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旦-中国春秋末年越国美人

郑旦,郑姓,字修明,出生于越国苎萝山下鸬鹚湾村(属今浙江省诸暨市城关镇),春秋末期越国美人。

郑旦精通舞技,容貌堪比西施,与西施有“浣纱双姝”之称。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越王勾践自吴归越,卧薪尝胆,誓灭吴国。郑旦与西施两人同时被越国选为进献吴国的美人,用以迷惑吴王夫差,二人在越都城会稽(今浙江绍兴)受训后献于吴王夫差。据《东周列国志》记载:郑旦至吴国后并未得到吴王宠爱,郁郁而终。

人物生平

吴国为妃

郑旦居住于苎萝山下鸬鹚湾村,与西施故里苎萝山隔浣纱溪相望。

越王勾践三年(公元前494年),吴越在夫椒(今江苏省吴县西南)开战,越国大败,吴国乘势攻破越都会稽(现位于浙江绍兴)。越王勾践承诺越国永世臣服,并前往吴宫为奴。亡国之恨下,勾践君臣在吴国卧薪尝胆,终于在三年后得以归国。越国大夫范蠡与文种拟定了兴越灭吴九术,为了实施九术之一的“美人计”,范蠡命人在越国遴选美女,以进献给吴王夫差。郑旦与西施一起被选中,并被召到越国宫中,学以礼仪,习以歌舞。越王勾践甚至亲自为她们讲解历史、时局和权谋,以迷惑吴王夫差,离间其君臣关系。

约在公元前490年,范蠡亲自将西施与郑旦送往吴国,献给吴王夫差。

死因成谜

史书记载,吴王夫差见西施、郑旦之貌美,惊为天仙,喜不自胜。因此,他不顾吴国重臣伍子胥据史引例、要夫差防谋拒纳的力谏,将西施安置于姑苏台,郑旦安置于吴宫。后郑旦“郁郁不得志,经年而死,夫差哀之,葬于黄茅山”。

关于郑旦的死,世人只可凭着推理想象。有人称,郑旦之死,乃“妒西施之宠”:西施与郑旦两位美女之间,美貌、生活背景、所受的教育皆不相上下。可是,吴王夫差特别宠爱西施。相形之下,郑旦就感觉到寂寞,再加上举目无亲,愈加怅惘,忧郁而终。

墓葬

郑旦墓冢坐落于吴县黄茅山(今属江苏苏州)。清乾隆年间吴县《太湖备考》有载:“黄茅山,有吴王爱姬墓。”《香山小志》记载:“道光年间,先大父芝峰公清明游法华山得断碣两块,一‘郑’字缺其半,一‘旦’字完好。”

相关争议

据《越绝书》《吴越春秋》记载,郑旦是和西施一同被选中送入吴宫中的女子,只不过郑旦并没有西施受宠。但也有学者怀疑郑旦、西施两者实为一人,是后人将古籍中的记载错误断句,故误传她们为二人。此种说法以北宋丞相韩琦曾孙、端明殿大学士韩膺胄与长期经营诸暨“西施殿”的晚清举人陈蔚文最有代表性,认为西施的母亲姓施,父亲姓郑,是施家赘婿,因此郑旦即西施。

轶事典故

抚琴舌战伍子胥

一天,郑旦和西施陪伴吴国君臣在姑苏台上设宴饮酒,夫差命人取来铜琴,郑旦抚琴,西施起舞助兴。郑旦抚琴不久,便琴调一转,凄怨悲苦,有《式微》之叹,《黍离》之泣。伍子胥听了如此悲壮的曲调,立即上前制止郑旦抚琴,并向夫差奏道:“大王听,此《忝离》是亡国之音,分明是有怨恨,此二女心怀怨意,分明犯欺君之罪,请大王下令,斩此二女,为国除害。”

郑旦听了,奔到伍子胥身前,跪在地上道:“相国和小女并无仇怨,却何以苦苦相逼?小女亡越之民,自当奏亡国之音,如奏出激昂之音,又怎能显出越国对吴国的一片臣服之心呢?”伍子胥不予理会。郑旦转向夫差道:“大王,小女受越王之托,本欲好好侍奉大王,谁知三番五次遭相国猜疑,出言相辱,小女唯有以死来证明清白,来世再侍奉大王左右了!”

“四眼井”比美

西施沉鱼落雁之貌,常引起人们议论,大家都说:“西施之美,堪称绝世,只有溪东郑旦稍可相比。”郑旦住浣纱溪东岸鸬鹚湾村。一天,郑旦与西施两人同路去陶朱山下,路过井旁,郑旦邀西施在井边坐坐。当西施探井相望,郑旦即挨近西施,肩并肩,头碰头,顿时井中出现了一对美人倩影。只见水中两双明眸,四只凤眼,流连顾盼,交相生辉,如同明珠入井。从此,郑且与西施比美的佳话代代相传。传为郑旦与西施比美处,被后人命名为“四眼井”,其清泉至今仍为人们享用。

文学作品

古诗云:“芙蓉洁脂绿云鬓,眼波横处皆多情。较香论玉谁为先?亚有江东郑修明。”一个“亚”字道尽了郑旦的千古之哀。

唐代诗人许浑:“南国浣纱伴,盈盈天下姝。”

唐代诗人皮日休《馆娃宫怀古》:“郑旦无言下玉墀,夜来飞箭满罘罳。越王定指高台笑,却见当时金镂楣。”

明朝诗人林泉《郑旦释愁》:“髻绾乌云色重鲜,紫宫独宿几多年。纤腰未许翻双凤,薄命何须泣杜鹃。”

明代诸暨知县:“当时,西施、郑旦两人媲美,乃施则穷苍鄙夫皆心慕而口诵之,旦竟湮灭无闻焉!”

影视形象

后世纪念

后人为纪念郑旦建造了郑旦亭。郑旦亭有两座,一在郑旦故里鸬鹚湾村北侧,现诸暨机床厂前的浣江东侧,两亭并列,方形双层,重檐跳角,红柱绿瓦。内设回栏之座,供游人们憩息。一在浣江西侧苎萝山下的西施殿南,与殿宇相对。亭分上下两层,下层先上石阶五级,为八角重檐,周以修廊,坚石柱十二根,柱上设透雕与浮雕相间的牛腿,墙嵌石雕花窗,经盘旋式梯级,进入上层,楼顶为古式藻井,以小斗拱螺旋式叠砌,建筑精致,四周为栏形花窗,可眺望浣江及鸬鹚湾村,外形为三檐圆顶。正面悬颜体“郑旦亭”三字,面前立云纹华表一对,颇为壮观。

赞(0)
免责声明:本文部分文字与图片资源来自于网络,用户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立即在本文留言评论通知我们,情况属实,我们会第一时间予以删除,并同时向您表示歉意。