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腰鼓(中国传统民俗舞蹈)

打腰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俗舞蹈。起源于中国北方。作为春节闹秧歌时表演的一个节目。据说,闻名全国的安塞腰鼓,最早还是佳县、横山等地的移民带到那里,后来流传开来的。打腰鼓一般是由多人组成的方队集体表演的。表演时,演员腰间斜挂小鼓,双手持鼓槌,随锣鼓、唢呐的伴奏声挥臂击鼓。其动作,时而腾挪跳跃,热烈奔放;时而轻敲慢打,柔和灵巧。其队形,时为长龙,时为方阵,变幻有序,步伐齐整。特别是年轻演员,在表演中极其投入,龙腾虎跃,充溢着阳刚之气,往往博得观众的阵阵喝彩之声。

作品内容

腰鼓原流行北方,解放后也在杭州流行。表演时,每人左腰挎一个尺半长之圆形小鼓,双手执系彩绸的鼓捶一对,边行进,边击鼓,有正击、顺击、倒击、胯下击等各种击鼓花样。腰鼓队可大可小,少的十多人,多的可达数百人,队伍庞大,动作齐整,花样翻新,彩绸飞舞,鼓声震天,十分壮观。现已成为各种集会上的广场集体文娱形式,也是中老年人娱乐、锻炼身体的活动。

腰鼓源自战鼓。据说2000多年前,当时守边疆的士卒,手持刀枪,身背着鼓,在与敌人短兵相接的时候,便擂起鼓,藉急促的鼓声,砥士兵杀敌之气。此后,从挚鼓杀敌逐渐演变成为由军乐队模拟征战时各种厮杀动作的即兴表演;至今陕北的腰鼓,无论在舞步还是在挚鼓时所造成的气氛,都有着昔日的影子。杭州民间新兴集体舞蹈

表演纪实

由于横山县地处陕北的边陲,对外交通不便,外界的影响较小,所以腰鼓原始粗犷的气息也得到了保留。大汉们穿上陕北特有的碎花背心,大红裤子,头扎“白羊肚毛巾”,脸面经过浓抹艳涂;而身边的腰鼓却没有添上颜色,原本的树纹都森然可见。虽然,设备单是简不过了,可是,后生打起腰鼓来却特别起劲,像是要把年来生活的喜与悲,全在这些天尽情地发泄出来。农历正月初七“人日”发,镂鼓一向,唢呐一吹,腰鼓队就迅速地集合起来,过年几天带来的却又将逝去的欢腾高潮再次被掀起,腰鼓队在“伞头”(队长)演带领下,表着边打边走的“路鼓”,沿门子拜年去。步伐不羁黄土飞扬竟高及人身,拜访完村里每户后,意犹未尽、

情绪高涨的后生们,来到村口的宽敞的坡地上,表演起“场地鼓”。但见“伞头”手中的“指挥棒”又一转,唢呐手马上吹奏起音乐来;后生们粗如蟒蛇般的胳膊,拿着鼓槌纷纷敲制扎在腰间的木鼓。每下挚鼓的动作,都是那样饱满,深沉有力,好像要把鼓皮敲穿才肯罢手似的。刹那间,密如骤雨的鼓声,咚咚地响个没完,像是抢着登陆的波涛,汹涌地扑向彼岸。站在这缘,只感到沙砾在微微战栗,大地仿佛有了陌生的骚动但是这一轮急促的鼓声,还不过是打腰鼓的热身运动,后生们浑然忘情的步伐,才够看头,有的后生猛然一跳,然后在落地前的一瞬间,一边打腰鼓,一边脚面一扭,好像踢足球似的,使劲地往地下一踢,翻起地上的黄土,竟高及人身其他的队员,冷眼一看,民不甘示弱,纷纷腾空跃起;顿时,鼓声震耳,黄沙纷纷扬扬,弥漫着个天空,看上去果然气势慑人。比试后,有的后生随着节奏的抑扬,双腿在地上前后挪动,在地上留下凌凌乱乱的脚印;有的后生扭动身躯,脚板力向前滑行,地上划出一道长纹,像是给压路机压过似的。跳着跳着,到最后,后生眼里似乎连观众也不存在,他们迳自沉醉在舞步中,随着心灵波动,广袤的黄土地上跳出不羁的步伐。一切静止下来,扬起的黄土徐徐降下,沾在后生一身一脸的汗珠上,后生顿时成了个黄黄的“土人”,但是个个都是笑容满面,大阵仗拉开一两里路。

