布放鱼雷,使日军舰船受到一定程度的打击。

柯禹门,20支队大队长1940年12月21日,在韦源口与日军龟川部的激战中,为突破日军的包围率领一个班的战士向敌发起冲击,战至最后与全班战士共同捐躯。

在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阳新民众无论是手无寸铁的百姓,还是年逾古稀的老人,面对日军的屠刀,依然是那样的宁死不屈,从骨子里散发出一股民族豪气,令侵略者胆寒。

樊应方、樊应亮、樊兴启是阳新县三溪樊家坊的普通百姓,1939年11月8日,阳新、大冶日军出动3000余人,分左、中、右三路进攻中国军队。当左路日军贵川少佐部进至樊家坊后遭到抗日武装的袭击,恼羞成怒的日军将樊应方等七人捉住命其带路,樊等七人宁死不从。日军先将樊应方、樊应亮杀害,企图威逼樊兴起等另五人就范。然而,结果是令日本鬼子万万没想到的,樊兴起、樊应来、樊兴文、樊兴仁、樊乾山五位壮士,将身体扑向日军的刺刀,结束自己的生命,誓死不当汉奸。

冯伯竟的事迹则更是让人称道。他是一位前优贡生,历任县高等小学教员、校长。日军占领阳新后,他避居深山开办私塾。日伪政府成立后,为了网络贤达,多次聘请他充当中学教员,并以县志主编要职相许,冯伯竟却坚决不从。他说:“吾年逾七十,值大敌当前,虽不能抗以武力,何难抗以死,屈身负国,宁死不为。”

这些杀身成仁的勇士,面对日军的屠刀,虽然不是以武力相对,却以中华民族不屈精神与侵略者进行抵抗,令侵略者真正了解:占领,仅仅是土地,人心是永远不能征服的。

敌后战场

从日军占领华中的地域来看,阳新算得上是日军长江运输线的重要区域。同时,这里又是中日两军对峙的中心地域。尽管日军占领着城镇和交通线,但在广大的农村形成日伪、顽军对峙的缓冲地带。或者说是双方势力的夹缝,当1942年新四军五师14旅渡江南进的时候,这些夹缝就成为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立足地区。

1942年5月14日夜,伸手不见五指,14旅主力在旅长吴林焕、副旅长熊作芳的率领下,从田家镇的银山垅登船,目标直指阳新的沙村、王树。行至江心,突遇日军巡逻艇,双方展开激战。英勇的新四军凭借着手榴弹,硬是将日军击退,胜利地到达江北。

新四军的到来,不仅使阳新、大冶的日军恐慌,也让盘踞在阳新金海地区的程荆门坐立不安。这位自称“金海王”的地方势力,起初想以武力把新四军赶回江北,但经过较量,自知不是对手,又给新四军送来猪肉和信函,企图“礼送”新四军过境。对于程荆门这样的地方势力,14旅严格地执行共产党的统一战线政策。42团政治主任路登,当即回信重申我党抗日政策,并希望程荆门及20支队与新四军一道建立抗日民主根据地共同抗日。

有理有节的斗争,让所有的地方势力放弃对新四军的敌视,也使老百姓看到希望。在大王店,开明绅士和商人们聚集一起正听着一个叫桂平的新四军讲解着统一战线。人们从他那慷慨陈词中似乎看到了当年红军的身影,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饱尝亡国奴之苦的人民,已经是站在了死亡的边缘,无路可走,无路可退。团结起来,有钱的出钱、有人的出人,建立自己的武装,建立自己的政权,同日本鬼子不共戴天。

就在这年的夏天,中共阳(新)大(冶)县委成立,阳(新)大(冶)支队成立,阳(新)大(冶)政务委员会成立,就连程荆门也成为政务委员会的一员,20支队成为与新四军共同抗日的友军。

阳(新)大(冶)抗日民主根据地团结着所有爱国的力量,把枪口共同指向日本侵略军和汉奸走狗。

8月上旬,阳大支队与14旅手枪连配合,在赤马山成功伏击白沙日军,取得歼敌40人,生俘6人的胜利。

下旬,根据地武装对韦源口日伪军发起进攻,开始惩治汉奸活动。程清泉、黄卫兵等11名汉奸的下场,给伪军以极大的镇摄,迫使部份伪军拖枪投诚。

在巩固阳大抗日根据地的同时,新四还相继开辟出了阳新与瑞昌边境地区的阳(新)瑞(昌)抗日游击根据地,以及阳新与通山交界的阳(新)通(山)根据地。这些抗日根据地不仅是鄂南抗日民主根据地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歼灭日本侵略者的战斗堡垒。

1943年6月29日,远在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冀鲁边区传来令人痛心的噩耗。担任冀鲁边区副司令兼八路军115师教导第六旅旅长黄骅,由于叛徒偷袭,壮烈牺牲。这位来自阳新木港农村的抗日将领,血洒齐鲁,把自已的名字永远镌刻在了渤海之滨。

1945年2月,八路军359旅南下支队,在王震、王首道的率领下跨过长江进入阳新。2月26日与日军激战大田畈,毙敌百余人。但是,南下支队一大队一营二连连长朱新阳壮烈牺牲。这位历经二万五千里长征和南泥湾大生产洗礼的八路军,最终也把一腔热血抛洒在阳新的土地上,成为一名抗日英雄。

1945年4月至8月,阳新境内根据地面积进一步扩大,在日军投降前夕,根据军民共对日、伪军作战百余次,歼敌3千余名,共收复失地1200平方公里,让20万阳新百姓获得自由。

追寻和平

1945年的春于似乎来得早了一些,农历正月刚过,阳(新)大(冶)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心——大王店那不大的街市上,商人们早早地打开店铺木门,满面春风地迎接着新的一天。熙熙攘攘的人群、热闹的街市,表现出了根据地人民对未来的胜利充满着自信,这种自信来自于阳新抗日斗争形势的发展。

这一年,阳新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已经扩大6倍,阳(新)大(冶);阳新;阳(新)通(山);湘富;阳(新)瑞(昌)等根据地已对日军在阳新的个据点进行了有效的分割,此时,阳新的日本侵略者已处在人民战争汪洋大海之中。

8月初,阳新各根据地军民遵照新四军五师的命令,开始向日军据点发起反攻。中共阳通县委和阳通县大队,以三溪、太平溏日军据点为打击对像,利用黑夜将日军炮楼炸毁,迫使日军投降。阳大县委和阳大总队在桂平、干鸪的率领下对韦源口、黄颡口的日军据点发起攻击。至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的时候,阳新的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已从日军铁蹄底下解放国土面积达2000平方公里,人口约28万。

1945年9月2日,日本府政在投降书上签字,经历8年战痛苦的阳新人民终于迎来了独立、自由的时刻。饱受侵略者奴役的人们终于扬眉吐气,在胜利的鼓乐声中尽情地喧泄着心中的喜悦。

然而,在那鼓乐声中阳新人却不能忘记这样一组统计数字。

生命损失:78617人

房屋损失:10113栋

粮食损失:5067.36万斤

大宗牲畜损失:50049头

棉花损失:70万斤

而那些在战争中被日本侵略者掠夺去的金、银、铜、铁和竹木等自然资源,以及武力征用的劳役则无法统计。

在这场中华民族首次战胜外来民族侵略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阳新人民也遭受了深重的灾难。

今天,我们不能忘记那场战争,不能忘记战争给中、日两国人民带来的伤害,不能忘记落后就被挨打的教训。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