安塞腰鼓的演出,阵容庞大为它的特色,甚至可有上千人参加表演;有时几个腰鼓队连在一起,竟能拉开一两里路。舞者的装束以模仿古代将士的素色便服为主,或黄或红的包头,与黄土的背景,衬托得人分明是。安塞腰鼓主要是掌握胳膊能否配合自如,然后随心所欲地发挥起鼓点的节奏,往往一场腰鼓下来,边气壮如牛的小伙子也要瘫软在地上。安塞腰鼓表演可分两种,即路鼓和场地鼓,与横山县腰鼓差不多,但场地鼓变化较少,主要是“十字大缠身”、“单腿盍耳”、“连身转”、“马步缠”等打法,光看这些名堂,已可猜想安塞腰鼓难度之高,动作之狂了。舞者装饰有商周特色,洛川腰鼓风格迥然不同,被誉为中国最原始的扭扎式战士舞蹈。洛川腰鼓称为蹩鼓,鼓的大小与洗面盆相当,鼓槌细长,敲挚有力,鼓声分外宏亮。舞者一律束胸,穿纯白纯黄底色的衣服,用白、黄方巾裹头,背插四面小旗,战袍呈三角形,全身衣物均用商周青铜器图案装饰;有的演员腰间束一宽板皮带,上悬数颗拳头大铜铃,打扮威武,猛然看去,竟似京剧戏目中的武将。在表演时候,“蹩鼓”被绑在舞者腰间,由于鼓大、槌长,所以表演者动作幅度很大,要具有较大的弹跳能力,才能跳得好。“蹩鼓”的场南表演主要是布方阵,布成各种古代作战阵形,而场上锣鼓咚咚,铙钹锵锵,充满着战斗的气氛,看得人们瞠目结舌。

锻炼作用

有的办公族由于长期从事伏案工作,渐渐患上了腰痛。可以练练这套健身强体的简易操–拳打“腰鼓”。

其做法:两脚分站与肩宽,以脊椎为竖轴,肩随臀部扭转带动两臂双拳,右拳打左腰眼,左拳击右腰眼,交替进行。由轻到重,由慢到快,可用手背、空拳、实拳击打。

亦可分静打和动打:静打站立不动脚,宜在室内进行,上身弯90度击打效果更佳;动打宜在室外晨练时进行,又可分走打、跑打、跳打,若身体条件允许,还可倒走打、倒跑打、倒跳打。击打部位不仅只限腰部,可上移至背部极限处。

推广情况

在新疆阿拉山口边境农场九十团子女学校里,2008年11月,1500多名师生举办了一场腰鼓比赛,小小红色腰鼓让孩子们的冬天变得快乐有趣起来。据了解,这项活动在这所学校已经开展了两年多。腰鼓源于陕西安塞,该校在选取课外活动项目时,把能长期坚持而又有趣、易于学生接受的活动内容筛选出来。安塞腰鼓打起来时,动作活泼可爱,运动量大,能表达个性,深受学生的喜爱,成了这个学校的阳光体育活动项目。

重庆巴渝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与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合作,将中老年喜欢的腰鼓搬上讲台。2007年06月12日,第一阶段培训结束的学生在该院进行了打腰鼓汇报演出,赢得满堂彩。该院老师称,学生毕业后就业方向主要是物业公司、社区管理等,因此,学习打腰鼓是一项很实用的文艺技能。巴渝民间文化艺术协会会长董桂涛称,打腰鼓走进课堂,通过教学的方式让更多的年轻人接触民间文化,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尝试。

介绍

《黄土地》里那一千多人表演腰鼓的大场面,在粗犷雄壮的锣鼓声中,那些腰鼓手挥舞鼓槌一扭一跳的舞姿、那在舞步下黄土飞扬的画面叫人忘不了别开生面的黄土高原。亲临现场体味到这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士“劲舞特别是横山县的腰鼓,由于古味更浓,令人更加难忘。

背景

腰鼓,鼓框用木质制成长圆形,两端小腰部较粗,双面蒙皮,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民间腰鼓舞之用。

打腰鼓初盛行于陕北西南地区,流传历史悠久,在秦汉时驻守在此地的士卒们曾以腰鼓为装备,遇敌攻击时击鼓为传递信号,与敌对阵时击鼓助战,一旦取胜击鼓庆贺。建国后在全国流行。打腰鼓是陕北传统的民族鼓舞,它人员众多,声势浩荡,场面宏大,威武英勇,狂欢奔放,感动强烈,摧人奋进,是集体性击打与舞蹈相结合的一种表演形式,它观似万马奔腾驰骋;听如雷吼巨鸣震地;气似蛟龙腾海之武,势如猛虎下山之威。

发展

腰鼓有文、武鼓之分,文腰鼓表演时动作轻松活泼,愉快潇洒,幅度较小;武腰鼓表演时动作雄猛激烈,威壮狂欢,幅度较大。扮男的叫“踢鼓子”,扮女的叫“拉花子”。

打腰鼓一般是在新春的正月,重大节日的庆祝、纪念,大型会议的庆贺及庆典等活动中进行表演,人员少则几十人,多则百人以上,表演时表演者服装统一,道具一致,男士上着绵羊皮褂,下穿彩裤,头笼白羊肚手巾,足穿黑色蹬云靴,显出小伙子阳刚威武的气势;女士身着大红金色滚边古代从军装,头戴木兰宽边遮阳翘檐帽,足蹬黑色高筒软底靴,紧袖束腰,显出姑娘们英姿飒爽的风采,男女均用红色腰鼓,并用丝绸带将鼓缚在腰间,双手各执鼓槌在惊天动地,狂欢威武的锣鼓家什和唢呐的伴奏下交替击打。它通过脚踢、手打、头摇、腰拧等方式,在单打、双打(对打)、群体打、联队打等过程中,打出—个个具有一定地方特色的舞蹈动作,如“连转身”、“两侧蹬腿”、“金鸡啄食”、“马步缠腰”、“单腿盖耳”、“鲤鱼跳龙门”等,它以雄壮的舞姿,灵活的步伐,欢乐的节奏,阳刚的气质,纯朴的真情,豪迈的锐气,把一个个年轻人那种潇洒优美的帅气,表现得淋漓尽致,充分显示了黄土儿女那种坚忍不拔的大无畏的精神,使你看后顿时体内油燃生起,直冲五脏六腑,催得你浑身发烫,热血沸腾,不得不为这雄壮威武的腰鼓而骄傲和自豪,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提起腰鼓人们会自然想到安塞。安塞县素有“腰鼓之乡”的称谓,它于洛川蹩鼓、宜川胸鼓,形成了著名的“延安三鼓”。

安塞腰鼓它不仅打红了陕北的角角落落,曾多次上省城,京都甚至飘洋过海到外国访问演出。l951年到布达佩斯世界青年联合节表演,1990年应邀为亚运会开幕式表演,1999年赴京为建国50周年纪念日表演等,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普遍欢迎和赞扬,荣盛全国,震惊全球。2009年10月1日,安塞“千人腰鼓”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群众游行表演,展示了安塞腰鼓的气势。

咚咚的战鼓声,呜呜的唢呐音。仿佛我们每个人又好像听到那刚劲豪放,地动山摇,耳中不息,摧人奋进的腰鼓之声,它将世世代代地回荡在陕北的这块黄土高原和世界的天涯海角。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